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例中成药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2015-11-11 02:29卢伟锋植伟文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15年12期
关键词:注射剂剂型中成药

卢伟锋 植伟文

(云浮市中医院,广东云浮527300)

21例中成药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卢伟锋植伟文

(云浮市中医院,广东云浮527300)

目的:了解中成药不良反应(ADR)发生的原因及特点,为中成药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对21例中成药ADR报告从患者性别、年龄、涉及药品剂型、给药途径及品种、ADR涉及器官/系统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中成药ADR的发生无明显的性别差异,年龄则以中老年人居多;药品剂型以注射剂为主,尤以红花注射液所占比例大;ADR涉及的器官/系统损害以全身性损害和皮肤及附件损害为主。结论:临床应加强中老年人用药和中药注射剂的监测,以减少ADR的发生。

中成药;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中成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中药饮片为原料,按规定的处方和标准制成具有一定规格的剂型,可直接用于防治疾病的制剂。中成药有着悠久的历史,应用广泛,在防病治病、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中医临床辨证施治的重要手段之一。相对于中药汤剂来说,中成药无需煎煮,可直接使用,尤其方便急危病症患者的治疗及需要长期治疗的患者使用,且体积小,有特定的包装,存贮、携带方便,因而越来越受到临床的肯定。但近年来,中成药尤其是中成药注射剂的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据国家ADR监测年度报告(2013年)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ADR监测网络共收到中药注射剂报告12.1万例次,与2012年相比,中药注射剂报告数量增长17.0%[1]。本文通过对21例中成药ADR的分析,为中成药合理应用和安全性监测提供更多的参考资料。

1 资料和方法

1.1资料来源

在我院2008年4月1日-2015年3月31日已上报广东省ADR管理平台的ADR报告中,选取怀疑药品为中成药,而且经广东省ADR监测中心评价为“可能或以上”的部分,共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报告21例。

1.2方法

利用Excel表格,对患者性别、年龄、涉及药品品种及剂型、给药途径、ADR的严重程度、涉及器官/系统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患者性别和年龄分布情况

在21例ADR报告中,男性患者11例,占52.38%;女性患者10例,占47.62%。年龄分布以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居多,占57.14%,其中尤以50~59岁年龄段为主,占33.33%。

患者年龄分布及所占比例见表1。

表1 患者年龄分布

2.2导致ADR发生的中成药剂型、给药途径及品种

在21例中成药ADR中,涉及的剂型有2种,分别为注射剂20例,胶囊剂1例;涉及的给药途径有3种,分别为静脉滴注19例,肌内注射和口服各1例;涉及的中成药品种以红花注射液为主,共6例(28.57%),其次为刺五加注射液和生脉注射液,各4例(19.05%)。导致ADR发生的中成药剂型、给药途径和品种及其所占比例见表2~4。

表2 导致ADR发生的中成药剂型及分布

表3 导致ADR发生的中成药给药途径及分布

表4 导致ADR发生的中成药品种及分布

2.3ADR发生的严重程度、ADR类型涉及品种分布、涉及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

根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将ADR的严重程度分为一般、新的一般、严重的、新的严重的4类。在21例ADR中,一般的有16例,新的一般的有4例,新的严重的有1例,分别占76.19%,19.05%,4.76%;其类型涉及的品种分布则以生脉注射液最广;在涉及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方面,由于部分患者的ADR涉及多个器官/系统,因此,ADR涉及的器官/系统例次(31例次)大于ADR病例数(21例),在21例报告中全身性损害、皮肤及附件损害和呼吸系统损害居多,占了总例次的64.5%。ADR严重程度分类、ADR类型涉及品种分布、ADR涉及器官/系统及其临床表现见表5~7。

表5 ADR严重程度分类

表6 ADR类型涉及品种分布

表7 ADR涉及器官/系统及其临床表现

3 讨论

3.1中成药ADR与患者性别、年龄的关系

在21例ADR报告中,男性11例,女性10例,提示中成药ADR的发生无明显的性别差异;在年龄分布方面,由表1可见,50岁以上人群占57.14%,基本符合相关文献报道[2],其原因可能为:一是来我院就诊的中老年人较多,造成数据一定程度的偏高;二是中老年人的生理机能出现衰退,影响了药物的代谢和排泄,易发生药物蓄积;三是血药浓度过高,药效过强,从而导致ADR。

3.2ADR与中成药剂型、给药途径及品种的关系

中成药的剂型、给药途径与ADR的发生密切相关。21例ADR报告中,注射剂剂型和静脉滴注给药途径引起的ADR比其他剂型和给药途径导致的ADR高,分别占总病例的95.24%和90.48%。其原因可能为:一是与中药注射剂自身质量有关,如含有杂质、热源等易导致过敏反应;二是与其他药物联用或同用,溶液发生质变,导致ADR;三是采用静脉滴注途径给药,药物直接进入血液,输液中pH值、内毒素、微粒等因素导致ADR发生;四是与药物浓度、药液稳定性、给药间隔时间、静脉给药滴注速度等因素有关。

ADR的发生与中成药的品种也存在一定的关系。从表4可看到,红花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生脉注射液3个品种共发生了14例次ADR,占总病例的66.67%。与相关文献报道基本吻合[3-7]。其原因可能是这3个品种在我院的使用频度相对较高,因而其ADR的发生率也相对增加,但也可能与药品自身质量有关。

3.3ADR涉及器官/系统及严重程度分析

由表7可看出,中成药ADR涉及的器官/系统损害呈现多器官/系统受损的特点,其中尤以全身性损害和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与相关文献的报道基本一致[3],其原因可能是这些器官/系统的临床症状较为明显,反应较强烈,容易识别。

从ADR的严重程度来看,由表6可看出,在生脉注射液的ADR当中,既有一般的,也有新的一般的,还有新的严重的,囊括了严重程度4种类型中的3种,说明生脉注射液所导致的ADR类型较为复杂,必须加强监测。

导致中成药发生ADR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与患者自身因素,如年龄、个体差异等有关,也与中成药的剂型、给药途径和品种有关。因此建议:一是生产企业应加强对中成药的进一步认识和临床跟踪,加强中成药上市后的监测和再评价,促使生产工艺不断改善,从而提高中成药的质量;二是临床医护人员应在《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药注射剂生产和临床使用管理的通知》的相关指引下,合理有效地使用中成药,提高合理用药的水平,减少临床中成药ADR的发生,避免医疗纠纷。

[1]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13年)[J].中国药物评价,2014,31(4):254-256.

[2]孙言才,刘斌,苏丹,等.12 249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年龄分布的分析评价[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4,23(1):29-34.

[3]王宏蕾,范峥,郭桂明.我院2003-2012年338例中药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房,2014,25(11):964-967.

[4]姚福玉.68例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1,8(3):120-121.

[5]袁强,王莉,成岚,等.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04年版)33种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不良事件文献分析[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0,10(2):132-139.

[6]梁伟坤,邝俊健.18种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不良事件文献分析[J].中国执业药师,2011,8(1):4-9.

[7]杨薇薇,庞素秋.我院11种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7(1):23-25.

Analytical Report on 21 Cases of ADRs Caused by Prepare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Lu Weifeng,Zhi Weiwen
(Yunfu Hospital of TCM,Guangdong Yunfu 527300,China)

Objective:To understand the caus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s)of some prepare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and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rational use of the medicine.Methods:The gender and age of patients as well as form of TCM,route of administration,drug species and organ/ system involved of 21 cases of ADRs were analyzed.Results:The incidence of ADRs showed no significant in patients of different genders.However,most of ADRs occurred in middle-aged and old populations.Most of TCM causing ADRs were for injection,especially the Carthamus tinctorious injection.The damages caused by ADRs were mainly systemic damages as well as lesion of skin and its appendages.Conclusion:The monitoring on drug use in aged and TCM for injection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o decrease the occurrence of ADRs.

Prepare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Adverse Drug Reaction(ADR);Report;Analysis

10.3969/j.issn.1672-5433.2015.12.012

2015-07-16)

卢伟锋:男,副主任中药师。研究方向:中药资源调查与鉴定。通讯作者E-mail:727333556@qq.com

猜你喜欢
注射剂剂型中成药
老年人便秘,中成药如何选择
国家药监局关于修订辅酶Q10注射剂说明书的公告(2022年第11号)
中药师干预对医院中药注射剂合理应用的效果分析
两种剂型龟鹿二仙胶对于腺嘌呤诱导肾阳虚型少弱精子症大鼠的干预作用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不同中药剂型,药效有区别?
农药剂型选择及注意事项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某院门诊注射剂药物使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我院近年来中药注射剂的使用与不良反应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