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康唑联合眼部碘酊清创治疗真菌性角膜炎36例体会

2015-10-21 19:51潘国明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氟康唑

潘国明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氟康唑联合眼部碘酊清创治疗真菌性角膜炎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36例患者均先用生理盐水冲洗患眼结膜囊,1%丁卡因表面麻醉,用小圆刀片刮净溃疡坏死组织及分泌物,以棉签沾取5%碘酊均匀涂于溃疡表面至分界沟处,停留5min,最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其次,给予0.5%氟康唑滴眼液每2h滴眼1次,0.5ml结膜下注射,隔日1次,同时予以0.2%氟康唑注射液100mL静滴,1次/d,用药5~7d。结果:本组36例(36眼),其中轻型治愈12例,好转3例,无效0例,组间总有效率为100%;中型治愈10例,好转1例,无效1例,组间总有效率为91.7%;重型治愈6例,好转1例,无效2例,组间总有效率为77.8%;所有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1.7%(33例)。本组有1例出现一过性刺激症状,其他患者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氟康唑联合局部清创治疗真菌性角膜炎具有经济、方便、疗效较好的特点,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关键词】氟康唑;碘酊;真菌性角膜炎

【中图分类号】R726.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編号】1004-4949(2015)03-0629-02

真菌性角膜溃疡是一种致盲率很高眼科疾病,是导致化脓性角膜溃疡第2位的感染性角膜疾病。近年来因抗生素和皮质类固醇激素的广泛应用,该疾病有逐年增多的趋势。而基础医院由于服务对象为广大农业工作者,其农业性植物外伤机会较高,真菌性角膜炎的发生率也较中心城市医疗机构多。本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诊治的真菌性角膜炎36例,采用氟康唑联合眼部碘酊清创治疗,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经角膜刮片均找到菌丝确诊为真菌性角膜炎并行中西药联

合、病灶切除、碘酊烧灼、手术等综合治疗的患者36例(363眼),其中男24例(66.7%),女12例(33.3%);右眼19例,左眼18例;其中农村病例30例,城镇居民6例;患者在确诊本病前的病程大多为2周。

1.2眼部情况

有角膜植物性外伤史19例,异物剔除史2例,工具、指甲划伤史6例,长期应用皮质类固醇或免疫抑制剂者4例,戴角膜接触镜感染者3例,原因不明者2例。角膜表现为表面干性溃疡、树根状卫星灶、分界沟、免疫反应环、内皮斑、前方积脓等 ,实验室检查找到真菌和菌丝确诊。分型:轻型15例,溃疡面积<3mm,深度<1/3角膜厚度,前房内有炎性渗出物,但无前房积脓;中型12例,溃疡面积3~6mm,深度相当于1/3~2/3角膜厚度,前房有积脓;重型9例,溃疡面积>6mm,深度>2/3角膜厚度,前房内可见渗出物及积脓,虹膜及后部结构窥不清。

1.3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先用生理盐水冲洗患眼结膜囊,1%丁卡因表面麻醉,用小圆刀片刮净溃疡坏死组织及分泌物,以棉签沾取5%碘酊均匀涂于溃疡表面至分界沟处,停留5min,最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其次,给予0.5%氟康唑滴眼液每2h滴眼1次,0.5ml结膜下注射,隔日1次,同时予以0.2%氟康唑注射液100mL静滴,1次/d,用药5~7d。

1.4疗效判定:① 治愈:刺激症状消失,溃疡愈合,荧光染色阴性,前房积脓、角膜水肿、后弹力层皱褶均消失;②好转:刺激症状减轻,溃疡大部分愈合,前房积脓减少或消失;③无效:溃疡无变化或扩大,前房积脓。

2 结果

本组36例(36眼),其中轻型治愈12例,好转3例,无效0例,组间总有效率为100%;中型治愈10例,好转1例,无效1例,组间总有效率为91.7%;重型治愈6例,好转1例,无效2例,组间总有效率为77.8%;所有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1.7%(33例)。本组有1例出现一过性刺激症状,其他患者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真菌性角膜炎为一种治疗困难、病程长、致盲率高的眼表感染性疾病,是由真菌直接侵入角膜引起感染所致;其发病率在我国已有逐年上升趋势,并成为目前眼科临床较常见、治疗棘手、致盲率高的眼部感染性疾患。在用抗生素治疗无效的所谓“匐行性角膜溃疡”病例中,有很大一部分可能就是真菌感染引起。该病南方多于北方,夏秋农忙季节发病率高,多见于青壮年、老年及农民。

针对真菌性角膜炎,早期的诊断和有效的抗真菌治疗是保护眼球及抢救视力的保证,实验室检查是诊断真菌性角膜炎的可靠手段[1]。目前临床常用的两性霉素B和咪唑类抗真菌药对于浅表的真菌感染有效,因其水溶解度低,眼内通透性差,难以透过血一房水屏障,故对深部真菌感染效果较差[2]。氟康唑是一种新型三唑类抗真菌药,主要是抑制真菌细胞素P-450依赖酶,阻断真菌细胞膜上麦角甾醇的合成,影响其细胞膜的通透性而抑制真菌生长;它具有价格低廉,使用方便,局部应用能自由穿透眼部组织,在发炎的眼部穿透力增强,抗菌谱广,对多种真菌有明显抑制作用。局部清创即清除了分泌物,又增加了氟康唑向深层组织的渗透,碘酊中的碘能氧化病原微生物原浆蛋白的活性基因,并与蛋白质的氨基结合使其变性失活,同时破坏酶蛋白,有强大的杀菌作用;同时碘离子沉着并向基质渗透破坏菌丝生长,导致坏死物质脱落,胶质纤维抗生修复,而使角膜恢复一定透明度和瘢痕化,使病程缩短,且碘酊对各种类型真菌的敏感率均达100%。本组研究结果显示,采用氟康唑联眼部碘酊清创治疗36例真菌性角膜炎的总有效率高达91.7%(33例)。综上所述氟康唑联合局部清创治疗真菌性角膜炎具有经济、方便、疗效较好的特点,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学红,兰宇,李彩萍,等.真菌性角膜炎的早期诊断与治疗体会[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6,24(4):399.

[2]蔡劲锋,何青,陈红.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治疗[J].现代康复杂志,2000,4(1):65.

猜你喜欢
氟康唑
氟康唑联合克霉唑栓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克霉唑阴道片联合氟康唑治疗复发性霉菌性阴道炎的疗效分析
碳酸氢钠涂擦患儿口腔及乳母乳头疗程与治疗鹅口疮复发率的疗效观察
氟康唑联合克霉唑阴道栓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氟康唑联合克霉唑栓治疗老年念球菌性阴道炎临床效果
氟康唑联合克霉唑阴道片治疗念珠菌阴道炎30例
特比萘芬与氟康唑治疗白念珠菌性阴道炎的效果比较
三氮唑类抗真菌药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检测
克霉唑联合氟康唑治疗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的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