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核算变化例解

2015-11-02 20:08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河南郑州451191
商业会计 2015年13期
关键词:小企业会计准则待处理小企业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河南郑州451191)

随着2013年1月1日《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和《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废止,小企业会计核算有了更加规范的标准。《小企业会计准则》与《小企业会计制度》相比,具体核算上有了一些明显的变化。本文将依据《小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核算作出对比分析。

一、购入固定资产核算的主要变化

在《小企业会计准则》下,核算固定资产时,不管以何种方式购入固定资产,均应当以实际成本入账,实际入账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和安装费等,但不含按照税法规定可以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与之前的《小企业会计制度》相比,进项税额不再记入固定资产的初始价值,而是记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与会计准则、税法达成一致。

例1:A公司是小企业,2013年3月1日购入机器设备一台,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发票注明的买价为300 000元,增值税额为51 000元,另支付运输费300元,装卸费300元,转账支付。

《小企业会计制度》:

借:固定资产 351 600

贷:银行存款 351 600

《小企业会计准则》:

借:固定资产 300 6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1 000

贷:银行存款 351 600

《企业会计准则》与《小企业会计准则》在这个例子中核算方法相同。但是值得说明的是:在正常购入固定资产时,《企业会计准则》与《小企业会计准则》几乎不存在差异,唯一的区别在于《企业会计准则》特别强调了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只有在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才可以计入固定资产成本,而《小企业会计准则》却没有强调这一点。

二、固定资产折旧核算的主要变化

《小企业会计准则》第30条规定,小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并考虑税法的规定,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方面,税法对各类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都有具体的规定,比如房屋、建筑物为20年;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电子设备为3年等。而在会计上,并没有对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做出规定,这就造成企业平时会根据会计的要求对固定资产确定年限与折旧,但是年终所得税汇算清缴时需要根据税法的最低折旧年限要求做出调整,增加了企业纳税调整项目。

例2:C公司是小企业,2012年12月31日取得某项机器设备,原价为2 000万元,按年限平均法(即直线法)计提折旧,2013年12月31日,C企业对该固定资产计提了资产减值准备40万元。

《小企业会计制度》:公司自行将预计使用年限确定为5年,而按照税法规定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为10年,2013年12月31日调整的总可抵扣的暂时性差异为240万元。

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2 000-2 000/5-40=1 560(万元)

该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2 000-2 000/10=1 800(万元)

可抵扣的暂时性差异=1 800-1 560=240(万元)

《小企业会计准则》:考虑税法规定,将预计使用年限确定为10年,2013年12月31日调整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为40万元。

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2 000-2 000/10-40=1 760(万元)

该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2 000-2 000/10=1 800(万元)

可抵扣的暂时性差异=1 800-1 760=40(万元)

《企业会计准则》与《小企业会计制度》在这个例子中核算方法相同。

三、固定资产盘盈、盘亏核算的主要变化

《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盘盈的固定资产,按照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或评估价值扣除按照新旧程度估计的折旧后的余额,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非流动资产损溢”科目。同理,盘亏的固定资产,按照该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非流动资产损溢”科目,按照已计提的折旧,借记“累计折旧”科目,按照其原价,贷记“固定资产”科目。而按照之前的《小企业会计制度》,企业盘盈与盘亏的固定资产直接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者支出处理,反映在利润表上。从这点可以看出,《小企业会计准则》比较成熟,吸取了企业会计准则的优点。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在财产清查中盘盈的固定资产,作为前期差错处理,盘盈的固定资产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小企业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盘盈的会计处理非常简单,不需要考虑调整以前年度损益,直接按重置成本确定入账价值

例3:2013年5月,甲公司发现盘盈设备一台,该设备的市场价格为10万元,按照新旧程度估计折旧额为7万元,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小企业会计制度》:

借:固定资产 70 000

贷:营业外收入 70 000

《小企业会计准则》:

发生盘盈时:

借:固定资产 70 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非流动资产损溢70 000

经批准后确认的盘盈收益: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非流动资产损溢70 000

贷:营业外收入 70 000

《企业会计准则》:

借:固定资产 100 000

贷:累计折旧 70 000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30 000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7 5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7 500

补提盈余公积和调整利润分配: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2 500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2 25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20 250

四、固定资产后续支出核算的主要变化

《小企业会计准则》规范了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会计处理方法,如固定资产的日常修理费、大修理支出和改建支出的核算等。在《小企业会计准则》下,小企业的固定资产发生日常修理费时,需按照固定资产的实际受益对象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当期损益,如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固定资产发生大修理支出时,符合税法规定的应当计入长期待摊费用;固定资产发生改建支出时,应当计入在建工程(固定资产)的成本;如果已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和经营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改建支出应当计入长期待摊费用。而之前的《小企业会计制度》将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分为两种类别:一类是资本性支出,另一类是费用性支出。资本性支出是那些如果使可能流入小企业的经济利益超过了原先的估计,如延长了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使生产的产品质量实质性提高或是生产产品的成本实质性降低等,应将发生的支出计入固定资产价值,予以资本化;费用性支出是指不能提高相关固定资产原先预计的创利能力,如固定资产大修理、中小修理等维护性支出,不能计入固定资产价值,应在发生时确认为当期费用。《企业会计准则》下,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符合资本化确认条件的,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同时将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扣除;不符合资本化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固定资产日常修理费用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分别计入当期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

例4:D公司是小企业,拥有一套大型设备原值150 000元,已计提累计折旧50 000元。2013年1月25日进行大修理,发生各项支出30 00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并达到预期使用状态。

《小企业会计制度》:

借:管理费用 30 000

贷:银行存款 30 000

《小企业会计准则》:

借:长期待摊费用 30 000

贷:银行存款 30 000

《企业会计准则》与《小企业会计制度》在这个例子中核算方法相同。

五、固定资产减值及处置核算的主要变化

《小企业会计准则》下,固定资产不计提减值,《企业会计准则》下,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的规定计提减值,《小企业会计制度》未涉及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由于《小企业会计准则》不计提减值准备,因此,处置固定资产时应结转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不包含减值因素。而《企业会计准则》处置时需要同时结转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六、结论

从固定资产购入、折旧、清查、后续支出、减值及处置的核算变化,我们可以看出,《小企业会计准则》通俗易懂、简便易行;减少了会计职业判断;做到了与税法要求相互协调;可操作性强。《小企业会计准则》更符合企业发展规律,与时俱进,能更好地推动小企业发展,促进会计人员规范核算。

猜你喜欢
小企业会计准则待处理小企业
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待处理”事项在科学事业单位的核算探讨
《小企业会计准则》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政府会计核算中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应用探究
无形资产摊销的账务处理分析
谨慎性原则在小企业会计核算中的运用
《小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协调问题研究
《小企业会计准则》有关资产的规定对小微粮油加工企业的影响
澳大利亚政府扶持小企业发展的模式及启示
《小企业会计准则》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