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2015-10-28 13:03朱永峰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5年19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多媒体小学数学

朱永峰

摘 要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丰富教学资源,改善教学方式,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师生和生生互动的方式。它能将教学内容通过信息化的方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全方位、多层次、直观地了解课程资源。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多媒体;小学数学;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9-0041-0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已经步入课堂,能有效地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具有化静为动、声像结合、图文并茂、动态逼真等特点。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适时恰当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可以全方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技能,开发学生的智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1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知识的学习其基础都是兴趣。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注意力以无意注意为主,逐渐向有意注意过渡,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外部因素不断进行干预。在数学教学导入环节,为学生创设生动形象的情境,能将学生的注意力深深地吸引到课堂上来,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主动去获取知识,可以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教学“平行和相交”一课时,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情境:村庄里通了自来水,动物们都高兴地跳了起来,只有小猪站在自家门前着急地哭了起来。教师问:小猪为什么哭呢?学生发现只有小猪家没通自来水,它着急了。教师启发:“我们能不能帮帮小猪?”学生很快就把自来水管道画到了小猪家。接着用课件把通到动物们家的、各种形状的自来水管道抽象成两条直线,让学生观察比较后,根据自己的想法对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进行分类。这样,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创设了一个接近学生生活的情境,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分类,在一个个生动的情境中,轻而易举地认识到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又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时,利用多媒体课件能旋转的功能,把两个形状一样的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先旋转180°再平移后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屏幕上生动地显示了图形的剪拼、旋转、平移的过程,这种设计有利于学生多方位、多角度观察。因为学生亲历了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的推导过程,兴趣被大大激发,所以有利于学习巩固新知。

2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带动下,教师的教学由传统的依靠平面的黑板转化为依靠立体直观的多媒体技术来实现,随之,教学方式、教学手法变得越来越多样化。这种先进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扩大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教师在课堂上更多起到引导和点拨的作用,课堂教学的重点是学生怎样将自主学习落到实处,而不是强调教师怎样教,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主宰者,而是学生的向导,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学习资源的开发者。在教师的参与引导下,学生需要建立起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交流、资源共享的新型学习方式,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学生在初步认识了圆以后,教师提问: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物体,哪些是圆形的?学生回答车轮、杯子盖、井盖、1元的硬币都是圆形的。教师随后启发:车轮为什么要选择圆形呢?对于此难点,学生不易理解与回答。这时在课件中设计正方形的轮子、长方形的轮子、圆形的轮子、椭圆形的轮子、三角形的轮子,通过滚动对比,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圆形做车轮是最稳定的。如果不用这样的直观手段,学生就只能被动接受车轮设计成圆形的结论,缺乏直观的体验,既不能主动地获取知识,更不能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3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师生提供联系交流的平台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工具只有课本、作业本和尺子等,这对学生在学习中获取信息、探索问题、构建知识体系造成极大的局限,学生的创造性也因学习工具的缺乏而难以培养。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交流的工具与资源,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联系平台。

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时,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交流分析,理解了“轴对称图形”以后,教师启发学生:大家知道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你能自己设计一个轴对称图形吗?然后让学生在电子白板的“画图”程序中自由地发挥创作,教师适时地运用课件进行评价。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巩固了“轴对称图形”的新知,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也变得更加和谐,课堂充满活力与生机。

又如,教师可以创设班级QQ群、班级博客、班级邮箱等公共平台,借助网络及时发布教学资源,让学生及时接受指导。近几年随着微课程、翻转课堂的兴起,学生可以和教师全天零距离接触,大大拓宽了教师与学生交流联系的渠道,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大大增强了教学的效果。

4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时,要优化课堂教学策略,做好教学媒体的选择与使用。在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化静为动,动静结合,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的优势,把知识更多、更快地传授给学生,增加课堂容量,充分让学生利用多种感官进行学习,加快教学进度,不断巩固、深化新知,进一步提高教学的效率。

如在教学“线段、射线、直线” 一课时,“射线”和“直线”需要动态地无限延长,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在黑板上画不出两种线动态的效果,仅凭想象,学生不易理解,课堂上浪费时间的同时,教学效率更是无从谈起。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这个问题可迎刃而解。教师在屏幕上先显示出一个亮点,闪烁三次后,从亮点向左射出一束光线,学生马上就能感悟出射线是怎样形成的;用不同的颜色分别在射线上闪烁出第二个亮点和两个亮点间的一部分,使学生认识到这就是线段(线段有两个端点);将线段两个端点向左、右分别延伸,就形成一条直线;将直线向左右两边适当延伸后,问学生直线还可以向两边延伸吗?引导学生想象出直线无限长、不可度量、没有端点。通过这样直观教学,可以将那些看似静止的、孤立的事物联系起来,使学生较容易找出三种线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从而获得正确、清晰的几何概念,提高整节课的教学效率。

5 结语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为课程改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科学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会得到巨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郭绍青.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J].教育研究,2002(8).

[2]张外平.新课标下信息技术教学的几点思考[J].科技咨询,2008(35).

[3]代军.多媒体辅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误区[J].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06(6).

[4]张焕荣.浅谈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8).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多媒体小学数学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