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抗拒爱的容颜
——《爱的艺术》倾吐爱的真谛

2015-10-31 00:22李志敏
老区建设 2015年17期
关键词:弗洛姆乳汁生命力

□李志敏

在西方,叫《爱的艺术》的有两本书,一本是由古罗马诗人奥维德所著。大家都知道,在古罗马,“艺”是指手艺、“术”是指技术,所以他的《爱的艺术》完全是讲的如何去泡妞,我发现这本书对我没有用,因为抛媚眼、摆Pose,对我来说太难了!另外一本是今天我要在这里向大家隆重推荐的——著名心理学家弗洛姆的《爱的艺术》。

这是一本学术畅销书,学术著作能成为畅销书是十分少见的;在欧美诸国,它是高中生的必读书;在八九十年代的复旦校园,几乎人手一本。以下我想从亲情之爱与爱情之爱两个领域,与大家分享这本书给予我的巨大影响。

在弗洛姆看来,任何形式之下的爱(亲情之爱、爱情之爱),本质上都是相同的。他认为“爱首先是给而不是得”,并且这种给不见得是物质上的给予,而是“把他内心有生命力的东西给予别人”。此外这种“给并不是为了得,但是通过他的给,不可避免地会在对方身上唤起某种有生命力的东西。因此他的给同时也包括了使接受者也成为一个给的人,而双方都会因为唤醒了内心的某种生命力而充满快乐。”

我至今牢记大学哲学课上收获的一个锦囊,那就是:当我的人生出现任何困境时,第一,去查《新华字典》,去看一下它的基本概念是什么;第二,去看下圣经,去看看被奉为先贤的耶稣是怎么说的;第三,去查马恩全集。

幸运的是,我发现马克思有一句关于爱的陈述与弗洛姆如出一辙,也相当精炼,那就是:“如果你以人同世界的关系是一种充满人性的关系为先决条件,那么你只能用爱去换爱,用信任换取信任。”也就是说,只有爱才能播种出爱,只有信任才能够播种出信任,只有给予才能够播种出给予。

亲情之爱

以亲情之爱为例,我刚满一岁三个月的孩子从出生到现在的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我和他外婆的陪伴下度过的;他爸爸因为电视剧行业的特殊性,长年出差在外。因此我一直觉得自己的任务很重,每天疲惫不堪,却还不能忽略《爱的艺术》给予我这个母亲的重大提示,那就是——

包括两个方面的:第一方面是最基础的,维护和发展他弱小的生命,对其成长负责;第二方面则超出了维护生命的范畴,那就是要使孩子热爱生活,要使他感到,在这个世界活着是件多么美好的事情!也就是说,母亲要将内心有生命力的东西传递给孩子,要赋予孩子对生活的爱,而不仅仅是活下来的愿望。

母爱的这两个方面在圣经的《创世纪》里表现得非常明显。上帝创造了人和世界,这符合对生命的关心和肯定;但上帝所做的还不仅仅于此,在上帝创造了世界和人之后的每一天,他都要了解情况,都要知道一切是否都好。

并且,上帝所许之地上流淌着乳汁和蜂蜜。大地是母亲的象征,乳汁则代表着母爱的第一方面,对生命的关心和肯定;蜂蜜则代表着第二方面,对生活的爱和活在世上的幸福。大多数母亲都有能力给予“乳汁”,却只有少数母亲除乳汁之外还能给予“蜂蜜”。母亲对生活的热爱或者恐惧都具有传染性,事实上我们也确实可以从孩子身上看到,哪些人只得到了“乳汁”;而哪些人既得到了“乳汁”,又得到了“蜂蜜”。于是我也不断地给自己心理暗示:为了成为一个能给予孩子“蜂蜜”的母亲,我应该也必须成为一个幸福的人。

尽管孩子只有一岁三个月,但也确如弗洛姆所言,我对他爱的给予,也使作为接受者的他成为了一个给予的人。每天早上出门,我妈都会带着他在路边看我上公交车,那凝视的小眼神常常让我没来由地想起,亦舒有本书里说过的,这样的眼睛里有日月星辰。

每天下午回家,我妈又会带着他在小区门口边玩耍边等侯我,而当我每次走向他,被他忽然发现时,远远地、深深地,我就能洞悉他心中的期盼和眼里的欢喜。我想,他是在用他的方式爱我!

就像他每次在玩拼图和积木时,都会有意无意地放两块在我的手心里一样;就像有时我在上卫生间或者洗澡时,他都要在门口大声哭喊、使劲拍门,试图冲进去纠缠一样。他在用行动告诉我,他从来没有忽略过一直守护在他身旁的我!

爱情之爱

而言及爱情之爱,弗洛姆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涉足爱情的人们,几乎都会混淆的两个问题——一是“爱与被爱”,二是“爱的对象与爱的能力”。

从字面来看,爱与被爱太容易区分了,而一旦进入到实际操作的层面,我们会发现,大多数人是搞不清楚的。为什么这么说?回望一下我们自己的爱情经历或者看看我们身边正陷入爱情的人们,就知道了。我们很少会考虑如下的问题:比如,我该如何在爱情当中更好地学会包容与尊重?对方期待的是怎样的感情,我该如何给予和提供?但是以下的问题我们是必然会考虑的:那就是挖空心思、处心积虑地盘算,如何使对方只爱和更爱自己。

就这样,爱转变成了被爱的问题。于是乎,大家都努力地用各种优秀的要素来武装自己。男士深谋远虑着让自己变得更强大、更富有、更健壮,女士则倾尽全力地使自己变得更美丽、更温柔、更性感。当然,还有男女通用的选项,那就是都要举止高雅、谈吐风趣,都要温良谦和、乐于助人;更重要的是,这一切优点的展现还得显得顺乎自然,不能矫揉造作。

弗洛姆就是这样犀利地让人触目惊心,他一眼洞穿了人类在“爱”与“被爱”之间,对前者的忽视与对后者的霸道。

而对于“爱的对象与爱的能力”的混淆,我想再次以自己为例。有朋友在我家做客时,偶然看到了书房中的一摞美女明星照片,那是我爱人用于为他们的新剧挑选演员的资料图片。朋友惊艳之余不禁善意地提醒我:自从宝宝出生之后,我就再没去过剧组探我爱人的班,长此以往,会不会有担心?我淡然地摇摇头。

我之所以能对自己常常处于两地状态的婚姻保持长久的镇定与沉着,一是基于对我们从校园时代一路走来深入骨髓的了解与信任,二则是我曾试图用《爱的艺术》读解演艺圈的高频率爱情,结果我的结论很悲观,而我爱人的态度与我是一致的。

我们并不羡慕那看似很富余,需要很多对象来轮番分享的爱。确切地说,那不是爱,是好奇心,是一种猎奇心理,对每一个漂亮女孩或英俊男生都想要去探索。这就是爱的对象与爱的能力之间呈现的巨大张力——对象纷繁芜杂,能力却是零。这类人没有办法沉下心来去维护和品味一段感情,不懂欣赏长长久久看似平淡却温暖的美。他们从来都不觉得很甜蜜,因为收获的只有新鲜和刺激。他们也找不到一个人可以长久地去依赖;当其难过时,周围的一群人都给不了他们想要的安慰。

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又是一个巨大张力——外表的光鲜、外部条件的优越与内里的耐不住寂寞、贫乏和空洞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谁越是接近,越试图走进其心灵,就越能穿透外在魅力的表层,看到他内心深处的单调和无趣,这是那个被鲜花掌声包围惯了的他所恐惧和不能忍受的。所以一旦有人试图走进或真正走进了其内心世界洞悉了一切,他就想把这根绳索扯断。

弗洛姆说,爱是对人类生存问题的回答,因为人类终其一生最深层的需要就是克服孤寂和疏离感,而爱就是克服这一切的根源。爱是人间最大的正能量,爱是信仰的最高境界!就我个人而言,无论在亲情还是爱情,《爱的艺术》都给予了我长久而深刻的指导和影响。弗洛姆字字珠玑,为我们呈现了爱的本真容颜;而我们,难以抗拒爱的真颜!

猜你喜欢
弗洛姆乳汁生命力
按摩推拿护理缓解哺乳期乳汁淤积诸症的作用
走过独木桥
乳汁点目需谨慎
弗洛姆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的启蒙价值*
贸易生命力
论爱之人:弗洛姆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如梦似幻
顽强的生命力——蟑螂
妈妈的奶为何变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