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的院前急救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影响

2015-11-19 20:49黄燕玉
中外医疗 2015年20期
关键词:院前急救

黄燕玉

【摘要】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治疗的作用。方法整群选取该院自2013年11月-2014年11月间收治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患者43例不进行系统的院前急救措施,观察组患者43例使用系统的院前急救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快速好转人数为37例,好转率为86.05%;对照组患者中快速好转人数为31例,好转率为72.09%,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救治时系统院前抢救能够有效提升好转率,因此非常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 一氧化碳中毒;院前急救;好转率

【中图分类号】 R5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7(b)-0077-02

一氧化碳中毒又称煤气中毒,是人们在煤气取暖使用不当造成的一氧化碳中毒,该气体的特点是无色无味,在进入人体之后能够和血红蛋白进行快速结合,降低了血红蛋白运输氧气的途径导致细胞缺氧:另外CO还能够和细胞线粒体的色素ai进行结合从而抑制细胞内呼吸。一氧化碳中毒如果不能及时的进行救治那么很有可能导致患者死亡,因此院前急救非常的必要,该研究就对系统的院前急救对于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治疗作用进行研究,现将研究的结果报告如下:一氧化碳中毒又称煤气中毒,是由于一氧化碳气体进入人体之后造成血氧缺失呈现出中毒迹象的病症,由于一氧化碳中毒如果处理不及时那么非常容易导致患者死亡,因此该院对如何更好的抢救煤气中毒患者进行研究,该实验是该院白2013年11月-2014年11月间收治的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分别采用两种院前急救方式对其进行抢救,现将两种抢救方式的效果进行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选取该院白2013年11月-2014年11月间收治的86例急性煤气中毒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患者43例在送往治疗前没有进行系统的急救,该组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18例,年龄在15~6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4.8±0.4)岁,其中意识清晰的患者15例、昏睡患者19例、昏迷患者9例;观察组患者43例实施院前系统急救,该组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17例,年龄在12~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4±2.1)岁,其中意识清晰的患者18例、昏睡患者15例、昏迷患者1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送往医院之后进行常规的治疗,即使用甘露醇进行降颅压治疗,维持高压吸氧治疗等;观察组患者在送往医院治疗之前进行系统的急救措施,即在接到急性煤气中毒抢救电话之后,语音通话人员应该指导患者家属将其快速搬离现场,同时在运送的过程中注意给患者保温,然后将其放置于通风良好的区域,将紧束在患者腰部和脖子的衣服解开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医护人员到达之后应该立即对患者的昏迷情况进行评判,探查其吸道是否通畅,在患者的肩下部位垫上垫子保持其脖子处于伸展的状态;对于出现中毒典型反应如呕吐等,应该及时的清理其呼吸道和口腔内的异物以防发生窒息。呼吸道畅通之后立即进行吸氧治疗,缓解大脑细胞由于缺氧造成的损伤:并对患者的中毒程度进行准确的判断采用速效类药物进行抢救纠正其生命体征指标;如果出现呼吸困难或者心跳骤停等状况应该使用心肺脑复苏治疗措施,及时的纠正休克等;在所有的初步急救措施完成之后应该立即运送至医院进行下一步的治疗,运送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各类仪器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检测和观察,如果出现异常的状况应该立即告知随行医生进行救治,同时将症状表现等做好详细准确的记录;频繁的检查患者呼吸道是否通畅,如果有痰液应该及时的进行清理,另外还要和医院进行沟通告知患者的具体情况并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急救出诊护士在患者运送的过程中不仅要观察临床症状变化、生命体征指标等还要避免行气管插管治疗患者的管道脱落等,最后交由急诊科医师进行后续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病情迅速好转人数,好转缓慢人数、死亡人数等指标,同时将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等进行详细的记录。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该次的研究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不,组间的数据采用X2进行检验,P<0.05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治疗之后对照组患者中病情迅速得到好转的人数为31例(72.09%),病情恢复时间较慢的人数为9例(20.93%),死亡人数为3例(6.98%);观察组患者中病情迅速好转的人数为37例(86.05%),恢复缓慢的人数为6例(13.95%),死亡人数为0,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3 讨论

院前急救指的是第一救援者在抵达现场之后实行的一系列的和治疗有关的措施,从而起到缓解和抑制病情进一步恶化和发展趋势,直至将其运送至医院接受更为专业的治疗。院前急救一般适用于病情比较危急的患者,比如突发性疾病、急性中毒、意外事故等。

煤气中毒是秋冬两季比较容易发生的安全事故,人们在取暖的过程中没有做好CO的排放路径造成毒气泄漏,另外煤炭没有完全燃烧同样也会产生一氧化碳气体,给患者身体造成严重的伤害。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由于细胞严重缺氧,所以病情也非常危急,如果没有及时的抢救措施,那么会导致脑细胞缺氧凋亡最终导致脑死亡。系统的院前急救能够让患者快速远离煤气泄漏的区域,然后在空气新鲜的地方重新获得充足的氧气,改善细胞缺氧状况:另外通过对患者的体位的调整和心肺脑复苏治疗能够一定程度上缓解中毒的症状,同时在运送的过程中利用救护车上的设备进行对生命体征的检测观察和治疗,针对性的进行预防,准确的判断患者的中毒程度,为人院治疗提供更为可续的理论依据。途中运送的护士将观察和检测的指标向医生和医院的急救部门进行沟通,将患者的情况进行传达让医院做好充分的治疗准备工作,为抢救节省时间。煤气中毒还会造成患者的出现多种后遗症,比如四肢乏力、反复头疼等情况,通过院前急救能够有效的避免,希望在以后的治疗过程中能够对该方面的情况进行研究。该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未采用系统的院前急救措施,患者在治疗之后的平均恢复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同时该组患者死亡人数3例(6.98%),观察组患者全部得到有效的治疗没有发生死亡情况,死亡率为0,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死亡率和相关研究资料保持一致。

综上所述,在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采用系统的院前急救措施能够为入院治疗提供详细的患者资料,还能够有效的抑制患者的病情发展,同时为治疗争取时间,给救治的有效性提供帮助,因此非常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院前急救
紧急气管插管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院前急救中的意义
探讨车祸多发伤患者院前急救方案的应用效果
序贯评估病情对颅脑外伤患者院前急救效率及预后的影响
序贯评估病情对颅脑外伤患者院前急救效率及预后的影响
急危重症孕产妇的院前急救方法以及护理措施分析
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的应用
纳洛酮在院前发生急性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