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改厕,一次卫生意识与思想的革命

2015-10-21 19:51杨仕卫李全杨萍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改厕革命

杨仕卫 李全 杨萍

【摘要】农村的环境卫生现状问题多,厕所卫生现状更是让人不堪忍睹。究其原因不仅有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问题,也有卫生思想与意识的问题。要整治村容村貌搞好新农村建设,必须把改厕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好抓实。同时,加强健康教育,转变人的卫生意识及思想,才能更好地预防疾病的传染及流行,为村民的健康服务。

【关键词】改厕 卫生思想 革命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484-01

经济发展了,农村的环境卫生状况还是变化不大,在实施两硬化之前更为明显。近几年政府把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工作来抓,村容村貌有了一定的改善,但厕所的卫生现状离有关要求还甚远,无害化卫生处理更是谈不上。主要原因是农村的厕所思想没有随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入厕问题没有随历史社会的进步而进步。进行农村改厕,面临卫生意识与思想的革命。

一农村厕所卫生现状与人的思想认识存在严重不足

无害化卫生厕所的建造及使用率低甚至很多地方是零,这是我们在进行农村改厕时发现的问题。走进农村,不难看到,多数人家的厕所只是一格,最多只能算作卫生厕所,不少人家的厕所连卫生厕所谈不上,更不要说无害化处理的卫生厕所了。因为,除了有一个坑,坑上放置可供入厕的木板木棒,在其上面随便搭了一些遮挡的东西之外,就再也没有其它的设施,也没有将坑池进行防渗防漏防臭及加盖板等处理。老百姓对厕所卫生的认识存在严重不足,不少人认为厕所本来就是脏的,花钱搞它干吗?祖祖辈辈用的都是这种厕所,茅坑还有不臭的?几千年沿袭下来的臭茅坑的厕所观没有大的改观。这种厕所由于上面无盖板无防渗防漏设施,臭气四溢,蚊蝇飞舞,蝇蛆乱窜,易致粪便污染环境及疾病的传播,引发人畜共患疾病,不少群众没有认识到不少疾病是由于粪便管理不善所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旧房与危房改造及环境设施改造与建设的同时,该不该也改造这个不太让人注意的厕所 ,让沿袭下来的厕所观有较大的改观,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改厕不仅是卫生与经济的问题,也是人的思想认识方面的问题。不可否认,改厕需要老百姓自己出一定的资金,一部份人经济上的确存在困难,但大部份的老百姓对于修建一个三格式无害化卫生厕所经济上并不是问题。社会经济发展了,自己有了钱,还是没有想到要改造自己家的厕所,这就不是经济的问题,而是思想认识上的问题了,是思想认识上没有达到应有的转变。可思想认识上的转变并非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有一个过程,需要人们去感悟去认识去接受。这就需要时间,有的在很短的时间就接受了,有的则可能需要很长时间。这不仅需要我们做工作,也需要我们等待。毫无疑问,人人都向往高质量的生活,可什么是高质量的生活是需要我们思考和认识的。我们每天都在使用的厕所,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改厕是改善生活环境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之一,老百姓的温饱问题解决了,提高生活质量,追求文明生活应该成为新的向往。

基层公职人员的思想认识也是参差不齐,对厕所卫生的认识也是五花八门,没有统一。一些乡(镇)的领导对农村改厕的意义及其长期性或可能的艰巨性认识不足,责任感及紧迫感不强,没有放到应有的位置予以重视和支持,这使农村改厕面临诸多问题和予盾。在改厕任务尚未落实之初,我中心领导曾经联系某经济条件较好且人的思想也比较进步的一位乡镇分管领导,想在该镇落实部份改厕任务,但被该领导拒绝了。他说他们那里不需要改厕,让我们吃了个闭门羹。农村改厕是公共卫生问题,本来就是政府的工作,政府应给予大力支持及积极配合才是。作为疾控部门是政府的事业单位,也是在为政府工作及办事,但这些政府人员认为这不是政府的事,而只是卫生及其疾控部门的事,找他们联系工作变成是求他们工作。一些政府人员不愿接受这项工作,认为经费太少难以实施及操作,这也是影响改厕工作开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一些政府人员认识上还不够,把改厕工作认为是一件小事,他们认为一个小小的厕所不需要政府来管。这是不利于改厕工作的,也给改厕增加了难度。相反,某乡一位领导说下村去工作啊一个恼火的问题就是上厕所不方便,村民的厕所不是太脏太臭就是太小,让你无法进去更是让你无法落脚。有一乡(镇)还有因上厕所而不小心掉进厕所弄得全身脏臭然后用自来水管对着全身冲洗数遍还很臭的的笑话,这就是这位乡(镇)领导强烈要求改厕的主要原因。在他们争取到改厕资经后,首先要求组干、村干带头进行改厕,这样,在组干、村干的带动下,改厕进展就比较顺利,村民跟着组干村干学,你学我,我学你,一个跟着一个学,改厕工作做得比较好。政府人员强烈要求改厕的乡镇进行改厕就比较容易,反之则不易进行,可见政府重视的作用有多大有多重要。

农村厕所卫生现状与干部的思想认识及群众对改厕的认识严重不足密切相关,作为一名公共卫生工作者,这让我们忧虑与深思。农村改厕的基础和工作起点不尽相同,这就需要我们的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真抓实干,把农村改厕这件造福于民的事抓好抓实。

二政府重视,资金投入是改厕成功的重要保障

党和政府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为农村改厕所工作提供了良好机遇和强大动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就是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基础上实现村容整洁,乡风文明。农村厕所是影响环境卫生的重要因素,是许多疾病的传染源,是卫生部门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是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建设预防和控制疾病传播,提高农民健康素质的有效途径。我们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切实把农村改厕工作作为党和政府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具体行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真抓实干,努力为农民办好事、办实事,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

政府要把爱国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在农村,加强部门协调,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着实规划目標和配套设施,努力为改造农村环境卫生面貌创造良好的条件。要把农村改厕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把农村改厕作为农村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和城市卫生支农的重点内容,学习借鉴并整合改厕技术,开展改厕技术培训,指导农民掌握改厕技术和规范化管理知识,为农村改厕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科学详实的信息资料。要高度重视卫生厕所的改造建,提高改厕管理和改厕技术水平为改厕及改善农村卫生基础创造条件,把村容整洁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厕所卫生是影响农村环境卫生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其它相关条件不完善,改厕效益就难以充分发挥。要把农村改厕、改圈、改厨工作作为乡村工作的重要内容,总结推广改水、改厕、健康教育“三位一体”相互促进的农村爱国卫生工作经验,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农村卫生工作全局,把改厕与除四害、卫生防病、禽畜圈养、三大堆治理、推广沼气及两硬化(路面、院落)等有机结合起来,相互促进,才能全面改善农村卫生状况,并大力开展健康教育,进一步提高农村改厕水平。要把农村改厕工作纳入新农村建设和创建文明镇村、生态镇村等考核指标评价体系,要把农村卫生厕所的建设覆盖率作为提高人民生活的重要内容及作为评定文明家庭及文明村镇的重要条件之一,推进农村改厕工作可持续发展。紧紧围绕村容整洁这一目标,坚持“政府组织、部门协调、群众参与、民建公助、因地制宜、科学改厕”的方针,积极推进卫生改厕工作,加强以改厕为重点的环境卫生整治,提高工作质量,不断提高卫生厕所普及率和粪便无害化处理率,为增强农民的预防保健意识,维护群众的健康权益,为千方百计让农民不生病、少生病,为减轻疾病痛苦和疾病负担,有效增强农村抗灾防病能力而努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作为政府的基层乡(镇)及村更要充分认识到农村改厕的作用及意义,以增强做好农村改厕工作的责任感及自觉性,积极主动地配合做好农村改厕工作。农村改厕是一项卫生健康及环境质量的投资,政府应完善农村改厕优惠政策,有可能的话各级政府都要加大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建设支持与扶持力度,加大资金的投入,从人、财、物、技术力量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和扶持。

政府为了推动改厕给予每户400元(现增加至600元)的补助资金,但还是没能提高老百姓太多的积极性。其原因,不少老百姓认为补助资金是太少了,划算下来,自己还要出数百至一千元不等的资金,因而不愿改厕。不少乡(镇)领导也认为补助资金太少,让老百姓出资困难较大,而县、乡两级政府又不能给予资金补贴,动员社会捐资集资存在一定困难,因而不愿接受改厕工作。为此,政府加大资金的投入是改厕成功的重要保障。一位乡(镇)领导说,在目前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减少改厕的数量,把修建二户厕所的资金补助给一户改厕户以加大资金投入的力度,提高改厕户的积极性,这样可使改造后的廁所达到应有的标准与要求。无疑这是一个好的建议,是值得我们思考甚或采纳的。当然,在改厕数量一定的情形下,如果政府能够投入更多的资金且有足够的资金作保障,再有质量上的监管,那就更好了。要把好事办好,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让村民受益得实惠,这也是改善民生。

三健康教育是使农民主动接受改厕的重要措施

要把政府的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宣传发动非常重要。受传统观念和生活习惯的影响,部份农村居民健康保障意识不强,不愿意接受改厕。主要的原因是不知道改厕的目的及意义,即使他们经济条件充许,他们也没有想到把厕所改造一下,这是思想意识跟不上所致。重视住房建设而不重视厕所建设是是农村一个普遍问题,致使住房建设与厕所建设显得极不协调。因此,不仅要重视住房建设,也要重视厕所建设,这需要我们加强健康教育,有必要对他们讲清楚改厕的作用和目的与意义,对只重视住房建设而不重视厕所建设的村民更要注意加强健康教育,道理明,思路清,达到转变人的思想作用,思想转变了就好办了。我们要做的工作,不仅是改厕,更是要搞好健康教育,达到使其积极主动自觉接受改厕,及早进行改厕。

要把改厕这件造福人民的好事办好,还要注意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为基础,要以群众满意为出发点,以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最高评价标准,决不能一厢情愿,把好事办砸。县、乡爱卫会和全县卫生工作者一定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意愿、集群众智慧,尊重群众在改厕实践中的发明,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保护好、发展好、实现好、调动好群众的积极性。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又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切忌搞劳民伤财、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正确方向,反对陈规陋习,又要更新思想观念,大力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好农民群众的教育引导和组织动员工作。把农村改厕工作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好事、实事抓住不放,一抓到底。只有抓出农村改厕工作的具体成效,让农民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到改厕的好处,让农民相信政府,相信改厕。为此,所有的卫生工作者都有义务做这项工作。

改厕工作要从健康教育与卫生宣传入手,不断提高群众的卫生防病知识。农村改厕是一场破除千年旧俗的思想革命,群众的认识和参与具有决定的意义,群众的需求是改厕的持久动力。要激发农民群众改厕的热情,要把群众改厕的主动性、积极性、自觉性充分调动发挥出来并不断提高,使他们参与到改厕队伍中来,不断移风易俗更新观念,这需要健康教育。以健康教育、宣传动员为先导,从解决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入手,把全民宣传教育作为农村改厕的突破口,要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科普知识宣传,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录像、幻灯等多种媒体,采取召开座谈会,建立示范户,干部进村宣讲,组织现场参观等有效形式,大力宣传改厕的意义和方法。要把改厕知识宣传纳入卫生下乡支农的重要内容,重点做好农村党员干部、基层卫生人员和青少年学生的宣传教育工作,达到教育一人、带动一片的效果。宣传教育要进村入户,示范带动,组织志愿者现身说法,让广大农民认同,理解和参与农村改厕,人人受益得实惠。健康教育提高了农民的卫生意识,提高了农民改厕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为农村居民自觉参与改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改厕的进展不仅改变了农村的环境,也随宣传教育活动展开而不断提高人们的卫生防病意识和改厕思想,一定会让他们逐渐接受先进的现代文明理念,提升乡村的文明程度。

农村改厕树立了乡村文明新风,厕所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切入点,“小厕所”带来了“大文明”。一些村民深有感触地说,改厕之前,总觉得自己是农村人,没那么讲究,也没法讲究。现在看着厕所那么干净,又搞了路面硬化及院落硬化,院子里其它地方的卫生自然就好多了,要不根本就不配套啊!原来农村也可以跟城里一样卫生,现在看着自家的院子真很开心。这就是改厕及健康教育的作用。

四建立示范是促进改厕的重要环节

在搞好宣传发动、技术指导的同时,搞好示范带动非常重要。示范户、示范村的建设是推动改厕的重要环节,是农村改厕的有效途径。改厕启动很难,但当启动几户之后,就不那么难了,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个跟着一个学,改厕的人户越来越多。因此,寻找示范户寻求突破口是我们发动群众进行改厕的重要环节及措施。现代的农村不乏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有的村寨还有不少人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这些人毕竟知识文化层次较高,接受新事物快,影响力大带动作用强,有的地方还有不少人在外出打工,这些人经历多见识广,思想上比较开化,易于接受改厕的思想及理念,容易达成转变发展成示范户,是我们作为发动改厕,“扶贫扶强”的重点对象。培植亮点,建立示范改厕点,以点带面,充分发挥示范户、示范村、示范乡镇的模范带头作用,是推动农村改厕由点到面全面推进健康有序进行的有效途径。让群众眼见为实,是推动改厕最切实有效的措施。还要充分发挥共青团员、妇女骨干,乡村医生在改厕中的主力军作用。筛选群众易于接受的三格式无害化卫生厕所或其它户厕作为典范型加以推广,在村办公室、卫生室进行试点,征求意见,递次推进,逐步普及。乡镇政府驻地的机关、学校、乡镇卫生院等要加快建设和改造卫生厕所的步伐 ,为农村居民做出榜样,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达到转变思想变成具体行动,为提高改厕质量和效益树立典型,摸索经验,因势利导,逐步加以推广。要总结推广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起点高、质量好的卫生户厕,引导农村改厕逐步向规范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切忌修建不规范的厕所或不合格的厕所,那样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反而会伤害农民的积极性,而起相反作用。示范户、示范村使农民看到了卫生厕所的优越性,唤起了农民对文明生活的向往,增强村干部和农民改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促进了竟相改厕大好局面的形成。卫生厕所建设和庭院卫生整治,并以此促进农村卫生示范户建设。因此要加强技术指导,加强技术培训,为促进农村改厕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搞好示范带动。

改厕会使老百姓的思想发生质的转变。当改厕达到一定的时候,相信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思想的转变,相信不用政府的投入,由于老百姓思想的转变,就会积极地主动地自觉地进行改厕,达到质的转变。到那时进行改厕就真成了老百姓自己的事了,也就用不着我们再花费心思了。

五培训人员为改厕提供技术支持

农村改厕专业性较强,忽视专业技术指导,既影响改厕的质量和效果,又容易挫伤群众的积极性。一定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农村改厕的技术指导及培训,以师资培训为重点,在集中培训技术骨干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同时,深入农户进行现场指导和施工示范建设。根据我们本地的地理环境、经济状况、用肥习惯等多种因素,结合农民意愿和承受能力,我们认为“三格式无害化卫生厕所”是比较经济实用的,易于推广,农民易于接受,要宣传推广使用。据某乡参与改厕所的人员说,一些原来改沼气的用户,现在也改为三格式无害化卫生厕所,其原因是沼气池没有三格式化粪池实用。这就是技术,这就是实践出效益。

六建立健全完善农村改厕可持续发展机制

维护管理是保证改厕效益的关键。卫生厕所设计再科学,施工质量再好,如若使用不当,不加维护,也会出现卫生厕所不卫生的问题,并且影响使用寿命。为此,要注意防止和克服重建设、轻管理,重使用轻维护的倾向,确保无害化卫生厕所的无害化效果和使用周期。在加快改厕步伐的同时,要一并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加强具体指导,让群众掌握科学的使用和维护方法,定期组织维护清理,切实保护好农民改厕的积极性。可以以行政村为单位,成立卫生改厕技术指导小组,制定规章制度,进行检查评比,把维护管理工作落实到千家万户,确保建好一个、用好一个、管好一个、巩固一个,健全完善农村改厕可持续发展机制,维护改厕取得的成果。这也是维护老百姓的积极性,保护老百姓的思想意识,达到持续改厕的永久效果。

七农村改厕的现实效果与历史作用

农村改厕,厕所的改观是这个时代农村的标志性特色建筑之一。卫生厕所在转变村民生活方式、倡导文明生活方面功不可没。村容治理及农村改水改厕、环境卫生治理、传染病防治工作相结合,开展知识传播和普及活动,努力把改善农村卫生状况,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把广大农村居民的健康权益放在首位,为群众健康服务,对夯实“预防为主”的方针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农村改厕工作体现了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与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大战略的有机统一,是党和政府实实在在的为农民办好事、办实事的具体体现。

“厕所革命“的意义非同一般,它不仅仅是改变了乡村环境,同时使农民的卫生意识、环境意识、文明意识不断增强;农民的个人卫生、家庭卫生乃至环境及村容村貌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村改厕后,净化、绿化、亮化、美化水平得到不断提高,现代文明意识、卫生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逐渐渗透广大农家,农村环境卫生明显改善,农民健康意识及卫生防病知识知晓率进一步提高。通过改厕,促进了卫生防病工作的全面开展,有效地避免了人为因素造成环境污染,重视粪便无害化处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肠道传染病和人畜共患疾病,减轻农民的疾病痛苦和病费负担,为普通人家带来了生活观念与方式、卫生理念与意识上的彻底改变。

总之,农村改厕,提高了农村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还带来了农民思想观念上的革命。改厕还推进了城市卫生支农工作的发展,缩小了城乡差距,推动了社会和谐全面的发展,为创建和谐社会增添了力量。

“厕所革命”取得成功的关键,得益于各式各样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各部门的紧密配合。农村改厕,加强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人类社会历史的进程,提高了人口的素质,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农村改厕是一次卫生与思想的革命,这一代人功不可没,是历史的功臣。

猜你喜欢
改厕革命
农村改厕,下大力也要用巧功
三部委联合印发通知: 进一步提高农村改厕工作实效
机械革命Code01
推动“厕所革命” 建设美丽乡村
中央农办等部门提出要切实提高农村改厕工作质量
九台区:因地制宜多措并举 坚定不移推进农村厕所改造
农村改厕:缺人缺钱缺观念的现实难题
中国的出行革命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