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马儒将,翰墨军魂

2015-10-27 05:09艺源
中国艺魂 2015年2期
关键词:将军诗词

艺源

他是一位军人,是一位戎马倥偬的将军,殊不知他还是一位浸透墨香的豪放词人;他是一位诗道内行、诗技娴熟的诗人,俨然是一位特色独具的当代诗词家;他是一位挥毫泼墨的书家,更是一位丹青挥洒爱国情的画家。他就是“文武双全”、身兼众艺的原南京军区政委方祖岐上将。

方祖岐,笔名重九,江苏靖江市人(祖籍安徽徽州),爱好书画与诗词。多年来,公务之余以极大的兴趣研究和尝试中国古典诗词的写作,每每与名家往来切磋,收获颇丰,成绩斐然。他所作的诗词中,音韵格律有种古典之美,如《满江红·闯封锁线》(纪念抗美援朝方祖岐五十周年作)和《水调歌头·武夷山仙境》,体现了将军的人生追求和精神气质,既有作为军队高级将领对于国际风云、战争景观宏图长卷般的描述,又有作为一名普通军人对于人类和平及祖国大好河山、风土人情的感慨和赞美。由于阅历广、学养丰厚,其卓尔不凡的儒将风范,在军界有口皆碑。

2004年11月5日下午,由南京军区政治部、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畅吟神州——中华魂之歌》方祖岐诗词吟唱会在南京举行,南京军区及省市有关领导出席了吟唱会,石小梅、陈少松、宁晓志等著名艺术家则通过歌曲、吟诵、昆曲、朗诵等艺术形式,将方祖岐创作的21首诗词进行了完美的诠释。

方祖岐曾任南京军区政委,同时也是一位长期潜心研究和创作中国古典诗词的作家。他出版的诗词集《畅吟神州——中华魂之歌》,里面收录了他的237首作品,吟唱会上的21首诗词就选自这本诗词集。在这些诗词里,方祖岐对中国民风、民俗和诗词、书法、绘画、雕塑、戏剧、小说等民族文化都进行了反映,题材广阔、意境宏大,显示了极强的文学水准。

专家学者对方将军文学艺术创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刘大为(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方政委给我们展示了近2D0幅诗词、书画作品,倾注了他数年的心血。为了创作这些作品,将军跋涉于祖国31个省市、自治区,攀越近百座名山大川,刻苦写生,向大自然汲取了丰富的营养。

他的画从总体看,气势磅礴,着墨大胆,一派大将气度;同时用笔又很细腻,江河小舟,景致生动,有着很浓的书卷气息、文人气息、将军气息。这与将军胸襟开阔、行路万里、学富五车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和影响。

《黄山图》有一百多米长,是他创作理念的外化,非常惊叹。他的作品从构图上,到笔墨处理上,各方面達到了相当的境界。将军诗词也是高手,他用诗词意境作画,甚至达到一首诗配一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画,诗书画溶于一炉的境界。他的作品体现出了“以继承传统为基石,以感悟时代为灵魂,以造化自然为风骨,以天人合一为情境”这样一种创作理念,展示了将军对诗书画艺术的不懈追求和一以贯之的上下求索。

方祖岐将军艺术评价

翟泰丰(中共中央宣传部原副部长、中国作家协会原党组书记)

读罢您的《爱我中华——方祖岐将军诗书画选》,神灵似乎走进了浩气云天,心跳犹如滔滔瀑水……从云绕黄峰,到巍巍泰山,再从蒙顶山来到长白山、目月山、阿尔泰山、武夷山、三亚南山……似乎全国名山名水都跃然您的笔下,您看那飞沙舞涛的黄河壶口瀑布,气吞山河的三峡浩然之势……您的画册视野之广,气势之浩,真可谓令史上山水画家所不能,从唐代《明皇幸蜀图》到五代《秋山问道图轴》《关山行游图轴》《匡庐图轴》到宋代、特别是北宋的众多名家留下了多种皴法的巨幅名作,李成的《寒林平野》、范宽的《溪山行游图轴》、王诜的《渔村小雪图》……此后元明洁均给我们留下丰厚画作财富,自是不争之事实,然而史上似乎没有哪位画家,主题如此鲜明地贯穿了如此众多之山脉,如此广泛之题材,如此丰富之笔法、皴法,如此以古通今之构图,如此巨幅之长卷。巡古探今,似乎百米黄山系唯一仅有。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卷》,可谓长卷了,但也仅为五二八公分,不及百米《黄山图》之半。当然两卷大作题材各异,张择端之作已是公认的历史大作、传世大作,我十分敬仰张氏。世人对张择端此巨作,早有公道评说,自不必我多言。您之大作,我却要评说,因为我对此大卷由衷的钦佩!历史将会永远记载着,一位从戎生的将军,七旬之年,却留下了如此巨大长卷画作,奇哉!奇哉!

刘忠德(中共中央宣传部原副部长、文化部原部长)《畅吟神州——中华魂之歌》,越读越令人惊叹!这部诗词,其词尤具豪放之慨,洋溢着时代风韵。从词的技巧方面看,又会发现他很善于循情选调,依调填词,读来使人如痴如醉。

从整体上看,他的这部诗词,不论吟古颂今、借景抒情、或是畅叙胸臆,引典叙今,都具有诗情豪放、题材广阔、格调高昂、意境弘大、苍然浑厚的审美特点。

读方祖岐的诗词,你将似入梦境般地伴随着诗人的脚步,冥冥中梦游于天际之江河,飘然于云端之仙境,与尧、舜、秦、汉论史,同李白、杜甫论诗,和东坡、洁照咏词,真乃“故国神游”!

展诵《畅吟神州——中华魂之歌》,不禁心潮起伏,陶醉于“骊山秀岭横屏”、“翠竹荫溪边”、“小桥流水潺潺”……唤起吟咏雄山秀水之诗情,汇入“十亿英雄步险峰”“无双伟业辉青史”的洪流之中,“笑迎远景到来时”……

通览《畅吟神州——中华魂之歌》诗词全卷,鲜明显现了方祖岐诗词气象阔远、浑然一体、诗笔非凡的特有魅力。

赵长青(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这次展览展出了近二百幅作品,纵横奔放,苍劲矫健,飞动圆活,虚实变化。可谓洋洋大观,美不胜收。既有“骏马朔风漠北”的将军气魄,也有“杏花舂雨江南”的文人情怀;既有他诗中表现的“大江东去”的豪放,也有他词中描述的“寒蝉凄切”的婉约。难能可贵的是,将军还擅写榜书,我赞成书法界对他的评价:其草书于意趣之中不违情理,于豪放之外不失沉静,于平淡之中不失姿态,于工妙之内不违自然。

方将军从军半个多世纪,深诘兵法,他把兵法娴熟巧妙运用于书法之中,善于布局,善于变化,善于出奇。方将军文学修养深厚,他的书法实践,总是以诗词为伴。他的作品,书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书画珠联璧合,得到文坛书坛同道的钦佩和赏识。他确立的“以继承传统为基石,以感悟时代为灵魂,以造化自然为风骨,以天人合一为情境,追寻诗书画相通相融之路,展示当代中华之精神与风貌”的创作理念与追求,给我们书法界以新的启示与借鉴。

柯文辉(著名书画评论家)

他的书法从帖学人手,久习二王,行笔稳熟,注重问架点画的呼应关系,秀润摇曳,流畅不飘浮。题在画上整体感强,彼此交映,互添风采。如双条幅:“探索人生无止境,古稀学画不言迟。”本色见襟怀,收放行止合度。隶书法汉碑,横竖疏密随心运锋,斜行线质实不落婉丽,潜力较大。

他入画临摹过元代大师黄子久的《富舂山居图》,力图走入古哲精神的殿堂。结合画论画史,苦习笔法,再深入大西北大西南名山巨川,吞吐天地奇气,开拓心胸,到处写生,与造化对语,更新构图,冲出前辈樊篱。黄果树大瀑布一图浩茫恣肆,激情澎湃,波翻云舞,显示对祖国山河的赤子之爱。谦逊风怀,见之笔墨外,尤其是登黄山写生,雄峰、奇松、幽泉、飞瀑、异石,四季晨昏,大开大合,首尾一气贯成。笔法统一,变幻不止,岚气流衍,造势以险求安,显示对物象的筛选指挥若定。松的造型参用黄公望写法,收到一定效果。

将军的画,它能够把大自然在黄山里面舂夏秋冬的样子组合成一体。他亲自跟我说过,其实画画也像打仗一样,画面就像战场,有高超的指挥艺术,才能把山川指挥得好。

屠岸(中国当代著名诗人、诗评家)

他的诗观里有这样的内容:弘扬中华古典诗词独特的艺术形式,推陈出新,古为今用;要从现实生活实践中去开拓古韵新风,寻找创作源泉。他正是这样进行创作实践的,因此他的诗词作品中充满了新气象,充满了当今的时代氛围。对这样的诗词作品,不称之为“旧诗”,确有充分的理由。

这本诗词集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历史、文化等许多方面。他到过祖国的许多地方,从漠北到岭南,从东海到西疆,无不留下了他的游踪,同时留下了他的吟咏。这些诗词,不仅描绘了祖国江山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而且突出了改革开放后中华大地伟丽新貌。如他的词《沁园舂·潮》中有这样的句子:“东方独领风骚,汇四海蛟鲸弄巨涛。望高楼矗日,晨光偏早;水天共映,浩海桅飘。飞渡流云,迎风送客,多少滩头又架桥。长吟啸,有心潮荡激,欲上重霄!”可以看出,中华大地已经“旧貌变新颜”,诗人对祖国的新貌,作了宏观的描绘,气度恢宏,而宏观描绘中又有具体形象,如“高楼”、“桅”、“桥”等都使人联想到新时期祖国建设中的新事物,而“日”、“晨光”、“水”、“天”、“重霄”等,都是巨大的自然景象,作为背景,与那些新事物融合在起,形成种非凡的气魄,伟美的境界,这种气魄和境界直接从诗人的胸肌中喷荡而出,使读者受到极大的感染,使读者的精神极大地振奋起来!

张同吾(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著名诗评家)方祖岐的诗词都是精致的艺术作品,他以深邃的情思、优美的意境和精湛的语言,引领我们走进五彩缤纷的诗歌世界,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他的开阔的精神视野、崇高的思想境界、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纯熟的艺术技巧。《畅吟神州》这部诗词集,题材广阔,内容丰富,尽管直接表现军旅生活的诗篇不多,仍可窥见军人秉赋、将军器宇,字里行间激荡着爱国主义豪情,闪耀着理想主义光辉。其中大量篇什,是他精心描绘的山水风情画和尽量挥洒的历史故园图。

方祖岐将军的诗词,从开掘中华民族文化瑰宝和阐发中华民族文化价值的独特角度,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他的《畅吟神州》称之为“中华魂之歌”是恰如其分的。他的诗词色彩绚丽,气势雄浑,命意深刻,构思精巧,语意圆融,对仗工稳,意境优美,音韵和谐,因而堪称上乘之作,为旧体诗词表现现实生活和文化风情,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丁临一(军队著名文艺评论家)方祖岐将军以格律詩词畅吟神州,应时记事,不仅注重展示伟大祖国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外在风貌,更注重发掘这些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内在的审美意韵,从而站在历史与现实交会的制高点上,激扬新时代的精神,体现出与时俱进的可贵品格。如在《殷墟有感(之三)》中,作者吟道:“商汤立国帝辛亡,数百年问统八方。举德兴邦无德泯,人间正道说沧桑。”这里作者既反思了商汤兴亡的深层原因,又呼应了新世纪以来党中央“以德治国”的英明决策,可谓意味深长。在北京市申奥成功的喜庆之夜,作者与广大人民群众共同欢庆,并即兴写下了“往事难重说,讥辱吞声咽。终去也,重开页。看千红万紫,满目生机勃。惊变易,普天锦绣宏程阔。”(《千秋岁》)这样喜不自胜的词句,忆昔抚今,具有沉甸甸的情感分量。

记得唐人白居易论诗,有“根情,言苗,华声,实义”之说。借此说来评判方祖岐将军《畅吟神州》中的格律诗词,我以为不妨可以说,作者心系我们的祖国、军队和人民,见证着时代的变迁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每每情动于衷,有感而发,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他的格律诗词是融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与可读性于一体的,是能够激励人心鼓舞斗志的,因而,也一定是具有很强的艺术生命力的。

刘永治(总政治部原副主任)他的诗书画作品,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主题突出,时代特色鲜明。所展作品反映了伟大祖国的秀美壮丽,伟大人民的奋发向上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不懈努力。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港澳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都涵盖在他创作内容之中;复兴中华的一些重大经历,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些标志性成果,当前我国人民的精神风貌,始终是他创作的主题;弘扬主旋律、体现军人核心价值观始终是他坚持不懈的创作追求。

第二个突出的特点是纵情豪放,风格自然壮美。他的诗词豪放而优美。他的书画既是对诗词意境的艺术表达,又是对思想内涵的进一步升华,更是对祖国和人民深厚情怀的真切展示。他的百米长卷《黄山图》,搜尽黄山奇峰、云海、苍松和流瀑,集春夏秋冬四季之景,更有日夜阴晴之更迭,有二十多位书画家为之题跋,堪称黄山大卷,令人襟怀大开,是不可多得的佳作。又如《仿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全图神完气足,笔墨豪放,秀逸中寓雄强,雄强中透温润。书法作品《飞天梦》、《世纪望远》、《国颂》、《满江红·九江狂澜》等长卷巨制,都体现了方将军的大将气度和儒雅风范。

第三个特点是秉承传统,在法度中创新。他坚持写作古体诗词,内涵丰富,格律严整,积极探寻诗词与书画音乐等艺术形式的相通相融之路。他出版多部诗词书画集,举办过诗词吟唱会。他的书法从柳体入手,以二王为基础,潜心研习米芾、孙过庭等名家法帖。国画以《芥子园画谱》为宗,旁及明清诸家,长期临摹。他虚心求教,遍访金陵名师。在秉承传统的基础上,把高超的指挥韬略与艺术创作融会贯通,走出了一条诗与书暗合、诗与画交融,具有方氏风范的艺术之路。

猜你喜欢
将军诗词
“将军”兔
我家的“将军”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将军
将军吃了“闭门羹”
将军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