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保门诊中婴幼儿喂养困难的分析

2015-10-21 19:51董玉琴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婴幼儿

董玉琴

【摘要】目的 探讨儿保门诊中婴幼儿喂养困难的原因,并提出相关的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儿保门诊中喂养困难的婴幼儿16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分析喂养困难的原因。结果 经过分析,儿保门诊中婴幼儿喂养困难的好发年龄为6—24个月,主要原因是口腔功能出现了问题。结论 口腔功能问题是造成儿保门诊中婴幼儿喂养困难的主要原因,对此喂养人应该采取对策来加以干预。

【关键词】儿保门诊;婴幼儿;喂养困难

【中图分类号】R17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596-01

喂养是保证婴幼儿健康成长及发育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婴幼儿的成长发育速度、早期的智能开发以及儿童期的饮食习惯等[1]。因此,婴幼儿的喂养非常重要。然而,在儿保门诊中,大约有16%的婴幼儿面临着喂养困难的问题。我院为解决婴幼儿喂养困难的问题,选取了160例喂养困难的婴幼儿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分析喂养困难的原因。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儿保门诊中喂养困难的婴幼儿16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纳入研究的婴幼儿年龄为1—36个月,其中6个月以下的婴幼儿为22例,6—24个月的婴幼儿为84例,24—48个月的婴幼儿为26例,48—60个月的婴幼儿为18例,60个月以上的为10例。男68例,女92例,平均年龄(12.8±6.3)个月。

1.2方法:分析纳入研究对象的婴幼儿其喂养困难的年龄分布,同时调查160例婴幼儿喂养困难的原因。喂养困难原因的填写由主要抚养人以及经过培训的医务人员来完成。

2.结果

2.1喂养困难的婴幼儿年龄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喂养困难的婴幼儿年龄分布

年龄 喂养困难的例数 占比<6个月 22 13.75%6—24个月 84 52.50%24—48个月 26 16.25%48—60个月 18 11.25%>60个月 10 6.25%注:从表1可以看出,6—24个月是喂养困难的好发年龄段。

2.2婴幼儿喂养困难的原因见表2。

表2 160例婴幼儿喂养困难的原因

原因 例数 占比口腔功能问题 78 48.75%饮食行为问题 18 15.00%活动过少 27 16.88%疾病 34 21.25%其他 3 1.88%注:从表2可以看出,口腔功能问题是导致婴幼儿喂养困难的最主要的原因。

3.讨论

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婴幼儿喂养困难的好发年龄阶段为6—24个月,占据了总数的52.50%。根据Wolke D的研究成果,婴幼儿的六个月大的时候是添加辅助食物的初级阶段,对陌生食物的不适感以及恐惧感会使得他们拒绝进食[2]。同时,在进食辅食之后,婴幼儿的会产生生理排斥反应,进而出现恶心、呕吐等现象。而这种情况往往被家长所误解,认为是婴幼儿不能吃或者不会吃的缘故造成的,所以会停止添加辅食。而婴幼儿原本正常的适应新食物的过程就被打断,进而失去了进食新食物的机会,这就给婴幼儿以后的喂养埋下了隐患,将导致婴幼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进食除乳类之外的食物,形成营养不良[3]。

本次研究中,关于婴幼儿喂养困难的原因分析结果显示,口腔功能问题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占据总数的48.75%,其次为疾病、活动过少、饮食行为等。口腔功能问题是指口腔拒绝固体食物或者半固体食物,但是却能够接受乳类或者泥状食物,具体表现为口腔敏感性的异常以及口腔运动的协调性的异常[4]。首先,口腔敏感异常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高敏感性,即当食物送入口腔之后,口腔立刻发生感应,进而引发恶心、呕吐等行为;另一种是低敏感性,即在把事物送入口腔之后,婴幼儿喜欢将食物含着而不咀嚼、不吞咽,同时在吃完食物之后,口腔内的食物残渣比较多,造成口腔无法完全闭合。其次,口腔运动的协调性异常是指婴幼儿的咀嚼食物、吞咽食物的动作不协调,无法咬固体食物,或者咬固体食物比较困难。除了口腔功能的问题之外,疾病和活动过少也是造成喂养困难的重要原因;婴幼儿患病之后食欲减退,进而造成喂养困难;而活动过少是指婴幼儿每天缺少与年龄相适的自主运动,比如跑、跳等,最常见的状态是坐立、仰卧、怀抱,这些都使得婴幼儿的消化能力降低,容易产生消化不良,进而造成喂养困难。饮食行为所造成的喂养困难主要表现为婴幼儿在进食期间四处走动玩耍,或者是挑食和偏食等。

针对以上几种问题,笔者认为解决婴幼儿喂养困难的措施为以下几点:第一,针对口腔功能问题,家长首先要明确婴幼儿的口腔问题的类型,如果是因口腔发育缺陷所造成的,那么就要去医院进行治疗;而如果是因为口腔不适应陌生的食物而产生排斥,那么家长就要给婴幼儿提供学习进食新食物的机会,并耐心帮助他们度过这段比较艰难的时期。第二,针对疾病问题,首要的工作是积极治疗疾病,同时还可以给予婴幼儿健脾开胃的药物加以调理。第三,针对婴幼儿活动不足的问题,喂养人要耐心帮助婴幼儿学习每一个动作,让他们能够正确地做每一项活动。第四,针对饮食行为不良的问题,喂养人或者家长要改变溺爱孩子的心理,改变他们挑食、偏食的饮食习惯,同时也不能放任他们在进食的时候到处走动玩耍。通過以上几种方式,来改善婴幼儿喂养苦难的情况。

参考文献

[1]赵职卫,徐海青等.喂养人喂养行为对婴幼儿喂养困难影响的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3(03):262-263.

[2]刘红霞,赵蓉.婴幼儿喂养问题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12(04):61-62.

[3]王兰香.儿保门诊中婴幼儿喂养困难分析[J].中国交通医学杂志.2015(01):54—55.

[4]徐海青,戴琼等.6~36月龄婴幼儿喂养困难现状研究[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2(05):375-376.

猜你喜欢
婴幼儿
无创吸痰法在婴幼儿呼吸道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泪道探通术在婴幼儿泪囊炎中的临床应用
婴幼儿营养不良漫谈
0~3岁婴幼儿语言能力培养
家政服务员应如何发现并应对婴幼儿异常情况
婴幼儿合理饮食营养探究
支撑婴幼儿发展的托育环境及其专业支持
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管理模式研究
图解婴幼儿窒息紧急处理
浅析如何培养婴幼儿良好的睡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