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课题设计和论文写作为导向的研究生医学统计学分段式教学

2015-12-09 12:01汪全海,姚应水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5年4期
关键词:研究生教学改革

以课题设计和论文写作为导向的研究生医学统计学分段式教学

汪全海,姚应水

(皖南医学院 教务处,安徽 芜湖241000)

摘要:医学统计学是研究生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当前,研究生医学统计学教学存在一定问题,主要反映在研究生的课题设计和论文写作中。要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就要改革研究生医学统计学教学。本文探讨性提出以课题设计和论文为导向的研究生医学统计学分段式教学方法。

关键词:教学改革;研究生;医学统计学

收稿日期:2014-11-07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重点项目“研究生《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20100612)

作者简介:汪全海(1971-),男(汉族),安徽怀宁人,副教授,研究生(硕士),研究方向:医学高等教育。

通讯作者:姚应水

DOI:10.13555/j.cnki.c.m.e.2015.04.021

中图分类号:G643

Sectional Teaching in Medical Statistics for Postgraduate Aiming

at Subject Design and Medical Thesis Writing

WANG Quan-hai, YAO Ying-shui

(Academic Affairs Office of Wannan Medical College, Wuhu 241000, China)

Abstract:Medical statistics is the emphasis and difficulty in postgraduate education. At presen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about postgraduate teaching of medical statistics, graduate project design and thesis writing occurred common statistical error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graduate education, postgraduate medical statistics teaching reform should be performed. The thesis proposes the sectional teaching in medical statistics for postgraduate aiming at subject design and medical thesis writing.

Key Words:teaching reform; postgraduate; medical statistics

医学统计学是研究生阶段一门重要的医学专业基础课程,对培养研究生科研思维及分析解决实际科研问题的能力有着重要作用,但该课程对教师来说难教、对学生来说难学,很多学生完成学习后对课程知识理解很模糊,在课题设计和论文写作中统计学方法误用现象很常见。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要抓住研究生科研基本素养和能力这个基点,以解决实际科研问题的能力为核心,以医学统计学的教学改革为出发点,通过教改提高医学统计学的教学效果,帮助研究生建立起全面的、系统的、严谨的、科学的医学统计学思维模式,提升其合理运用统计学方法和技术,切实提高医学科研能力。

1统计学是研究生教育的重点和难点

1.1医学统计学是研究生教育的重点

医学统计学是医学研究生的必修课,是进行科学研究必不可少的工具,在研究生的课程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它能够教会学生正确处理研究数据与资料,培养学生建立科学理念,锻炼科学的逻辑思维,学会科学的推理与总结归纳方法。正确运用统计学知识可帮助学生进行合理有效的课题设计和科研论文写作。

1.2医学统计学是研究生课程学习的难点

医学统计学之所以是难点,有课程自身的原因也有学生方面的原因。就课程自身而言,要想学好医学统计学,要求有较好的数理统计的理论和高等数学功底,由于医学生的这方面知识往往比较薄弱,统计学中涉及的统计方法、计算公式学生无法弄清楚其推算过程和基本原理,只能被动、机械地接受和应用,这无疑影响了学生对统计思想的理解。另外,医学统计学主要是和数据打交道,由于数学基础薄弱,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就显得枯燥乏味,甚至有学生出现厌学倾向。学生方面,往往是不同专业、不同基础的学生同班授课,为了使得大部分学生掌握统计学基础知识,教师授课时只能兼顾大多数,虽然完成了授课计划,但很难较好地完成硕士研究生统计课程的培养目标,许多学生即使学习了医学统计学,也很难掌握医学统计学的核心思想和核心知识,实际应用时仍然是云里雾里,无从下笔。

2目前教学中的问题

2.1传统教学方法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受总学时数限制,教学内容只能兼顾各个专业的共性,只能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配合部分课外作业,授课内容以基本统计方法为主,一些较高级的统计学方法,如析因分析、生存分析等往往没有涉及,或者即使涉及也没有足够的时间讲透,学生基本不会应用。而这些统计方法又是其毕业论文以及今后科研工作经常要涉及的。即使是一些基本统计方法,学生要完全吃透其思想也存在一定困难。其结果是在课题设计和论文写作等阶段误用现象频频出现。几乎在统计学应用的各个环节上都有不妥甚至错误之处[1]。

2.2教与用缺乏衔接导致学不能致用

几乎所有学校都是在研究生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医学统计学课程,学习过程中受各种条件限制,实战训练有限,而学生自身应用统计学知识,如课题设计、论文写作基本要到研究生二年级才启动。在学生本身就对这门课程知识没有完全掌握的情况下,又相隔近一学期以上才能实际应用,其无从下手也情有可原。

3医学研究生统计学分段式教学

针对教学和论文答辩中反映出的问题,我们提出研究生医学统计学分段式教学方法。将教学分成三个阶段,即通识教学阶段、课题设计阶段、论文撰写阶段,每个阶段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使用不同的教学手段。

3.1通识教学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一般的统计学方法和统计思想,侧重基本统计方法,兼顾高级统计方法,尤其是应用较多的一些常用的方法,如t检验、方差分析等。在本科统计学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系统地学习医学统计学,强调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的讲解,注重统计学的抽象思维和逻辑的培养和训练。教学中可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熟悉不同统计方法的思想。要求学生学会根据资料类型即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和等级资料,正确选择统计学方法。系统学习后,要求学生在期刊论文中广泛查找涉及统计学的错误,并进行统计分析,验证分析结果,开展课堂或课后讨论,总结讨论结果并让学生学会在今后的科研活动中避免犯类似的错误。

3.2课题设计阶段

这一阶段应以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为目标,强调科研导向能力,让学生带着课题设计中的问题进入课程学习。

好的课题设计能保证课题顺利实施,因为研究生的课题中存在的很多统计学问题均与统计研究设计有关[2]。所以对于课题设计部分,学生希望讲解得更加具体[3]。实际工作中发现,有些医学研究生在开始做课题之前,甚至都没有系统地统计研究设计方案,缺乏从课题的整体角度考虑课题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预案等要素,如此一来,课题能否顺利实施,其结论真实性如何都值得商榷。另外,调查显示医学研究生高级统计方法的知识很匮乏[4]。而医学科研中常常要用到诸如生存分析、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等高级统计方法,为顺应学生要求,为以后的科研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基本统计方法的基础上,讲授高级统计方法,增加高级统计方法应用实例介绍。

教学方法多使用PBL教学,引用案例多为以前研究生课题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可布置研究设计的课题,让学生自己动手查阅文献,收集相关资料,设计课题研究计划,使用学生的设计方案作为案例,组织课堂讨论、学生互评。此阶段建议选用案例版教材。

3.3论文撰写阶段

医学研究生对医学统计学的需求是对学业成就影响最大的因素。需求的广度和深度,影响学习的深刻性和积极性[5]。因此,这一阶段以论文需求激发学习动机,注重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在前面两个阶段的基础上强化统计软件的使用,教会学生正确利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整理、分析,完成统计。建议系统地开设SPSS软件课程,该软件功能强大,易学易用,被诸多同行认可并得到广泛的运用,其结果也准确权威。另外,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建议开设部分选修课,如《Excel在统计分析中的应用》、《SAS软件与统计分析》等。学生结合自己的论文写作强化软件应用的训练,提高对软件的理解。在统计学的应用细节上,应注意从数据表述方法、数据分析方法以及统计结果的表达几个方面具体把握。如对定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进行表述前,首先要弄清楚资料是否服从正态分布。数据分析时应注意参数检验方法的适用范围,t检验或方差分析都属于参数检验方法,但通常只有单组设计、配对设计和成组设计选用t检验。统计结果应表述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检验结果需给出具体的统计量,不能简单的给出P>0.05、P<0.05等。

人文与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研究生教学改革
“关键需求”牵引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初探
研究生誓做金牌“月嫂先生”
伍小东研究生作品选登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