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法在中职《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5-10-21 19:51钟娈娈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生物化学比喻教学应用

钟娈娈

【摘要】 《生物化学》较为抽象,用比喻法教学更形象,更具体,可以将难懂的知识变得更容易理解。

【关键词】 生物化学 比喻 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540-01

《生物化学》是一门重要却又抽象难懂的医学基础学科,有些名词学生从未接触过,不仅理论难以理解,;连实验都涉及到的分子、反应也是看不见、摸不着,需要借助其它的试剂来使反应的结果呈现出来。这样的学科对于大学教学来說可以说是一门“天书”,对于多数为初中毕业的中职学生来讲就更加难上加难。生物化学的课堂枯燥无味,如果最前面的内容没有学懂,后面的内容就更加难学,难懂,学生也更加不愿意学,整个课堂有点“对牛弹琴”的味道。但是生物化学是医学科目中的基础,若想学好医学类的其它更专业的科目,学好生物化学是非常必要的。因此,通过结合生活中学生们比较常见、熟悉的一些事物或者现象用比喻法来讲解会使《生物化学》中的某些抽象、难懂的理论知识变得更具体、更形象、更容易理解,也更容易记忆。自从在教学中应用了比喻法,整个《生物化学》的课堂变得更轻松、活跃,学生们普遍反映容易理解,容易记忆,对布置的课堂、课后作业都能顺利简单的完成。

1. 比喻法的含义

教学中的比喻法,就是用一个为人们所熟悉的事物或现象来比喻一些较为抽象的名词概念,使其变为具体的形象。比喻就是“打比方”,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把抽象的理论变得具体,把深奥的知识变得浅显。用比喻法来教学,可使内容形象鲜明生动,加深学生的印象,能使内容通俗易懂,使人易于理解。

2. 比喻法举例

2.1 蛋白质

蛋白质的分子组成、分子结构及其与功能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房子和砖块来进行比喻。

2.1.1 蛋白质的分子组成:

把蛋白质比喻成房子,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氨基酸及好比是房子的基本结构单位——砖块,氨基酸的组成元素——C、H、O、N就好比是砖块中的成分如沙子、石头、土等。

2.1.2 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蛋白质的分子结构首先是形成一级结构,即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形成多肽链,包括氨基酸的数目、种类和排列顺序,这就好比房子的建成首先由砖块通过水泥连成一排形成房子的一级结构,包括砖块的数目、种类及排列顺序。不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由不同的一级结构(多肽链)折叠、盘曲、压缩形成,一级结构决定空间结构,这就好比不同房子的空间结构如平房、高楼大厦是由一排排砖块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形成的。

2.1.2 分子功能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决定空间结构,空间结构决定分子功能。人体内有10万多种蛋白质,功能也十分复杂。不同的多肽链形成不同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其功能也各不相同。这就好比一排排的砖块通过不同的排列决定了房子的空间结构,不同的空间结构决定了房子的功能。比如教室和住房,教室宽敞明亮用于教学,,住房几室几厅带厨房卫生间,用于生活居住。

改变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如果空间结构不发生改变,蛋白质的功能则不受影响,如果空间结构改变,其功能则会受影响,甚至引起相关的疾病,如镰刀形红细胞贫血。这就好比将房子角落里的一块砖块(非必需的)移走,房子的空间结构不受影响,房子的功能也不受影响;将房子的横梁(必需的)移走,房子的空间结构将会发生改变,其功能也会发生很大的改变。

另外,即使一级结构不改变,空间结构发生改变,蛋白质的功能也会受影响,引起相关疾病,如疯牛病。这就好比房子发生倾斜,一级结构并没有发生改变,但空间结构改变了,那么房子的功能也受影响,教室不能用于教学,住房不能用于生活居住。

2.2 核酸

核酸分子在遗传信息的贮存及表达有着重要作用,这个可以用工厂生产某一产品来作比喻。首先,一个细胞就相当于一个工厂,DNA分子是“老板”,细胞核是“办公室”,DNA位于细胞核中负责携带遗传信息,将遗传信息转录成mRNA,再与tRNA识别去搬运氨基酸到核糖体内合成蛋白质。这就好比是“老板”(DNA)在“办公室”(细胞核)中负责设计工厂的产品,但自身不会直接去对工人传递想法或者自己去生产产品,而是将自己对产品的设计转告给“秘书”(mRNA),再由“秘书”从“办公室”出来,将获得的信息传递给“搬运工”(tRNA),再由“搬运工”将“原料”(氨基酸)搬运到“车间”(由rRNA和蛋白质构成的核糖体)内进行装配加工,最后再包装成一个真正成熟的“产品”(蛋白质)。从这个比喻里,学生们可以很容易理解DNA、RNA(mRNA、tRNA和rRNA)在蛋白质表达的过程中的作用和角色,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兴趣,也可以为讲解核酸的分子组成和分子结构有很大的帮助,更为“碱基互补配对规律”的讲解奠定了基础,与《遗传与优生》这一课程的相关知识可以相互联系在一起。

2.3 酶的活性中心

在这一内容中,酶可以比作是煎鸡蛋用的平底锅,锅底就相当于酶的活性中心,手柄则相当于活性中心以外的必需基团。

为了更形象地解释酶的活性中心在酶促反应中的作用,我们可以将酶促反应比作是“煎鸡蛋”。将生鸡蛋比作是底物,生鸡蛋(底物)首先与平底锅的锅底(酶的活性中心中的结合集团)结合,其次高温(催化基团)对生鸡蛋(结合上来的底物)进行加工(即催化过程),使生鸡蛋变成了熟鸡蛋(产物)。在“煎鸡蛋”这个过程中,平底锅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帮助生鸡蛋转变成熟鸡蛋,就相当于酶在酶促反应中前后没有变化,只是将底物催化成产物。另外,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假设,如果平底锅的锅底不存在或者上面盖了盖子,那么生鸡蛋还能否与锅底结合?答案是否定的,那么此时的平底锅是无法用来煎鸡蛋的,这就好比酶的活性中心没有形成或暴露,底物无法与酶的活性中心结合,无法催化底物转变成产物,此时的酶称为“酶原”。如果将平底锅的锅底修补好或者揭开盖子,让锅底暴露出来,就可以与生鸡蛋结合,就可以煎鸡蛋。这就好比酶原激活的过程,酶的活性中心形成或者暴露,就可以与底物结合,将其转变成产物。

2.4 糖代谢

生物化学里的化学反应是枯燥乏味的,既难理解也难记忆。在这一章节中,将血糖比作是手头流通的现金,一般都维持在某动态范围内平衡,氧化分解代谢途径就好比是“花钱”,会降低血糖,补充血糖的主要来源则是食物。当手头的现金过多时我们通常会去存钱(即糖原的合成,使血糖降低),手头的现金过少则会从银行取钱(即糖原的分解,使血糖升高),如果银行里的存额不及时补充而又被取完了,则需要靠赚钱来是手头的现金或者银行存额增加(即糖异生,使血糖升高)。总之,“花钱”、“存钱”、“取钱”、“赚钱”都是围绕调整手头现金的多少。氧化分解代谢途径好比是“花钱”,糖原的合成好比是“存钱”,糖原的分解好比是“取钱”,糖异生好比是“赚钱”,这些代谢反应都是以血糖为中心,调节血糖的浓度,使其在动态范围内维持平衡。

3. 应用比喻法应注意的问题

3.1在教学中应用比喻法时,比喻要通俗易懂,是学生们平常所熟悉的事物和例子。

3.2 比喻要恰当,这样学生才容易联系在一起,容易理解和记忆。

参考文献

[1] 李如密,刘云珍. 课堂教学比喻艺术初探[J]. 全球教育展望. 2009(06)

[2] 曹栋. 生物化学教学方法的探讨[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2)

[3] 粟敏,郭小芳,黄春霞,刘立鹏,周锋,田智,陈娟. 医学院校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 新课程研究(中旬刊). 2009(10)

[4] 马群绒.比喻法在免疫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05)

猜你喜欢
生物化学比喻教学应用
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动物喻人的惯用语
山西省2019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生物化学 临床检验基础
买椟dú还珠
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为导向的医学生物化学教学改革与探索
PBL与LBL相结合的教学法在高职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多媒体教育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阶微分方程的初等解法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