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精品学科,倾力脑卒中防治
——访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邹玉安教授

2015-10-27 11:27文图中国医药导报
中国医药导报 2015年35期
关键词:重点学科神经内科科室

文图/《中国医药导报》记者王霞

打造精品学科,倾力脑卒中防治
——访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邹玉安教授

文图/《中国医药导报》记者王霞

工作中的邹玉安教授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座落在塞外名城张家口市,前身为张家口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始建于1938年,历经七十余年,已发展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和保健为一体的省属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2013年11月,该院被国家卫生计生委授予“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作为张家口地区的龙头学科,该院神经内科在副院长、神经内科主任、基地负责人邹玉安教授的组织下,为进一步加强脑卒中的筛查与防治做了大量工作。

近日,本刊记者就脑卒中的筛查和防治要点、该院为成为基地医院所做的规范化建设等问题采访了邹玉安教授。

正视脑卒中防治的五大误区

邹玉安教授首先指出,据中国流行病学调查统计,我国脑卒中年发病率为(116~219)/10万,年死亡率为(58~142)/10万。据2005年的统计资料显示,我国每年直接用于脑卒中的治疗费用达到了100亿元以上,加上间接费用可达200亿元以上,并且保持16%的年增长率,给社会经济带来了重大影响。

脑卒中具有发病急,难以预测的特点,国内和国外均分五型,即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心源性脑栓塞、小动脉病、原因明确的脑卒中和原因不明的脑卒中。由于现代人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不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随之升高,而且也逐渐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

脑卒中致病的原因有哪些呢?邹玉安教授介绍说,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包括三大类,一是不可干预的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种族、遗传等;二是证据充分的可干预的因素,包括高血压、吸烟、糖尿病、血脂异常、心房颤动、其他心脏病,无症状颈动脉狭窄、绝经后的激素治疗和口服避孕药、膳食习惯和营养障碍、缺乏体力活动、肥胖和体脂分布异常等;三是潜在的可干预因素,包括偏头痛、饮酒过量、代谢综合征、药物滥用、睡眠呼吸障碍、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炎症和感染等。

“不管原因多么复杂,引起中风的危险因素最常见的是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体重、吸烟、卒中家族史、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等。作为脑血管病的易发人群,一定要重视防治这些诱发中风的因素,特别要重视高血压的防治。”邹玉安说,“脑卒中致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因此很多人都谈之色变。其实只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脑卒中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

邹玉安教授指出,脑卒中发病前常有先兆,会出现一些早期症状,提示近期很有可能发生中风。如能识别这些信号,积极防治,会大大减少危害性,甚至不发病。例如突然眩晕或头痛突然加剧,一过性视物不清或失明,突然出现舌根发硬或失语,突然一侧肢体麻木、乏力、活动不便,精神疲乏、频打哈欠或恶心呕吐等,“性格”突变,智力减退,缺乏正常的判断力和理解力,无原因的嗜睡等。发现上述征兆,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关于脑卒中的预防问题,邹玉安教授表示,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是目前导致脑卒中的最危险的三大因素。对于脑卒中,应进行一级和二级预防。一级预防指针对致病因素的防治措施。在这一阶段脑卒中并未发生,但是存在引起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如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一级预防就是通过积极控制这些危险因素,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科学的生活习惯,并正确服用药物干预,使脑卒中不发生或推迟发生;二级预防就是针对已患脑卒中的病人,根据脑卒中的病因、发病机制、个体情况进行干预和治疗,采取综合的、积极的措施,按照我国脑卒中防治指南对患者进行管理,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争取好的疗效和防止复发。

邹玉安教授结合丰富的预防和诊治经验,总结了脑卒中诊治中的五大误区。

误区之一:定期输液可以预防脑卒中。到目前为止,国内外还没有循证医学证据支持定期输液能预防脑卒中,一、二级脑卒中防治指南中也没有推荐预防脑卒中要定期输液。很多老年人因定期输液额外增加了很大一笔医疗费用,加重了经济负担。因此他建议,一旦出现脑卒中症状,要及时到医院诊治,平常没必要定期输液。“定期输液能预防脑卒中”实属部分医务人员和患者及家属对脑卒中认识上的误区,应当予以纠正。

误区之二:过度恐惧大血管内粥样硬化斑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动脉血管内壁慢慢沉积形成的,形成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稳定的斑块和不稳定的斑块,这需要医生正确评估是否存在斑块脱落的风险。稳定斑块和轻度狭窄者不需要过度干预,如有不稳定的易损斑块和有症状的中重度大血管狭窄者则需积极治疗。

误区之三:没有脑卒中的症状就忽视了防范。脑卒中需要早预防,要经常进行病因筛查。正确有效的一级预防可显著降低脑卒中发病率。

误区之四:患病后只要症状消失就可以停药。许多患者重视急性期治疗,但当病情好转、症状消失后就不再坚持治疗,甚至停药,这是脑卒中复发的很重要的原因之一。由于有些药物一旦停用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如抗高血压药、降糖药、抗凝剂、抗血小板药等是不能随便停用的,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误区之五:随意的饮食生活习惯与疾病无关。由于某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对人体的伤害是渐进的和长期的,因而常常被轻视,所以造成一些人生活饮食的随意性,如吸烟、饮酒、不节制饮食、熬夜、缺乏运动等,有资料显示这类人群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健康生活饮食的人群。

邹玉安教授接着说,在美国,因为加强了脑卒中的预防工作,脑卒中死亡率在总死亡率排名中由第二位降到了第三位;而在中国,由于种种原因,这一排名已经从第二位上升到了第一位。

邹玉安教授进一步介绍说,张家口地区尚缺乏关于近年脑卒中流行病学调查的详细资料。他建议摸清本地居民脑卒中的患病特征、致病因素、治疗费用以及医疗需求等情况,为政府制定防治脑卒中的策略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数据。

邹玉安教授认为,卒中整体诊疗、预防水平的提高,有赖于建立在系统性筛查和广泛普及的健康教育基础上的一级预防,正确全面的二级预防,以及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多学科的联合治疗。“对于脑卒中,要从‘重治轻防’转变为‘防治并重’,要动员全社会力量抗击脑卒中,减少发病率和死亡率,采取正确合理治疗措施,努力降低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

多管齐下打造省重点学科

鉴于前述因素,在采访中邹玉安教授介绍说,为做好医院的规范化建设,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开通了神经内科、神经外科、介入科、超声医学科等多科协作的脑卒中筛查与防治绿色通道,建立了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与疾病防治工作流程图,使患者在上述任何一个科室就诊后都能及时得到跟踪筛查、健康教育和早期干预,并根据病情尽早得到外科手术、微创介入或内科等规范、科学的治疗,形成了“规范内科为基础、重症监护为保证、血管再通为突破”的快速治疗通道。同时,对发病患者及时进行康复训练,减轻患者的伤残与死亡率。在各科室广泛推开ABCDE防治策略,及时干预、预防或缓解、制止疾病的发展,从而为患者提供了规范、科学的诊治条件。

据记者了解,该院神经内科成立于1979年,从内科神经专业组发展而来,为张家口地区最早建立的神经内科专业科室。科室成立伊始,人才和技术成为阻碍该科室发展的最大瓶颈。邹玉安教授自20世纪90年代初上任科主任以来,将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作为科室发展的先决条件。作为该院神经病学学科带头人,一直致力于将最新诊疗技术运用于临床,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近几年来,加强高新技术开展和研究,对神经内科各种疾病(如周围神经病、脊髓疾病、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脑血管病、癫痫、肌肉疾病等)的治疗均达到了国内、省内先进水平,特别是对脑血管病、结核性脑膜炎、脑囊虫病、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近几年来,神经内科又率先在张家口地区成功开展了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静脉溶栓和动脉溶栓治疗,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缩短了疗程,降低了致残率。

邹玉安教授率先在该地区将神经内科划分为三个病区,亲自动员并协调好各病区人员和床位,扩大神经内科的发展空间,先后成立了“卒中单元”病房、神经重症监护病房、神经电生理实验室、神经生化实验室、神经生化免疫实验室和神经病理实验室,使张家口地区的神经疾病治疗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作为学科带头人,邹玉安教授深知人才梯队建设对学科发展的重要性。自上任科主任伊始,他便积极引进高精尖技术人才,选拨中青年骨干人才外出进修学习,鼓励科室人员攻读在职硕博士生,通过这些措施改善科室内人才状况,并实施了以科研项目带动人才、以人才推动科研项目的良性循环机制,使一大批神经病学精英人才涌现出来,诸多优秀人才在河北省神经内科学术界有较高的知名度。目前神经内科共有在职医生28人,包括主任医师、教授7名,副主任医师、副教授1名,硕士研究生23人,硕士研究生比例占科室82%以上,成为医院名副其实的高学历人群;特别是河北北方学院临床医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及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点申报成功后,邹玉安教授又积极组织科室高级职称医师申报硕士生导师资格,使8名高级职称医师全部拥有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先后培养临床型硕士生40余名,已毕业20余名,毕业生遍及周边多个省市,部分毕业生已成为科室骨干。

除此之外,邹玉安教授还强化对外交流合作,坚持参加北京市临床神经病理讨论会,并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建立了稳定友好的学术交流关系。近6年来,该院神经内科承担着医学硕士生、本科生、住院医师及基层医院进修医生的教学和培养工作,先后承担省部级、市局级科研项目20余项,科研经费200余万元,荣获河北省科技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河北省卫生厅医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张家口市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三等奖若干项,发表国家级、省级专业核心期刊论文200余篇,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5项,主编出版专著20余部,参编全国高等专科学校教材6部,并于2003年评为医院的重点学科,2006年评为河北北方学院的科研先进集体,2008年评为河北省医学重点发展学科,2011年成为河北省医学重点学科,2013年成为河北省临床重点专科。对此邹玉安教授却谦逊地说:“这不是我个人的功劳,是整个科室团结奋斗的结果。”

以身作则促进特色品牌建设

作为学科带头人,邹玉安教授刻苦钻研业务,在技术上精益求精,以严谨求实的作风扎实工作,掌握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诊治经验。1991年率先在医院应用微创技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填补了医院空白。

脑囊虫病是张家口地区的常见病、多发病,为了摸清脑囊虫病的发病情况,邹玉安教授和神经科的同仁一道,对华北北部地区的一市五县进行了囊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为脑囊虫病的防治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依据。同时,他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对提高脑囊虫病诊断治疗水平做出了较大的贡献。近年来,他又将缺血性脑血管病作为研究方向,对其发病机制、病因学、超早期溶栓及个体化治疗等进行深入研究,取得了较大成就,获得两项研究成果;目前他正指导的多名硕士研究生的研究课题也与缺血性脑血管病有关。

作为主管内科、医保、科研、教学的副院长,邹玉安教授利用点滴时间刻苦学习现代医院管理知识,充实和提高自己;深入各病区、处室调研,坚持每周的院长行政及业务查房制度,把努力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作为第一要务,并集思广益,利用业余时间对大量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分析,以求工作有的放矢。

邹玉安教授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坚持科技兴院的办院方针,加大科技资金投入,完善医院图书馆等平台建设,鼓励支持医院各类人员申报各级科研项目。充分发挥医院学术委员会的作用,对申报的各级科研项目实施查新检索后开题论证评议制度,确保科研项目的科学性、创新性、先进性、实用性。

除此之外,他还结合医院学科发展的规律和态势,在医院实行了学科梯队群建设,以加强重点学科建设。身先士卒,作为项目负责人拿下了河北省医学重点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建设这一重大课题,起草并完善了河北省医学重点学科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并付诸实施,使河北省省级重点学科评估验收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力促进了河北省重点学科建设。审时度势,将指标体系应用于本院各级学科并加以评估,引入优胜劣汰机制,使医院各级学科实现了动态管理。截至目前,该院已建立起完整的五级学科梯队群(省级重点学科、省级重点发展学科、院级重点学科、院级重点发展学科、一般学科),促进了特色医疗和品牌建设。

专家简介

邹玉安,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河北省医学会神经分会常委、河北省电生理学会常委、张家口市医学会副会长、张家口市医学会神经分会主任委员、河北省医学信息协会常委和张家口市政协委员。对脑缺血的溶栓治疗、结核性脑膜炎和脑囊虫病的诊治、脑血管病发病机制研究、神经电生理研究及脑出血微创治疗等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近年在全国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获市厅级以上科技成果奖8项。目前承担厅、部级科研课题7项,已出版医学专著11部。2003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5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猜你喜欢
重点学科神经内科科室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黄山学院校级重点学科简介
——生态学
广东省重点学科:兽医学科
广东省重点学科:畜牧学学科
系统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对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爱紧张的猫大夫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江西省“十二五”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