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人村”创业记

2015-12-14 11:17闵文
中国新闻周刊 2015年44期
关键词:王进喜铁人韭菜

闵文

55年前,他作为石油战线的劳动模范到北京参加群英会,看到大街上的公共汽车,车顶上背个大气包,他奇怪地问别人:“背那家伙干啥?”人们告诉他:“因为没有汽油,烧的煤气。”这话像锥子一样刺痛了他。他流着泪说,“北京汽车上的煤气包,把我压醒了,真真切切地感到国家的压力、民族的压力,呼地一下子都落到了自己肩上。”

在地处嘉安高速公路赤金服务区,紧邻312国道的“铁人”王进喜纪念馆里,这个故事总是会被纪念馆里的解说员讲起,这种“家国梦想”似乎只有在“铁人”王进喜带领玉门油田人勇闯大庆、艰苦创业的岁月里才会被无限放大。

今年11月15日是“铁人”王进喜逝世45周年的纪念日。有人说,“铁人精神”似乎要被时代发展的速度碾碎了,但是赤金镇“铁人村”的乡亲们知道,“铁人精神”一直都在,它从来都不是口号,也不是什么苦情史,而是支撑整个赤金镇创业发展、阔步向前的一笔重要财富。

“冬闲”不闲

西北的十月,风开始变得凛冽。乡道两侧竖立着一排排的白杨树,叶子落得都差不多了,只剩下光秃的枝杈高耸在灰蒙蒙的天幕下。银灰色的白杨树干笔直地挺立,好像是为了看到云朵上面的风景,只要一使劲儿,就能戳破乌云。

眼看着就要进入北方农村的冬闲期,“铁人村”的农户马占奇却在家里丝毫待不住,每天都要去自家的温室大棚走一走、看一看,“里面可是种的‘黄金苗苗”。马占奇说的“黄金苗苗”指的是韭菜,“一入冬,这个棚二十天左右就能出一茬菜,一茬菜收入就能近万元,一个生产季下来,四茬韭菜至少能收个三四万。韭菜过了季还能继续在棚里种油桃,整个赤金镇一年四季都忙着呢。”54岁的马占奇倚靠在白杨树旁使劲儿吸了一口烟,很享受这片刻的休闲。

赤金镇是“铁人”王进喜的出生地,也是“铁人精神”的发源地,这里是典型的戈壁乡村,一度偏僻落后、贫瘠荒凉。2006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石油”)西北销售公司将“铁人”王进喜的出生地和平村(2012年10月更名为“铁人村”)列为新农村的帮扶联系点,每年给予50万至100万元的物资用于该村新农村建设。从2014年开始,中石油又将赤金镇“铁人村”列为“中国石油工业摇篮保护工程”的重点扶持对象,计划利用5年时间实施“铁人家乡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用于特色产业培养、基础设施配套、社会事业发展等一批民生实事工程建设,这也标志着中石油对于铁人家乡的第二轮帮扶活动正式启动,目前已经投入600万元。

新风韭桃间作农业科技示范园就是其中重点实施的项目。赤金镇的党委书记张存明告诉记者,“赤金镇有种植温室韭菜的传统和优势,但是由于缺乏人才支撑和资金保障,韭菜产业在管理技术和销售渠道上一直没能打开局面。”

“发展产业协会是带动经济发展的出路。”当了解到产业发展薄弱的情况后,中石油玉门油田分公司不仅拿出资金扶持赤金镇成立了韭菜产销协会,帮助农户搞好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还邀请了省市技术专家,对农户进行系统培训,在这个只有3000多户村民的镇子上培养出了上百名“土专家”。

“赤金镇的‘沁馨韭菜很抢手,尤其是在新疆市场,一度供不应求。”张存明告诉记者,韭菜拉出去就能赚钱,农户们种韭菜上了瘾,但是种韭菜也有烦恼,生长期很短,发展规模有限,增收后劲不足。

正在建设中的铁人新村。

新风千亩韭桃间作农业科技示范园日光温室正在进行韭菜苗移栽。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高单产效益才是制胜的法宝。今年,在中石油的帮助下,赤金镇转变发展思路,借助万亩日光温室韭菜基地的设施条件,大力发展“立体农业”,引进油桃和李广杏等新品种,推进日光温室韭桃立体间作种植,为全镇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探索出一条新路子。

“石油人从来没有忘记铁人村,他们为我们的发展做了大量的先导性、基础性、全局性工作。”赤金镇的乡亲们都由衷地感谢中石油,如今的赤金镇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一镇一业一品”产业大镇,农民人均纯收入每年都在以10%以上的速度递增。

有家才有业

和中国其他乡村一样,“铁人村”也在经历着剧烈的变迁和重构,老幼相守的村子里,人们谈不上什么期冀。老一辈,即使无可奈何,也是习惯了自己的故土;而幼小的一辈,不过是暂时寄托在那里,待到十五六岁也就开始“东南飞”了。

然而,第一代打工者可能就要返乡了,他们正处于临界的状态。是回家还是继续打工?考验的不只是这些打工者,也在考验着他们家乡的建设者们。

“他们目前的年龄,大约在四五十岁,这些人中并不乏一些具有聪明才智的人,但时代弄人,他们没能接受完整的教育,也并未获得多少成功,即便有,也是凤毛麟角。”赤金镇的管理者们知道,如果他们可以回到故乡,对于“铁人村”的未来是一种激励,也是一种带动。因此,对于如何守住老幼,留下返乡者,“铁人村”有自己的思考。

位于铁人故居旁边的“铁人新村”示范点一期工程已经基本完工,一排排高标准的二层框架徽派住宅与高大的白杨树融为一体,若隐若现。据介绍,这些住宅都将配套建设锅炉房以及供暖管线、上下水、太阳能路灯、道路硬化、健身器材等,达到城市住宅的水平。

“有家才能有业,住上好房子是第一代打工者当时最普通的心愿,也是我们村民一直以来的心愿。”据张存明介绍,在中石油“铁人家乡美丽乡村”项目的资金支持下,整个铁人新村的建设正在有序进行,计划分三期建设。目前一期的房子已经销售完毕,二三期工程将按规划持续跟进。

“帮扶就要帮到点子上”,这是中石油多年来帮扶的一条首要衡量标准。解决了住房,还要解决当地青少年的上学问题。2008年,时值全镇教育资源整合,优化办学条件的关键时期,在中石油的资金帮助下,赤金镇建成了铁人希望小学,实现了“一镇两校”的建设目标,让所有农村孩子也有了城里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

今年以来,中石油已经投入大笔资金解决了学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那就是希望小学的餐厅建设,高规格的配置可满足700余名师生同时就餐。希望小学的校长告诉记者,“学校里很多孩子以后都希望可以去中石油工作,因为他们很清楚自己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和中石油的帮助分不开。”

“铁人精神”过时了吗?

“捐了这么多钱做项目,你们怎么知道镇上有没有落实?”

面对记者的提问,中石油玉门油田分公司规划计划处副总经济师兼规划科科长侯孝政拿出了一个厚实的文件夹,“这里面是每个项目的批复以及招标文件,还有每年的项目进展监督汇报等。”侯孝政坦言,自己所在的部门就是针对每年的项目规划进行审核和把控,“地方每年会报项目,我们会严格针对项目进行资金核算,然后报批集团。每个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都要招标,而且我们会根据进度每年进行监督和验收,中石油其实在这方面有着很严格的把控。”

作为中石油企业社会责任领域的一项系统工程,中石油集团在玉门油田建矿75周年时启动了“中国石油工业摇篮保护工程”,投资2000万元计划在5年的时间里用于玉门老城区的修缮、石油工业基地传统教育资源的开发以及“铁人村”的美丽乡村建设。“中国石油工业摇篮保护工程”实施近两年来,不仅是提供资金支持,而是真正参与到了赤金镇的发展建设中,出点子、想对策,让玉门市、铁人村重新焕发出生机。

侯孝政说,社会上对于中石油有很深的偏见,尤其是对于远离大家视线的油田。“我们能做的就是认真履行社会责任,把援建项目资金的使用做到公开公正公平。我们特别希望很多媒体记者、很多质疑中石油的人来石油生产的一线看看,来中石油支援建设的项目区看看。这些地方都有我们石油工人对于这个社会最饱满的深情。”

今年中秋前后,一封来自“铁人”家乡的感谢信送到了中石油玉门油田分公司,“贵公司大力传承和弘扬铁人精神,在做大企业规模、壮大企业实力、实现经济腾飞的同时,主动承担社会责任,鼎力支持铁人家乡各项事业……赤金人民不会忘记、永远铭记。”

据介绍,这样的感谢信在中石油系统内部有很多,而这也正是督促他们不断前行的动力。对于感谢信里的铁人精神,侯孝政感慨良多,“现在很多90后都已经不知道什么是‘铁人精神了,但是在中石油内部,在铁人的家乡,它一代代传承,一直在发扬光大。每个时代都有它的时代精神,也许早晚有一天‘铁人精神会被这个时代忘却,但是他背后的艰苦创业内涵却值得推崇和学习。”

时值“铁人”王进喜逝世45周年纪念,“铁人”王进喜故居纪念馆的修缮已经进入尾声,“不少村民还捐了款,大家都盼着呢!”张存明说。

猜你喜欢
王进喜铁人韭菜
寻访铁人精神之旅
品读铁人微笑,铸就非凡人生
铁人王进喜(节选)
王进喜:一条铁的家规
韭菜壮阳是真的吗
CHINESE IDOL
莴苣和韭菜
莴苣与韭菜
夜雨剪春韭
从铁人文化体系的形成看铁人文化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