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C护牙素与氟保护漆在正畸治疗中抑制牙釉质脱矿的临床效果比较

2015-11-19 01:04徐晓静
中外医疗 2015年17期
关键词:正畸治疗

徐晓静

【摘要】目的探究cc护牙素与氟保护漆在正畸治疗中抑制牙釉质脱矿的临床效果。方法整群选取白2012年1月-2014年9月来该院接受正畸治疗的171例(3930颗牙)患者为该次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平行对照法将其随机分成三组,其中A组57例,1302颗牙,于正畸治疗中以对右侧牙齿行相似口味牙膏处理的患者为对照组,以应用Gc护牙素对左侧牙齿进行处理的患者为护牙素组;B组57例,1293颗牙,以左侧牙齿行氟保护漆处理的患者为氟保护漆组,以右侧牙齿行釉质粘接剂A液处理的患者为对照组;C组57例,1335颗牙,对左侧牙齿行CC护牙素处理者为护牙素组,对右侧牙齿行氟保护漆处理者为氟保护漆组,对比各组牙釉质脱矿状况。结果A组中护牙素组釉质脱矿指数增加值(0.070±0.030)vs(0.097±0.018)较对照组低(P<0.05),B组中氟保护漆组釉质脱矿指数增加值(O.068±0.025)vs(0.099±0.030)较对照组低(P<0.05),C组中氟保护漆组釉质脱矿指数增加值(O.067±0.012)vs(0.061±0.019)与护牙素组氟保护漆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正畸治疗中,cC护牙素与氟保护漆均具有牙釉质脱矿抑制作用,临床上应引起足够重视。

【关键词】 GC护牙素;氟保护漆;正畸治疗;牙釉质脱矿

【中图分类号】R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15)06(b)-0103-02

目前,伴随着矫治技术的日益成熟,满足患者对牙齿美容的需求已成为可能,但矫治器拆除后或正畸治疗中基于牙齿唇颊面形态不规则下易出现白垩色斑块,形成釉质脱矿情况。国内外诸多报道提示,基于无预防措施状况下,正畸者牙釉质脱矿发生率达60%左右,大部分呈轻度脱矿状,少数为重度脱矿,故积极预防或抑制釉质脱矿已成为了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q。为了深入探究GC护牙素与氟保护漆在正畸治疗中抑制牙釉质脱矿的临床效果,该研究主要对该院于2012年1月-2014年9月收治的接受正畸治疗的171例(3930颗牙)患者进行平行对照研究,相关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选择该院2012年1月-2014年9月收治的正畸治疗的171例(3930颗牙)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平行对照法将其随机分成三组,其中A组57例(对照组、护牙素组),1302颗牙,男性1例,女性36例,年龄(12~19)岁,年龄(15.65±1.02)岁;B组57例(对照组、氟保护漆组),1293颗牙,男性24例,女性33例,年龄(11~19)岁,年龄(14.87±1.13)岁;C组57例(氟保护漆组、护牙素组),1335颗牙,男性18例,女性39例,年龄(13~18)岁,年龄(14.98±1.37)岁。每组对照组和护牙素组或氟保护漆组基数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①初次接受正畸治疗者;②上、下颌均予以固定正畸矫治者,无釉质发育不全者;③临床资料齐全,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①伴有支气管哮喘史、酪蛋白过敏史者;②氟斑牙、釉质发育不全者;③对氟保护漆成分过敏者。

1.4 方法

1.4.1 材料选择采用源白日本GC公司的GC护牙素(ToothMousse-CC护牙素,不含氟)及产白北京鑫源恒信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的氟保护漆f含0.10%氟离子的双氟硅烷溶液)及由天津合成材料工业研究所提供的京津釉质粘接剂A液,并结合黑人草莓味牙膏(苏州市金茂日用化学品有限公司),于正畸治疗中抑制牙釉质脱矿。

1.4.2 治疗方法依据随机平行对照法将其随机分成3组,其中A组57例(1302颗牙),主要划分为两组,对照组对右侧牙齿行相似口味牙膏处理,护牙素组应用cc护牙素对左侧牙齿进行处理;B组57例(1293颗牙),其中氟保护漆组对左侧牙齿行氟保护漆处理,对照组对右侧牙齿行釉质粘接剂A液处理;C组57例(1335颗牙),其中护牙素组对左侧牙齿行cc护牙素处理,氟保护漆组对右侧牙齿行氟保护漆处置。GC护牙素用法:每月复诊时进行1次牙齿涂布处置;氟保护漆用法:每间隔3个月进行1次复诊,于每次复诊时均对牙齿进行1次涂布处置。主要由2名专业医生对矫治前后牙齿牙釉质脱矿状况进行评估。

1.5 观察指标

观察三组矫治前后牙齿釉质脱矿指数变化情况,依据牙齿唇颊面分区,将每颗牙齿分为9个区域,行釉质脱矿计分:O分:无釉质脱矿情况;1分:伴有轻度釉质脱矿情况;2分:呈重度釉质脱矿状,并存在牙体缺损状况。所有区域得分之和除以9即为釉质脱矿指数。

1.6 统计方法

对以上数据采用SPSS19.0数据统计软件开展系统性分析,并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予以t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矫治过程中,立足于两侧牙齿釉质脱矿指数角度,各组均有增加情况,其中A组中护牙素组釉质脱矿指数增加值较对照组低(P<0.05),B组中氟保护漆组釉质脱矿指数增加值较对照组低(P<0.05),C组中护牙素组釉质脱矿指数增加值与氟保护漆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如表1所示。

3 讨论

诸多研究资料提示,正畸治疗中易出现釉质脱矿,以患者、牙齿为个体,其发生率分别为60%、15%左右。究其形成机制,基于菌斑等微生物影响下,易诱导局部微环境pH降低,导致羟磷灰石晶体遭到破坏,钙等离子白釉质处脱出。目前,针对该病治疗而言,多提倡再矿化治疗。

GC护牙素作为一种非氟促再矿化制剂,主要以CPP-ACP(酪蛋白磷酸肽钙磷复合体)为主要成分,其中酪蛋白磷酸肽属于生物活性肽,主要白牛奶中提取,在运送氟、磷、钙至牙齿中起载体作用,可结合无定形磷酸,构成CPP-ACP,将钙、磷酸盐离子(生物活性)运至牙齿表面,进而存库磷酸钙储。在牙釉质表面,一旦钙磷离子呈高浓度,可为牙齿储备充分的钙、磷酸根离子,进而发挥釉质脱矿抑制作用。此外,CPP-ACP可抑制主要致龋菌(譬如发酵乳酸杆菌等),并能对唾液获得性膜上细菌黏附形成十扰,刺激其代谢,诱导下产酸量下降,从而对菌斑酸性环境进行中和,改善pH值,阻滞牙釉质脱矿。据体外研究提示,利用CPP-ACP对再矿化病损釉质进行处理,对酸的抵抗力较正常再矿化釉质高。

氟化物作为一种有效防龋手段,究其作用机制,可侵入釉质中,刺激羟磷灰石,形成氟磷灰石(难溶于酸);另外,在牙釉质表面,局部用氟可形成氟化钙样物质,能促使氟库释放大量氟离子,提高抗釉质脱矿能力;还可与钙桥结合,促使釉质表面白南能下降,抑制菌斑形成。在氟保护漆中,氟侵入致龋细菌胞浆内主要以弱酸氟化氢方式进行,可促使胞浆pH值下降,阻滞细菌产酸能力,预防细菌对葡萄糖产生转化利用,从而减少龋病发生率。有学者应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对采用氟保护漆的患儿进行系统研究,于实验前后行尿氟测定,发现氟保护漆若含0.50%氟化钠,则可达安全性要求,对患儿体内氟化物水平基本不会造成影响。而在本文研究中,通过对接受正畸治疗的171例患者进行研究,发现A组、B组中护牙素组、氟保护漆组釉质脱矿指数(0.070±0.030)vs (0.070±0.030);(0.068±0.025)vs(0.099±0.030)增加值均较对照组低(P<0.05),提示在正畸治疗中,氟保护漆与GC护牙素均可发挥牙釉质脱矿抑制效果,这与上述研究结论一致,临床上应引起足够重视。

综上所述,GC护牙素与氟保护漆对降低正畸治疗者牙齿牙釉质脱矿发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积极推广与使用。

猜你喜欢
正畸治疗
牙周正畸联合疗法在牙周病中的应用效果
在口腔修复中正畸治疗的临床应用探讨
正畸治疗中拔除第一前磨牙对下颌第三磨牙轴倾度的影响
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牙列缺失伴牙颌畸形的效果观察
减数矫治病例拔牙间隙关闭后牙龈折痕的影响因素研究
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正畸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