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良好读谱习惯的重要性

2015-11-16 04:58王凤宇
剧影月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惰性思维习惯弹奏

■王凤宇

培养良好读谱习惯的重要性

■王凤宇

识谱、读谱初期的良好读谱习惯和思维习惯的建立对能够继续有效地深入开展各项音乐器乐专业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平时的教学中,尤其是器乐启蒙教学中,我们会观察到一种现象,学生在读谱时的非连续性断点,也就是不连贯性的造成,更多的人会认为是不够熟练,缺乏练习量,不可否认这的确是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一。但是,如果仔细探究,这里面的因素还有很多。有时不仅仅是熟练性的程度问题,如果仔细观察他们每一次间断的过程,就会发现读谱习惯和思维习惯在这个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如果协调不好,就会使学习的过程事倍功半。

在器乐专业课的教学中,读谱习惯和思维习惯的不同对学习进度和效果的影响就比较明显。以刚刚从五线谱知识基础学习的初学者为例,他们在弹奏的过程中断奏的情况多一些。

首先,在器乐入门教学时,CDEFG五指练习比较多,节奏比较简单,旋律线条规律性强,有时教师的一、二遍范奏,学生就可以完全模仿成功,但更多地只是模仿。而学生对于谱面含义的印象和理解比较浅。当模仿成功后,弹奏更多地体现的是行为定势,不是严禁逻辑思维后的逻辑行为连接。小朋友的学习主动性、自我约束性比较弱,惰性情绪带来惰性思维,惰性思维带来惰性行为,这些惰性积累久了就会形成惰性习惯。在谱面比较简单、指法比较简单的情况下,这种模仿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随着学习的进一步深入,模仿的优势性就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了。因为人的记忆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所以模仿也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还是要靠脚踏实地地、严谨地谱面理论和基本功练习。

其次,入门基础练习中要解决的问题很多。谱面虽然简单,但孕育其中的内功练习非常重要。这里面包含了谱面知识的成分理解,谱面知识的指法正确运用,以及运用的熟练性,手指键盘位置的默记,良好手型的巩固形成等很多因素。而学生的思维能力相对简单,往往只解决了音响效果的完成,这是不够的,就需要老师的帮助,逐步建立起这个思维系统。否则,对接下来的学习会产生很深远的负面影响,甚至阻碍学习的正常进行和良好推进,最终体现在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上。

再有,当谱面内容相对复杂的时候,已经有一定不良读谱习惯的学生出现断奏的情况更明显。他可能连续几个小节比较连贯,一般是眼看手指和键盘的背奏;断奏后,再重新看谱子,看几个小节甚至几个音后,再把视线转移到手指和键盘上,断奏出现。多次地反复、多次地断奏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断奏形成了规律,由于总在那个地方断奏,甚至形成了断奏的习惯。每到经常断奏的地方就会心里紧张,时间长了对学习的积极性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如何从根本解决这些问题呢?启蒙的读谱习惯和思维习惯的养成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一、强调并深化谱面乐理知识的含义。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每一个音符,每一个记号,每一个指法的实际意义,并反复提问,反复强调,加深记忆。不能只贪图一时的进度,不能为了急于得到暂时的学习效果,迎合家长学生的“求快”心理,而在这个重要的过程上“偷工减料”。这是学生理性思维和逻辑思维建立的基础和关键。一定要循序渐进,把对谱面乐理知识的学习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到重要的位置。

二、读谱思维链条的进一步建立——读谱视唱。有些人会讲,这不是视唱练耳课,没有必要小题大做吧,用手指弹就可以了!我认为在初期的钢琴教学中读谱视唱非常关键,这对于旋律的流畅性和思维的连续性建立都是必需要做的基本功。头脑的反应一定要在手指反应之前完成,只有清晰明确的思维,大脑才能发出正确的指令,指挥手指正确执行。如果心中无数,只能是弹哪想哪地乱弹琴,我们要的是想哪弹哪的逻辑思维和行为进行。可以让学生分行读谱,每行谱表把音名及节奏读出来,并要求能达到相对地熟练;明确几行谱表中的音与音的对位规律;这样在弹奏之前就会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有人会提问,学生音高概念不强怎么办?教师在学生视唱的同时可以弹奏辅助学生练习,这对于学生建立和固定音高、节奏感是很有帮助的。随着学生熟练性的提高,在谱面相对简单的情况下,提倡边弹边唱地练习,这会对学生读谱能力、视唱视奏能力有根本性地促进。

三、手指键盘位置的熟悉和背记很重要。要与视唱思维统一,读谱达到一定程度后,就如同我们阅读朗诵一样,看着文字就能直接讲出来。弹奏时如果能看着谱子,手指就能正确直接地反应出实际谱面来,那么是比较理想的。在大部分时间视线不离开谱面的情况下,要想手指能做出正确反应,要求读谱思维快,手指协调性能够衔接得快,手指灵活性熟练性强,手指对键盘要非常熟悉。对于初级学习的学生,键盘位置的熟悉和背记学习更为关键。对于学习习惯已经不太良好的学生,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强化方法校正一下。在学生视唱相对熟练的前提下,在学生的双手上用一张纸进行覆盖,要求学生视谱不看手指弹奏,这样就会让学生的试唱读谱思维链条和手指键盘位置的背记紧密地联系起来。刚刚开始的时候可能速度相对较慢,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巩固和练习,学生的读谱习惯和思维习惯就会得到良好的统一,旋律的流畅性就会明显不同。

四、熟练性的量的练习。在前面三项基础上,把前面各种关联更好地巩固,逐渐形成能力,下面的学习必将更有效率。

其实,在生活中的各种学习行为,以上的逻辑观点一样适用。归根结底就是学生在初学乐器阶段,如果忽视以上的因素,单从练习量上解决问题还是不能标本兼治的,会产生很多“后遗症”和“并发症”。在教师的辅导下将几种思维和行为关联进行一个流畅的衔接过程,使各个思维的断点进行逻辑理顺,帮助学生建立正常良好运转的读谱习惯和思维习惯体系,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专业学习,促进专业各学科学习效率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惰性思维习惯弹奏
野蔷薇倚着桥栏开了
动人心弦
惰性知识
浅谈如何具有歌唱性弹奏钢琴
探索发展学生科学思维习惯的方法——以初中生物学实践活动为例
惰性知识
探索发展学生科学思维习惯的方法——以初中生物学实践活动为例
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策略研究
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策略研究
小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