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会“发烧”吗

2015-11-29 01:55汇编刘晓婧
科学之友 2015年13期
关键词:厄尔尼诺气温气候

汇编|刘晓婧

创新专家茶座

这个夏天会“发烧”吗

汇编|刘晓婧

“美国气候科学家在最新一期的科技公报上正式宣布,厄尔尼诺再次到来,2015年或将成为有气象纪录以来最炎热的一年。小伙伴们hold住啊!”但打开微信,这段“耸人听闻”的消息就足以让人hold不住。

坏小子“厄尔尼诺”

厄尔尼诺是指太平洋赤道海域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升温现象,就好似海水“感冒发烧”了。这种现象一般持续12个月左右,但也有长达18个月的情况,通常都会跨越2个年份。比如,上一次厄尔尼诺事件就出现在2009—2010年。

厄尔尼诺和与之相反(海水异常降温)的拉尼娜现象,都来源于西班牙语的圣婴。最早是南美洲渔民在圣诞节前后注意到这种海水温度异常的现象,“圣婴”之名便由此而来。其中,厄尔尼诺是“小男孩”之意,拉尼娜是“小女孩”之意,二者在气象学上堪称“顽童”一对。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为什么会广受关注呢?科学家研究发现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的出现,不仅会对沿岸的生态系统带来严重影响,还会引起了全球大范围气候异常,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影响。简单地说,这两种现象都与全球气候变化有着密切联系,可能导致极端天气发生的频次增加。

“最热一年” 气温变化不大

“‘有气象纪录以来最热’的表达是站得住脚的,但其影响有些被夸大。”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召民对此作出了权威回答,“2015年可能是会比往年热一点,但气温并不会上升得特别高,短时间内气候发生很大变化的可能性很小。”

王召民解释,本次厄尔尼诺的到来,之所以会给民众带来“最热”的印象,是因为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全球变暖”的节奏似乎处在了停滞状态,攀升的气温甚至还出现了下降的态势。因此,在这次厄尔尼诺到来时,全球平均温度的升高便格外引人注目,甚至引发了微信中的“最热”一说,虽然“最热”的表达有些夸大,但王召民表示,因厄尔尼诺而带来的洪涝灾害等影响,还是需要正视的。1998年长江流域洪涝灾害的“罪魁祸首”就是厄尔尼诺。不过,2015年“厄尔尼诺”究竟会带来怎样的影响,是否有其他因素共同发力,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专家点津一:“发烧”的后果

环太平洋地区气候“凌乱”

大海“发烧”也会造成各种不适,因此需要通过海洋与大气之间的能量交换来改变大气环流和温度分布,“治疗”的过程必然会使得气候出现一定程度的异常。

厄尔尼诺一“现身”,环太平洋地区几乎无一能平静躲过。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王启祎称,当出现厄尔尼诺时,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巴西等国家会干旱少雨,而南美沿岸的秘鲁、厄瓜多尔等地可能暴雨成灾,美国东部等地冬天则会出现极寒。自2014年夏天以来,厄尔尼诺对全球气候扰动已经显现。据资料显示,2014年6月底,持续强降雨在南美洲引发洪水,巴拉圭、阿根廷等地36万多人被迫离开家园,而水资源充沛的巴西却遭遇了1930年以来最严峻的干旱,城市水资源告急。2014年11月以来,美国中东部地区先后遭遇6次大范围暴风雪天气袭击。

厄尔尼诺的影响也波及到了我国,使得我国的气候也很“凌乱”。据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夏季,我国雨水“南多北少”,华北出现空汛,而2015年的冬季,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将偏高1.1 ℃,是名副其实的“暖冬”。

2015年4月上旬,长江中下游地区天气急转直下,遭遇“倒春寒”,气温出现断崖式下跌,部分地区竟然4月份还飘雪。王启祎对此解释,这其实并不是厄尔尼诺的直接影响结果,但可以肯定的是,暖冬之后极易发生“倒春寒”现象。

专家点津二:次年的“爆发”

降水:“南涝北旱”现象2015年或将继续出现

专家指出,根据历次厄尔尼诺年对中国气候影响的统计,厄尔尼诺影响最明显的时期是其发生后的次年。王启祎指出,在我国,厄尔尼诺发威的主要地区集中在中东部,它的影响明显而复杂。

根据国家防总的预测数据分析,2015年我国长江流域降水将总体偏多,中下游可能发生较重洪涝灾害。王启祎称,这就是厄尔尼诺对我国影响的一个表现。“南涝北旱”的情况还可能持续出现,在2015年的夏季,长江中下游的雨季将会推迟,进入梅雨的日期可能偏晚,而华北地区的雨水偏少,较易发生干旱,甚至可能出现夏秋连旱。

气温:华北迎酷暑东北过“冷夏”

在气温方面,王启祎分析,2015年华北地区可能迎来高温酷暑天气,夏季热浪袭人,而东北地区则冷空气活动频繁,夏季气温异常偏低,遭遇“冷夏”。长江中下游地区持续降水将会拉低气温,天气阴凉,部分地区将继2014年再次出现“凉夏”。此外,西北太平洋台风的产生个数及在我国沿海登陆个数均会比正常年份偏少。

有媒体报道,2015年热力可能再度刷新纪录,有望冲击有气候纪录以来最炎热的一年。王启祎称,气温变化受多重因素影响,不过厄尔尼诺事件会增加气温蹿高的可能性。

强度:厄尔尼诺相对“温和”

本次厄尔尼诺将持续多久?王启祎称,虽然厄尔尼诺曾有减弱的迹象,但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3月,海表温度又开始升高,距平指数维持在0.5 ℃及以上,因此,厄尔尼诺事件仍在持续中。从目前的资料来分析,2014—2015年的厄尔尼诺不会像1997—1998年那么强,大约为弱到中等强度级别。

厄尔尼诺导致极端天气事件频发,这与气候变暖有关系吗?王启祎认为,厄尔尼诺和气候变暖相互作用,共同影响了气候的变化。

厄尔尼诺会对全球气候有增暖作用,它把海洋升温产生的能量释放到大气之中,比如厄尔尼诺年容易出现暖冬。与此同时,气候不断变暖、海温升高也增加了厄尔尼诺的强度和影响,导致强降雨和干旱等极端气候频发。

专家点津三:防范很重要

经济损失严重

厄尔尼诺直接或间接改变着人类的生存环境。1925年,受厄尔尼诺影响,秘鲁沙漠地区雨量达到400毫米,而此前5年的总降雨量不足20毫米。丰沛的雨水将几乎寸草不生的沙漠变成了水草丰美的绿洲。王启祎认为,厄尔尼诺对人类的影响有利也有弊,不过灾害远远大于它所带来的利益。

据历史记载,1950年以来,世界上曾经发生过13次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现象不仅会危害海洋生物及生态环境,还会引起气候异常及相关气象灾害。据相关资料显示,1982—1983年的厄尔尼诺事件导致秘鲁的捕鱼量从过去的1 030万吨锐减到180万吨,美国作为鱼粉的代用品黄豆的价格暴涨3倍,饲料价格上涨反过来又致使鸡的零售价猛涨。同时,菲律宾干旱严重,导致椰子价格大幅度上扬,又使制造肥皂和清洁剂的成本大大提高。世界气象组织报告指出,这次厄尔尼诺造成了全球130亿美元的直接经济损失。1997—1998年的厄尔尼诺最为严重,程度极强。统计资料显示,当时的厄尔尼诺事件引发的灾害至少造成2万人死亡,全球经济损失高达340多亿美元。

未雨绸缪做好应急准备

提前防范厄尔尼诺可能造成的连锁灾害性反应,减少损害,这点尤为重要。王启祎建议,在2015年的汛期,长江中下游地区要特别注意防范暴雨洪涝可能造成的城市内涝,还要防范可能出现的山洪地质灾害。东北地区的低温冷害会对水稻等农作物产生不利影响,相关大宗商品价格也会发生波动。此外,对于华北地区可能出现的干旱和高温,相关部门可以提前安排,建立健全农田水利系统、改进耕作制度、提高抗旱水平等。

公众反应“略显不足”

普通公众对厄尔尼诺事件的反应“略显不足”。专家指出,根据2014年北京进行的一项调查数据,40%的公众根本不了解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含义,“要知道气象灾害占了所有自然灾害的70%,造成的损失也相当大,如2012年北京特大暴雨洪涝灾害曾造成79人死亡,这是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

虽然中国的防灾减灾体系已比较完善,但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比如在体制上应该逐步扁平化,减少中间层次使指挥更加前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鼓励公众参加一些社区的学习,学习防灾减灾知识,学习自救、互救、情景模拟,参加基本常识的讲座、培训班等。

延伸阅读

美洲大雨滂沱,亚洲热浪“烤”验

对本次厄尔尼诺,美国国家气象局说,美国南部以及南美洲降水量恐将猛增,暴雨频袭。据美国气象专家解释,美国南部从加利福尼亚州到得克萨斯州再到佛罗里达州,降水量都会上升。但厄尔尼诺并非100%会增加降水,1997—1998年厄尔尼诺爆发时,美国从加州到华盛顿州,冬季降水量都低于平均值,而印度南部的安得拉邦因高温天气造成的死亡人数在逐渐攀升,高温天气在印度持续肆虐,首都新德里的最高气温逼近45 ℃。东南部一些地区的最高气温甚至达到48 ℃,为两年来最高,超出正常平均温度约5 ℃。在《印度斯坦时报》中有一张照片是新德里一条马路的一段路面被晒化,白色的人行横道标志线扭曲变形,甚至被融化的沥青所掩盖。

百年17次厄尔尼诺发威

厄尔尼诺现象是发生在热带太平洋海域海温异常增暖的一种气候现象,大范围热带太平洋增暖,会造成全球气候的变化,如果这个状态维持3个月以上,就可以确定是真正发生了厄尔尼诺事件。厄尔尼诺事件每隔3~7年就会发生一次,100多年间共发生了17起。

1972—1973年,秘鲁经历了世界上最严重的一次渔业资源骤减,全球干旱,粮食大量减产;我国北方也发生大面积水资源短缺。1982—1983年,全世界1 300~1 500人丧生,经济损失超过百亿美元。1997—1998年,非洲经历大范围干旱,东南亚的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南美洲的巴西遭受干旱,而我国长江则发生全流域大洪水。

猜你喜欢
厄尔尼诺气温气候
基于FY-3D和FY-4A的气温时空融合
深冬气温多变 蔬菜管理要随机应变
瞧,气候大不同
气候变暖会怎样?
都是气候变暖惹的祸
与气温成反比的东西
极强“厄尔尼诺”来了
什么是厄尔尼诺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