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以三参四导为教学手段的课堂教学新模式探索

2015-10-28 17:53喻琳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5年19期
关键词:模式高中化学教学模式

喻琳

摘 要 “三段参与、四环导学”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教学手段,在当今课堂教学中起到积极的作用。以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为案例,结合相关优秀的理论模型与现实资料,对“三段参与、四环导学”的高效课堂新模式进行分析与探索。

关键词 “三段参与,四环导学”模式;高中化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9-0127-02

1 前言

我国课改经过十余年的努力与发展,各方面都取得喜人的成果,尤其是教学方式的认知和创新水平发生了重大变化,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和新模式的获取已经成为很多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着手点,往日以教师为课堂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慢慢被学生为中心的新模式所取代,发展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与独立自主的探索能力的新课堂创新模式已经成为当下新课程改革的新视角和新的发展方向。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新模式的提出,出现了由于学校客观条件不同而引起的教学模式适应性差的窘况,这就需要清楚地意识到: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借鉴,但不可完全复制或者照搬,只有根据自身客观条件,结合优秀的教育教学模型和理论而创新出的模式,才是具有生命力的。

笔者依托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所提出的“三段参与、四环导学”(以下简称“三参四导”)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正是在吸收其他学校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校情做出的选择,也将对高效课堂教学带来可喜的变化。

2 “三参四导”模式的存在性与理论分析

我国本土的教学思想的影响 从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到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在我国的教学思想史上,众多教育家关于教学的论述都渗透着“主体参与、启发诱导”的思想,“三参四导”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正是受启于这些教学思想。学生的探索过程成为教学主体,在学生探索的过程中,教师利用“三参四导”的教学模式进行积极引导,可以有效地结合“授业解惑”的本职开展教学工作[1]。

有效教学量化理论的介入 美国学者希尔伯曼的一项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不同的教学方式产生的教学效果是大不相同的,从学生对所学内容在两周内的平均记忆程度与教学手段的关系上不难发现:在课堂教育教学中,学生讨论、实践、学生教别人的效果远远大于其他教学效果。“三参四导”模式的提出就是按照学生自主探索的理念绘制而成的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理论有序引入 将建构主义理论引入“三参四导”中,主要是利用建构主义传统思想与观念:学生个体自身不断认识与提升的过程实际上等同于学习的建构过程,知识体系的建构过程是学生的自主发展需求与结果的再现[2]。这就要求教师超越单纯讲授式的教学方法,灵活选择教学方式。利用“三参四导”这一有利工具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在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自主建构知识。“三参四导”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种课堂教学手段,更代表着一种学生实现自主创新价值的文化内涵,将教师的本职工作与学生的兴趣相互高水平融合,使学生感受到知识内在的力量,从而自主探索、学习。

国家政策的积极引导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在这十年的时间里要不断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与教育教学方法,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将学习与思考的结合点放在首位,倡导学生参与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并帮助学生学会学习[3],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可以看出国家主要是想通过改善教育教学手段来实现三个方面的内容:1)育人为本,关注差异;2)减轻负担,提高效益;3)生动活泼,自主发展。

“三参四导”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正是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源动力,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创造学生参与学习的环境,提高学习的效率,减轻学习的负担。模式的研究完全符合教育方针政策要求。

现实因素促使模式构建 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学生基础薄弱,课堂的参与意识淡薄等问题的出现,经常以参与习惯有待培养、参与能力有待提高等结论加以掩饰[4]。

其实对于此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确立学生主体的教育观念,所以开展“三参四导”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是薄弱学校从根本上提升学校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是实现学校快速优质发展的必然要求。

3 “三参四导”的实践探索——以高中化学教学为例

正是在这些新理念的引领下,在总结了相关文献与问题调查的基础上,笔者根据多年的高中化学基础教学经验,就新教学模式在新授课上的流程与方法手段做以总结。“三参四导”课堂教学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其中课前先学与课后反思是通过合理的教学导学案来引导完成的,而课堂展示部分是通过四环导学来实现的,具体操作案例如表1所示。

4 “三参四导”模式的创新特点分析

“三参四导”课堂教学模式把学生的课前参与(先学)、课堂参与(展示)、课后参与(反思)三个阶段看成是学习过程的有机整体[5]。“三参四导”课堂教学模式不仅要研究课堂参与的四个导学环节的实施要求及其相互关系,而且要进一步研究学生课前参与学习、课堂参与学习和课后参与学习的相互关系:课堂参与是中心,课前参与是前提,课后参与是保证。“三参四导”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将进一步探讨在大班集体授课的教学组织条件下,如何通过导学案的科学设计和学习小组的科学组建与评价,实现面向全体、关注差异、培优扶差、全面提高学科成绩的目标。“三参四导”课堂教学模式的高效依赖于科学的导学案的设计和特色学习小组的建设。

本课题不仅要解决“三参四导”的具体操作要求,还将对导学案的设计和特色学习小组的建设方面进行研究,确保模式运用的高效。

5 结语

“三参四导”的高效课堂新模式由于其具体而新颖的教学形式,成为适应时代与新课标要求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三参四导”这一有利的教学手段不仅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教学实践的积累与完善,在当今部分高校课堂教育中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需要清楚地认识到,“三参四导”教学模式仍然有着自己的不足与局限性,需要大量的教学研究与实践予以补充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李永力.“四环导学”高效课堂物理教学模式的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33):186.

[2]张宇波.“三导式”教学单在课堂中的应用[J].读与写,

2013(1):34-35.

[3]黄旭文.中学化学课堂探究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3.

[4]钟有为.“参与式”教学模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5):114-117.

[5]谈国余.对学生参与生物教学活动的探索[J].考试周刊,2010(11):14-15.endprint

猜你喜欢
模式高中化学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永续债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