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015-12-08 06:16庄亮
人间 2015年22期
关键词:思考问题矛盾解决问题

摘要:所有的思维都是从问题产生和开始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精心设问,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独立探索、掌握知识的能力;学生自身还要提高自觉提问的意识,使自己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勤于质疑,产生更高层次的问题。本文就思想政治教学中培养中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出了一些相关的建议。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8-0162-01

问题意识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呼唤,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何谓“问题”,即需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问题意识,就是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着手去解决问题的一种感觉,一种思维的心理过程。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切入口。

问题意识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呼唤。素质教育不仅需要改变我们的教法,更要求老师去引导学生改变学习的习惯、方法、方式、态度和精神。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关注有限的知识和记忆,更要关注促进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的研究性学习,老师的一个很重要职责,就是帮助学生形成一种主动探求人类文化知识,积极运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方式。为此,我们在实施研究型课程和学科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发现、提出、解决问题的动机,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学习策略,懂得学什么,何时学,何处学,为什么学和怎样学的问题,这是素质教育实施中必定要去研究的问题,因而,对学生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是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老师应该成为学生问题的培养者和指导者。

如何培养这种问题意识呢?

一、教师要精心设问,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索、掌握知识的能力

思想政治课理论性很强,如果教师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学生没有一点空闲时间自由地思考,也就难以提出问题。因此,教师要安排特定的情境,设计关键的问题,提供感悟的契机,创设思维的氛围,启发学生在探索中自觉结论并获取知识。例如,要求学生自己预习教学内容,进行独立思考,发现疑难,提出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甚至可以故意出“错”给学生留下“钻空子”的机会,设法让学生钻这个“空子”,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有独立探索问题的能力,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愿意多提问题、思考问题,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激情;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不独占课堂45分钟,尽量采用少讲、精讲、讲重点的方法,让学生有时间、有机会去思考、去提问。每一堂课都留给学生15分钟左右的时间,让他们去阅读、去思考、去讨论。

二、教师要引导和帮助学生主动地思考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首先,要指导学生从丰富的背景资料中获取和演绎问题、激发学生思维的活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想办法尽可能地让学生获得存疑质疑的丰富的背景资料,先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收集、查阅、调查、咨询、整理背景材料,为挖掘、发现和提出问题提供相关条件,然后再引导学生从已理解的问题上延伸或演绎出新问题,让学生讨论和分析知识点相关问题。其次,帮助学生从国内外的经济、政治等领域的现象中提炼问题,提高发散思维能力。另外,帮助学生认识和解决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矛盾冲突,解除思想上的困惑,增强理论学习的思辩力和分析力。当已知的科学理论知识与所发现的问题之间产生了矛盾和冲突,就成了触发“问题意识“的最佳切入点。一般来说,学生遇到了这些矛盾和冲突,思想上就产生了许多困惑和疑虑,但学生很难把这些矛盾和冲突用问题描述出来,或把这些矛盾和困惑当作问题探究,这就要求教师帮助学生解决矛盾和冲突,把矛盾回归为问题,并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思考。

三、学生自身要提高自觉提问意识,使自己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勤于质疑,产生更高层次的问题

在政治课课堂上要让学生敢问,需要营造一个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感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否则学生就不会多想,更不敢多问,难以挖掘和发挥出他们最大的潜能。第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敢说。“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主动放下架子,与学生多拉家常、交朋友,变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为教学相长的朋友关系,从感情上缩短与他们的距离。第二,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反复宣传“言者无罪”的思想,明确告诉学生盲目相信书本不好,老师喜欢学生“善疑”,从而鼓励学生大胆提问。第三,在学生提出问题和观点时,教师应尽量做到表情专注,态度和蔼,对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要认真对待,耐心解答,哪怕所提问题十分幼稚和肤浅,甚至是错误的,都要尽量给予肯定和鼓励,防止在言行上伤害他们的自尊,挫伤其积极性。第四,对大胆发问的同学,特别是创造性的问题要给予中肯评价,让他们从中感受成功的喜悦,使他们热情高涨,思维活跃,积极主动思考和提出更多学习中的问题。

心理学研究表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被动的思维。学生没有问题本身就是大问题,学生如果有问题意识,就会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强烈的内驱力,他们的思维就会为解决某一具体的局部的实际问题而启动,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就会采用查找资料、请教师长等手段,在有意或无意之中大大扩充了知识量。所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学生只有在不断地试图提出问题、克服一切困难、努力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会具有科学的探索精神和创造品质。

猜你喜欢
思考问题矛盾解决问题
“画图”是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根据已知条件思考问题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利用问题间的关联性思考问题
矛盾的我
爱的矛盾 外一首
面对面沟通交流 实打实解决问题
实现乡村善治要处理好两对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