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蒙山片区永善县旅游发展研究

2015-12-02 04:21刘祥恒罗明义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永善县永善比重

刘祥恒 罗明义

(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永善县位于乌蒙山脉云贵高原北部和金沙江南岸,地处云南省昭通市北部,并紧靠世界第三大水电站溪洛渡电站,拥有壮美的高峡平湖景观,旖旎的高山草场云海,悠久的历史文化古镇和绚丽的民族风情,旅游资源丰富,区位交通便捷,具有发展文化生态旅游的比较优势和条件[1]。近年来,随着溪洛渡水电站名气的提升、政府对旅游的着力打造及宣传,永善县的各项旅游经济指标迅速增长,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和前景,目前旅游业已被列入全县加快发展的新兴产业。

1 永善旅游发展现状

近年来,永善县旅游业经过大力的发展,已经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成效,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1 旅游接待人数和收入快速增长

自2006年以来,随着溪洛渡电站建设带来的大量消费人群,以及近几年积极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永善县旅游接待人数和收入逐年增加,并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发展态势。从旅游接待人数看,2013年接待国内外游客78.43万人次,比2006年(18.25万人次)增长了 3.3倍,年均递增23.2%[1];从旅游收入看,2013 旅游总收入达到39 565.1万元,比2006年(2 761.4万元)增长了13.2倍,年均递增46.1%;总体呈现出持续快速增长的发展态势,充分显示出永善旅游发展的潜力和优势。

1.2 游客结构出现新的变化

一方面,随着永善加快旅游景区点、旅游小镇和特色旅游乡村的开发建设,这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本地和周边消费群体的出游,促使游客结构出现新的变化趋势,以当地和周边地区为主的一日游游客快速增长,从2006年的6.56万人次迅速增加到2013年的54.38万人次(见表1),年均递增35.3%,反映出当地和周边游客市场的旅游消费需求十分旺盛。

表1 永善县2006—2013年旅游接待人数和收入表

另一方面,自2006年以来永善接待过夜游客的年均增长率仅有10.8%,同时随着一日游游客的快速增长,过夜游客比重也相对从64.2%下降为30.7%,说明目前永善的旅游产品对外地游客的吸引力还相对较弱。因此,加大旅游景区点开发建设,以吸引更多的外地游客尤其是中远程游客,不断扩大过夜游客的规模和数量,提高过夜游客增长速度和比重,是永善旅游开发建设、市场开拓和产业发展的重点。

1.3 游客人均消费水平不断增加

近年来,随着永善县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的快速增长,游客人均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从2006年的游客人均消费151.23元提高到2013年的504.5元。其中,过夜游客人均消费从150元提高到446元,一日游游客人均消费从100元提高到272元。2013年,过夜游客人均消费水平比一日游游客人均消费高出174元,接待过夜游客的旅游收入达到24 755万元,占到2013年全县旅游总收入39 565万元的62.6%,可见过夜游客对全县旅游收入的贡献较大。因此,大力发展以休闲度假为主的旅游产品,不仅能够吸引更多的外地过夜游客,而且能够促进旅游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从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财税增加和群众增收。

2 永善旅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永善县虽然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成效,但由于主观认识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存在如下四个方面的问题和困难:

2.1 旅游发展观念落后

首先,缺乏旅游市场观念。仅从本地旅游资源角度出发,认为发展旅游没有多少资源优势和发展前景,导致旅游开发建设,乡村旅游、农家乐发展等也比较薄弱。同时,缺乏响亮的旅游品牌,旅游宣传促销不足,导致旅游市场开拓也十分薄弱。其次,缺乏旅游创新观念。大多数乡镇没有抓住小集镇建设、乡村建设、移民搬迁等机遇,结合旅游发展打造具有特色和吸引力的旅游小镇和乡村;没有结合旅游发展打造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休闲果园,以延伸农业产业链,增加农业产出附加值;部分乡镇对传统民居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及文化传承人发掘保护不足等。

2.2 旅游开发建设滞后

由于认识不足、观念落后,以及缺乏科学的旅游规划指导,永善县旅游资源开发和建设发展处于自发和无序状态。尽管少数乡镇对旅游开发建设十分积极,但旅游景区建设规模小、档次低,旅游服务设施不配套,旅游服务质量水平低,导致旅游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都比较弱;此外大多数乡镇旅游开发建设还基本停留在未开发或初期开发状态。旅游开发建设的严重滞后,不仅难以适应国内外旅游市场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趋势,就连县内和周边区域的旅游消费需求都难以满足。

2.3 旅游供给市场薄弱

近年来,由于全县社会经济发展的重点集中在配合溪洛渡电站建设上,因此旅游产业发展总体缓慢,不仅旅游开发建设严重滞后,而且旅游市场主体发育不足,旅游产业体系不完善,导致旅游供给市场十分薄弱。根据不完全统计,至今全县还没有一家旅行社,没有一个A级以上景区,也没有旅游车船公司和专门的旅游购物点等;旅游住宿设施虽然较多,并有多家基本达到星级标准,但目前尚无挂星级旅游饭店,旅游公共服务设施也寥寥无几,更谈不上具有龙头带动作用的大旅游集团企业。因此,旅游市场主体发育不足,旅游服务设施不配套,旅游产业体系不完善,会使全县旅游缺乏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

2.4 要素资源短缺约束

一是土地资源的约束,尤其永善是典型的山区县,山高坡陡、峡高谷深,可供建设用地的总规模十分有限,根据土地利用规划至2015年为5 671公顷,至2020年为5 967公顷,因此如何尽可能合理开发利用沼泽地、荒草地、盐碱地、沙地、裸地等自然保留地是解决土地资源约束的重要路径。二是资金短缺的约束,永善县是国家级重点贫困县,特色产业发展薄弱,地方财力十分有限,群众收入水平较低,难以依靠地方财力搞旅游开发建设,因此必须积极招商引资和争取上级部门的资金扶持,并有效整合各种专项资金推动旅游开发建设。三是旅游人才不足的约束,不仅导游、酒店、景区等一线旅游服务人才少,而且懂旅游、善经营、会管理的旅游经营人才、行政管理人才也十分缺乏。

3 永善目前的旅游市场特征分析

为了充分了解永善县目前旅游市场情况,获得永善县旅游业发展情况的第一手资料,课题组对永善县进行了旅游市场问卷调查,包括对外地游客和本地游客的调查,共发出游客问卷调查表400份,在收回的386份游客问卷调查表中,有效问卷调查表372份,无效问卷调查表14份,游客问卷调查表的有效率为96.4%,基本上能够综合反映永善县旅游市场发展的总体情况。

3.1 旅游市场游客特征分析

3.1.1 游客性别、年龄及受教育程度

大约有47.8%的游客为女性,51.9%的游客为男性。其中,年龄段比重最大的是36~50岁的游客,占全部游客调查数的35.6%;其次是年龄段15~25岁的游客,占27%;再次是年龄段26~35岁的游客,占21.8%。上述三个年龄段的游客合计占到84.4%,可以看出到永善县旅游的游客年龄层次偏于中青年为主。从游客的受教育程度看,具有初中及以下学历的游客比重占31.7%;高中和中专学历的游客比重占38.7%;本科和大专学历的游客比重占26.1%;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游客比重占3.5%。可见高中及以下学历的游客比重达到70.5%,游客的学历层次相对较低。

3.1.2 游客的职业构成及收入构成

游客职业为学生的最多,比重占全部游客调查数的23.4%;其次,农民比重占到21%,再次是自由职业者和公司职员,分别占到15.6%;上述四类职业的游客比重达到75.6%,说明目前永善县的游客多数是没有固定职业的人群。月平均收入0~1 000元的游客比重占34.1%;月平均收入1 001~2 000元和2 001~3 000元的游客比重分别占25.8%和28.8%。上述三个收入层次的游客比重占到88.7%。可见中低收入水平人群是目前永善旅游的主要客源。

3.1.3 游客来源构成分析

从永善旅游市场游客来源构成看,昭通市内的游客比重高达86.3%,此外云南省内游客比重达7%,省外游客比重占6.7%,说明永善县旅游客源主要以本地游客为主;少量的中远程旅游客源也主要来自云南省内及周边的贵州省、四川省等。因此,未来永善旅游市场开拓,要在巩固发展本地和周边地区旅游客源市场的同时,加大对华中、华北、华东等经济发达地区的旅游客源市场开拓,以争取吸引更多的中远程旅游客源。

3.2 旅游市场游客出游分析

3.2.1 游客出游目的和方式分析

从永善旅游市场游客的出游目的看,以观光游览为出游目的游客比重占到50.0%;以休闲养生为出游目的游客比重仅占17.5%;另外访谈中还反映出大约有50%左右的游客,主要以居住地附近的旅游景区点为出游目的地。大约有77.9%的游客是家庭、亲友或单位同事结伴自助出游,或者自驾车出游;而通过旅行社组团方式前来永善旅游的游客比重仅有4.3%。

3.2.2 游客出游时间及逗留时间分析

大约有43.8%的游客选择在“周末及节假日”出游,此外其他闲暇时间出游的游客比重也占到39.8%,说明游客更趋于避开以黄金周为代表的旅游高峰期的理性出游。另外,游客问卷还显示,到永善旅游的游客,大约有28%的游客停留在三天以上,23.9%的游客停留两天,说明永善旅游还是具有一定的旅游吸引力。

3.2.3 游客的旅游消费情况

游客人均消费0~100元的比重为19.9%,101~200元的比重为33.7%,201~400元的比重为28.6%;游客人均消费400元以上的比重为17.8%。旅游消费结构上,大约有54%的受访者认为餐饮费用在他们的出行费用中所占比重较高;有37.9%的游客认为购物消费的比重较高;有30.6%的游客认为住宿消费较高;有27.2%的游客认为交通费用较高;而认为旅游景区门票消费高的游客比重仅有13.4%,说明旅游市场主要以本地和周边游客为主,游客人均消费水平偏低。

3.3 旅游市场游客认知分析

3.3.1 游客对永善旅游发展优势的看法

大约有75.5%的游客认为永善旅游发展的优势在于“优美的自然风光”;有29%的游客认为是“深厚的文化底蕴”;有20.2%的游客认为是“交通便利”;有16.4%的游客认为是“政府较为重视”;而认为“宣传及市场营销到位”和“知名度高”的游客比重仅有12.1%和7.3%。说明永善旅游的特色主要以自然风光为主,但旅游宣传促销薄弱,需要政府和旅游部门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手段扩大旅游宣传效应,提升永善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

3.3.2 游客对永善县旅游发展问题的看法

有51.9%游客认为基础设施不完善;有39.5%的游客认为特色不突出、景观单一;有36%的游客认为交通不便;此外,认为开发层次低的游客比重占33.6%,认为宣传力度不够的游客比重占26.6%,认为形式雷同的游客仅占8.1%。说明永善旅游资源由于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不便和特色不突出,导致旅游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也相对较弱。

3.3.3 游客对永善旅游的认可度

大约有40.9%的游客表示会再次游览,有40.1%的游客表示会考虑再次游览,仅有5.6%的游客表示不会再来游览。同时,大约有48.4%的游客表示会考虑向亲朋好友推荐永善旅游,有46.2%的游客会向亲朋好友推荐永善旅游;不会向亲朋好友推荐永善旅游的游客比重仅有5.4%。说明永善旅游还是具有较强的吸引力,通过高水平的开发建设,必然能够赢得更多游客的认可和“口碑宣传”。

4 永善旅游今后发展的主要对策

根据本文对永善县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分析,结合上述永善县目前旅游市场的具体特点,为了推动本地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永善县今后可综合考虑以下对策:

4.1 突破交通“瓶颈”制约

首先,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发改、交通部门的大力支持,加快昭永二级路、沿江高等级路建设和213国道改造提升等,尽快形成永善县与主干高速公路的连接路网,提高进入永善县的旅游通达条件;其次,结合全县通乡通村道路改造提升,加强县域内的旅游小镇、特色旅游乡村、旅游景区的连接公路建设,尽快提升县域内的旅游通达环境;最后,积极推动永善沿江港口、码头和游船等水上交通设施建设力度,尽快形成金沙江水运航线和水陆旅游环线,为加快永善旅游发展奠定良好的交通基础设施条件。

4.2 加快旅游开发建设

要针对目前永善旅游开发缓慢滞后、产品特色不足、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弱等突出问题,充分发挥永善县的资源环境、市场区位等比较优势,面向国内外旅游市场消费需求,按照旅游发展总体布局,以开发建设溪洛渡金江峡谷旅游带、高山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带为重点,以开发休闲度假旅游品种为核心,从推进永善重点旅游项目建设着手,加快重点旅游景区、旅游小镇及旅游特色乡村建设,大力开发现代电站旅游、高峡平湖旅游、草山湿地旅游、康体养生旅游、民族文化旅游、农业休闲旅游等旅游产品系列,形成内容丰富、层次多样、各具特色、带动力强的旅游吸引物,增加游客的参与性、娱乐性、体验性和休闲度假性,促进永善旅游产品的多元化、精品化、名牌化发展,增强永善县的旅游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

4.3 完善旅游产业体系

要针对目前永善县旅游接待服务设施不配套、层次低和公共服务设施薄弱等突出问题,抓住国家培育旅游业“两业”和云南建设旅游强省的新机遇,立足国内外休闲度假旅游发展的大趋势,紧紧围绕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加快以旅游交通、住宿、餐饮、游览、娱乐、购物等为重点的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建设;加快以游客服务中心、游客休息站(点)、自驾车营地、旅游厕所、旅游公共标识、旅游信息化等为重点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强以旅游安全管控、安全预警、安全救援、安全保险等为一体的旅游安全保障体系建设[2],为加快永善县旅游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4.4 积极推动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推动产业融合发展,要积极推动旅游产业与农业融合发展,依托永善县优美的田园风光,丰富的农、林、果产品等特色资源,优化农业种植结构,重点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和现代农业,打造农业生产大地艺术、庄园经济和特色乡村,提高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水平,进一步提升第一产业,成为休闲农业旅游协调发展的示范区[3]。要积极推动旅游产业与加工业融合发展,依托永善县以彝族、苗族、回族等为主的多民族传统手工艺品和地方土特产品加工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目标,以建设本地区传统产品加工基地为基础,大力发展旅游商品加工业、生态食品加工业等,把永善县打造成云南民族传统旅游商品研发、加工、批发和销售基地,进一步做精第二产业。

4.5 健全旅游人才管理机制

要不断优化旅游人才发展环境,优先保证旅游人才投资,创新旅游人才培育机制,努力搭建旅游人才发展平台;积极开发旅游人才资源,促进旅游人才结构优化,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人才辈出”的良性旅游人才发展机制,为实现永善旅游发展目标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广泛的智力支持。要选派旅游相关从业人员,尤其是管理人员到旅游发达地区、旅游大专院校等进行学习交流[4],更多地了解旅游新业态和新趋势,并采取“定向培养、对口服务”的模式,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尤其是对项目策划、旅游开发、市场营销、企业管理方面的培训,对口培养一批高级专业旅游人才;同时加强与国内旅游学科建设较好院校的合作,建立旅游实习基地,利用学校的科研能力,在旅游开发规划、产业结构调整、旅游循环经济、生态建设等方面进行相关专题研究[5],促进永善旅游健康发展。

[1]何池康,姜若愚.云南旅游产业发展年度报告[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3:68-72.

[2]谢朝武,张俊.时空因素与我国旅游突发事件的关联影响——基于最优尺度分析[J].经济管理,2014(3):126-134.

[3]赵仕红,常向阳.休闲农业旅游市场中介分析——基于南京市的调研[J].农村经济,2014(4):125-129.

[4]宋德利.旅游高职教育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旅游科学,2012,26(2):85-94.

[5]张丹宇.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学术探索,2015(2):73-77.

猜你喜欢
永善县永善比重
荔枝红了
侨商戴永善:人生接力推 事业攀高远
根深才会叶茂源远方能流长
永善县总工会:禁毒、防艾宣传进社区
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或仍下降
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及比重
关于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的几个问题
朱邦雄的陶壁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