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2015-12-05 08:53郑月凤温州市瓯海区统计局浙江温州325005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消费水平温州市城镇居民

郑月凤(温州市瓯海区统计局,浙江温州325005)

温州市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郑月凤
(温州市瓯海区统计局,浙江温州325005)

对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有助于推进形成与经济发展形式相适应的居民消费格局,促进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借助温州统计年鉴,收集1994—2013年温州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消费价格指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城镇人口自然增长率等相关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影响温州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因素,进而提出促进温州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政策建议。

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多元回归;政策建议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市场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提振作用日益明显。消费是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环节,经济生活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合理的居民消费有助于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促进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1];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其在扩大内需方面也起着积极作用;同时,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状况对政府研究制定消费政策、调整产业结构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温州市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现状分析

1994—2013年,温州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总体呈现增长态势,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明显提高,消费结构趋于优化。全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由1994年的3 942元增加到2013年的25 624元,年均增长27.5%;除1998年和2007年外,其余年份均以不同幅度增长,其中2002年在扩大内需政策、入世效应和企业工资增长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居民消费需求增长最为显著,达29.04%;同时,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加快,消费层次逐步提高。根据《2014年温州统计年鉴》,温州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增长速度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基本保持同步(见图1①)。

二、温州市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总体特征

在我国,城镇常住居民是城镇居民消费的主体。一般地,可以将城镇居民按照性别、年龄、收入水平、教育水平等进行分类[2]。本研究从居民收入的角度切入,对消费主体结构进行分类研究。通过数据分析,温州市城镇居民在消费水平总体提高的同时,不同阶层、地区的居民消费支出差距也随之发生变化;此外,居民消费结构也逐渐趋向合理。

图1 1994-2013年温州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与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对比情况 单位:%

(一)不同阶层间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差距逐步下降

根据《2014年温州统计年鉴》,按照收入从低到高排列,将温州市城镇居民收入分为7个等级,依次为最低收入、低收入、中等偏下、中等收入、中等偏上、高收入、最高收入[3],占总人数的比重分别为3%、5%、10%、18%、20%、20%、13%、11%。其中,最高收入与最低收入的平均消费支出倍数(H/L)围绕4上下波动,且呈现总体逐步下降的趋势,在2007年达到最大值5后开始逐步下降,到2012年该倍数降至3左右(如图2所示②)。

图2 部分年份温州市城镇居民最高收入户(H)和最低收入户(L)差距状况

(二)不同区、县(市)间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差距呈扩大趋势

温州历年统计年鉴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数据显示,2007年温州12个县、市、区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高低绝对差为9 948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一差距逐步扩大,2009年、2010年和2011年分别扩大到11 206元、13 363元、14 452元,并呈继续扩大的趋势。

(三)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波动下行

从温州市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走势来看,自2001年以来基本围绕38%上下波动,总体上呈现出较平稳的下行态势,消费结构向合理化方向转化。就食品消费内部结构而言,温州城镇居民的食品消费已从原来的数量扩张型,转变为现在的质量优化型,追求消费结构更加多元、食材更加高级、食物更加营养。因此,主食在居民家庭消费中的比重在持续下降,而水产品、动物性食品、蔬菜等高级食品的消费在大幅上升。这充分说明,温州市城镇居民食品消费观念正在改变,食品消费已进入从“吃得饱”到“吃得好”再到“吃得精”的新阶段。

三、影响温州市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因素分析

(一) x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居民消费支出起着决定性作用[4]。经济学上,通常用消费函数来表示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之间的依存关系。该消费函数以人均可支配收入为自变量、消费为因变量。一定条件下,消费会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变动而呈现同向变动,即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消费也随之增加;反之,亦然。

(二) x2——城镇消费价格指数(上年=100)

物价水平是消费水平的重要和直接影响因素[5]。从社会宏观视角看,在其他因素保持一定的情况下,当社会物价水平越高时,其货币的购买力就越低;反之,物价越低,则货币购买力越高。因而,物价水平与货币购买力成反比,亦即消费水平与货币的购买能力成正比[6]。

(三) x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万元)

投资与消费相辅相成、互为因果。投资是着眼于未来的发展,消费是关注于当前的生活,二者对社会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起着直接而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投资与消费之间相互制约,表现为投资多了,消费就少了;同时,二者之间又相互促进,投资是为了更好地消费,消费是为了更好地投资。因此,协调好二者之间的分配比例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

(四) x4——城镇人口自然增长率(‰)

在消费总量一定的情况下,人口数量与消费水平成反比,即人口数量越多,且增长速度越快,则人均消费水平越低;反之,人口数量越少,增长速度越慢,则人均消费水平越高。因此,新增人口的数量对新增社会财富及新生产的各种消费品的消费均会产生一定的作用。

综上所述,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有很多,除了以上四个因素以外,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国内生产总值、居民储蓄、通货膨胀等因素也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居民的消费。

(五)相关数据

温州市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各个影响因素的调查数据见表1。

四、模型的参数估计、检验和修正

(一)模型的参数估计

1.散点图

利用Eviews6.0软件,分别作出y与x1,x2,x3,x4的散点图(见图3③)。从图3可以看出,x1,x2,x3,x4分别与y呈线性关系。

表1 温州市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指标值

图3 温州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与各影响因素散点图

2.普通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

假定模型中随机项满足基本假定,运用OLS方法估计模型的参数,利用计量经济学Eviews6.0软件对被解释变量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与各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下:

Dependent Variable:Y

Method:Least Squares

Date:07/09/15 Time:09:57

Sample:1994 2013

Included observations:20

Variable X1 X2 X3 X4 C R-squared Adjusted R-squared S.E.of regression Sum squared resid Log likelihood F-statistic Prob(F-statistic) Coefficient 0.827 400 -5.181 075 -0.000 176 -58.180 86 522.181 8 0.993 849 0.992 209 591.213 6 5 243 002. -153.145 5 605.929 7 0.000 000 Std.Error 0.040 322 22.794 46 4.71E-05 42.796 25 2 752.918 Mean dependent var S.D.dependent var Akaike info criterion Schwarz criterion Hannan-Quinn criter. Durbin-Watson stat t-Statistic 20.519 86 -0.227 295 -3.737 532 -1.359 485 0.189 683 Prob. 0.000 0 0.823 3 0.002 0 0.194 1 0.852 1 13 286.25 6 698.051 15.814 55 16.063 48 15.863 14 1.488 371

得到基本回归方程:

y=522.181 8+0.827 4x1-5.181 075x2-0.000 176 x3-58.180 86x4

t=(0.189 683)(20.519 86)(-0.227 295)(-3.737 532) (-1.359 485)

R2=0.993 849 7Adj R2=0.992 209F=605.929 7

由结果可知,可决系数R2=0.993 849 7,说明拟合优度较高;F=605.929 7>F(4,15)=4.89,模型总体显著;在给定α=0.05,临界值t(11)0.025=1.753,显然x2和x4没有通过t检验,且x4系数符号与经济意义不相符合,由此可判断该方程存在多重共线性。

(二)逐步回归

由于解释变量之间存在共线性,通过运用逐步回归法消除多重共线性的影响后,得到如下最优模型:

Dependent Variable:Y

Method:Stepwise Regression

Date:07/09/15 Time:10:14

Sample:1994 2013

Included observations:20

Number of always included regressors:3

No search regressors

Selection method:Stepwise forwards

Stopping criterion:p-value forwards/backwards=0.5/0.5故最优回归模型为:

Variable X1 X3 C R-squared Adjusted R-squared S.E.of regression Sum squared resid Log likelihood F-statistic Prob(F-statistic) Coefficient 0.835 094 -0.000 179 -686.847 3 0.993 086 0.992 272 588.812 7 5 893 907. -154.315 7 1 220.823 0.000 000 Std.Error 0.036 179 4.45E-05 408.759 5 Mean dependent var S.D.dependent var Akaike info criterion Schwarz criterion Hannan-Quinn criter. Durbin-Watson stat t-Statistic 23.082 18 -4.008 893 -1.780 322 Prob. 0.000 0 0.000 9 0.011 2 13 286.25 6 698.051 15.731 57 15.880 93 15.760 73 1.221 709

y=-686.847 3+0.835 094x1-0.000 179x3

t=(-1.780 322)(23.082 18)(-4.008 893)

R2=0.993 086 Adj R2=0.992 272 F=1 220.823

(三)模型检验

1.方程拟合优度检验

回归分析得R2=0.993 086和Adj R2=0.992 272,模型的拟合度较好,通过检验。

2.方程总体线性的显著性检验(F检验)

F=1 220.823,给定α=0.05,查F分布表,得到临界值F0.05(2,17)=3.59,显然有F>F0.05(2, 17),表明模型的线性关系在95%的置信水平下显著成立。

3.变量的显著性检验

给定α=0.05,查t分布表,可以得到临界值t(17)0.025=1.74,经回归分析得到所有t的数值均大于t(17)0.025=1.74,所以 x1,x3均通过t检验。

4.序列相关性检验

用杜宾-瓦森(Durbin-Watson)检验法,查表得dL=1.20,dU=1.41,由于dU<D.W.<4-dU,D.W.= 1.221 709,因此,序列不存在一阶自相关性。

综上所述,该模型通过了检验,较为理想。

(四)模型评价

最终模型显示,温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对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影响具有系统显著性。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温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个单位,将会引起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加0.835 094个单位,收入对支出的影响较为显著;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对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影响则相对较小。

五、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实证研究表明,温州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影响城镇居民消费的根本基础和重要前提,但价格指数的波动对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具有显著影响。由此可见,长期稳定的收入预期和价格指数的相对稳定是提高温州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重要保障,而良好、积极的消费支出可以较好地拉升和提振经济,进而促进温州国民经济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基于此,针对如何增加温州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

(一)继续保持城镇居民收入增长良好势头

研究表明,收入是影响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已有收入水平上,继续保持收入增长的良好势头,不仅可以进一步增强居民的消费信心,也能显著地提升居民的消费水平。一是继续改善和优化已有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借助加薪、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等手段,改善最低收入、低收入、中等偏下等群体的收入状况,适度提升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进一步协调和优化投资与消费的分配比例,提高劳动报酬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占比。二是继续深化二次分配改革,逐步减少收入分配不公现象,缩小社会收入差距,进一步激发、激活低收入群体的消费潜能。[7]

(二)建立和完善价格调控手段,整顿市场流通秩序

首先,物价部门要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完善价格调控机制,维护市场价格基本稳定,严厉打击各种操纵市场价格行为。其次,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转变职能、简政放权,立足市情,全面推进价格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清理价格管理权限,进一步减少政府定价项目,把政府定价范围主要限定在重要公用事业、公益性服务、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和涉及国计民生重要商品及服务价格,确保不因价格改革造成物价不稳。

(三)建立更加丰富、多元的消费市场

要为居民提供足够的商品与服务供给,满足城镇居民“有物可购”的需要。同时,要进一步升级、提升现有的消费市场,大力完善商品和服务的质量以及相关配套要素、环节,充分满足广大城镇居民“消费得好”问题,为他们提供更加良好的消费体验。[8]

(四)加快发展移动支付,倡导消费快捷支付

大力推进以网络支付、手机支付、书卡支付等为代表的快捷支付发展,倡导消费移动支付,逐步减少现金持有量,既能降低城镇居民将手中闲置货币“被动储蓄”的可能,又能够提高消费支付速度,进而提升消费体验。

(五)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筑牢居民消费“心理底线”

一是实现社会保障体系全覆盖,逐步减少直至杜绝居民因后顾之忧而产生的防范性储蓄,增加居民即期消费;二是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千方百计巩固和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强城镇居民消费预期;三是完善各种事业保险制度,努力创造更多再就业机会,增强居民的消费信心;四是提高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改善低收入家庭的消费状况。

注释:

①数据来源:根据1995—2014年温州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得出。

②数据来源:根据2002—2013年温州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而来。

③资料来源:根据2014年温州统计年鉴。

[1]余少谦.中国城镇消费结构变动及相关因素的实证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06(1):48-49.

[2]尹世杰.当代消费经济词典[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1:23-24.

[3]石瑶.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8.

[4]王吉恒,李敏,孟菲.论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因素[J].开放导报,2012(4):44-47.

[5]刘莹,陈坤权.中国城镇居民消费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J].采购与供应链,2011(23):136-137.

[6]马洪美.可支配收入、价格消费指数与消费的截断模型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3(6):6-7.

[7]沈建国,沈佳坤,王云中.非公经济中劳动者报酬提高适度幅度实证研究[J].河套学院学报,2014(12):1-3.

[8]严先溥.消费增速放缓需引起重视[J].经济观察,2011(12):79-80.

(责任编辑:台新民)

Quantitative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Wenzhou Urban Residents Consumption Level

ZHENG Yue-feng
(Wenzhou Ouhai District Bureau of Statistics,Wenzhou,325005,China)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urban residents consumption level will help to promote the formation and form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hat meet the needs of residents'consumption structure,and promote the virtuous cycle of national economy and healthy development.With the aid of statistical yearbook of Wenzhou,it collected in 1994-2013 urban residents per capita consumption expenditure in Wenzhou,urban per capita disposable income,urban consumer price index,the whole society investment in fixed assets a,urban natural population growth rate,etc.,by using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method,to analyze the influential elements of the Wenzhou urban residents consumption level,and brings forward policy suggestions to promote the urban residents consumption level in Wenzhou.

urban residents consumption level;multiple regression;policy suggestions

F127

A

1672-0105(2015)04-0063-06

10.3969/j.issn.1672-0105.2015.04.016

2015-11-04

郑月凤,温州市瓯海区统计局中级统计师,研究方向:经济统计与分析。

猜你喜欢
消费水平温州市城镇居民
预计到2050年中国城乡消费水平将无明显差距
城镇居民住房分布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浙江省温州市籀园小学
温州市神鹿种业有限公司
基于ELES模型的河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中国人均消费世界排名与增长预测研究
——基于指数增长模型
天津城镇居民增收再上新台阶
我国31省城镇居民消费水平(2007)
我国经济增长与国民消费的演进
温州市瓯三垟灯具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