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白河水源地地球物理勘查

2015-12-02 02:44任政委刘文增王春辉龙慧
地下水 2015年5期
关键词:水源地含水层电阻率

任政委,刘文增,王春辉,龙慧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河北保定071051)

潮白河水源地位于北京市顺义区马坡镇。南北长约4.5 km,东西宽度约1.0 km,面积约3.79 km2。区内地层为第四系冲、洪积沉积物。河床表层为中、粗砂砾石层,透水性好,局部为亚砂土。地下水含量丰富、水质优良。埋深50~150 m存在4~5个含水层组,为供水主要目标层。

为查明潮白河地下水源地核心区含水层结构,在水源地典型区段开展音频大地电磁和可控源地震勘查,为水源地合理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1 水源地地球物理勘查

1.1 含水层地球物理特征

地球物理探测效果取决于地下地球物理场特征的差异变化程度。这些差异的变化程度取决于被探测介质的含水量、孔隙尺寸、地层结构等因素。用于区别含水层最有效的地球物理特征参数为电阻率和地震波速。

电阻率:从含水砂砾石层至含泥质砾石层,电阻率显著减小。

地震波速:隔水层具有较强的反射振幅,其波组连续性、同相性及频相稳定特征是划分隔水层的标志,两组强反射波组之间的强度减弱分布特征,反映地下砂砾含水层的空间分布规律。

松散含水层典型地球物理响应见图1:

图1 松散含水层地球物理响应

1.2 音频大地电磁勘查成果分析

音频大地电磁采用天然场源,观测的基本参数为时间域正交的电场分量(Ex、Ey)和磁场分量(Hx、Hy)。通过频谱分析及一系列运算,求得不同频率的视电阻率值。勘探深度随着频率的变小而增大,通过改变频率可以达到测深的目的。

1.2.1 地电特征

将音频大地电磁反演与同一纬度的20#钻孔柱状图进行对比分析(图2)。20#井深225 m,静水位48 m。从钻孔柱状图上看,含水层岩性以砂砾石、砂砾石含卵石为主,在音频大地电磁剖面中表现为高阻,当泥质含量增加时电阻率降低。因此,该方法能准确地划分出含水层空间结构。

表1 地点特征

1.2.2 成果分析

由图1可得,电阻率呈高-低-高分布,对应该位置含水层分布为含水层-隔水层-含水层交替出现。浅部0~40 m,局部电阻率值大于90 Ω·m,推断为静水位面以上干砂层。深度40~60 m,电阻率45~60 Ω·m,为中砂至粗砂地层,富水性中等。深度60~140 m,电阻率值大于60 Ω·m,该层富水性较好。深度140~210 m,由于粘土含量增加,电阻率逐渐降至25 Ω·m。深度219 m,电阻率逐渐抬升,推测已进入完整基岩。

图2 音频大地电磁法勘查结果

图3 浅层地震法勘查结果

古河道在电法勘查结果表现为明显的高阻圈闭特征(图2),富水性较好。由图2可得,距剖面起点30~90 m及180~240 m段,电阻率大于90 Ω·m,推断为古河道含砂卵砾层,富水性较好,是两处理想的定井井位。

1.3 可控源地震勘查成果分析

震源采用Minivib车载可控震源,该震源具有自相关能力,抗干扰能力强,地震波信号性能稳定;其扫描频率、频带范围可调,可激发高频率、宽频带的可控制的震荡波。

地震波向地下深部传播,遇到介质弹性差异面时会发生反射、透射和折射等物理过程,在地表若干位置布置检波器,配合地震仪采集来自地下弹性界面的地震反射波信号。处理、分析和研究相关记录,可以推断该工作区的地下地质信息。

通过速度分析,得到地震反射波组双程反射时间-叠加速度关系,通过时间-深度转换计算,得到双程反射时间-深度关系。依据西-2号井钻孔资料,对地震反射波组进行层位标定(表2)。

表2 地震反射波组与含水层位对应关系表

由图3可得,静水位深度变化呈49 m~50 m逐渐变深的形态;呈210 m~215 m由浅至深的变化形态。5个含水层组呈现条带状缓降形态,属典型的山前冲洪积水系古河道层状异常规律。距剖面起点40~100 m,深度70~150 m,地震反射波组明显减弱,局部出现中断,推断以上四处区域存在砂卵石层、富水性较好,且各个含水层组上下贯通性较好。距剖面起点160~240 m在深度70~150 m之间,地震反射波组明显减弱,推断该区域为古河道。与音频大地电磁勘查结果一致。

2 结语

(1)音频大地电磁电阻率呈高-低-高分布,地震勘查反射波组整体呈间断不连续性,这与该区域砂泥岩互层,局部存在含砂透晶体及古河道砂砾石与粘砂层互层密切相关。

(2)5个含水层组呈现条带状缓降形态,属典型的山前冲洪积水系古河道层状异常规律,且各个含水层组上下贯通性较好。

(3)本区域静水位为48~50 m,整体趋势呈北浅南深、西浅东深;基岩埋深为200~220 m,整体趋势,北浅南深,中间浅两边深。

[1]Kneisel,C.,Assessment of subsurface lithology in mountain environments using 2D resistivity imaging,Geomorphology 80,32-44,2006

[2]武毅,查恩来等编著,含水层含水量预测综合物探技术[M].地质出版社,2012年.

[3]曹福祥,尹秉喜等,电导率成像系统在西部地下水勘查中的应用[J],物探与化探,2005 年04期.

[4]何樵登,熊维纲,应用地球物理教程-地震勘探[M],1990.

[5]谢里夫,吉尔达特,勘探地震学[M] ,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

猜你喜欢
水源地含水层电阻率
某备用水源地水库流域内水污染源分析及建议
基于广义径向流模型的非均质孔隙含水层井流试验分析
基于防腐层电阻率的埋地管道防腐层退化规律
浅议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划分
生态环境部公布6个县级水源地环境问题典型案例
天津地铁深基坑深层承压水水力联系试验研究
河南省集中供水水源地水质状况调查评价
随钻电阻率测井的固定探测深度合成方法
海洋可控源电磁场视电阻率计算方法
倾斜线圈随钻电磁波电阻率测量仪器的响应模拟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