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创客”

2015-12-14 11:24龚龙飞周迪迪贺劭清
中国新闻周刊 2015年44期
关键词:马林建华咖啡馆

龚龙飞+周迪迪+贺劭清

在与成都文殊院一街之隔的仿古川菜馆里,天府新区的某银行风投团队,正围着邓建华解释着“成都十条”的利好和投资诚意。邓建华有一搭没一搭地听着。门外,古筝大曲《笑傲江湖》刚刚起调过门。

2013年,某集团的一个天线罩出了问题,内部的工程师检测了两年多还是没有头绪,准备把这整个系统都放弃掉。这时候,邓建华的小团队申请尝试“治疗”一下。他用自己研究的一套大规模并行优化的算法,使得成百上千个服务器同时并行运算。通常情况下,工程师一天只能调试一次,一年也就300多次,而邓建华的团队一晚上能做到1000次。邓最终帮助这家企业顺利解决了问题,从此一战成名。

邓建华经营着一家微波天线领域的小公司,借着成都当地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他的公司正呈现出良好增长势头。而在成都,微波天线领域有400多家这样的小公司,且以每天1家的速度在增长。

在当地良好政策的引导下,像邓建华这样的创客,正在越来越多地向成都聚集。

海归创客

邓建华一直有个想法,他要做出一套在行业内“很牛”的雷达系统。

他在成都电子第十研究所读博士时发现,高校的学术研究注意创新,但只在乎SCI的引用率高不高,不在乎能否产业化。他开始针对高校研究的这种缝隙,做面向工程的编程软件和算法,大规模并行优化,提高设计效率,这一干就是10年。

2010年,邓建华成为公派美国杜克大学的博士后。回国后,邓建华选择留在成都高新区留学人员创业中心。他带了1个皮包3个章,以及1个粗糙的软件,和1个小时的演讲。他用了5天的时间,拿到了成都高新区高层人才创新创业启动资金50万元。此后,他又拿到了一些政府支持基金,总额加起来达到了179万元。

后来,他成为四川省千人计划专家联谊会的理事,在宣讲会上和风投接触,到产业园区与创业者交流,这些让他收获资金支持的同时,也在业内声名渐起。

邓建华。图/CFP

小时候,邓建华很迷《射雕英雄传》。83版的《射雕英雄传》曾引发万人空巷的热潮。当时,每个晚上,邓建华都在邻居家的小板凳上看上两个小时,“江湖”“秘诀”“武器”构建的武侠世界,帮助这个孩子缓解现实的苦恼,也成为想象力的启蒙。每天上课时,他就开始冥想武功,在课本上画出完整的兵器谱,一丝不苟。

在邓建华的办公室里,摆放着他在杜克大学时的照片,有穷游美国40000里时留下的车牌,有一些英文的商法经典,还有《徒手格斗教程》。邓建华从柜子里拿出他的硕士论文说:“成都有绵阳九院、火控中心、航天七院、成飞集团等大型的科技集团。在未来二三十年内,如果技术逐步放开的话,成都实现超越并不是什么难事。” 邓建华的愿景是走苹果和高通的路线,站在产业链上游,找代工工厂加工,挣下游的钱。

互联网的机会

同为70后的徐灏,则搭上了移动互联网的列车。

目前,由他和哥哥徐滢开发的Camera360在全球已经有近5亿用户,其中海外用户占比超过60%,东南亚、日韩、北美等地区是用户主要分布地。Camera360每天产生2亿张照片。

从国内的市场来看,开发的移动应用用户过亿的为数不多,其中的草根创业团队更是寥寥无几。对于今天的成绩,徐灏总是谦虚地将一切归功于“运气好”。

徐灏少年时便是计算机发烧友。早在1996年,刚刚高中毕业的他便开始了人生中第一次创业。“我曾有过3次创业的经历,从个人MTV录影棚到数码婚纱影楼、彩色二维码,但都没有成功。”

移动互联网来势汹涌,徐灏很快就嗅出了商机。他和哥哥徐滢凭借他们在图像领域积淀的功底,开始研发手机摄影软件“Camera360”,而后公测版本在安卓平台发布,一个月后成为GoogleMarket排名第一的多媒体类软件。徐灏和徐滢很快获得第一笔来自专业机构的天使投资,并成立了品果数字娱乐公司。

徐灏说,在公司成立之初,资金是一大难题。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为支持公司创业初期发展,天府软件园在创业场为其提供了免费办公室,“这对刚刚起步的公司帮助非常大。”如今,该公司已经从“创业场”毕业,进入产业园区。

在Camera360的海外市场中,东南亚是一块主要的阵地。2014年12月,Camera360和泰国移动运营商AIS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而在此前,Camera360已与菲律宾第一大移动运营商Smart Communications建立合作关系。此外,新加坡的Singtel、马来西亚的Digi和印尼的Telkomsel,均已成为Camera360的合作伙伴。

2015年8月,Camera360宣布,乐坛天后张靓颖成为其首位全球代言人。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医学博士吴刚的创业项目,也与互联网有关。

他创业的项目叫“乐乐医”,这是一个患者诊后随访及慢病管理的系统软件。在四川大学求学期间,一次参与华西“博士快车”去阿坝藏区巡回医疗的暑期实践,让吴刚萌发了创业的念头。

他发现,边远山区的很多老百姓,都是在病情十分严重后才会选择去大医院就医,而他们去县医院的住宿费、路费等无效就诊费用支出占了看病费用的三分之一。吴刚说,他回来后时常回想自己能否在这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2014年年底,吴刚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他联合4位医学博士,研发出一种软件“乐乐医”,就是借助于互联网突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搜集医生闲暇的“碎片时间”,让病人精准投医。“这种碎片化时间,收集起来就像收集雨水一样,是海量的,无形中增加了上百万的医生资源量。”吴刚说,根据一周40小时的工作量计算,一位医生利用在等公交车、赶地铁等“碎片时间”可以再创造出8小时的工作时间,中国有近900万医护人员,利用“碎片时间”在互联网上可以再增加“100万位医生”。

现在,这个来自华西的医学创业团队已增至百人。

在“乐乐医”团队创始人之一雷典看来,“70后”创业者与“90后”创业者相比,多的是资本、人脉、经验,却少了最重要的时间。“互联网拼的就是时间,产品的迭代,运营的更新,边交付边体验边调整都需要大量时间。”雷典说,团队的医生们的创业只能利用休息时间进行,往往夜深人静时还能在办公室内看到吴刚等人忙碌的身影。

事实上,解决患者看病难、看病贵是国内大多数“互联网+”医疗创业团队的初衷。用药提醒、预约挂号、陌生问诊……越来越多的移动医疗APP有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据《2014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发展状况蓝皮书》显示,2014年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将达30.1亿元, 2017年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将达125.3亿元。

不久前,“乐乐医”在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中获得金奖。而现在,“乐乐医”医生团队正加强与民族地区、边远山区基层医院的联系,藏语版、彝文版“乐乐医”软件的开发计划将提上日程。

创业与生活

而对51岁的永远来说,成都是个证明自己的好地方。

目前,世界上有三个团队在研发分子键裂型生物传感器的技术。这项技术能应用于医疗诊断、环境监察、食品安全等领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对细菌、病毒等进行扫描,并得出检测结果。在这三个团队中,只有永远的团队取得了突破。在西南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实验室里,摆放着第二代原型机,它比第一代原型机的精准度提高了三个数量级,达到了10-12。

在成都市今年第四场“菁蓉汇·西南交通大学”上,永远的这个项目吸引到了1.15亿元的意向投资,震惊全场。

从1990年开始,永远分别在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美国和德国的大学及科研院所从事科研工作,研究的领域从化学到材料,蛋白质形成机理到微生物,再到生物传感器。2007年,永远团队研制的第一代原型机在新西兰诞生,业内对此评价很高,称这个芯片一旦产业化,将对传统的诸多行业产生颠覆性的冲击。

为了为自己的研究寻求经费支持,永远曾奔波于中国的很多地方,最终,他来到了成都。他说,到了成都有种回到家的感觉。“就算是午夜的机场,成都的哥也愿意和你讲笑话。”为了支持永远,西南交通大学给了他643万元的科研经费。

西南交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的负责人康凯宁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从2014年年初开始,西南交大将原来100%属于学校名下的国有职务发明专利权,划出了超过一半的比例给发明人团队,这极大地刺激了发明人的活力。在过去的18个月时间里,科技园孵化出了10家公司,而在此前的6年里1个都没有。他们提出了高校学者在产学研用转化中应该注意的两点经验,“参股不控股,参办不领办。”

在成都生活的6年间,永远几乎每个周末都自驾游四川,这种国际化大都市临近奇美山川的感觉让他欲罢不能。

创客的平台

而马林和王羽佳所做的工作,是为有创业梦想的创客提供服务。

成都天府软件园的核心商圈地段,寸土寸金。马林和王羽佳的“十分咖啡”,就坐落在这儿。在咖啡馆对面的写字楼上,垂出一张巨幅海报:“我是创客”,这已经成为咖啡馆的地理索引。

王羽佳是“十分咖啡”的CEO。他说,由1和0组成的10,之前是为了暗示创始团队的IT男身份,但现在他们换了说法,说十分就是为了让创客们十分满意。

“十分咖啡”共有1500平方米的场地,角落里随处可见“创业”和“梦想”的符号。在成都市有关扶持政策的支持下,十分咖啡馆只需支付3万元的月租,1平方米1天只要7毛钱。

5月25日,咖啡馆内的工作人员正在忙着摆设200张桌椅,周边的地板将铺上小毯子。在未来一周,每天都将有300名创客汇集到这里,为他们自己的项目路演,而王羽佳也在为项目路演的编排顺序而发愁。2015年年初,他们每个月只能勉强接到20个创业项目,而现在这个数据已经远超200,他们需要更多的场地。

此时,“十分咖啡”的创始人马林正在南京考察新场地的选址。2015年,他们将在全国范围内扩张10个新咖啡馆,相应的核心团队人数将从3个人变成30个人。

而在4年前,马林还是一个创业失败两次的游戏开发商。

2011年冬,在北京海淀图书城的阴暗楼道里,马林见到了苏菂,后者刚在半年前创立了以创业和投资为主题“车库咖啡”,这让融资屡陷瓶颈的马林产生了共鸣。他决定在“中国手游第一城”成都开一家类似的咖啡馆。

创业咖啡馆是一种集咖啡与创业交织的服务平台,最早来自于美国硅谷。投资人和创业者、人才猎头甚至是政府机构、金融机构等在咖啡馆出没,相互寻找合作机会。许多互联网大公司,都是在咖啡馆里喝出来的。国内比较有名的创业咖啡馆有北京的“车库咖啡”、广州的“3W咖啡”等。

效仿这一模式,2012年,马林和王羽佳的“十分咖啡”在成都开业了。创业者在这里花18块钱,点上一杯咖啡,一坐就是一天。定期,咖啡馆会承担一些大型的交流活动,资金、项目、政策在一起碰撞。创业者在这里拿到了融资,投资人也可以在这里寻觅到“成都合伙人”和好项目。

马林回忆说,“十分咖啡”第一次举办活动时,只有十几个人。如今,“十分咖啡”在创业者和投资人中的名气越来越大,现在办一次活动,至少有300多人参加。

2015年年初,33岁的马林接到了成都市科技局的邀请,成为菁蓉训练营导师,在4月9日由成都市科技局主办的第一期菁蓉训练营上,马林成为第一位创业导师。他对50多个来自移动互联网、软件等领域的创业团队说,投资人每天80%的精力只会放在20%的项目上,所以“创客”在撰写商业计划书的时候,一定要快速突出项目的亮点。 “商业计划书只要讲清楚 ‘我做什么‘为什么我能做‘为什么我做得比别人好‘需要多少钱‘我愿意出让多少股份就好。”

为了这次在“菁蓉汇”上的演说效果,马林当天天没亮就起来预演。接下来的几天,他接受了多家媒体的采访,在采访中,马林强调“创业不能有玻璃心”。

现在,“十分咖啡”的经营范围正在逐渐扩大,它为创业团队和个人提供工商注册、财会统计、法律咨询、投融资对接、人才招聘、行业线下经验分享、建立“蓉漂”圈子等全周期创业服务。对于选上的项目,“十分咖啡”想要的是成为1%的股东。“十分咖啡”已覆盖3个城市的5个高新科技园区,目前已经孵化出500多家企业,组织策划了700余场线下行业活动及沙龙,王羽佳说:“我们现在有更多的路径来思考创业咖啡的盈利模式了。”

成都“创交会”氛围热烈, 现场嘉宾自拍留影。图/受访者供图

猜你喜欢
马林建华咖啡馆
电能计量装置故障分析及维修技术
Be a Helper in the Meow Cafe猫咪咖啡馆的小帮手
性感过头?
From cashier to world
差咖啡馆
马林《道德·礼乐》隶书
开在黑白漫画中的咖啡馆
米沙在书里
可怕的事
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