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救赎——《追风筝的人》主人公阿米尔的人性成长分析

2015-11-07 09:52
科技视界 2015年32期
关键词:追风筝的人哈桑阿米尔

方 晓

(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 宜昌443002)

《追风筝的人》是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赛尼(Khaled Hosseini)的第一部小说,也是第一部由阿富汗裔作家创作的英文小说。卡勒德·胡赛尼立志拂去蒙在阿富汗普通民众面孔的尘灰,将背后灵魂的悸动展示给世人。《追风筝的人》笔触清淡,表达感情温婉含蓄,叙述笔调沉静中暗含忧伤。它关注了亲情、友情与爱情,感恩与救赎,真相与谎言,在复杂变动的历史大背景下,以一种从容平和的静美心态讲述了一个枝节复杂而情节动人的故事。

从故事中读者看到了人性善恶并存的本质,和主人公阿米尔最终通往救赎的心路历程。

1 成长小说及其特点

成长小说亦称启蒙小说(novel of initiation),此概念最初源于德国,是西方近代文学中颇重要也常见的一个类型。简单说来,这类小说处理的是主角自幼年或少年至成年、自天真无知至成熟世故的历练过程:或许进入社会吃亏吃苦而逐渐明白世途艰难人心险恶,或许经历某个或某些重大事件而使人生有所领悟有所改变;而在这番的领悟和改变完成之际,故事亦於焉到达尾声。认知发展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内涵,优秀的成长小说往往以生动的戏剧性的方式让事件和故事来表现和促进人物的认知发展,使它成为成长小说的重要情节素材和叙事策略。人物的认知发展在成长小说中也因此具有了典型性和审美性。

《追风筝的人》可以说是典型的成长小说。故事的起源在阿富汗的喀布尔。主人公阿米尔是个富家少爷,12岁那年,阿米尔和仆人的儿子哈桑参加了阿富汗传统的斗风筝比赛。阿米尔将对手通通打败,然而要赢得最终的胜利,还必须追到被他最后割断的风筝。哈桑是当地最出色的追风筝高手,他替阿米尔去追,承诺阿米尔一定追到。然而,风筝追到了,哈桑却惨遭横祸。阿米尔目睹一切,性格软弱的他却选择了袖手旁观,并再次错误地选择了逼哈桑离开家门。随后,苏联入侵阿富汗,阿米尔和他父亲亡命出逃,离乡背井地到了美国,开始了他的新生活。然而,多年后,一个来自巴基斯坦的电话却把阿米尔从貌似平静的异国生活中拉出来,真相、责任、赎罪,让阿米尔重回阔别多年、满目疮痍的阿富汗。为了找回“再次成为好人的路”,阿米尔重返阿富汗,而哈桑已死,经过千难万险,阿米尔救出哈桑的孩子,回到美国。为了温暖孩子孤寂的心,他和孩子一起放风筝,当内心涌出哈桑曾说过的“为你,千千万万遍”并捕捉到孩子唇边的一抹微笑时,他才真正得到了救赎。

2 真实的人性

人性,即人类天然具备的基本精神属性。人类社会的一切现象,都是基本人性的映射。

从心理学角度讲,人有两个本能:生的本能与死的本能。本能,即本性,是支配人行为最强大、最根本的原动力。生的本能表现为善良、慈爱、宽容等积极光明的行为。死的本能则表现为杀戮、贪婪、自毁等邪恶极端的行为。

从宗教信仰角度讲,人有神性(理性),亦有兽性(本能和情感)。从现实层面观察人的行为,任何人都有善良的一面,亦有邪恶的一面。故人性善恶并存。任何单纯强调人性本善或者本恶的观点,都是不客观的,都是不符合事实真相的。《孟子·告子上》书:“人性之无分於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於东西也。”鲁迅在《华盖集·这个与那个》中也写到“然而人性岂真能如道家所说的那样恬淡;欲得的却多。”

现代社会学家认为,世界上只有一个人类,只有一种人性。这是不同民族之间能够交流、达成理解的前提。根据对婴儿反复实验,显示人性是进化的结果。人性中与生俱来就有:由于祖先生存的险恶环境衍生的对生存的渴望,对胜利的渴望,对与自己相似的伴侣的渴望,对同类间自己地位的关心,及由于史前人类的习惯和同理心还有对同类帮助的冲动。从人脑的结构来看,这些都直接对前额叶造成影响,但可以被出生后的记忆和周围事物所改变。

《追风筝的人》完美的展现了人性的本质。童年的阿米尔,在与哈桑玩耍时怂恿哈桑用弹弓将胡桃射向邻居家的狗、朝山羊掷石头等恶作剧被发现后,从来都由哈桑来背负,并且以为理所当然。阿米尔的等级观念和宗教种族观念似乎是与生俱来的,“我从来没有认为我与哈桑是朋友”,“我是普什图人,他是哈拉扎人,我是逊尼派,他是什叶派”,因此开哈桑玩笑之后或者捉弄他之后,尽管心怀愧疚,但仍然得到自我辩解和自我原谅。乃至斗风筝比赛结束后,阿米尔看到哈桑为保护追到了的风筝被阿塞夫强暴的场景,懦弱的跑开后,他也找到了开脱的借口:他只是个哈拉扎人,不是吗?阿米尔只是表现出了人性中利己的本来面目。利己,是人最终极的根本属性。事实上,这也是一切生命的最根本属性。小说的成功之处正在于正视了人性的本质。

阿米尔的父亲,同样也是哈桑的父亲,他身上可以说结合了阿米尔与哈桑的个性。他说盗窃是一切罪的宗源,可是他与阿里的妻子生下了哈桑,偷走了对阿里的忠诚,他隐瞒了阿米尔,剥夺了阿米尔知道真相的权利,他隐藏哈桑,偷走了哈桑本应得到的父爱与社会认同感。拉辛汗说过:“当恶行导致善行,那就是真正的获救。”所以阿米尔的父亲一生都在行善事,修建恤孤院,帮助别人,祈求为自己赎罪,于此同时也得到了别人的崇敬和爱戴。阿米尔的父亲表现出来的对阿米尔的冷漠和厌弃,是因为他从阿米尔身上看到了自身懦弱欺骗的一面,某种程度上表现的是对自身性格里的劣性的厌恶与懊悔。而哈桑身上所具有的勇敢忠诚、正直无私是他所推崇并且引以为自豪的自身优点。所以可以说阿米尔和哈桑这两个儿子各自代表了他性格的两面,父亲的形象是人性善恶两面的真实写照。

3 救赎之路

成年的阿米尔努力融入美国的生活,但喀布尔梦魇却一刻不停得翻滚在记忆里,哈桑从未自他的心底消失,反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得日渐清晰起来。正像他自己说的:“许多年过去了,人们说陈年旧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终于明白这是错的,因为往事会自行爬上来”。

阿米尔的内心的善恶始终在交战,而拉辛汗的电话最终将他引向了“再次成为好人的路”。

生性懦弱的他在接到电话的那晚梦见哈桑在雪地奔跑,绿色长袍的后摆拖在他身后,黑色的橡胶靴子踩得积雪吱吱响。他举臂挥舞:为你,千千万万遍!哈桑作为人性“善”的代表,不断唤醒着阿米尔,战胜人性的恶,阿米尔在反复的挣扎与矛盾中醒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他的未婚妻也有过离经叛道的往事,自己置若神明的父亲,也会背叛朋友,可不同的是,他们都选择了勇敢去面对那些不堪的往事。阿米尔决定走上自我救赎之旅,重回阿富汗,重新成为好人。

4 成长的见证

作为成长小说,其主人公一般都是在成长中得到认知发展。在阿米尔把索拉博带回美国后,面对将军的疑问,他坦然道出:“你知道吗,将军大人,我爸爸睡了他仆人的老婆。她给他生了个儿子,名字叫做哈桑。现在哈桑死掉了,睡在沙发上那个男孩是哈桑的儿子。他是我的侄儿。要是有人发问,你可以这样告诉他们。”人性都有弱点,人的成长就是敢于正视错误,去追逐那只风筝——它是亲情、友情、爱情,也是正直、善良、诚实。“追风筝的人”既是哈桑,也是阿米尔,更是我们每个人。对阿米尔来说,风筝隐喻他人格必不可少的部分,只有追到了,他才能成为健全的人,成为他自我期许的阿米尔。经历了漫长的煎熬,阿米尔终于坚定了人生的目标,我追。阿米尔的故事也充分证明了社会学所说的,人性是可以被周围事物改变的,人性是可以得到救赎的。

猜你喜欢
追风筝的人哈桑阿米尔
感恩
《追风筝的人》中阿米尔的人物形象解读
为你,千千万万遍
不一样的风筝
《追风筝的人》:一本畅销书的十年
一条再次成为好人的路
评《追风筝的人》中哈桑的悲剧人生
论《追风筝的人》中的友情与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