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29例色痣的临床病理分析

2015-10-31 01:43黄斐然苏忠兰王大光骆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5年9期
关键词:交界年龄段分型

黄斐然 苏忠兰 王大光骆 丹

·论著·

2929例色痣的临床病理分析

黄斐然 苏忠兰 王大光*骆 丹

目的: 明确色痣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对2010-2014年皮肤科门诊2929例行手术切除的色痣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929例患者中男893例,女2036例。男性患者交界痣、复合痣及皮内痣构成比分别为6.05%、18.92%及75.03%,女性患者分别为8.79%、18.27%及72.94%。头面、颈、躯干、四肢部位的交界痣、复合痣及皮内痣构成比分别为2.75%、17.27%及79.98%。掌跖、外阴部位3种痣的构成比分别为10.07%,30.26%及59.04%。随着年龄的增长,皮内痣所占比例逐渐升高。结论:性别、年龄和部位不同,色痣病理类型的构成比不同。

回顾性研究; 色痣; 病理分型

The types of nevus are different in differentgender,age and body site.[Key words] retrospectively;pigmented nevus;pathology type

色痣(melanocytic nevus)是皮肤黑素细胞的良性增生性病变,根据痣细胞巢的部位,分为皮内痣、交界痣和复合痣。1色痣发病机制不清,目前对痣细胞来源也不明确。在此笔者对近5年本院皮肤科门诊共2929例病理诊断的色痣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分析患者性别、年龄和部位与色痣病理分型的关系,预期为研究色痣细胞的来源提供思路,同时也分析了患者就诊的临床心理特点。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1月1日到

2014年10月1日近5年江苏省人民医院皮肤科门诊所有手术切除且病理诊断为色痣的患者,共2929例,其中男893例,女2036例,年龄2~89岁,中位年龄32岁。皮损分布部位:头面部1333例,颈部322例,躯干802例,四肢199例,手足会阴无毛区271例。所有痣均采用手术切除方法,切除原因主要包括皮损突然长大,出现痒痛等自觉症状,或者皮损生长在掌跖或摩擦部位,也有部分痣因生长在暴露部位影响美观而患者主动要求切除。

1.2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录入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929例色痣中,复合痣占18.50%(542/2929),交界痣占 7.95%(233/2929),皮内痣占73.54%(2154/2929),皮内痣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复合痣及交界痣。

2.1性别与色痣的病理分型 2929例色痣患者,男性占30.49%,女性占69.51%,女性患者明显多于男性。男性和女性色痣3种病理类型构成比存在着差异(P<0.05)。女性患者中,交界痣所占的比例较男性高,而复合痣及皮内痣较男性稍低(P=0.012<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1)。

2.2部位与色痣的病理分型 我们将色痣的来源部位大致划分为头面部、颈部、躯干、四肢与手足、掌跖外阴无毛区,分别对来自5个部位的色痣病理类型进行统计,结果见表2。所切除的色痣多来自头面部,其次是躯干部、颈部、掌跖外阴无毛区、四肢和手足。所有有毛部位(头面、颈部、躯干、四肢和手足)色痣病理分型特点相似,皮内痣所占的比例最高,其次是复合痣,交界痣所占比例最低,而掌跖外阴等无毛区结果正好相反。继续深入观察发现,皮内痣所占比例的次序是颈部>躯干>头面部>四肢和手足>掌跖外阴无毛区,交界痣比例的次序正好相反,掌跖外阴无毛区>四肢和手足>头面部>躯干>颈部,而复合痣与交界痣类似,掌跖外阴无毛区>四肢和手足>头面部>躯干>颈部。因此该结果说明无毛皮肤容易长交界痣,有毛皮肤容易长皮内痣,肢端容易长交界痣,而近心端容易长皮内痣。

2.3年龄与色痣病理分型 将年龄相差10岁为一年龄段,50岁以上的为一年龄段,不同年龄段色痣类型构成比见表 3。根据表3,计算 χ2=183.81,P<0.001,差异具有显著性,因此可认为不同年龄段色痣类型构成比不同或不全相同。进一步深入观察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皮内痣所占比例逐渐升高,而交界痣的比例逐渐下降,复合痣与交界痣相似,比例也逐渐下降。该结果说明交界痣多发生于儿童,而皮内痣多发生于成年人,可能存在随时间延长交界痣转化为皮内痣现象。

表1 不同性别色痣类型构成比较

表2 不同部位色痣类型构成比较

表3 不同年龄段色痣类型构成比较

2.4不同年龄段色痣来源部位的比较 上面的结果已经表明掌跖无毛区等肢端容易长交界痣,而近心端容易长皮内痣;儿童易患交界痣,而成年人易患皮内痣。因此为进一步判断色痣的病理分型在年龄和部位之间是否具有一致性,我们分析不同年龄段色痣的部位特点,结果表明0~10岁患者掌跖外阴无毛区、四肢和手足部位色痣比例明显高于10岁以上儿童及成人。成人颈部、躯干和面部色痣比例高于0~10岁儿童患者。见图1。因此,该结果说明色痣的病理分型与部位及年龄的相关性是一致的。

3 讨论

图1 不同年龄段色痣来源部位的比较

色痣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关于痣细胞来源的研究较少,目前主要有表皮、毛囊和真皮3种来源。早由Unna等2依据黑素瘤是上皮性肿瘤及发现部分先天性痣和后天性痣中有交界性痣细胞,提出了 Abtropfung概念,该概念认为色痣细胞来源于表皮黑素细胞,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下降到真皮,在这一过程中相继形成交界痣、复合痣和皮内痣。3后来Masson和Cramer提出了痣细胞起源于真皮,可能来源于雪旺氏细胞、毛囊干细胞、真皮干细胞。雪旺氏细胞和黑素细胞都起源于神经脊细胞,并且有学者证明雪旺氏细胞前体细胞是皮肤黑素细胞的重要来源。4,5毛囊干细胞能分化为黑素细胞,有学者根据先天性痣切除后再生的痣围绕毛囊生长,认为色痣可能来源于毛囊干细胞。6,7真皮干细胞也具有分化为黑素细胞的潜能,8其可能是无毛处皮肤痣细胞的来源。我们对2929例色痣病理分型结果表明:① 交界痣多发生于掌跖等无毛皮肤,而皮内痣多发生于有毛皮肤;② 交界痣在肢端发生率高,而皮内痣在近心端发生率高;③交界痣在儿童发生率偏高,皮内痣在成人发生率偏高。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交界痣的比例逐渐下降,皮内痣所占比例逐渐升高,因此,可能存在随时间延长交界痣转化为皮内痣的现象,可支持Abtropfung概念。皮内痣多发生于近心端有毛皮肤,且皮内痣从临床表现来看可生有毛发,因此部分皮内痣的痣细胞可能来源毛囊干细胞。然而儿童掌跖等无毛皮肤也会出现皮内痣,因此推测色痣细胞也可能来源于真皮非毛囊干细胞,如雪旺氏细胞。

色痣为皮肤科常见疾病,随着人们对疾病认知增强及对美容要求的增加,就诊率逐渐增高。从我们统计的数据中,可以分析出患者就诊的一些原因及心态。在2929例色痣中:① 女性患者占69.51%,明显多于男性;②从年龄段看年轻患者占大多数,其中21~30岁的患者占29.67%(869/2929),31~40岁的患者占26.01%(764/2929);③ 从色痣的来源部位看,多来自暴露部位,其中头面部占 45.51%,颈部占11.06%;④从色痣的病理类型来看,皮内痣占73.57%(2155/2929),明显高于复合痣及交界痣,皮内痣在临床上一般呈半球状隆起的丘疹或斑块,直径可达数毫米至数厘米,可生有毛发,容易被患者识别;⑤ 掌跖摩擦部位和外阴部位(包括有毛和无毛皮肤)患者超过300例,与躯干及四肢非暴露部位患者合在一起接近总患者的一半。因此从上述特点分析患者的心理,可归纳为以下几点:①容易发现(暴露部位和高出皮肤)的色痣易引起患者重视;②由于女多于男、年轻人偏多和暴露部位患者多,说明一部分患者是因美观需要来治疗的。③摩擦部位和隐私部位色痣患者超过300例以上,说明患者担心色痣发生恶变也是治疗的主要原因。

综上所述,我们的研究结果支持色痣细胞起源于表皮、真皮和毛囊,因此说明色痣细胞可能是多细胞来源。从患者的年龄和部位分析,患者来院就诊的主要原因是出于害怕恶变和影响美观。本研究对象为已切下的色痣,因此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结果可能存在偏倚,但由于目前尚无活体色痣的流行病学研究,且活体色痣不易进行病理分型,因此我们的研究尽管有缺陷,但仍在一定意义上具有科学价值。

1 Kayak A,Parlak A,Yesildal N,et al.Preliminary study among truck drivers in Turkey:effects of ultraviolet 1ight on some skin entities.JDermatol,2008,135(3):146-150.

2WorretWI,BurgdorfWH.Which direction do nevus cellsmove?Abtropfung reexamined.Am JDermatopathol,1998,20(2):135 -139.

3Grichnik JM,Ross AL,Schneider SL,et al.How,and from which cell sources,do nevi really develop?Exp Dermatol,2014,23(5):310-313.

4 Van Raamsdonk CD,Deo M.Links between schwann cells and melanocytes in development and disease.Pigment Cell Melanoma Res,2013,26(5):634-645.

5Adameyko I,Lallemend F,Aquino JB,etal.Schwann cell precursors from nerve innervation are a cellular origin of melanocytes in skin.Cell,2009,139(2):366-379.

6 Zattra E,Fortina AB,Bordignon M,et al.Immunosuppression and melanocyte proliferation.Melanoma Res,2009,19(2):63-68.

7 Krengel S.Nevogenesis-new thoughts regarding a classical problem.Am JDermatopathol,2005,27(5):456-465.

8 Zabierowski SE,Fukunaga-Kalabis M,Li L,et al.Dermis-derived stem cells:a source of epidermalmelanocytes and melanoma?Pigment Cell Melanoma Res,2011,24(3):422-429.(收稿:2015-01-14)

·病例报告·

Clinicopathologic analysis of 2929 patientswith melanocytic nevus

HUANG Fei-ran,SU Zhong-lan,WANGDa-guang,et al.Department ofDermatology,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to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Nanjing,210029

Objective:To determine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melanocytic nevi.M ethods:The data of 2929 cases with melanocytic nevi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Results:There were 893 males and 2036 females.The proportion of junctional nevus,compound nevusand intradermal nevus inmale patients was 6.05%,8.92%and 75.03%,while in female patients the proportion was 8.79%,18.27%and 72.94%.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nevi in head,neck,trunk and limbswas 2.75%,17.27%and 79.98%,and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nevi in palmoplantar and vulvawas10.07%,30.26%and 59.04%.The proportion of intradermal nevus increased as aging.Conclus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8147289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81000703)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BK2009437)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210029 *通信作者

猜你喜欢
交界年龄段分型
不同年龄段妊娠早期妇女维生素D含量水平分布
儿童不同年龄段呼吸疾病与中医体质关系
各年龄段人群对网上健康教育的认知和期望的调查报告
哀伤
一例窦性心动过缓并交界性自主节律的两种心电散点图特征分析
适合各个年龄段的黑胶爱好者 Sony(索尼)PS-LX310BT
针刀治疗不同分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单源交界性激动的多样化表现三例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经耻骨联合上单孔腹腔镜行直乙交界癌手术的应用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