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鸟保护的现状与对策探讨

2015-12-12 04:11曾艳梅
绿色科技 2015年11期
关键词:栖息地候鸟种群

曾艳梅

(广西资源县林业局,广西 资源541400)

1 引言

全球三大候鸟迁徙路线贯穿于我国全境,每年经过我国的候鸟种类就有700多种,总迁徙量数以亿计。为了加强对候鸟迁徙路线的保护,杜绝乱捕乱杀的现象,需要针对保护候鸟面临的问题,合理布局、统筹规划,建立健全候鸟保护管理体系,加大资金投入,全面提升科学研究与环境监测水平,以加强对候鸟的保护力度,促进候鸟栖息地环境的改善,为保护生态系统做出更大的努力。

2 候鸟保护的现状

我国历来非常重视对候鸟等野生动物的保护,在1982年就建立了鸟类环志中心,开展了对候鸟的保护工作。1988年颁布了《野生动物保护法》,将40多种鸟类列入重点野生动物保护行列,其中候鸟就占到20种;之后又在2002年发布了《鸟类环志管理办法》,不断地完善候鸟保护策略。每年的春秋两季是候鸟迁徙的重要时期,期间政府亦实行一系列执法保护行动,大力宣传爱鸟活动,不断促进我国候鸟保护制度的完善。

为了加强对候鸟的保护,我国不断地完善自然保护区建设,将候鸟的越冬地、迁徙通道、繁殖地和停歇地建设作为自然保护区的重要工作之一。比如,在自然保护区以外的迁徙地点建立候鸟保护站、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建立鸟类环志、野生物保护小区等方式保护候鸟,并由此建立了一个以自然保护区为主的候鸟野外保护体系,有力地保护了300多种候鸟的栖息地。

加大候鸟保护的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乱捕乱杀和非法买卖的违法行为,一直是我国林业主管部门的工作重点。在春秋季候鸟迁徙期间,相关单位组织人员对候鸟的越冬地、繁殖地、迁徙通道、停歇地等加强保护与疏通,并结合有关执法部门对餐馆饭店、花鸟市场、鸟类产品集散点,重要的进出口海岸,主要的交通路线进行监督审查和整治,对乱捕乱杀、非法经营鸟类的行为进行严厉地打击。另外,各级林业保护部门还开通了鸟类保护举报渠道,鼓励民众举报,不断提高执法效率,严厉打击了相关违法犯罪活动。

广泛地宣传鸟类保护是提高民众保护意识的基础。为了加强鸟类保护,我国政府自1982年起于每年定期开展“爱鸟周”活动。经过30多年的不断努力,结合各种方式宣传和普及鸟类保护法律法规和基本知识,向公众普及保护鸟类的宣传教育,并组织一切力量不断壮大鸟类保护队伍;通过网络、新闻媒体等方式曝光相关的案例,积极地利用舆论引导民众参与鸟类栖息地和停歇地的保护工作。

通过上述多种措施并举,黑颈鹤、黑脸琵琶、白鹤等频临灭绝的鸟类逐渐得到恢复,数量呈现出上升的趋势,有效遏制了鸟类种群的灭绝趋势,且相关的鸟类保护措施也不断地得到改善和优化。

3 候鸟保护面临的问题

3.1 栖息地大量减少

目前,我国候鸟保护面临的最大威胁就是栖息地大量减少,很多候鸟停歇地、越冬地和繁殖地由于内陆水源和湿地的过度消耗和填埋,导致鸟类栖息地面积不断的缩减,严重阻碍了候鸟群体的生存和扩大,使得候鸟的停留时间、鸟种群数量和结构、栖息地、活动范围等发生了明显改变。

3.2 非法捕猎现象禁而不止

目前,部分地区非法猎捕鸟类、市场非法经营等现象仍然存在,尤其是在候鸟迁徙季节的乱捕乱杀现象更加严重,更有不法分子使用毒杀、网捕、灯火诱捕、枪杀等残忍的手段进行鸟类的逮捕。这些行为不仅造成了候鸟数量的下降,还导致了部分鸟类种群的灭绝。比如,2014年广东省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在佛山机场查获了6万多只被捕杀的野鸟;2014年8月一些违法分子在浙江省捕猎了4300多只从西伯利亚迁徙到中国的花雀。出现此类乱捕乱杀候鸟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滥食鸟类之风,利益的驱使诱导了很多非法分子的经营活动,有的地方甚至形成了捕猎、运输、销售一条龙产业链,不仅对社会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而且对鸟类种群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3.3 环境污染严重

近年来,交通运输、工农业生产等造成的环境污染,对候鸟的栖息地产生了不利影响。现代农业种植使用的化肥、农药通过土壤和水体的富积,直接影响了鸟类的生存和繁殖,鸟类因误食了带有农药的农作物而导致中毒的现象也时常发生。现代工业“三废”的排放使得水体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水体营养物质增加导致水草过度旺盛,大量的水生生物死亡,不仅导致鸟类的食物减少、生存环境下降,还严重损害了鸟类的健康,影响了鸟类的生存和繁殖。

3.4 基层巡护管理力度不足

目前,我国候鸟的越冬地、停歇地、繁殖地、迁徙通道的保护任务日益繁重,但是仍然有部分的候鸟迁徙地点没有建立专门的候鸟保护管理机构,许多候鸟生活区域仍然是无人看守、无人巡护,没有形成候鸟栖息地的维护及监测机制。即使一些区域建立了候鸟保护管理机构,但因管理意识不到位、人员偏少、素质偏低、经费不足等问题,很难有效地保护候鸟种群的安全,对一些危害候鸟种群安全的突发事件更是无计可施。

除了上述的问题外,风力发电、高压线缆等设施以及石油泄漏、气候变化等现象也对候鸟的栖息地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调查研究,并提出相对应的措施来保护候鸟栖息地。

4 候鸟保护的完善对策

4.1 明确候鸟保护的指导原则

(1)扩大保护领域,开展全方位的保护工作。相关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乱捕乱杀、非法经营鸟类的违法活动。不断提高民众的保护意识,营造一个积极保护鸟类的社会环境。

(2)采取抢救性保护措施。管理部门要重点关注候鸟种群的迁徒通道、大规模聚合地、频临灭绝的鸟种群越冬地、繁殖地、停歇地,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防范栖息地受到破坏,消除其面临的威胁,保障候鸟栖息地和种群的安全。

(3)聚集所有力量,壮大保护队伍。相关部门应充分利用当前已有的自然保护区、鸟类环志管理站、野生动物保护管理体系、野生动物疫病监测站等保护机构的作用,建立健全保护机构,并且推动民间组织、大专院校、社会团体和志愿者等参与到候鸟保护的队伍中来,不断壮大候鸟保护队伍。

(4)坚持科学管理。政府部门要不断地完善候鸟保护的科学技术指导体系,强化调查监测、鸟类环志等基本工作,掌握候鸟迁徙的路线、规律和面临的危险,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科学的保护方法,通过积极引进、推广高新技术、先进理念,提高科学技术在候鸟保护中的贡献率。

4.2 建立健全候鸟迁徙路线的保护监测体系

依托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机构、林业工作站、自然保护区、候鸟环志管理站等机构,在候鸟重点栖息及主要迁徙通道的地方建立候鸟保护监测机构,并且根据候鸟种类分别设立相应的监测设施,配备专门的监测人员,推进对候鸟保护的检测、巡守、栖息地的维护、社区共建、宣传教育等工作,形成一个布局合理、覆盖全面、保护有效的候鸟迁徙路线保护监测体系,确保我国境内的候鸟得到充分有效保护。

4.3 加强候鸟保护的资金投入

为了保证候鸟迁徙路线能够达到预期的保护目标,国家要加大资金投入,积极地制定资金分配制度,确保所需经费到位。如果国家的投入资金有限,短时间内又无法调用资金的,地方财政部门应先行投入资金来推进候鸟保护工作的开展。同时,政府应积极鼓励民间机构、国际组织和社会团体开展资金筹集活动,满足保护建设的需要。此外,相关部门应在运行过程中加强对资金的管理,严格执行资金使用管理制度,做到资金规范运作、专款专项,防止挪用、截留挤占候鸟保护资金等现象的发生,保障候鸟保护专项资金的安全有效运作。

4.4 加强巡护管理队伍建设

候鸟保护管理工作具有责任大、管理难、技术性强的特点,这就需要有一支专业素质较高的队伍来贯彻实施保护工作。相关部门要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加强对候鸟保护迁徙路线管理人员的教育,逐渐建立起一支技术过硬、原则性强、吃苦耐劳的专业管理队伍,并且开展多种培训活动,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相关部门要不断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能力,严厉打击乱捕乱杀的违法行为,把日常执法和严厉打击相结合,为以后的执法活动做保障。

4.5 加强宣传执法力度

候鸟保护工作是一项公益性、群众性和社会性较强的工作。因此相关部门要加强宣传、不断提高民众的保护意识。相关部门可以积极地发挥社会团体和保护组织的宣传作用,调动社会各界民众共同参与候鸟保护工作;也可以采用新闻多媒体、社会舆论等多种形式强调候鸟迁徙路线对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宣传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奖励在保护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个人,充分调动全体民众的积极性,形成社区参与和保护机构相结合的保护模式,保障候鸟迁徙安全。

4.6 实现湿地资源开发利用的规范化——以鄱阳湖为例

(1)规范湿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空间位置和实践尺度。鄱阳湖候鸟迁徙具有区域性、时段性和季节性等特点,所以相关部门要把采砂、捕鱼等湿地许可活动安排在保护区外和非越冬期。

(2)规范当地居民利用资源的方式。候鸟种群分布的稳定性和湖泊食物的多样性及丰富性有直接关系,而候鸟所需的食物与以湿地资源为生的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有密切联系,为了防止捕捞、居民采集对候鸟找寻食物产生影响,相关部门要对当地居民制定相关规则,例如,禁止捕捞小虾、小鱼、贝类等,全面制止大面积采挖湿地植物等施工行为,最大限度地保护湿地环境。

5 结语

候鸟保护工作对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我国的候鸟保护面临着较多困难。本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候鸟保护存在的问题,指出政府相关部门应从健全候鸟迁徙路线保护监测体系、明确候鸟保护指导原则、加强巡护管理队伍建设等方面入手加强对候鸟的保护,希望这些措施的实施能更好的保护候鸟种群和栖息地的安全。

[1]郭恢财,胡斌华,李 琴 .堑秋湖渔业模式对鄱阳湖南矶湿地越冬候鸟种群数量的影响和保育对策[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4(1).

[2]杨道德,邓 娇,周先雁,等 .候鸟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与案例研究[J].生态学报,2015(6).

[3]晏玉莹,邓 娇,张志强,等 .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研究进展[J].生态学杂志,2014(4).

[4]蒋科毅,吴 明,邵学新,等 .杭州湾及钱塘江河口南岸滨海湿地鸟类群落多样性及其对滩涂围垦的响应[J].生物多样性,2013(2).

[5]李 琴,胡斌华,黄心一,等 .江西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社区社会经济调查与分析[J].生态经济,2012(2).

[6]徐昌新,阮禄章,胡振鹏,等 .鄱阳湖越冬鸟类种群动态与保护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4(3).

[7]王龚晗,刘晓丽,赵晓威,等 .我国生态林业管理的现状及其相关对策[J].吉林农业,2014(22).

猜你喜欢
栖息地候鸟种群
山西省发现刺五加种群分布
北极新海冰制造项目
致命的超速
BEAN SCENES
我是一只小候鸟
“最大持续产量”原理分析
走进四川大熊猫栖息地
由种群增长率反向分析种群数量的变化
“洋候鸟”回闽过年
“0”与世界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