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救援》:一封写给科学的情书

2015-12-14 11:28万佳欢
中国新闻周刊 2015年44期
关键词:达蒙马特宇航员

万佳欢

在电影《火星救援》里,全世界又“营救”了马特·达蒙一次。

这部影片在美国上映后,网络上最热门的话题变成了“为了救马特·达蒙,美国到底花了多少钱?”——从《拯救大兵瑞恩》中的大兵到《星际穿越》里的曼恩博士,影星马特·达蒙老是出演“被营救者”的角色。这一次,他饰演的角色在人类登陆火星任务中遇到意外、被“抛弃”在火星,而全世界为他展开了耗资千亿美元的救援活动。

“这种角色是一个小众市场,我自己想彻底占有这个小市场,所有被丢弃在外的宇航员的角色我都想扮演。”11月20日,在影片的中国发布会上,马特·达蒙开起了玩笑。

事实上,《火星救援》的亮点不仅在于援救,还在于男主人公的自救。《综艺》的首席国际影评人彼得·迪布吉称赞《火星救援》为“一个迷人和谨慎求实的外太空生存故事”。

在地球上映之前,这部电影甚至提前在太空举行了一次首映礼,第一批观众是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们。宇航员谢尔·林格伦看完后发了一条推特:“在太空看了《火星救援》,而且这部电影反映的就是我们的火星之旅。” 对于观众来说,《火星救援》最可贵的一点也许在于,其中情节就是触手可及的未来。

“火星殖民者”

“我要是被落在火星上,就给自己写个剧本,然后演给自己看,最后寂寞地在火星死去……”

11月20日,在被中国媒体问到“如果真的独自一人被遗留在火星上怎么办”时,《火星救援》男一号的扮演者马特·达蒙说。1997年,这个演员曾经凭借《心灵捕手》成为奥斯卡获奖编剧。

但在电影《火星救援》里,他出演的宇航员马克更加理性、更加乐观。他想尽一切方法在一颗陌生的星球上生存——给自己做小手术,搭建蔬菜大棚,用自己的粪便种植土豆,造水,挖出核电发动机,使用十六进制字母与地球方面联络,最后还开着“敞篷飞船”从火星上逃生。用马克的一句台词说,“我要用科学干出一条生路(Im going to science the shit out of this)。”

很多人评价,影片就是火星版的《鲁滨逊漂流记》,似乎在写一本“火星自救指南”。为了找到通讯工具,马克千里迢迢找到已废弃的“探路者号”,用上面的陈旧技术跟地球保持通话。而这个无人探测机器是真实存在的——它于1997年7月4日在火星表面着陆,它携带的索杰纳号火星车也是人类送往火星的第一部火星车。“它这些年一直在火星上运转,”导演雷德利·斯科特介绍说,“火星车也在收集火星上的一些土壤进行分析,然后把数据通过母机传输回到地球。”

影片里出现了“火星殖民”一词——NASA的科学家认为,在火星自己解决粮食、水和空气问题并顺利生存下来的马克已经算是第一个“火星殖民者”。《火星救援》的片名直译即是“火星人”。

对于马特·达蒙来说,出演一个孤独的“火星人”是最大的挑战,因为他几乎所有的戏份都得独自一人完成。在影片中扮演中国航天局副局长的中国女演员陈数在发布会上说,“很遗憾,我跟很多片中的演员一样,没有在现场见过马特·达蒙。”

在影片里,马特·达蒙必须一个人对着摄像头的镜头说话。“我对此有点紧张,以前从没拍过这种戏。”他说。他向导演提出“剧本里画外音太多了”,两人只好想办法让男主人公的独白和台词拥有不同的语气。导演把小摄像头,放在洗手间、卧室、控制室的小角落里,这样一来,马特·达蒙可以随时抬头对着镜头说话,跟观众产生一种“对白感”。

《火星救援》剧照。图片编辑/董洁旭

成为火星上唯一一个人类是什么感受?导演与马特·达蒙共同策划了一个马克心理变化和起伏的过程。当马克坐上飞船准备离开火星时,他戴上耳机,里面突然传来迎接他的宇航员的说话声,而导演事前并没有告诉他这一点。

“如果我真的好几年待在火星,一直没有听到过人说话,而在要离开的那一刻听到了我同事们的声音,我会多么感动!” 马特·达蒙说,“我在演的时候真的感动得差点流泪了,这是我们意想不到的一个情感的高点。”

在中国发布会上,有媒体问:“《火星救援》会不会发展成《异形》《普罗米修斯》这样的系列电影、拍摄续集?”

马特·达蒙抢过话筒说,“你们还要把我再丢到火星上一次吗?” 导演雷德利·斯科特也表示,“别再折磨他了,就这样结束吧。”

电影保持了科学的精确度

“我妻子在芝加哥大学,说她们学校生物系不教种土豆。”11月21日上午,植物学博士顾有容在清华大礼堂对马特·达蒙说,全场大笑。

在这场《火星救援》的高校点映活动上,主办方邀请了4位不同科学领域的中国博士与主创人员对话。这部影片涉及航天、数学、物理、化学、植物学、医学等众多科学领域,而马特·达蒙第一次跟编剧德鲁·哥达德见面时,后者就把《火星救援》描述成“一封写给科学的情书”。

《火星救援》改编自同名小说,作者安迪·威尔的职业是一名程序员。他从15岁起就被美国国家实验室聘为软件工程师,还曾参与过魔兽争霸2的开发,但尤其喜欢相对论物理、轨道力学和载人飞船方面的知识。为了完成这部小说,安迪·威尔自学了大量航天知识,故事里的每一个细节都源自他本人的精确计算。作者形容,这个小说就是一道“超长的数学题”。

小说出版后,甚至得到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好评——故事中的时间和各种科技手段都是根据现实中的NASA火星计划来设定的,而故事中讲述的人类火星登陆和科学探索计划,也正是NASA将要提上日程的方案。NASA指挥官哈费德曾这样评价:“从没见过能把故事讲得这么精彩,还能在技术上保持高度准确性的科幻小说!”

正因为此,在电影的筹备和拍摄过程中,NASA给予了全力支持。《火星救援》的剧本里,有50页内容都与NASA相关;影片一共拍了大约70天,其中有21天是在拍摄NASA的细节和内容。

“他们(NASA)都是原著的铁杆粉丝,”《火星救援》制片人西蒙·金伯格说,“所以他们完全不需要什么说服,我们电影还没开拍他们就已经入伙了。”

今年8月,NASA曾发表文章介绍小说中真实应用在太空科学的高科技,还附上了电影剧照对照图。

“NASA很认可剧本里的科学内容和对宇航员、太空旅行的精准描述,”导演雷德利·斯科特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我曾经做过很多科幻电影,知道自己会有一些有关技术细节的问题。NASA的科学家们知道和喜欢我的那些作品,他们很乐意跟我沟通,跟我就这些科学技术问题进行交流。”他表示,在拍摄过程中,一有问题就会给NASA打电话;剧本也做过少量修改,以保证影片更复合科学实际。

NASA的帮助使电影在细节精确度上保持了高水准。饰演火星探测组指挥官的女演员杰西卡·查斯坦曾亲自去了一趟帕萨迪纳的喷气推进实验室(JPL)参观,还跟女宇航员Tracy Caldwell Dys·n进行了一次对谈。这次谈话颇有收获:她原以为宇航员身上不会佩戴任何首饰,但她注意到女宇航员手上戴着婚戒,“Tracy认为,在太空时能够保持同地球的联系是最重要的,比如一枚结婚戒指、或是你在地球上最喜欢的彩虹糖,都会对你有很大的帮助。” 杰西卡·查斯坦说。因此,她在影片里一直戴着婚戒。

在现实世界中,《火星救援》也与人类太空探索活动之间发生着奇妙的联系。导演雷德利·斯科特曾经亲自绘制过一张剧本封面草图,内容是男主角在火星上说“我他妈的一定要离开这个星球”,这张草图于去年12月5日随美国“猎户座”载人飞船的首次未载人试飞上了太空,并围绕地球飞行了两圈。

“我觉得科幻的魅力是,在探索我们快速变化的技术知识的过程中,会对人类产生一定的影响。” 雷德利·斯科特说。

影片中,马克驾着火星车穿过了一条名叫“Mawrth Vallis”的山谷。而小说发行电子版时,NASA刚好在为2011年发射的好奇号火星车物色着陆地点。他们最后选定了四个方案,其中之一就是Mawrth Vallis。“这可了不得!如果他们真把那东西放在了Mawrth Vallis,那么任何一个具备科学头脑的人、任何一个在读这本书时已经知道了一些火星知识的人,都会想到马克为什么会和好奇号擦肩而过的问题。”小说作者安迪·威尔说。

而最有趣的联系发生在《火星救援》北美上映的4天前。9月28日,NASA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了一项有关火星的重大科学发现:火星表面有水流动,这意味着“火星当下环境或可支援生命”。NASA官员在发布会上解释:“若能在火星建温室及取得水源,便可能可以种植。”

这场发布会为《火星救援》10月2日的上映做了一个最大的预热广告。得知NASA的发现后,马特·达蒙举起酒杯拍了一段视频恭喜NASA ,并打趣说:“我真希望自己流落火星时已经知道了(火星表面有水流动的消息)。不过,下次再被困火星,我至少知道那里其实有水。”

“《火星救援》的意义远不止能让20世纪福斯赚得盆满钵满,”美国电影杂志《综艺》评论道,“它会重燃人类探索太空的渴望,它将激励新一代宇航员的诞生。”

如何拍一部写实风格的科幻电影

近年来,中国频频引进好莱坞太空题材科幻影片,无论是2013年的《地心引力》、2014年的《星际穿越》,还是这部未映先热的《火星救援》,都在观众中掀起了一阵太空探索讨论热潮。《星际穿越》的全球票房达到 5.5 亿美元,其中五分之一来自中国;而《地心引力》的全球票房甚至超过了7亿美元。

比起《地心引力》和《星际穿越》,《火星救援》有一个与观众生活更为接近的故事。

《火星救援》原著小说虽然是一个科幻故事,但里面的幻想成分很少,“从读到第一行文字开始,我从来没有想起这是部科幻小说,”一个豆瓣网友这样评价小说,“这是这部作品最大的成就。”《火星救援》小说的中文版译者陈灼也表示,“书中提到卡尔·萨根、阿姆斯特朗,以及那些以火星探索先驱命名的地名,偶尔会给人一种看纪实小说的错觉。”

故事的影片呈现也努力保持了写实风格。“拍摄这部电影最大的区别在于很少有绿幕,”在《火星救援》里饰演宇航员之一的演员塞巴斯蒂安·斯坦说,“片场做得很逼真,所有东西都是手工做出来的,所以这对我来说是一部十分写实的电影。我的意思是,火星旅行在我们的时代肯定将会得到实现。”

为了拍摄在火星上种植食物的场景,剧组真的在摄影棚内种了一片土豆,也就是说,男主人公马克收获的土豆苗和成熟的土豆100%是由剧组自产的。而为了拍出火星地表环境,导演选择了约旦瓦迪拉姆沙漠作为外景地——要得到一个非常“凄凉”的地貌,他们需要开车40分钟才能抵达拍摄地点。拍摄时,马特·达蒙身边总是跟着50多个剧组工作人员,但当他身处瓦迪拉姆沙漠中央时,转身环顾四周,“真的感觉身处火星,的确十分孤独。”

马特·达蒙之所以同意接演这部影片,最大的原因在于导演雷德利·斯科特。他这样评价这位曾经执导过《异形》《银翼杀手》《角斗士》和《普罗米修斯》等影片的78岁导演,“他是位大师级导演。”

制片人西蒙·金伯格则指出,雷德利·斯科特可能是“有史以来最擅长视觉的电影叙事者之一”。“我想改编这本书的主要挑战在于,既保留书中所有这些科学性和现实性,还要让它有戏剧性、有电影效果。”西蒙·金伯格说。在拍摄这个看起来很科技、很技术故事之前,导演干脆把整部电影按照自己的理解画了出来,帮助自己理解故事逻辑。

而影片的拍摄过程也很有导演自己的风格。他同时使用4台摄影机同时拍摄,这样虽然减少了拍摄时间,但需要每个工作人员精神高度集中。“他拍摄的速度很快,就像是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很酷,我很享受。”杰夫·丹尼尔斯说。

“我是来偷师的,来看看他们是怎么样有条不紊地、规范地去拍摄这么一部庞大的电影。”陈数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在中国,科幻电影拍摄热潮还刚刚开始。目前,《三体》《长城》《美人鱼》《端脑》《传送点》等十余个科幻电影项目正在筹拍或已拍摄完成。

陈数在影片中只能算是一闪而过——跟《地心引力》等大片类似,在《火星救援》中,中国又在最后扮演了关键性角色,成功营救马克的一个关键因素是中国的国家宇航局提供了火箭的“助推器”技术——但是她“觉得很幸福”,因为她只用做“演员该做的事情”。

“在一个陌生的国家和剧组里,无论到哪里,都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告诉我应该在哪里休息、洗手间在哪里、拍摄现场在哪里,不用任何操心,”陈数说,“我更多愿意关注他们怎么制作电影,我们国内这方面有待学习。”陈数说。

猜你喜欢
达蒙马特宇航员
画宇航员
杀马特物语
“魔法影子”来搞怪
马特·达蒙:把每次挑战都当成一场真正的战争
英男子一个月内心跳停止817次
心中的玫瑰
宇航员的一天是什么样的体验
了不起的宇航员
马特·达蒙 来自火星的“土逗男”
我是宇航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