舒适护理在肺心病患者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2015-10-21 19:51蔡英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肺心病优质护理服务舒适护理

蔡英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舒适护理在肺心病患者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中的应用价值与效果方法:选取自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我院住院部确诊并收治的肺心病患者共计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下,分别将10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以及实验组中。纳入对照组中的10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纳入实验组中的100例患者在优质服务示范工程中引入舒适护理。对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模式下的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实验组100例患者总满意率为98.00%(98/100),对照组为82.00%(82/100),实验组总满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打造肺心病患者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过程当中,实施舒适护理可有效改善护理满意度,在提高护理服务水平方面意义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肺心病;优质护理服务;舒适护理;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475-02

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完善,社会大众对健康生活的追求日益重视。肺心病作为中老年人高发疾病之一,我国近年来发病率有提高趋势[1]。对于本病患者而言,除了对治疗效果密切关注意外,还对生活质量有严格要求[2-3]。如何使患者身心得到恢复,在心理、社会上达到最愉悦的状态,成为临床医务工作者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为探讨分析舒适护理在肺心病患者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中的应用价值与效果,本次研究中选取自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我院住院部确诊并收治的肺心病患者共计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下展开对照研究,具体数据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我院住院部确诊并收治的肺心病患者共计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下,分别将10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以及实验组中。对照组方面,100例患者中共有56例男性患者以及44例女性患者,年龄区间为45~80周岁,平均为(62.1±1.3)岁,病程区间为1~15年,平均为(5.6±0.7)年;实验组方面,100例患者中共有59例男性患者以及41例女性患者,年龄区间为45~80周岁,平均为(62.9±1.5)岁,病程区间为1~15年,平均为(5.9±0.5)年。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未见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组

纳入对照组中的10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

1.2.2 实验组

纳入实验组中的100例患者在优质服务示范工程中引入舒适护理。具体护理措施为:1)生理层面舒适护理:第一,需要为患者营造舒适的就医环境。即患者收治入院后需要由护理人员热情的接待,并向患者介绍的主管护士等负责人员,帮助患者尽快熟悉整个病房环境。第二,需要做好体位护理工作。即针对肺心病患者因长时间保持端坐位或半坐位而产生的不适感,可以为患者制作支撑架,外部加垫海绵垫,使患者腰背部,颈部,以及双侧下肢有依靠点,帮助患者放松肢体。第三,需要做好气道护理工作。即针对咳痰困难的患者,引导患者掌握咳嗽与咳痰的方法,经常翻身并叩背,帮助患者排痰,必要时可通过气管插管的方式建立人工气道,使患者呼吸道更加通畅;2)心理层面舒适护理:针对患者在疾病发展、转归过程当中不同的心理状态与特点,需要采取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方法,在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中,需要始终保持自然微笑,合理使用非语言沟通模式,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适当的增加肢体抚触,满足患者被尊重的需要。同时做好对患者的健康宣教工作,尊重患者知情权,提高舒适感;3)社会层面舒适护理:肺心病患者由于需要长期接受治疗,经济负担较重,因此常常产生消极情绪,认为自己是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负担。针对此特点,护理过程中必须积极争取家庭与社会的配合,引导患者家属从情感上、精神上、经济上给予患者支持。

1.3 观察指标[4]

对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模式下的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观察。观察方法为发放调查问卷的,根据问卷反馈结果进行评分。评分在90~100分区间内为非常满意,80~89分区间内为比较满意,60~79分区间内为一般满意,0~59分区间内为不满意。总满意率=(非常满意例数+比较满意例数+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数据处理

研究相关数据资料录入SPSS 15.0版本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处理,计数资料表示为%,通过X2检验,统计学处理期间可信区间取值95%,检验水准取值0.05,在检验P<0.05情况下认为组间对比有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100例患者总满意率为98.00%(98/100),对照组为82.00%(82/100),实验组总满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数据如表1所示。

表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情况对比表

3 讨论

在现代医学模式发生变革的背景之下,大众对于临床护理服务的期望不断增加。现代医学体系下的护理工作不但单纯关注技术性操作,同时还需要在面向患者提供护理服务的过程当中遵循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而舒适护理作为一种顺应现代医学发展模式的新型护理理念,其强调的是护理的整体性与个体性,护理的目的是使患者能够逐步在生理层面、心理层面、社会层面上达到最愉悦的状态。同时,在打造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过程当中,舒适护理的实施还能够促进整个护理专业实践范围的进一步拓展,对推进整体性护理工作发展方面有重要意义。对于患者而言,在接受舒适护理的过程中,能够提高自身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识,加强自我防护,建立康复信心;对于护理人员而言,在面向患者提供舒适护理中,能够打破传统的医嘱执行被动模式,转而将预防、教育、治疗等功能综合集成,体现护理专业的重要价值,达到优化护理质量与水平的目的。

综合以上数据分析结果认为:在打造肺心病患者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过程当中,实施舒适护理可有效改善护理满意度,在提高护理服务水平方面意义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黄福香,曾琨,黎丽嫦等.优质护理对肺心病患者情绪及生活质量的效果评价[J].中国社区医师,2014,(19):139-140,142.

[2] 徐蕾,杨一红.优质护理降低肺心病患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7):981-982.

[3] 汪钟灵.优质护理对于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肺心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影响[J].中国医疗前沿,2013,(14):105-105,114.

[4] 胡四娥.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病人的护理及治疗的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24(2):946-947.

猜你喜欢
肺心病优质护理服务舒适护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肺心病急性加重期临床探究
你了解肺心病吗?4个常见症状应提前知晓
舒适护理在小儿骨折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用于肺癌患者护理的观察效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30例慢性肺心病急性感染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低分子肝素合酚妥拉明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3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