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骨折患者中医特色治疗效果分析

2015-10-21 19:51阳晓波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四肢骨折效果

阳晓波

【摘要】目的 分析四肢骨折患者中医特色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设为中医组和西医组,每组均为50例。中医组的患者选择中医特色疗法进行治疗,西医组的患者选择常规内固定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记录疼痛分数、愈合时间、经济费用和不良反应。结果 经治疗后,中医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西医组为76.0%,中医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西医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中医组患者疼痛分数明显低于西医组,愈合时间明显短于西医组,经济费用明显低于西医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医组患者不良反应明显少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医和中医疗法均能有效治疗四肢骨折,但是比较而言,中医特色疗法治疗总有效率更高,不良反应少,能减轻患者疼痛度,缩短愈合时间,是治疗四肢骨折理想的方法。

【关键词】中医特色疗法;四肢骨折;效果

【中图分类号】R683.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573-01

随着交通的不断发展,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而交通事故中四肢骨折为重要组成部分。另外,从高处坠落或摔伤等也会造成四肢骨折。在临床上,四肢骨折主要采用内固定和手术方法治疗,但手术治疗带来的费用负担高,部分患者支付不起,且恢复速度慢,术后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为了探讨中医特色疗法在四肢骨折中应用的价值,本文就我院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中医治疗和西医治疗的临床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3年8月-2014年11月于本院就诊的100例四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西医组以及中医组,每组50例;其中中医组: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患者年龄:20-59岁,平均年龄为(37.42±1.34)岁;病发时间:0.3-5.8h,平均病发时间为(1.83±0.52)h。其中交通意外、跌伤、高处坠落和砸伤的患者分别有27例、12例、7例、4例。西医组: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3例;患者年龄:21-59岁,平均年龄为(37.72±1.27)岁;病发时间:0.3-5.6h,平均病发时间为(1.53±0.62)h。其中交通意外、跌伤、高处坠落和砸伤的患者分别有26例、12例、8例、4例。两组患者对比一般资料未发现明显差异,故本次研究具有可行性;本次研究目的以及方法均已详细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其均为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西医组的患者给予常规内固定治疗,根据患者骨折情况,选择适当内固定材料进行内固定治疗。

中医组的患者给予中医特色疗法。①如果患者骨折没出现移位,可以用杉木、椴木或柳木做成的小夹板进行固定,并给予中药外敷。②如果患者骨折出现移位,则首先进行骨折复位,运用正骨法。然后对伤口用中药药水浸润纱布进行包扎,每个一天换一次。再行杉木夹板固定治疗,注意对松紧度进行调整,避免压迫患者肢体,造成血运不良。同时辅以中药口服治疗,采用接骨续筋活血化瘀方,组成包括红花、桃仁、川芎、骨碎补、当归、没药和乳香、赤芍等。在治疗5天后进行X线检查,若存在骨折移位,需进行纠正。约4周后,骨折消肿无疼痛时,再行检查,骨折愈合后将小夹板拆除并进行肌肉和关节锻炼。最终进行复查,骨折完全愈合后开始功能恢复训练。

1.3疗效评价标准[1]

根据以下评价标准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若X线检查显示完全复位,且伤口完全愈合,为治愈;患者X线检查显示复位良好,伤口愈合度高,为有效;复位不佳或未复位,且伤口愈合差,为无效。

疼痛度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满分均为10分,得分越低则患者的疼痛度越低[2]。

1.4统计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经治疗后,中医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西医组为76.0%,中医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西医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体统计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组别 优 良 差 治疗有效率中医组(50) 25 24 1 49(98.0)西医组(50) 20 18 12 38(76.0)2.2疼痛分数、经济费用、愈合时间对比

中医组患者疼痛分数明显低于西医组,经济费用明显少于西医组,愈合时间明显短于西医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疼痛分数、经济费用、愈合时间的对比分析(+S)

3术后并发症对比

中医组患者不良反应明显少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

3.讨论

四肢骨折后,应尽量在短时间内治疗,因为随着时间延长,骨折断端错位出现愈合,很难再实现复位,西医常规疗法一般包括开放复位和钢板内固定,但是容易产生疼痛、关节炎等并发症,同时手术过程将骨膜剥离,会对骨折愈合产生较大的影响,还容易出现周围血管神经损伤和大出血、感染等并发症[3-4]。

中医特色疗法中,采用杉木内固定,其具有易于裁剪、轻便,良好柔韧性的特点,可以根据骨折位置特点进行包扎,根据肿胀情况对松紧度进行调整,同时还可以隔天用中药纱布进行敷料更换,有利于促进骨折部位愈合[5]。中药纱布浸泡在含有栀子、黄连和黄柏皮等具有消肿止痛、活血化瘀药物中,外敷对肿胀具有消除作用,有利于缓解患者疼痛。同时结合中药口服,对促进患者骨折愈合起到了推動作用[6]。

本研究比较中医特色法和西医内固定法治疗四肢骨折法的结果可见,经中医特色的方法治疗总有效率更高,中医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西医组为76.0%;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中医组为8.0%,西医组为22.0%;另外,中医组疼痛程度低,经济费用更少,愈合时间更短,优越性显著。

综上所述,西医和中医疗法均能有效治疗四肢骨折,但是比较而言,中医特色疗法治疗总有效率更高,不良反应少,能减轻患者疼痛度,缩短愈合时间,是治疗四肢骨折理想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刘国祥.活血止痛薰洗剂治疗四肢骨折后肢体肿胀、疼痛98例[J].中医正骨,2014,18(7):62-64.

[2] 王敏.中医特色健康教育对四肢骨折老年患者康复效果的评价[J].中医药导报,2013,21(9):126-127.

[3] 伍星.四肢骨折手法复位后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其骨折恢复的作用[J].中医药导报,2013,19(8):58-59.

[4] 李中文.126例四肢骨折患者中医特色治疗效果探析[J].医学信息,2014,23(17):548-548.

[5] 邱继明.活血接骨膏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研究[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8(8):787-789.

[6] 宁正任.中医特色治疗58例四肢骨折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12(9):1968-1969,1970.

猜你喜欢
四肢骨折效果
如此外墙,防水还扛得住么?!
灵动耳环
民间疗法治疗四肢闭合性骨折初探
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40例临床观察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四肢骨折合并脾破裂行脾切除术后骨折内固定手术时机探讨
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骨折手术的临床护理分析
没效果
伪装效果
各种运动项目的锻炼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