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式教学法”在超声心动图进修医师带教中的应用

2015-12-09 12:01魏亚娟刘保民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5年4期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法心动图医师

魏亚娟,刘保民

(西安交通大学 第二附属医院超声研究室,陕西 西安 710004)

参与式教学法是近20年来快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旨在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习方式变革[1]。与传统教学法相比,该方法以学习者为中心,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并成为教学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加强了教师与学员之间以及学员与学员之间的反馈和交流,使学员能深刻地领会和掌握所学知识并灵活地运用到实践中去。作者所在科室在超声心动图进修医生中采用参与式教学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总结如下。

1 参与式教学法的核心内容

参与式教学法指在民主、宽松的环境中,使学生作为教学中的一员,平等、积极、主动、全身心地参加到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与教师共同推进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2]。作为现代教学方法的灵魂和核心,早在20世纪40年代初期就已开始使用。这种方法重视学生的参与和互动,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应用灵活、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其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的教师作为主导者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通过多种方式管理和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相对于传统教学,参与式教学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查阅大量的资料来备课、授课,充分发挥和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实践过程中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员的理论水平和临床思维能力。在参与中不仅要知道“讲什么”、“怎么讲”,还要知道“为什么这么讲”,能充分将新知识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融合和应用,由消极被动的倾听者变为积极主动的探索者,有效地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果,使学员的创造性在不断地参与中得到提高。

另外,相对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而言,参与式教学法以问题为中心,重点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做到教学与实际结合。同时用启发的方式,促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来,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创造机会,扩充了教学的信息量,使教与学双方都得到了提高。目前该方法已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尤其适合有经验的成人或青少年学生教育,适宜在30人以下的班级开展[3]。

2 参与式教学法在超声心动图教学中的优势

超声心动图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边缘交叉性学科分支,超声心动图医师不仅需要有心脏病理生理、心血管解剖结构和功能、血流动力学等方面的知识,同时还应具备超声影像学基础原理知识,需要理论和实践很好的结合。在临床实际应用中,超声心动图已经成为心血管疾病检查的一线手段[4]。广大基层医院对于心脏超声医师的实际需求也在不断扩大,而进修培训是目前最为有效的继续教育方式。因此,为适应临床工作的需要,超声心动图医师的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方式需要不断更新升级。每年来作者所在科室进修学习的学员在20-30人之间,分别来自于不同层次的三级医院或基层乡镇医院,进修时间半年至1年。由于学员知识结构特点及层次不同,需要带教教师针对不同学员采取个体化教学方法。而参与式教学法应用于超声心动图进修医师教学,有利于带教教师与学员及学员与学员之间充分互动和探索,提高教学效果。尤其是在实践过程中,参与式教学法以学员为主导,带教教师从询问患者病史开始到超声报告书写过程中全程指导,师生双主体在教学时积极互动,教师充分相信和尊重学员的自觉能动性,注重发挥学习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二者相互激励、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和相互统一,实现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统一。

3 参与式教学法在超声心动图带教中的应用方法

基础理论的强化阶段。在此阶段,将30个进修医师分为5个小组,以《超声心动图学》为教材,将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病、高血压心脏病等分配给不同的小组,让他们在一定时间的备课后,选出代表为大家讲述基本知识。在此过程中,如学员有不能理解的问题,可以向带教教师提问,或者求助于网络及一些超声专业论坛,以达到透彻理解基础理论的目的,把学生从被动学习的定位上解放出来,充分调动学生通过“参与”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5]。另一方面,由于心脏本身结构复杂,超声心动图要通过一系列的二维切面展现心脏血管立体结构,既涉及心脏内外科专业知识,又涉及超声医学知识,仅靠进修医师自己的讲课是不够的。因此,应该根据进修医师提出的问题,由带教教师适时安排相关的更深层次的理论课程。进修医师应当根据自身基础知识的薄弱环节进行进一步的强化学习。

见习阶段。见习过程是学员接触超声心动图仪器操作的过程,也是深化相关超声和临床知识的过程。对于进修医师而言,唤醒其主角意识是培养学员临床思维能力的重要基础。参与式教学法注重学生的主体感受,强调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由于超声的特殊性,存在“同病异影”和“同影异病”的现象,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和参与意识,教师可以在学员见习某一疾病前,要求其先预习与该病种相关的全面知识,包括病因、临床表现、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等,让进修医师自己查资料并整理、分析与总结,在脑海中形成深刻的印象。在临床观摩时针对实际病例让学员分别发言。因此,学员必须做大量的工作,查阅相关的资料,并变成自己的观点,这样才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树立身为医生的光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主角意识。在此基础上,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学习的能力,不仅“授之以鱼”,同时“授之以渔”。带教教师对病人进行检查的同时,要进一步向学员讲解心脏标准切面的特征及每个切面下所显示的心脏结构,并向学员演示获取心脏各切面的手法,介绍超声仪器面板的操作和调节、图像存储方法等,另外,带教教师还要根据该患者心脏超声表现向学员讲解相关的心脏专科知识,包括心脏功能评价的原理、各种疾病的病理生理特点和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等,了解标准病例的相关基础知识,力求做到形式生动、鲜明,使人印象深刻。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进而深刻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病理及其与超声表现之间的关系,学习诊断方法和思路。

上机实习阶段及典型病例图像判读。超声诊断学与其他影像诊断方法最大的区别在于超声诊断除了要在理论上掌握其诊断方法之外,还要掌握操作手法,熟练调节仪器,而且对经验依赖性较大。因此,临床操作技能的训练至关重要。本科室一般下午患者相对较少,经过一段时间手法和基础理论培训和见习后,带教教师会在下午让学员轮流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动手对患者进行检查,由学员独立思考,全程参与该病例的超声图像分析和诊断。在此过程中带教教师应当全程指导,指导项目包括如何获取标准心脏切面,如何进行心脏各腔室内径、心脏功能、血流速度测量等。培训目标是使学员能够获取每一个标准的心脏切面,独立完成超声心动图检查。要做出正确的超声心动图诊断,不仅要能获取标准心脏切面并进行准确测量,还要能识别每种心脏疾病的超声表现。诊断结束后,要求学员对异常病例通过与临床医师沟通或查术后病理结果等方式跟踪随访,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不断总结经验。

在半年或一年进修时间内,不是每个学员都能见到所有心脏疾病,尤其是罕见的心脏疾病。因此应该尽可能提供各种疾病尤其是罕见疾病的超声图像供学员学习和判读。向学员讲解图像过程中,应该把思考和批判的权利交给学员,使学员获得正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达到开阔视野、拓展思路的作用,有利于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教师应该穿插相关疾病的病理生理及临床知识,便于学员真正认识并深刻理解该种疾病的超声心动图特征,做到举一反三地对图像进行判读。这部分也是培训重点,可根据学员具体情况选用小规模读片会或课堂讲课的方式进行。

4 效果评价

建立完善的教学效果评价机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学生成长、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6]。在对参与式教学法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时,应积极引导学员参与自评和互评。对于超声心动图来说,评价内容就是熟练的操作手法、图像判读过程和临床相关知识等,应重视评价的多元化,可通过学生自评与带教教师评价等进行综合打分。具体措施:①学员自我总结评价:可分阶段或在进修结束前进行,以个人、学习小组或者宿舍为单位,对本阶段的学习内容和效果查漏补缺,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书面总结与评价,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指明方向,为进修结束后的临床工作打好基础。②以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了解学员对参与式教学方法的感受和教学效果的评价,及时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迅速反馈给带教教师,以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③带教教师考核:考察学员针对不同体型、病种的患者的手法操作、读片、书写报告和临床思维能力的掌握,并提出诊断、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这种评价不仅注重结果,而且注重过程。由于鼓励被评者主动参与评价,既可以激励学员在学习中进行自我表现,把评价的主体和权利还给学生,使学员在交流中学会相互评价,取长补短,在相互评价中学会学习和思考,又提高了带教教师的教学水平。综合上述,近几届来自于不同单位、不同层次的超声心动图进修医师对进修期间的教学效果十分满意,学员的操作手法、超声图像判读能力、诊断及鉴别诊断、心血管内外科相关知识等均取得很大的进步,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带教方式。

综上所述,在超声心动图的带教过程中采取参与式教学法,改变学员被动接受的传统理念,全面实施以进修医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大大激发了学员的主观能动性,使其产生学习的愿望,并使学员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水平同步提升,从而提高了学员的综合素质,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教学效果,收到了进修医师及其单位的一致好评,是一种可行性强并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1]周其全,李维民,罗 荣,等.“参与式教学法”在高原军事医学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1):181-183.

[2]单 颖.参与式教学方法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皖西学院学报,2006,22(4):154-156.

[3]汤冬玲,李 栋,田 嵩.参与式教学法的实施策略——基于临床生化见习中的探索与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2012,20(5):1038-1041.

[4]陈 倬,何怡华.超声心动图进修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探索[J].继续医学教育,2014,28(3):1-2.

[5]周芙玲,刘 原,张王刚.多种教学法在七年制医学生内科见习中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4):81-82.

[6]杨 佳.参与式方法在《卫生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07,15(1):71-73.

猜你喜欢
参与式教学法心动图医师
中国医师节
韩医师的中医缘
中国医师节
王新房:中国超声心动图之父
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在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中国医师节》
M型超声心动图中左室射血分数自动计算方法
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法洛四联症的价值
高校大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参与度的方法
谈谈生物教学中的参与式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