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叙述视角分析

2015-11-23 00:47■罗
剑南文学 2015年14期
关键词:全知聊斋志异叙述者

■罗 婷

《聊斋志异》叙述视角分析

■罗 婷

所谓叙事视角就是文本叙事时谋篇布局的关键,也是读者进入文本世界的关键,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读者阅读时一般不细究角度问题,但当你带着视角意识去读作品时,就会发现视角无处不在。“蒲松龄在运用叙事角度方面的清醒意识和高超的艺术功力。”

“叙述作品往往蕴含着文化密码,而且蕴含着作家个人的心灵密码。还作品以生命感,而不是把作品当成无生命的机械原件加以拆解,就有必要发觉叙事视角和作者的内在联系,深入的解读作品所蕴含的的作家心灵密码。”所谓叙事视角就是文本叙事时谋篇布局的关键,也是读者进入文本世界的关键,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读者阅读时一般不细究角度问题,但当你带着视角意识去读作品时,就会发现视角无处不在。“蒲松龄在运用叙事角度方面的清醒意识和高超的艺术功力。”《聊斋志异》近五百篇作品的叙事角度千变万化,视角艺术运用得妥帖精当,综合运用第一人称叙事角度、全知叙事角度和限知叙事角度等叙事角度,使各个故事中的叙事不落痕迹而又极有渗透力。下面,本文以作者叙述文本的不同视角以及文本自身,进行逆向思维,揣摩作者心灵深处的情结,进入作品生命本体,还作者尊严。

一、全知角度

全知视角,是指叙事者可以超然地俯瞰故事并控制情节进展,叙述者无所不知、无所不在,可以洞察并有权说出作品中任何一个人物都无从得知的秘密。“叙事者既在人物之内又在人物之外,知道他们身上所发生的一切,但又从不与其中的任何一个人物认同。”

受古代盛兴的史传文学的影响,直到《聊斋志异》,中国古代文言小说的叙述视角单一化局限才得到全面突破,多种叙事视角在文本中形成,叙事艺术渐趋成熟。但是全知叙述视角在聊斋中仍然占很大比重。《胭脂》等很多篇张都采用全知角度。整个行文采用的全知视角,作者以史官态度对叙述纵横捭阖,大大缩短了行文时间。故事情节环环相扣,紧凑跳跃,使读者心系情节发展,跟随叙述者的目光高高低低,前前后后。文章中全知视角的选用使人物个性更加鲜明突出,读者的心里感受更加强烈。

二、限知叙事视角

限知视角,叙述者知道的和人物知道的一样多,人物不知道的事,叙述者无权叙述,叙述者可以是几个人轮流充当,限知叙述作者可以用第一人称的姿态出现,也可以不直接出现而比较客观地以第二人称去观察和叙述。《聊斋志异》中如《聂小倩》就采用限知视角。

《聂小倩》一文中,作者把宁采臣推向故事前台,把他作者整个故事前进的中介,借他的视角来感受和演绎。整篇文章中宁采臣处在蒙蔽状态,而聂小倩和燕赤霞相对处于显明地带,却以宁采臣之口叙述出来,所以悬念重重,一波三折。

宁采臣客观地把事情讲出来,仅是他知道的部分,而聂小倩、燕赤霞的世界他都是无从得知的。因为读者站在宁采臣的角度,所以又可见宁采臣的内心世界。如宁采臣见到燕赤霞时,对他身份不得知,只在追问之下得知是“秦人”;聂小倩有难求助于燕时,直说他是奇人,怎么奇也没有道明;当宁采臣求去其屋中睡时,燕赤霞百般推辞,又千般告诫不要动随身的小箱子。因为读者在限知视角内获得的信息跟宁采臣的是一样的,所以一样报以好奇,文章的起伏更是体会得淋漓尽致。所有这一切的谜团,只等得燕赤霞自己表明身份后才知道。等到这时读者方觉得畅快,之前的不解又化成另外一份欢喜使人回味无穷。

由此可见,“视角可以展开一个独特的视镜,包括展示新的人生层面,心得对世界的感觉,以及新的审美趣味、描写色彩和文体形态。也就是说,成功的视角革新,可能引起叙事文体的革新。”

三、综合视角运用

在文学运用中,限知视角和全知视角界限并不那么鲜明。作者常常综合运用,以局部的限知视角构成全篇整体的全知视角,进而得到一种视角的流动性,以形写神。全知视角下,叙述者全盘掌控故事情节发展,而限知视角则让行文过程更加精细如同亲身经历一般。蒲松龄在小说中将两种视角融会贯通,所表现的虚幻世界具有独特而鲜明的真实感,让读者身临其境仿佛就是身边发生的事情,真实可感。

两种视角的精妙运用在《娇娜》篇中得到很好表现。《娇娜》篇开头采用全知全能的史官叙述将孔雪笠的身世、“蕴藉”的性格以及擅长写诗的事实交代得一清二楚。同时将寄宿普陀寺的因缘、寺庙周围的单家府第也在三言两语中说的明明白白。接着时间定格在下大雪的某天之后,立刻转向孔生的视角,偶过单家门,见得一个少年出来。视角又陡然转换到少年处,见到孔生立马行礼并邀请至家。之后,视角在孔生、少年和全知视角之间来来回回,并且时而深入孔生的内心,时而跳转到少年心底,整个行文紧凑流动,人物可感可亲。故事发展到孔生胸膛生疮时转换为全知视角,整个叙事各条线索依次展开,叙述者随意出入,将整个慌乱的场面展现得顺畅透彻。待娇娜来时,视角又立刻换到孔生处,“贪近娇姿”,“不觉其苦”等言语,将娇娜的出尘绝艳通过孔生的诙谐夸张的表情和内心感受写出。之后视角再度流转,快速的将孔生与松娘成亲生子的情节写完。

全篇不同的叙事视角选择,提供给读者迥异的世界感觉,行文的色彩和趣味变幻多端。之间作者删繁就简,突出中心,不愧是讲故事的大师。《聊斋志异》在独特的视角选择下,情节离奇曲折,幻化形象刻划得独具特色。蒲松龄用一支笔,将一个个鲜明生动的奇幻世界呈现在我们眼前;借助叙述语言的张力,将其内心的神韵表达出来。

(山东大学)

猜你喜欢
全知聊斋志异叙述者
《聊斋志异》:不一样的魑魅魍魉
《漫漫圣诞归家路》中的叙述者与叙述话语
“我”是“不可信的叙述者”么?——鲁迅作品《祝福》中的叙事者之探讨
全知,共情:教师团队培训的出发点
“我”是“不可信的叙述者”么?——鲁迅作品《祝福》中的叙事者之探讨
禅宗“多视角”叙事对传统“全知视角”的解构
以比尔为叙述者讲述《早秋》
成语连线
全知视角下的《心迷宫》文本解读
《聊斋志异》与前四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