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正确打开互联网+

2015-12-13 12:31姚思宇
新能源汽车新闻 2015年13期
关键词:概念笔者企业

NES记者/姚思宇

请正确打开互联网+

NES记者/姚思宇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

我们或将直上天堂,或者我们直下地狱。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或许不是因为流传多远多久,而是不管什么时候用都不觉过时。狄更斯在《双城记》开篇的这段话可以形容大革命时期的法国,也可以用来形容眼下的中国股市。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堪称本年度最佳点金圣手,自他提出“互联网+”开始,中国股市便一路高歌,从3100点踉踉跄跄突破5000点大关。领涨的均是互联网企业或与“互联网+”概念沾边的股票。但好景不长,自5·28大跌之后,创业板一蹶不振,大量互联网企业及含有“互联网+”概念的股票市值亟速蒸发。

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当初涨是因为从国家层面上树立了互联网产业的地位,并表明要大力支持其发展,而跌则是因为在一大波“互联网+”中混杂着“+互联网”,于是获利资金出逃导致这部分股价大幅跳水,严重影响市场信心,进而一跌不涨。

小小一个“+”的位置竟如此重要?

先让我用一则笑话让诸位看懂眼下的热门词汇:日前听说王石不盖房子而转投要修建厕所。你可千万不要小看公厕产业,因为处理大小便是环保概念,检验大小便是医疗卫生概念,加一个WIFI就是“互联网+”,再收购几个新疆、浙江的公厕,那就是“一路一带”概念,装上自动门就是工业4.0,门口要是再有俩“要饭的”就是P2P和最原始的众筹概念,而如果男厕再让出两个坑位给女厕那就叫重大资产重组。

通过这个笑话,我们很容易看出其实这里所谓的“互联网+”根本只是加了个互联网,那么如果我用“天壤之别”来概括两者的差距,想必诸位看官不会反对吧。

可能这个笑话有些不够文雅,却恰恰反映了当前一些政府部门和某些企业为了追求主流、为了与“国家战略”沾边而牵强附会的形象。而这其中可以分出两种类型,一种是被加,一种是主动加。但无论哪一种在笔者看来都只能算作是“+互联网”。

据笔者了解,有一部分传统企业,一直以来经营业绩都还不错,即使有部分业务受到互联网的冲击,利润也是有保障的。但自从“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顺势而为,会使中国经济飞起来”这句话一出,全国各地纷纷开展关于如何转型“互联网+”的大讨论,于是一些原本好好做着线下业务的传统企业莫名其妙就变成了“互联网+”概念里被加的对象。这地位的转变暂且不说,更重要的是这种时空穿越太过突然,他们根本来不及适应。

其实,任何产业都有自己的成长轨迹,传统产业和互联网产业就好比电影和电视,他们的DNA排列是不同的。电影是由一幅幅静止的图片叠加,从而形成动态的视觉体验;而电视则是从广播升级而来。现如今非要将这两者机械地叠加,生出一个电视电影,无论怎么看,都觉得别扭。说是电视,貌似一集的时间长了点,不符合电视的观看习惯;可要说是电影,居然还连续的!

眼下的一些“互联网+XX(传统)”产业也存在着这样的困惑。产业还是那个产业,生产模式、分销渠道都依旧如故,只是又在网络上开辟了一个端口,用来让客户了解产品信息及网上预订等,这能叫“互联网+”吗?在笔者看来,这不仅不能促进传统产业的升级转型,更有可能导致“自相残杀”。因为受众没变、需求没变,但却多了一个网上入口,那么线上、线下必然会相互冲击,最终削弱的就是产业本身。

被加的企业或许由于本身并没有结构调整和转型的准备,一时间不容易适应,那么主动加的是否会好一些?

让我们先来看看一部分主动拥抱互联网的企业的目的是什么。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一经发布,“互联网+”顿成显学,在投融资领域更是明显,逢报告,言必称“互联网+”,投资标的几乎是非“互联网+”不看。毫无疑问,“互联网+”俨然是大势所趋。于是很多踌躇在经济转型发展浪潮中的企业好似一下找到了人生方向,于是纷纷主动拥抱互联网。

也正是由于这份热情,才让笔者不得不给大伙提个醒,想把拥抱互联网的思路捋一捋。

首先,对于“互联网+”,笔者一直有一点不得其解,欧美发达国家是否也在大力发展还是已经成功转型?当然,笔者并不是一个崇洋媚外者,凡事必看欧美,只是世界经济的发展轨迹大体趋同,所以有时候我们可以借鉴一些先进的经验,规避风险,加速我们前进的脚步。

话题扯远了,说回到欧美是否也提“互联网+”。据笔者了解,21世纪初,八国集团(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及俄罗斯)就已经在冲绳发表了《全球信息社会冲绳宪章》,提出:“信息通信技术是21世纪社会发展的最强有力动力之一,并将迅速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可见,从那时开始,欧美日等国就已经在互联网方面着手准备了。

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互联网及相关产业已经较有规模,并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与之相关的产业在其GDP中比重已经接近50%,对GDP贡献也已经超过第一和第二产业。

而相比之下,我国的ICT(信息通信技术)水平却不高,在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的2014年《衡量信息社会报告》中,我国的ICT水平仅排名第86位。也就是说,我们的基础技术亟待提高,而基于这一基础上的“互联网+”产业却要飞跃发展,是不是有点“大跃进”呢?当然,这或许也是现在大部分企业都只停留在“+互联网”阶段的原因。

其次,中国的网民数虽然在与日俱增,但你确定所有网民都是你的“菜”吗?你一喊,他们就都会到你的碗里来吗?很多传统企业在与风投谈估值时,都会以当前中国网民数作为估算基数,这其中“水分”之大,不知他们是否有认真想过。

第三,笔者着实为国人的创新能力担忧。这是几千年形成的教育体系造成的,也不能怪大伙。不过今天在这里就不讨论了。

互联网世界可以说是日新月异,我们如果无法跟上它的更新速度,那还没上场名牌就已经被撕了,直接OUT。而如果我们能做到的仅仅只是跟随,那又何新之有?有人戏称我国的“互联网+”是“C2C”,这里的“C2C”不是Customer,而是“Copy2China”,也就是说我们依然只是模仿+改造,并没有原创。

其实,拥抱互联网没错,发展“互联网+”更没错,错的是一些人的打开方式不对。想要正确打开并使用“互联网+”,需要认真阅读说明书,搞清“互联网+”的DNA排列,同时重新审视自身的DNA排列,之后将二者取长补短,重新排列成一组新的DNA,这才算是真正健康的融合。

猜你喜欢
概念笔者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老师,别走……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幾樣概念店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学习集合概念『四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