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在降低ICU仪器误报警率中的应用

2015-10-21 19:51陈如均李梅英陈小玲孔转育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品管圈护理管理

陈如均 李梅英 陈小玲 孔转育

【摘要】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ICU仪器误报警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选定降低ICU仪器误报警率为活动主题,对我科使用中仪器发生错误报警的现况进行调查,分析仪器发生错误报警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结果ICU仪器报警误报率由46.5%以上降低到18%以下。结论 品管圈活动降低ICU仪器误报警率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品管圈;仪器误报警;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526-01

ICU是一个仪器使用密集的科室,为了测定危重患者各种参数是否正常,用药是否合理,保证患者的治疗安全,这就是ICU病房仪器的功能体现。提高ICU护士对仪器的正确设置,能有效降低仪器的误报警率,提高护士对报警的敏感性,以及时对患者进行处理,保证患者的治疗安全 [1],我科2013年7~8月,为降低ICU仪器误报警率进行品管圈活动,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7月1日~7月31日我科使用中的仪器(包括心电监护仪、呼吸机、输液泵、微量注射泵)为对照组(活动前),选择2013年8月1日~8月31日我科使用中的仪器(包括心电监护仪、呼吸机、输液泵、微量注射泵)为观察组(活动后),选择以上仪器在使用中报警情况进行记录,记录内容包括:仪器名称、编号、发生报警、报警类别、是否误报警。在排除仪器本身故障前提下,对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使用中仪器发生误报警进行比较分析。

1.2 方法

1.2.1成立品管圈小组 我科按照自愿参加的原则由9名护士组成一个圈,选出圈长、副圈长各1名。督导员1名,由护士长担任。经智力激励法投票决定了圈名(爱希优圈)和圈徽,圈名意义:与本科室“ICU”音近。“爱”即全体圈员互助互爱,团结和谐;“希”即全体圈员年轻及富有热情,有无限潜能,是品管圈、科室、医院未来的希望;“优”即优化工作效率,提供优质服务。

1.2.2调查方法 采用头脑风暴法,针对使用中仪器发生错误报警率可能的原因进行数据收集,因果关联分析得出:护士方面三种情况:病情变化前后未调节报警参数、持续未调节报警参数、报警值设置错误占据了仪器误报率的68.3%,根據80/20原则,将护士方面三种情况作为是本次品管圈活动改善的重点。而造成护士方面三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为科室仪器品牌多样;护士年资低、经验不足;护士责任心不强;专科仪器操作培训欠规范、效果不理想;ICU护士工作繁忙、人力不足。根据现况值、圈能力、改善重点,设定了本次品管圈活动目标值:在7月30日前将ICU仪器误报警率由46.5%以上降低到18%以下。

1.2.3 对策及实施

1.2.3.1制定仪器报警参数设置方案(1)各类仪器在使用前必须打开报警开关,根据患者的病情,设置相应的报警参数。(2)交接班时观察患者病情,根据情况调节报警值,如患者休息时报警音量适当调小,以免噪音影响病人休息。(3) 患者出现病情变化前后,以及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等特殊用药时,应根据患者的情况,及时调整报警范围及参数,避免错误的报警。(4)在仪器上可贴上醒目的标志:请正确设置报警参数,时刻提醒管床责任护士对报警参数进行调整。(5)出现仪器报警以后,根据不同颜色的报警,及时的给与相应的处理,保证患者安全,减少报警时间过长带来的噪音,和对其他管床护士和患者的影响。

1.2.3.2 对护士进行有计划的仪器操作培训(1)科室根据不同层级护士的能力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并实施。(2)对于不常用的仪器由科室培训员进行定期培训。(3)加强护理与临床医学和工程学方面的合作,如医生负责指导护士,仪器在使用时对患者的影响和潜在的危险;新仪器应由厂家工程师进行培训,每位护士培训合格后再投入使用等等。(4)鼓励低年资护士对仪器多进行操作,或者通过阅读说明书等大家互相学习,从而提高护士使用仪器的技能,正确的设置报警参数。

1.2.3.3制定ICU标准化床边交接班规范,把使用中仪器报警参数的检查、设置纳入到各班交接班的项目中。责任护士接班时必须检查分管病人使用中仪器报警参数设置是否正确,并根据病人实际情况调节报警参数。

2 结果(表1)

2组仪器误报警率比较见表1,活动后各种仪器误报警率显著低于活动前,注: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品管圈活动前后仪器误报警率比较(%)

组别 各种仪器误报警率(%) 心电监护仪 呼吸机 输液泵 注射泵活动前 46.5 38.3 28.526活动后1816116 注:P<0.05

3 讨论

3.1 降低ICU仪器误报警率的重要性 在ICU这个特殊的区域内,心电监护仪、呼吸机、输液泵等仪器众多,当监测参数数值超出报警范围时,机器发生声、光报警,提醒医护人员及时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及处理突发危及生命的事件。如果出现过多错误的报警不仅影响患者的睡眠,而且干扰医护人员判断和反应能力,产生报警疲劳。报警疲劳是指面对大量的仪器报警,医护人员失去对仪器报警的敏感性,包括没有注意到报警或者干脆对报警置之不理[2],从而影响了护士对患者的观察,甚至丧失了有效的救治时机,导致重症监护效果降低。有效降低仪器的误报警率,提高护士对报警的敏感性,以及时对患者进行处理,保证患者的治疗安全,减少噪音对重症患者的干扰,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因此如何降低ICU仪器误报警率在重症患者监护中显得尤为重要。

3.2 品管圈对降低ICU仪器报警误报率的有效性 品管圈增强了护理人员自发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圈员通过头脑风暴法、集体讨论,拟定和实施相应对策,如需对活动前后对照组和实验组数据收集对比,用事实说话,提高认识;制定仪器报警参数设置方案,使每一位护士在使用仪器时能够有据可依,有例可循,并提高正确设置抱紧你个参数的依从性;有文献指出68%的护士对使用仪器感到有压力 [3],从而不确定如何设置报警和处理报警。因此对护士进行有计划的仪器操作培训,使护士能有足够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去熟练使用仪器;制定ICU标准化床边交接班规范,让护士在交接班时能规范的关注仪器的报警参数设定;通过品管圈活动一系列措施实施2个月后,提高ICU护士对使用中仪器正确的设置报警值,能有效地降低仪器的误报警率,提高了护士对仪器报警的敏感性,减轻了患者心理的负面影响,更好地取得了患者的配合,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提高了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周姓良,胡靖青,刘娟,王庆云,黄妮娜.护理干预对降低心电监护仪报警率的效果观察[J].现代临床护理,2012.11(2):16-18.

[2] Bell L.Alarm fatigue linked to patient′s death-Interview by Laura Wallis[J].Am J Nurs,2010,110(7):16

[3] 史苏霞,周立.ICU护士使用急救仪器的安全管理现状[M].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4(4B)561-565

猜你喜欢
品管圈护理管理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肺结核患者痰标本留取合格率中的应用
应用品管圈管理模式对提高COPD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的作用
产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品管圈应用的疗效分析
品管圈活动在眼科患者视力检查中的应用及对漏查率的研究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管理的方法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