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护生洗手现况调查分析

2015-10-21 19:51曹丽娟陈鄱杨国英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指征白大褂专科

曹丽娟 陈鄱 杨国英

【摘要】目的:了解2013届护理实习生手卫生知识掌握情况和洗手状况。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2013届本科和专科各40名护理实习生进行调查。结果 护理实习生洗手频率较高,特别是自我保护意识强,但不严格按七步洗手法洗手,同时交叉感染率也较高。结论 实习护生对洗手指征和手消毒指征的知识缺乏,执行率低;需加强相关知识培训,提高实习护生手卫生知识,同时改善洗手设备,达到预防和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 实习护生;洗手

【中图分类号】R47-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488-01

近年来,为预防控制医院感染,人们越来越重视手部清洁工作。通过手传播细菌导致的交叉感染,造成的不良后果,使人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到洗手的重要性。据报道,在临床工作中,医务人员手传播细菌造成继发感染的约占医院感染总数的30%。洗手是否到位直接影响到医院护理质量。本调查旨在了解实习护生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对洗手的认识和对洗手状况分析,为实习护生临床带教管理提供依据,同时能预防和控制直接和间接感染。

1 对象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

随着选择在临床工作中2013届护理实习生共80人,其中专科40人,年龄18-24岁,本科40人,年龄22-24岁进行调查。

1.2 调查方法与内容:

采用问卷调查法,遵循知情同意、自愿参与的原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的《医院消毒技术规范》中的洗手要求和指征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和观察表[1],包括2个部分:(1)实习护生对洗手的认识,具体包括洗手指征、洗手方法、手消毒指征、手消毒方法。(2)实习护生的洗手状况,包括开始操作前、完成操作后、脱手套后、接触不同病人前后、从污染区到清洁区、洗手后用白大褂擦手,护士自身接触、洗手是否按七步洗手法严格洗手,进行侵入性操作前,下班回家后,其他需要洗手的情况。问卷由经本人亲自负责发放,当场发放,当场收回,共发放问卷80份,收回有效问卷80份,回收率100%。

1.3 洗手与手消毒方法

1.3.1 按照卫生部2003年修订的《医院预防与控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医院感染的技术指南》中推荐使用的六步洗手法:(1)取3~5ml清洗剂于手心,两手心对搓;(2)双手指交叉,手心对手背彼此对搓;(3)双手指交叉,手心对手心彼此对搓;(4)双手互握互搓指背手指;(5)双手拇指彼此在掌心搓揉;(6)双手指尖互在掌心搓揉;(7)双手腕部的搓揉。洗手时间为每一步骤10s,共1min[2]。

1.3.2 手消毒 选用75%乙醇或70%异丙醇或醇的复合制剂3~5ml,按洗手方法搓揉1~2min;或使用获得卫生部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的手消毒剂,按产品说明书使用。

1.3.3 洗手指征 接触病人前后,特别是接触有破损的皮肤、黏膜和侵入性操作前后;进行无菌操作前后;进入隔离病房;ICU;母婴同室;新生儿病房;感染性疾病等重点部门时,戴口罩和穿脱隔离衣前后;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脱手套后。

1.3.4 普通洗手以及手消毒指征 (1)手部有可视灰尘,接触血液和蛋白质类等污染物,接触患者体液、分泌物、黏膜、伤口敷料等后,应清洁双手(ⅠA)。(2)直接接触患者前,或接触患者皮肤(如测血压、搬动患者)后,应清洁双手(ⅠB)。(3)在进行中央血管内插管操作戴无菌手套前,应清洁双手(ⅠB)。(4)外周血管插管、放置导尿管或其他无需外科过程的侵入性操作前、护理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或其他免疫抑制性疾病患者,应清洁双手(ⅠB)。(5)操作脱去手套后、就餐前或休息后,应清洁双手(ⅠB)。(6)在护理同一患者期间,从身体污染部位转向清洁部位进行操作时,应清洁双手(类)。(7)接触患者日常用品及医疗设备后,应清洁双手(类)[3]。

1.4 统计学处理

收集的所有资料输入计算机,以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一切医疗护理操作均由医护人员的双手或借助他们的双手完成,又最易通过手传播各种微生物,手是医院感染传播的主要媒介。为了保证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能正确的洗手,我们在每个水池正上方的墙上贴有“七步洗手法”的图示说明,既便于学习又起到了提醒的作用。因此,“七步洗手法”的正确回答率专科生为100%,本科生为100%。洗手指征掌握本科占47.5%,专科占52.5%。手消毒指征掌握本科占27.5%,专科占42.5%。手消毒方法本科占65%,专科占80%。(见表1)

表1 2013届实习护生对洗手知识掌握情况 例(%)

洗手知识 本 科 专 科 知道 了解 不知道 知道 了解 不知道七部洗手法 40(100)0(0) 0(0) 40(100)0(0) 0(0)洗手指征 19(47.5)19(47.5)2(5) 21(52.5)16(40) 3(7.5)手消毒指征 11(27.5)22(55)7(17.5) 17(42.5)18(45) 5(12.5)手消毒方法 26(65) 13(32.5) 1(2.5) 32(80) 8(20) 0(0)2.2 不同手衛生指征下的手卫生执行率 调查中主要分析了8项基本手卫生指标:开始操作前、完成操作后、脱手套后、接触不同病人前后、按七步法洗手、上班洗手频率、下班回家后、侵入性操作前或其他无菌操作前。本科与专科之间没有显著性,手卫生执行上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始操作前洗手中本科占65%,专科占72.5%,而完成操作后洗手中本科占80%,专科占95%。“七步洗手法”正确回答率本科、专科均为100%,但是按“七步洗手法”的执行率较低,本科占42.5%,专科占47.5%。接触不同病人前后本科护生经常洗手占42.5%,专科占42.5%,而下班回家后洗手本科占90%,专科占97.5%。(见表2)

表2 2013届临床实习护生洗手执行情况 例(%)

2.3 不同洗手指征下的手卫生执行率 调查中主要分析了4项基本手卫生指征:从污染区到清洁区;洗手后用白大褂擦手;自身接触后;其他需要。其中洗手后从不用白大褂擦手最低,本科占22.5%,专科占25%,也许洗手条件与设施不够完善或临床实习护生没有意识到白大褂擦手也是一种交叉感染。(见表3)

3 讨论

医务人员的手在传染病传播和医院内感染发生与控制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传播媒介作用,实习护生又是临床中的一部分。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医院工作人员的手是传播疾病最直接、最快速的方式。因此要预防医院感染,切断第一道传播途径是非常重要和必须的[4]。

3.1 加强洗手知识的培训 表1显示,临床实习护生对洗手知识掌握中“七步洗手法”正确回答率最高,而手消毒指征正确回答率最低。洗手指征掌握中本科占47.5%,专科占52.5%。手消毒指征掌握中本科占27.5%,专科占42.5%。手消毒方法掌握中本科占65%,专科占80%。因此,对实习护生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和职业安全防护知识的学习,重视手清洁和消毒的培训教育尤为重要。

3.2 加强卫生落实 表1、表2显示,关于采用“七步洗手法”洗手,调查中发现100%的人员正确掌握,但常采用七步洗手法洗手的人员总体只占45%。其中本科占42.5%,专科占47.5%,原因为实习护生主观上存在不重视洗手,缺乏洗手的自觉性;人员配备不足,患者过多,工作繁忙,没时间采用七步洗手法;医院洗手设备不完善,洗手池少,洗手池离病房远不方便;擦手毛巾脏,或用白大褂擦手,造成洗手后再次被污染;市场的手部消毒剂价格昂贵,没有提供一些方便快捷的卫生手消毒方法,洗手肥皂对皮肤的刺激性大,水太冰,故造成洗手的随意性;不用清洁剂只用流动水冲洗、洗手时间缺、洗手步骤常遗忘清洗指尖、大拇指等,这样难以保证洗手的效果,所以各医疗机构应加强医务人员对手卫生的培训和改善洗手设备。

3.3 进一步提高实习护生洗手意识 表2,表3显示,从污染区到清洁区的洗手率最高,本科60%,专科为95%,表明实习护生有较高的自我保护行为。洗手后不用白大褂擦手中本科占22.5%,专科占25%,同时,接触不同病人前后洗手率也较低,本科占40.25%,专科占40.25%,分析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实习护生没有意识到用白大褂擦手也是一种交叉感染或洗手条件有所限制所致。改善科室洗手条件,大力推广干手消毒剂的使用,从影响洗手和手消毒的原因改进。保护医护人员的健康。

参考文献

[1]李瑞霞.医护人员手衛生认知和洗手状况的调查分析.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18):72-73.

[2]谭玲,文若兰.临床医务人员手卫生现况调查.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8,7(4):260-261.

[3]衡小培.规范洗手与医院感染管理.现代临床医学,2007,3(4):307-308.

[4]羊淑平.护生对洗手的认知行为调查分析与对策.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21):124-125.

[5]李亚洁.临床医务人员手部卫生状况调查及对策.护理研究,2007,21(7A):1734-1736.

猜你喜欢
指征白大褂专科
白大褂
医生需要“防刺白大褂”吗
2020年全国成人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时间表
大树的日常
山东省首个专科医联体成立 55家联盟医院正式挂牌
剖宫产指征及剖宫产率影响因素分析
我院2012年剖宫产临床分析和研究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
我院近5年剖宫产率及指征的变化分析
同时患多种病最好看老年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