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合断裂的节点 堵住实践的漏洞
——以精神病人驾车事件为侧面

2015-12-16 00:24王颂勃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北京100062中国
汽车与安全 2015年12期
关键词:相关建议体检

王颂勃(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北京100062,中国)

缝合断裂的节点 堵住实践的漏洞
——以精神病人驾车事件为侧面

王颂勃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北京100062,中国)

本文以精神病人驾车事件为侧面,探寻我国现行驾照申领链条中断裂的节点,试图提出弥合漏洞的建议。关键词:精神病驾驶人;体检;相关建议

2015年10月12日,贵惠高速,一辆轿车在超车道上高速逆行。交警将该车拦截后获悉,该司机持有交管部门核发的有效驾驶证,但驾车时突发间歇性精神病。

2015年6月20日,南京市秦淮区友谊河路石杨路路口,一辆闯红灯宝马轿车将一辆马自达轿车撞成两节,造成两人当场死亡。8月31日,南京脑科医院司法鉴定所出具了司法鉴定意见书,认定宝马司机在案发时患有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

令人啼笑皆非却又不时上演精神病人驾车事件,深思之,不禁令人脊背发凉。在公路上飞驰的汽车里,手握方向盘的居然有可能是一位精神病患者,他精神错乱、脚踩油门驾车驰骋。这样的消息就像是告诉我们有许多没有爆炸的炸弹埋在脚下,随时可能被触发,触发后可能发生大爆炸、也可能发生小爆炸、还可能会因为遇到故障不爆炸。一句话,炸弹能不能炸到你全凭运气。这样想来不免人心惶惶、不可终日。可问题是,为什么我们身边有这样的炸弹?是谁把他们埋在了我们身边?又是什么样的原因使得他们没有被排爆人员拆除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探寻我国现行驾照申领中链条断裂的节点。

1法有明文规定精神病人不能获得和持有有效驾驶证

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9条的规定,驾驶机动车,应当依法取得机动车驾驶证。申请机动车驾驶证,应当符合国务院公安部门规定的驾驶许可条件;经考试合格后,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发给相应类别的机动车驾驶证。公安部据此颁布了《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细化了驾驶人申请和使用驾驶证的各项规定。其中第12条明确规定,有精神病的不得申请机动车驾驶证;第67条规定 机动车驾驶人有精神病的,车辆管理所应当注销其机动车驾驶证。

精神病人一方面是不能申请驾驶证,这可以从源头上避免精神病人成为驾驶人;另一方面是获得驾驶证后罹患精神病的驾驶人,其驾驶证会被车管所注销,从而失去驾驶资格,这可以从过程中控制和避免精神病人继续保有驾驶资格。

2断点漏洞今何在

原则上,符合我国法律规定的身体和年龄条件的人都可以申请属于自己的机动车驾驶证,存在法律规定的特定情形的人除外。初次申请机动车驾驶证,除了填写申请表,还要提交身份证明和身体条件证明。

获得合法有效的驾驶证之后,要继续保持驾驶资格,驾驶证就需要接受定期审验。驾驶证审验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审查驾驶人的身体条件情况。

法律要求办理机动车驾驶证业务的人必须对其提交的申请材料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实践中,申请和审验驾驶证体检时,真正接受检查的只有驾驶人的视力情况,其他体检项目实际上不会在身体检查时进行,此外绝大多数情况下,对视力的检查也是比较简单的。体检结束要形成一张纸质版的体检表,表格上的既往病史,包括是否有不适宜驾驶的疾病,都是由驾驶人自己填写的。这张体检表的生成方式,是精神病人有可能持有合法驾驶证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3缝合断点,填补漏洞

身体条件证明是获取和审验驾驶证的法定材料,而精神病人能够持有合法驾驶证的断点和漏洞是体检环节的不规范、不严格造成的。

首先,要从认识上剖析断点和漏洞形成或存在的原因。考虑缝合断点和填补漏洞的方式时,离不开对于断点和漏洞成因的清晰认识。实际上,体检环节这一断点和漏洞是执行的断点和执行的漏洞,而非制度的断点和漏洞、是操作的断点和操作的漏洞而非法律的断点和漏洞。

其次,要从加强交管部门的监管职责入手。需要交管部门加强对体检机构的监管,督促体检机构切实履行职责。体检机构在体检过程中要避免“收钱了事”的工作方式和“简单粗暴”的工作态度。认真对待驾驶人体检工作,切实检查体检表中的项目,严把驾驶人身体条件关口。发现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身体条件,特别是驾驶人罹患精神疾病的,要明确记载于身体条件证明当中,为交管部门审核材料提供切实、可靠的依据。

再次,要从强化“精神病驾驶人”监护人的主动告知义务为切入点。申请驾驶证以及合法持有驾驶证期间,驾驶人罹患精神疾病的,驾驶人的其监护人有义务主动将这一事项及时告知交管部门,由交管部门注销其驾驶证。监护人不主动履行告知义务,应当追究其监护人监管不力之责。

最后,要适应“互联网+” 的时代大发展,从相关职能部门信息共享上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点。建立大数据网络平台,实现医疗机构的精神病患者信息与交管部门共享,将精神病患者的信息及时传递给交管部门。以信息共享来便捷交通管理,不仅交管部门在核发和审验驾驶证时,可以此网络平台为信息源,锁定精神病人,还可以在日常的监管活动中,及时发现持有合法驾照的驾驶人罹患精神疾病,不再适宜驾驶的情况,及时注销其驾驶证。

链接:

何为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

凡是出现精神异常的症状或体征都可以称为精神障碍。根据病因可分为非器质性精神障碍、器质性精神障碍。根据发病程度可分为重性精神障碍、非重性精神障碍。

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持久性妄想性障碍、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才属于重性精神障碍。

如果是突然受到精神刺激,出现短时间精神异常、短时间恢复到正常精神状况都可称为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

病因

由外部刺激所致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是最常见于心因性精神障碍,发病因素与个体的社会因素、心理因素、身体因素、道德因素密切相关。

1.社会因素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都市人口密集,各种噪声、空气和水源的污染,生活节奏的加快,交通拥挤,竞争激烈,住房困难,待业,下岗,自然灾害,人际关系矛盾增多,所有这一切均易令人焦虑、紧张,成为精神障碍的重要根源。

2.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与精神障碍密切相关,有的外国学者认为正常和异常行为都是意识与无意识欲望驱动或本能矛盾冲突的结果。心理障碍或者心理疾患主要是由于本我欲望要求和超我控制间潜意识矛盾冲突而产生焦虑和情绪防御反应的结果。这种矛盾冲突是从婴儿期就开始的,根据于生物本能欲望要求对社会约束的强烈反抗斗争。为了减缓本我与超我间的矛盾冲突所带来的焦虑,自我发展了各种防范焦虑的手段即心理防御机制。那些能设法通过发展有效的应对策略(或防御机制)来把内心心理冲突减少到最小限度的是心理健康的人。而有意无意地过度运用单个或集中防御机制,以致主宰了个体的人格以其发展或损害了他的有效功能,则会导致某种心理异常或精神障碍。

Sew up the wounds and stop up the leaks --Take the driver with mental-illnesses an example

WANG Songbo
(Road Traffic Safety Research Center of the Ministry of Public Security, Beijing 100062, China)

Take the driver with mental-illness as an example, this article tends to seek the break point on the chain of applying driver license in China, and find how to work it out.

Driver with mental-illness; body check;suggestions

猜你喜欢
相关建议体检
高校学生寝室人均用电情况调查
试析中职电气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教学策略
国内外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理论研究综述
关联方交易舞弊风险管理的相关建议
从肚脐到锁骨,中国网民忙“体检”
修改完善《种子法》的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