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优势 全面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

2015-10-28 17:41顾芳芳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5年19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读书图书馆

顾芳芳

1 前言

作为一所文化底蕴丰富的百年农村小学,我们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就启动了语文大阅读工程,充分利用学校、家庭、村、社区(街道)三级图书馆(室)优势资源,引领小学生以书为友,遨游书海,提升综合素质。以“经典阅读伴我成长”为例,20年来学校在语文大阅读工程实施过程中,结合“希望教育”这个核心课题的研究,层层推进,使之形成常态化,在全面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建设书香校园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2 引导学生走入图书馆,喜爱图书馆

近年来,学校图书馆、家庭图书馆以及村、社区(街道)图书馆建设工程的实施,为学生们提供了日益良好的文化氛围和学习空间。

建设一流学校图书馆 无论是在“两基”达标时期,还是教育现代化推进阶段,都把学校图书馆建设放在重中之重,严格按照省颁一类新标和苏州市小学一级图书馆要求建设好学校图书馆,使之成为学校最温馨的地方,让学生流连忘返。学校有藏书室两间,藏书近五万多册,每年新增图书生均近两册,学生年生均借书接近30册,达到较高借阅率。学校有学生阅览室两间,全国公开发行的少儿报刊在阅览室里基本上都能找到。藏书室、阅览室有专业人员负责,全天候向学生开放,节假日(包括寒暑假)也不例外。

村、社区(街道)图书室相得益彰 现在的吴江区,不仅学校图书馆建设一流,村级图书室也很气派,具有一定规模,有些完全可以和学校图书馆相媲美。村民们携带家眷进入图书室读书看报已习以为常。平常学生们在家时,足不出村就可以看到自己想看的书报,既方便,又安全,就好像学校图书馆搬到了家里。为了优化图书馆应用效益,学校定期与各村、社区(街道)沟通联系,并主动设立红领巾读书岗,相互支持,相得益彰。

家庭小书房如雨后春笋 现如今,人们搬迁新居,都要辟出10~20平方米的书房,进行装修布置,营造出浓浓的书香味儿来。家庭藏书少则百本,多则上千本甚至更多。这又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为学生们不出家门就有好书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考虑到家庭之间的差异,我们在学生中就近组织课外读书小组,由家有小书房的学生轮流做东,邀请本村民小组或同住一个小区的学生参加,交流阅读。

丰厚的图书馆资源,优越的读书条件,加上学校有效的引领,学生已将读书作为一件生活中的平常事。置身在温馨的书海里,都会情不自禁地捧起一本书来津津有味地阅读,读书的大环境已经全面形成。

3 重视配套设施建设,培养读书爱好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读书可使人终身受益。为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我们把目标、要求寓于各项活动之中,从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入手,从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起步,首先让每个学生走进图书,和书本交上朋友,在读书中怡情养性,提升自己。

亲子阅读引好路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读书也是如此。孩子们进入学校,就会立即融入阅读的氛围,我们适时地开辟亲子阅读讲堂,邀请这方面的专家和有代表性的家长来校为新生家长做示范讲演。在此基础上,学校辅之于阶段性的经验交流、现场观摩等活动,让孩子和家长们在实打实情形中感受到亲子阅读的魅力。与此同时,我们又结合开展“我是小小藏书家”“温馨书香小家庭”等一系列评比活动,号召人人争当“小书虫”。

分层要求明重点 小学低、中、高学段不同,读书要求也应有异。对一二年级学生,我们着眼于兴趣的培养,引导他们从听读起步,以绘本、连环画、儿歌、童话、神话等简单易懂、朗朗上口的书籍阅读为主;对中年级学生,我们重在提升兴趣,扩大读书范围,引导他们选择较为浅显的儿童文学、民间故事、名人传记、科学寓言等重点阅读;对高年级学生,我们把注意力放在习惯养成、学会读书上,选择的自由度很大,经典名著、微型小说、报告文学、科幻作品等,只要你喜欢,都可以信手拈来,琅琅诵读。读书的层次性要求很重要(学校图书馆、语文老师等要重点做好这方面的推荐指导),只有层次清晰,才能既确保各个学段阅读的重点,又避免机械重复性阅读等情况出现。让学生在节省时间的同时又扩大了阅读面,开阔了视野。

增量阅读无上限 根据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小学阶段三个学段课外阅读5万、40万和100万的量化要求,我们在吴江率先提出保底1.46倍的增量阅读要求,即每个学段的学生每天至少阅读100字、800字和2000字,六年下来课外阅读总量超过200万字。这是保底要求,上不封顶。量的积累是质的飞跃的重要前提。单从阅读量的情况看,学校这几年毕业的小学生一半以上的阅读量超过500万字,提前三年多完成了初中阶段的课外阅读任务,为今后的学习赢得了时间,奠定了基础。

师生同读共精彩 “师生共读一本书”是吴江小学语文界的一大亮点,在我校也是十多年如一日。读书是一项创造性活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个班级甚至一个年级大家同读一本书,书中的人、事、情、景随时随地都会在学生的心灵上留下印记,擦出火花,但由于各人的生活阅历、阅读体验不同,火花肯定五颜六色、千姿百态。我们把这些五颜六色、千姿百态的火花汇集在一起,给它们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它们交汇、碰撞、融化、升华,收到精彩纷呈的效果,这正是我们倡导师生共读所期待的愿景。

讲演征文搭舞台 20年来,学校一直坚持着两项活动,即“一句话讲演比赛”和“读书征文比赛”,很好地检测了学生们的读书效果。“一句话讲演”就是在每天的早读课上,安排5分钟时间,让学生轮流上台讲演,用简短、明白的语言向大家汇报自己读书所得。周周评出班级最佳,每月开展校级评比,评出校级10大讲演之星,集中进行宣传表彰。读书征文活动按专题进行,形式有读后感大赛、读书笔记展示、故事新编等。对于每次获奖的优秀征文,我们或在校园媒体宣传,或向报刊进行推荐,或精选结集出版。这些看似朴素平常的活动,留给学生心灵深处的影响却是意义非凡的,不少学生正是通过这样的舞台一步步走出班级、走出学校,走向成功。

课题引领促深化 为了使课外阅读永葆旺盛生命力,我们把它纳入“希望教育”主课题研究,让每个学生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搭上书海的航班去到达理想的希望彼岸。在校园内,我们建起了希望亭、希望长廊、希望之星墙,还编写校本教材《播种希望》(系列丛书),邀请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开辟课外阅读名师讲堂,请来学生现身说法等,让读书走进每个学生的生活,成为他们成长路上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撑和力量源泉。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读书图书馆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图书馆
我们一起读书吧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读书为了什么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