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父亲攀比儿女酿祸端

2015-11-21 09:01孙修峰
人生十六七 2015年6期
关键词:张超大江建军

■孙修峰

两位父亲攀比儿女酿祸端

■孙修峰

一场邻居的酒席,他们却因为自家儿子的问题吵架,甚至大打出手,最后引发了一场流血事件……到底是什么怨仇让这对原本和睦的邻居视对方为仇人呢?

子女考上大学,成功父亲春风得意

2007年8月的一天,辽宁省盘山县的村民黄建军家里一派喜气洋洋。原来,19岁的大女儿黄新玲,收到了来自吉林一所高校的录取通知书,成为黄家有史以来的第一位大学生,也是村里的第一位大学生。姐姐的成功激励着弟弟黄新宇,他学习也十分刻苦,成绩在班级名列前茅。

张大江是黄建军的邻居,两家还沾点亲戚,平时关系很好。张大江的儿子张超和黄新宇是同学,学习成绩一直较差。因为平日走得近,所以张大江经常叫儿子去找黄新宇请教学业。

高三下学期的一次模拟考试,黄新宇考了全班第4名。白天一起下地干活时,黄建军问张大江:“张超这次模拟考试成绩怎么样?”张大江叹了口气说:“哎,就别提这个不争气的东西了!”黄建军安慰他说:“也不用怪孩子,只要他尽力就可以了。”张大江听了之后,不停地摇头:“摊上这样的孩子没办法啊!还是你家新玲、新宇让人省心……”

2008年夏天,黄新宇在当年的高考中顺利地被辽宁一所大学录取,而张超只考了300多分,自然什么学校都没考上。儿子、女儿如今双双成了大学生,黄建军的腰板挺得更直了,脸上的喜气赶都赶不掉,亲朋好友们纷纷夸他们两口子教育有方,命中有福,黄新玲、黄新宇姐弟俩也成为四邻八方称赞的对象。

对朋友的一双儿女,张大江心中羡慕极了,他强烈要求儿子复读一年,来年一定要考上大学。但是,张超的基础实在太差,尽管他也想把功课学好,可无论怎样努力,成绩仍然进步不前,为此张大江没少在家发脾气。

有一次,黄建军关心地对他说:“孩子基础差,你就花点钱给张超请个家教吧!我家新玲前两天在电话里说,她现在一边上大学一边给人做家教呢!”张大江听了,心中更是郁闷:看看人家的孩子,已经能在外面给人做家教赚钱了,自己的儿子还要花钱请家教补习,这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黄建军还说:“新宇听说姐姐做家教,自己也吵着要去,哎,我本来是不赞成他们去做家教的,自己就是再穷,贷款也要供他们,可是他们说做家教既能挣钱,又能锻炼自己的能力……我说不过他们,也就不再管了。”

张大江明显感觉到对方语气中的显摆,越听越不是个滋味:你明明知道我儿了学习成绩差,还故意在我面前炫耀自己那对宝贝儿女,这不是故意奚落我吗?

气归气,可张大江后来还是花钱给儿子请了英语、数学的家教。谁知张超在父母的压力面前,居然越学越丧气,模拟考试成绩不升反降。看着儿子卷子上那点可怜的分数,张大江气坏了,骂道:“瞧你那副没出息的熊样!什么时候你才能像人家黄家姐弟俩给我争争脸啊?”张超不服,梗着脖子说:“上大学又不是唯一的出路,如今很多没上大学的人,不照样在社会上混得很好?”张大江听了就来气,抬手打了儿子一巴掌:“我看你要是上不了大学,将来能混出个什么名堂……”

张超被激怒了,干脆放弃了。五一节过后,他偷偷拿了家里的1500多元钱,离家出走了。两个星期后,张超才打电话回家告诉父母,说他眼下在沈阳一家电子公司上班了,每月工资1000元……张大江又气又急,真想去省城一趟把这个不争气的儿子“押”回来,后来在妻子的一再劝说下才作罢。他长叹一声:“真是个扶不起来的阿斗啊!一个月区区千八百元的薪水就满足了?”

因为心情不好,张大江在外出时不小心崴了脚。黄建军听说后,专门到家中来看他,安慰说:“算了,张超已经尽力了。乡下的孩子,毕竟能上大学的是少数,你就别难为他了……”听到这儿,张大江脸上又有点挂不住了,虽然对方是好心安慰,但他总觉得黄建军话里话外有嘲讽之意:你儿子已经拼尽全力了,可还是上不了大学,只能说明他太笨了。虽然自己也怪儿子不争气,但别人这么说自己儿子,张大江的心里还是很不舒服的。可自己孩子“技不如人”,张大江一时又底气全无,在黄建军面前感觉有点抬不起头来。

打工儿子当上主管,心中的憋屈一扫而光

转眼间到了2011年7月,黄新玲大学毕业了。因为与大学里的男友分手了,受到打击的她回到了家乡。黄建军夫妇哪知道这些,他们看着女儿带回来的毕业证,兴奋极了,连睡觉前都要再看一眼才能睡踏实。可黄新玲是满肚子的心事。

从大四的下学期开始,黄新玲参加了很多招聘会,但是,由于专业的限制,她可选择的就业面很窄,加上很多用人单位都要求求职者“有相关工作经验”,一时求职连连碰壁。后来好不容易联系上一家,可对方开出的月薪很低,算算除去租房吃饭的开销,并不能省下什么钱,所以她没答应。就这样拖啊拖,直到毕业离校,黄新玲都没找到一份理想工作,真的是一毕业就失业。

后来,在父母的鼓励下,黄新玲开始向附近几个县市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招考发起冲击。谁知,这条路上更是“血流成河”,100甚至200比1的录取比例,一次次毫不客气地把黄新玲挡在门外……大半年时间下来,看着女儿累得苦不堪言,却一无所获,黄建军夫妻俩这才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大学文凭有了,可往后的路又在何方?

一天,张大江在路上遇见了黄建军,就问他:“新玲大学毕业了吧,在哪上班啊?”黄建军讪笑着说:“这孩子野心大得很,找了几家单位,都觉得不好,在家复习准备考公务员呢!”张大江赞叹道:“还是你家新玲有理想,现在公务员很吃香啊!”

女儿还没找到工作,转眼间,儿子又大学毕业了。和姐姐一样,黄新宇也成了“闲赋一族”。看着儿子的毕业证,黄建军已没有了当初的兴奋,心情日渐沉重。

一天,张大江在家门口遇见了黄新玲和黄建军父女,就说:“新玲,做了公务员以后可别忘了你张叔叔啊!”黄新玲不好意思地说:“张叔叔,你就别再取笑我了。公务员太难考,我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张大江笑着说:“你这孩子尽说傻话。你有这个条件,也有能力,我家张超想考公务员都没资格呢!老黄,你就等着享子女的清福吧……”见黄建军脸色有些不自然,张大江似乎意识到了什么,转身进了屋。

黄建军听得心里当然不是个滋味:你姓张的是不是看我两个孩子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心里特别痛快啊?明明知道公务员难考,还说这种屁话,不是故意挤兑我吗!

慢慢地,人们了解到黄家姐弟是因为没找到工作才呆在家里的,纷纷感叹:供一个大学生上学少说要六、七万元,可看现在这形势,这十多万元不就是打了水漂吗?看看人家没上大学去打工的,既不用花这份“冤枉钱”,而且还逐渐成了“主管”、“经理”,混得一点不差啊……

2012年,黄新玲依旧在家奋斗,黄新宇则去了省城寻梦。一个月后,黄新宇告知父母,自己在沈阳高新区一家电子公司上班了……黄建军听后,压在心上的石头总算搬走了一块:不管怎样,儿子总算有了工作,总比呆在家里让别人看笑话强。

这天,张大江看到黄建军买了很多干辣椒,就问他做什么用,黄建军笑呵呵地说:“新宇在沈阳上班了,这孩子从小就爱吃他妈妈炒的香辣花生,这不,打电话来要给炒点寄过去。”张大江说:“新宇在哪个单位上班?工资高吧?”黄建军说:“听说是一家合资企业,规模挺大的,每月挣得不少,他现在干劲很足呢!”

张大江听了,附和了两句,心中却想:有啥神气的?拿了大学文凭,不是一样当个打工仔……

几天后,张大江突然来到黄建军家。坐下后,他笑呵呵地说:“原来新宇就在张超他们公司上班啊,你咋不早说呢?听说新宇在公司干得不错,下个月张超准备争取给他们这些新员工加点薪水,以后新宇要是有什么困难,你就叫他找张超吧!”原来,张超半年前被提为公司部门主管,黄新宇到沈阳参加应聘,刚好是张超与人事资源部的人一起去招聘,后来在张超的帮助下,黄新宇顺利地进入公司。得知这一情况后,张大江直夸儿子有能耐,心里长久以来因为自家孩子没能上大学的那股憋屈,霎时一扫而空!

黄家夫妇听得面面相觑,简直有点不敢相信:就那个不争气的张超,如今竟成了自己儿子的上司?可事实摆在那儿,不容置疑。后来,黄建军打了个哈哈岔开了话题。看着对方不自然的脸色,张大江心里乐开了花……

明争暗斗攀比升级,冲动之下引发流血事件

从此,张大江和黄建军两人间的角色彻底调了个位,张大江经常在黄建军面前说起自己儿子的能干。

有一次,有个邻居迁新居,黄建军、张大江同在一桌喝酒。席间有人感叹自己的子女读书不上进,将来不是进城打工,就是在家种地的料,并向黄建军请教是怎么教育孩子的。黄建军正要说话,张大江就插在了前头,“打工怎么了?张超现在在沈阳混得比那些大学生好多了,都当主管了。依我看,这个大学上不上无所谓。”黄建军说:“怎么能这么说呢?没有知识终归是要被淘汰的,看看那些真正的成功人士,哪一个不是高学历的。”张大江很不以为然:“文凭不能代表水平,有些学校培养出来的都是书呆子型的人,眼高手低,谁都不爱用。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就是这个道理。”接着,他又笑呵呵地加了一句,“我家张超一天大学都没上过,可现在是主管,手下都是一群大学生呢!”说完,还用余光瞄了黄建军几眼。

看到张大江一副“父凭子贵”的样子,黄建军心理就不平衡,他决定让儿子换个岗位,不要继续在张超的手下工作。

黄新宇听到爸爸说张叔叔在老家处处有意无意地压制、嘲讽自家人时,好胜心起,后来就辞职了。可是,辞职后的他又一时找不到工作,失去了经济来源,手头积蓄又不多,只得又回了家。

看到儿子落魄回来,黄建军又是一阵伤心难过,暗暗怪自己多嘴,是他一时赌气,才让儿子丢了工作。现在儿子赋闲在家,别人又该看笑话了,加上女儿屡考屡败,大学毕业后连一天班都没上过,黄建军的心情糟到了极点。

当初,为了供姐弟俩读书,黄建军向亲友们借了不少债。一些亲友见姐弟俩都大学毕业两、三年了,就开始来催债,黄建军一时间内外交困,脾气越来越坏。

2013年12月里的一天,黄建军厚着脸皮好不容易才打发走一个亲友,又在门口遇到了张大江。得知黄建军正为还债发愁时,张大江笑着说:“张超刚发一笔奖金,才汇回家,反正我现在也不缺钱用,你先拿去救急吧!”一开始,黄建军还挺感动,谁知张大江又说:“哎,你也真够难的,好不容易供出两个大学生,如今孩子工作没着落,要债的人倒是一拨一拨的来,真是有点亏哦。”

黄建军的伤疤再次被揭起:你这不是存心看我的笑话吗?随后,他拒绝了对方的“好意”,说:“你替儿子把钱收好了,等将来娶媳妇用吧,我不需要!”

两人的关系越来越僵,平时总爱为子女的事情暗中较劲。一天中午,张大江得知黄新玲赴沈阳考试再次受挫,就故意隔着院子大声说:“张超现在已经升经理助理了,这小子,别看读书不行,干事业还真有一套呢!”黄建军听后,只有暗中生闷气。

也许是因为心情太好,张大江每天走起路来都是腆胸叠肚的,逢人大老远的就主动打招呼。见对方的风头完全盖过了自己,黄建军心中愈发觉得不爽,看他也越来越不顺眼。

2014年3月29日这天下午,一位平时关系不错的邻居给孙子办满月,来邀请黄建军。黄建军听说张大江也去,本不想参加,可后来碍于情面还是硬着头皮去了。聚餐时,张大江又和人侃起自己儿子当经理助理之事,还说有人就是喜欢闹性子,不知好歹,儿子帮助了别人,还没落个好。黄建军在旁边忍不住说:“知识永远是第一位的,那些靠耍小聪明得意一时的人,十有八九难得长久。可笑的是,有些个人还把这当成本事四处炫耀。”这时,又有人问到黄新玲姐弟俩的工作,黄建军长叹一声:“他们不像人家会溜须拍马,现在是虎落平阳被犬欺!连我这个当爹的,因为子女暂时没找到工作,也经常被人讥笑啊……”

张大江见黄建军话中带刺,忍不住问他:“张超升了官,碍你什么事了?你在旁边指桑骂槐地说什么溜须拍马,你这不是在有意诋毁我儿子吗?”黄建军不甘示弱:“天下溜须拍马之人多着呢,你怎么知道我是说你儿子?是不是你心虚了?”

张大江把酒杯一摔,喝道:“你今天给我说清楚,谁溜须拍马了?否则今天咱俩没完!”黄建军说:“真不爱跟你这个不讲道理的人讲话,怪不得生出的儿子也是个混混!”

这一句话,又戳到张大江的痛处。别看他总说上大学是白上,可自己儿子没有学历,始终是他心里最大的遗憾。平常,他最怕别人说张超是个“混混”。

张大江喝了不少酒,头脑发热,于是气冲冲地过来一把揪住黄建军的衣领说:“他妈的谁儿子是混混?你家孩子就了不起了?”黄建军挣了半天也没能挣开张大江的手,一气之下,一拳打在张大江脸上。张大江眼冒金星,看到一旁有个啤酒瓶,就顺手捡起来砸向黄建军的头。黄建军下意识地伸手挡过去,只听“砰”的一声,啤酒瓶重重地砸在黄建军的手臂上,碎了,玻璃渣将他的额头划开一个大口子。黄建军“哎哟”一声,右手捂着左手臂蹲在地上,鲜血顺着手指缝直往外流,脸上也鲜血直流……

在场的人吓坏了,连忙将黄建军送往医院。结果,黄建军左小臂骨折,肌肉严重挫伤,头上缝了6针。事后,在朋友的劝解下两家初步达成赔偿事宜,张大江为自己的莽撞付出了代价,初步核算下来,黄建军的医疗、营养、误工等费用近3万元。

医生还表示,伤者年龄较大,骨头愈合非常慢,估计一年之内是不能下地干活了,而且痊愈后也要尽量避免干重活。这对一个靠种地吃饭的农民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损失。原本和睦的邻居,因为攀比儿女的成绩,却酿成悲剧。

猜你喜欢
张超大江建军
庆祝建军95周年
百万雄师过大江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pattern formation of a gas–liquid interfacial AC current argon discharge plasma with a deionized water electrode
心中的大江
无论等多久
搞笑秀
庆祝建军八十三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