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与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的高等教育模式研究

2015-10-28 13:18戴俊肖春英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5年19期
关键词:物联网

戴俊+肖春英

摘 要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应用以及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s)的出现,对传统高等教育模式提出极大的挑战。在分析MOOCs发展及其驱动力的基础上,研究MOOCs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模式的影响,并总结MOOCs发展下的高等教育模式改革思路,以期能够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物联网; MOOCs;高等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9-0062-02

1 MOOCs的发展及其驱动力

MOOCs在国内外的发展与应用现状 目前,在国内外高校兴起的MOOCs(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大规模开放在线课堂)体现了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已成为众多高校研究和应对的重要课题。2011年,斯坦福大学的Sebastian Thrun、David Stevens和Mike Sokolskybud联合创办了以营利为目的的在线课程平台Udacity(在线大学),吸引了商业公司约2100万美元的投资;2012年4月,Daphne Koller和Andrew Ng联合推出名为Coursera的网站,并与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87所名校先后成为合作伙伴;2012年5月,哈佛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联合推出edX。在很短的时间内,已有超过几百万人次的学习者加入美国三大MOOCs学习平台免费学习在线课程,得到学习者的广泛认可与支持。

我国高校也已积极加入MOOCs平台中。2013年1月,香港中文大学加盟Coursera。2013年5月,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不约而同加入在线教育edX。清华大学发挥本校技术优势,自主研发基于edX的OpenEdX开源系统“学堂在线”,已投放课程23门,吸引注册学习者达24万。浙江大学利用清华大学自主研发的“清华教育在线(THEOL)”平台展开MOOCs实践。北京大学之后又加入Coursera,并分别在两个平台投放中文课程10多门。2013年7月,复旦大学、上海交大分别与Coursera签约。2013年8月,台湾大学推出全球第一门用中文讲授的MOOCs“几率课”。吉林大学使用上海交通大学在Coursera平台上开设的课程作为公共选修课,并认可校内学分。除此之外,部分高科技企业加入MOOCs课程建设行列,比如新浪网、网易公开课等纷纷推出开放式网络课程。

MOOCs发展的驱动力 推动MOOCs持续快速发展的主要有三个因素,即大学内部创新发展的力量、技术创新的力量和资本市场的力量。大学内部创新发展的力量来自于校长、教授和学生对现行大学人才培养、课程教学等种种问题的担心,对信息技术带来教与学方式变革的敏感预见和强烈需求;技术创新的力量来自于近十年来物联网结构功能、服务水平的日益提升,而运行成本不断下降,这是信息时代个性化、推送式课程服务、教学服务的基础,也成为网络课程质量提升的强劲推动力,MOOCs的涌现正是技术带来的从理念到方法全方位教育变革的显著体现;资本市场的力量体现在社会资本进入教育领域,MOOCs有利可图的特点吸引了社会资本的投入,而多种利益的博弈容易弱化共建共享。因此,应该吸取世界成熟资本市场的经验,为中国特色MOOCs的健康发展创造不断优化的资木支撑环境。

2 MOOCs对我国高等教育模式的影响

MOOCs对高等教育模式带来的冲击与变革 当前主流的高等教育市场实际是个学位市场,特别是国内高等教育。大学提供的教育产品是以学校为单位的打包产品,学习者不能从其他大学或组织获取学分来申请某个大学的学位,他首先必须考上这个大学,然后在这个大学选修课程来达到学位授予的标准。脱离大学这个松散耦合组织,教师的课程以及学生的学习活动依然可以实现,这样是不是存在可以脱离高校的一个教育市场,学生通过网络就可以获取学位?目前互联网的出现必然导致主流高等教育市场上课程市场的出现,并具有大规模地蚕食现有大学课程供给的能力,这将重新定义大学和对现有大学进行洗牌。

MOOCs的出现使得在线课程对传统大学的教学模式产生较大冲击。首先其教学对象是面向全球所有学习者的,一门MOOCs的学生数量可能上万或者几十万,这种规模优势会极大降低单一课程的成本,所以MOOCs课程可以免费,将来通过提供成绩证书就足以补偿成本。同时,这种大规模特性必然带来MOOCs课程的专业化优势,相关的精品课程由专业化的团队配合专业教师来完成,其质量将比传统教学方式更好,这种专业化趋势也会使课程开发更加技术化和工程化。这样传统大学中单个教师各自为政的备课方式将慢慢被淘汰,从而出现专业化的课程制作公司,由面向专门课程的授课专家、教育理论专家、课程设计专家、课程开发专家等专业人才构成。与此同时,由于MOOCs的全球性特点,它会吸引全世界有条件的学生去选择英美等教育强国著名大学的MOOCs课程,其本土的大学必将受到冲击,从而造成弱国教育产业更加落后甚至被淘汰,出现新的教育殖民和文化殖民。

虽然MOOCs对高等教育带来挑战,但也为高校教学方法带来一次大变革。基于社交网络的MOOCs让人们能够按照自己的时间来安排学习,使许多没机会接受深造的人能够继续获取新知识,真正做到活到老学到老。MOOCs课程建设的专业化也会为MOOCs课程教学的专业化提供支撑。当前大学课程教学是一个教师一个班级,而MOOCs课程可能就是一个专业团队面对几万名学生,这种专业团队一方面进行授课,更重要的是组织学习者参与学习、形成线上线下的互动,并为学习者的自主学习、答疑、考试认证提供支持。此外,MOOCs有助于扩大高等教育的国际化。高等教育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现代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已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MOOCs下我国高等教育模式改革 当前国内的名校已经加入到MOOCs的盛宴中,但受制于我国落后的教育质量,国际MOOCs课程将冲击我国传统大学的教育,迅速淘汰重复建设的劣质课程,甚至淘汰弱小的地方院校,短期内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作用会比较大。但从长远看,必将造成我国高等教育现有模式的变革,对固步自封的高校造成比较大的冲击。国际MOOCs发展的趋势已经锐不可当,需要制定措施进行应对:一是高校应正确认识MOOCs的发展,积极开展MOOCs相关理论的研究和技术研发;二是高校应鼓励和推出具有自身特色的MOOCs课程,并加入到相应MOOCs平台中,迅速占有一席之地;三是高校应专门成立MOOCs课程设计和教学的团队,集智攻关,建设高质量的MOOCs课程;四是高校应鼓励学生选修国际上高水平的MOOCs课程,有选择地放弃部分质量低下的本校课程,从而形成高水平的自主学习团队和课程建设团队,相互配合,共同建设MOOCs课程;五是建立基于MOOCs的教与学的时空新模式,即“异时异地”+“随时随地”+“线上空间”的MOOCs模式。通过视频学生可以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可以对自己的学习活动事先计划和安排,对自身学习活动进行监察、评价、反馈,并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调节、修正和控制。

3 结论

综上所述,本研究在分析MOOCs在国内外的发展应用情况及发展驱动力的基础上,重点研究MOOCs对我国高等教育带来的冲击与变革,并提出MOOCs下我国高等教育模式改革的新思路。希望我国高等教育能够有效缩短国内大学与国际先进大学差距,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

参考文献

[1]顾小清,胡艺龄,蔡慧英.MOOCs的本土化诉求及其应对[J].远程教育杂志,2013(5):3-11.

猜你喜欢
物联网
基于高职院校物联网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的思考分析
基于LABVIEW的温室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论智能油田的发展趋势及必要性
中国或成“物联网”领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