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兆宁 人犬合力上演破案传奇

2015-10-31 02:43
中国工作犬业 2015年9期
关键词:警犬陈某南京市

黄 赛

马兆宁 人犬合力上演破案传奇

黄 赛

马兆宁,男,回族,中共党员,大专文化,1959年5月13日生,原南京市公安局刑侦局警犬队队长,1976年参加工作,1983年3月从事公安警犬技术工作。由于工作业绩突出,先后被银川市委市政府授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个人”,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安厅授予“三年严打战役先进个人”,并荣立二等功一次,银川市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章,银川市人民政府授予劳动模范,南京市公安局优秀共产党及人民满意警察等荣誉称号,荣立三等功两次。

一个眼神,警犬就能读懂他的指令;一个动作,他就能知道警犬所表达的意愿,警犬成了他最忠实的朋友。三十年来,他的主要工作就是训犬。他先后训练出近百头战功显赫的搜爆犬、搜捕犬、缉毒犬,他就是原南京市公安局警犬大队大队长马兆宁。

马兆宁1959年出生在银川,有一股西北汉子的爽直。提起警犬,这个中等身材、脸庞黝黑的汉子眼中充满了柔情。1983年,马兆宁通过了考试,被银川市公安局录用,原定的单位是分局治安民警。但就在等待最后分配的前几天,他和同事在打乒乓球时,偶遇宁夏公安局政治部来招聘警犬训导员,很多同事都避之唯恐不及,马兆宁看着好笑,随口说了一句“躲什么躲啊,遇到了就去呗”,没想到就是因为这句话,政治部的领导就把马兆宁调进了警犬大队。

谈及警犬,马兆宁黝黑的脸上顿时泛出红光。他说他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会和警犬联系在一起,但缘分就这样悄悄降临。

“迪多”立大功

德国牧羊犬是一种烈性犬,据称一头牧羊犬可敌两只狼。马兆宁训养的第一头犬就是一头功勋卓著的德国牧羊犬,它的名字叫“迪多”。它生性勇猛,狂傲不羁,刚接手时见谁咬谁,扑咬很猛,马兆宁自然没有逃过这一劫,一上来就遭遇这个“下马威”。这也难怪,认生是犬的天性,于是,向来不服输的马兆宁决定好好与这个新朋友进行感情沟通。第一步,马兆宁先从培养感情入手,进行亲和训练,起早贪黑陪“迪多”散步,用梳毛、食物、物品奖励及做游戏等方式,想尽一切办法和它进行沟通、交流。第二步,“迪多”喜欢吃零食,马兆宁的口袋内几乎放满了牛肉干。

功夫不负有心人,仅一个月的时间,“迪多”就和他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从而达到了服从性科目的训练目的。没过多久,他参加西北农业大学警犬大专班学习,临走之前,他把“迪多”托给了自己的战友。他学习期满回来后,他的战友为了考验“迪多”,竟“有意”纵容它去咬马兆宁。但“迪多”不仅没有咬马兆宁,反而扑到了他的身上,又亲又舔。

1987年,银川市某县人武部发生了一起枪支被盗案,犯罪分子扭断窗户上的钢筋进入室内盗走了保险箱里的几支步枪。这起案件引起了当地公安部门的高度重视,刑侦人员迅速赶到现场,然而,狡猾的犯罪分子根本没给刑警们留下任何用肉眼能够看出来的线索,眼看着侦破工作就要陷入僵局。现场指挥的市局领导决定让警犬来试一试。接到命令后,马兆宁带领“迪多”赶了过来。“迪多”兴奋上线,虽然现场已经遭到破坏,但很快它便嗅出了异味。在一处密林附近,“迪多”突然冲着一个一人多高的灌木丛狂吠不止。

老马拽着“迪多”慢慢地向那处灌木丛靠了过去,虽然他明知道犯罪分子手上有枪,但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不可能不冲过去。那个狡猾的盗枪贼确实藏在这里,他也看到了老马慢慢逼近的身影,他举起了手中的步枪……就在老马快要靠近灌木丛的一刹那,步步紧随的“迪多”突然挣脱了绳子,像箭一般腾空跃起,扑向灌木丛,随着一声惨叫,那个正准备扣动扳机的嫌疑人被“迪多”死死“摁”在地上。

就是这样一头犬,不仅参与破获了很多大案要案,而且也给马兆宁赢得了很多荣誉。“迪多”先后为马兆宁赢得了自治区民族团结先进个人、银川市劳动模范、市“五一”劳动奖章等光荣称号。1991年7月,步入垂暮之年的“迪多”病倒了,在它生病的半个多月时间里,马兆宁日夜陪伴在它的身边,陪它挂水,给它按摩。当“迪多”曾经犀利、清澈的眼神潮水般退去时,马兆宁为此悲伤了很久。

1985年,公安部南昌警犬基地举行南昌片区警犬技术大比武,南京代表队取得第一名,马兆宁当时是参赛队员兼技术指导

“马克”获功勋

1993年,因工作需要,马兆宁调到南京,担任南京市公安局刑警支队警犬训练大队大队长。在老马记忆里曾特别喜欢的是一头名叫“马克”的警犬。

马兆宁谈起警犬“马克”,喜爱之情溢于言表。他介绍说,1999 年12月底,他带学员到公安部南京警犬研究所挑选训练犬,一到犬舍,数十头幼犬迎面跑来,令人眼花缭乱,可他还是一眼就看到了它。出生仅三个月的它,拼命往前挤,尽管它的皮毛很脏,身材瘦弱,但它欢快地摇着尾巴,急切地叫着,就好像见到了思念已久的主人。它的眼神是那样的清澈、透明,似乎充满了期盼。回到警犬训练大队后,他给这条三个月大的母犬取名为“马克”。

2000年10月22日上午,南京市白下区发生了一起杀人案,粗心的案犯在案发现场后院遗有一只皮鞋。后经侦查,民警抓获了犯罪嫌疑人姜某。但面对审讯人员,姜某拒不交代自已的犯罪事实。在此情况下,指挥侦破的领导当即要求使用警犬进行气味鉴别。当时才一岁多的警犬“马克”勇挑重担。训练有素的它表现得相当自信,在第一次嗅到装有嫌疑人姜某气味的罐子时,毫不迟疑地扒倒了该罐。

2002年3月5日晚6时左右,江苏盱眙县淮河镇一名5岁的小女孩突然失踪了。第二天,在北侧60米处一干涸水塘里小女孩被奸杀后的尸体找着了。究竟谁是凶手?几天后,同村的16岁男孩陈某被确认有重大作案嫌疑。为了寻找强有力的证据,当天下午,该县公安局的办案人员,提取了陈某常穿的鞋子,到南京市公安局送检,请求进行气味鉴别。“陈某是渔村未成年男子,气味特殊,易对警犬造成干扰!”马兆宁表示,案情重大,容不得半点马虎,遂决定提取不同职业如杀猪、贩菜、卖鱼、盲流等未成年人气味为配物,使陈某的气味在这些气味中不再特殊。

一切准备妥当,当训导员提取陈某皮鞋为嗅源及把配物放到警犬“马克”面前时,它表现出了超常的沉着和冷静,果断鉴别,认定了陈某就是该案的犯罪嫌疑人。“马克”也由此更加美名远扬,并因此被南京市公安局报送为公安部功勋犬。

“小黑”破大案

2000年,公安部举办第一届全国警犬技术比武,马兆宁作为技术指导,带领江苏代表队参赛

在多年的训犬生涯中,马兆宁最钟爱的就是一头名叫“小黑”的血迹搜索犬。它性格勇敢、警觉、聪明、安静而又自信,有强烈的工作愿望并能吃苦耐劳、适应性极强,在陌生的环境里毫不畏惧,表现出很强的衔取兴奋性,为缉毒、搜爆、侦查破案立下了汗马功劳。

2011年4月19日,南京市浦口分局接到报警,称浦口经济开发区一个建设工地上发现一具被碾压致死的尸体,请求警犬大队派警犬协助工作。

办案民警到达现场后,经勘查发现,现场的土质路面浮土很厚,发现尸体的位置留有少量血迹,该工地地处相对比较偏僻,平时一般不会有车辆进入。民警在仔细勘查后,疑点聚焦在工地的一辆推土机上。但推土机驾驶员拒不承认发生过交通事故,且推土机经痕迹技术勘查也没有发现可疑之处。一时间,侦查陷入僵局。领导要求用警犬小黑对可疑车辆进行搜素,小黑对其中一辆推土机履带左前端内侧位置有明显的示警反应,认定该车有交通事故嫌疑。经对该车驾驶员审讯及痕迹进一步比对,认定该车辆就是肇事车辆,从而破获此案。“小黑”也为案件的侦破立了大功。

人犬合一是刑侦犬的最高境界。犬能发挥多大作用,取得多大的成绩,关键在训犬员。马兆宁这么多年一直坚定地朝着人犬合一的目标前进。每天清晨,当人们还沉浸在梦乡的时候,马兆宁已带领他年轻的同事和警犬去训练了。为了增强警犬的奔跑能力,锻炼体能,他每天坚持带领它们进行五公里越野跑,人过中年的他总是跑在最前面,令年轻的队员们也自叹不如。由于训犬出色,马兆宁成为江苏省公安系统中唯一的刑侦检验鉴定专家组成员,他还获得了中国刑事警察学院颁发的“警犬技术教师”资格证书。马兆宁带领着他的警犬,为侦查破案立下了汗马功劳!

(作者单位:中国工作犬业杂志社,210012)

(本文照片由作者提供)

(编辑:崔逸飞)

猜你喜欢
警犬陈某南京市
警犬是怎样“炼”成的
“假离婚”导致人财两空
南京市江宁区老年大学校歌
六旬保姆上班第一天腰椎骨折索赔近9万元
警犬戈尔吉
关于陈某政务公开申请案的启示
南京市鼓楼区黑臭河道的治理
警犬集体过生日
强行求欢致女子跳车身亡如何定性
南京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