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5-12-16 07:44于振海王志强张乃丽张璐萍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15年4期
关键词:解剖学人文精神研究生

于振海 徐 宁 王志强 张乃丽 张璐萍 黄 飞△

1(滨州医学院 解剖学教研室,烟台264003)

2(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 消化内科,烟台264117)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我国是教育大国,研究生教育发展迅猛。医学研究生肩负保障人民群众医疗卫生质量,维系生命健康的特殊使命。因此如何帮助医学研究生在求学期间开拓视野、提高水平、增强创新能力,以进一步发挥特长、规划科学有效的研究方向、施行良好的个人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如何提高医学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发挥他们的创新精神,成为医学研究生教育成败的一个关键环节。滨州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近几年生源剧增,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这给本教研室的医学研究生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笔者结合近几年的辅助带教研究生经验,对如何进一步提高医学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进行浅析,以期对教育界同行有所裨益。

1 首先培养医学研究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其核心是求真、求实、求准,它以人类追求的“求真、臻美、至善”为终极目标[1]。科学精神要求我们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采用实事求是的方法来处理问题。坚持科学精神,是培养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前提和基础。坚持科学精神,才能采用长远的、发展的眼光来客观、全面地看待问题,实事求是地分析、解决问题。

然而,当前医疗纠纷频发,社会普遍评价医疗工作者道德水准下降,医患关系紧张。这很大一方面是长期以来医学教育过度追求科学精神,不断施行“重成绩、轻道德”、“重结果、轻人文”的严重后果。

医学研究生教育不仅仅是一种高层次的精英教育,更具有其独特的教育特征。当代医学对研究生教育有更高的要求,医学研究生将来不仅仅要做到治病救人,还要从精神上解放患者思想,帮助他们达到身心健康。因此,拥有精湛的医学专业技术仅仅是医学研究生教育的第一步,研究生更要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和健全的人文精神。因此,医学研究生教育要充分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医学研究生不仅为国家、社会的医疗服务,也为人民的卫生健康、生命安全负责,如果忽视应有的人文精神,可能会造成研究生急躁浮夸,呆板传统,道德水平下滑,这样的医学研究生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在坚持科学精神的同时,必须注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医学研究生人文精神的全面培养。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生最先接触到的医学基础课程,是学习其他医学课程的“敲门砖”,恩格斯说:“没有解剖学,就没有医学”[2]。解剖学学科具有丰富而独特的科学精神和人文资源。人文精神教育研究生如何做人,科学精神教育他们如何做事。我们在研究生教学中注重开展“学习老一辈解剖学家事迹”、“医学生宣誓”等一系列人文教育[3],彻底改变陈旧的以单纯培养专业医学人才为特点的医学教育,帮助医学研究生在思想上认识、实践中体验、活动中感悟解剖学人文精神,不断提高自身的内在修养和意识品质,帮助他们提升科研伦理、人际沟通、医德培养等方面的修养和水平,争取培养出科学与人文素质均满足社会需求的高标准医学人才。

2 其次培养医学研究生的理性思维和献身精神

理性思维是一种有明确的思维方向,有充分的思维依据,能对事物或问题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的一种思维[4]。理性思维是建立在证据和逻辑推理基础上的思维方式,医学教育需要坚持理性思维。医学研究生学习周期长,医学实验过程枯燥、复杂,医学研究对象个体差异性强,这些特点均会导致医学实验易于出现多样性、甚至自相矛盾的结果。帮助研究生保持沉着、冷静,采用理性思维正确思考和分析实验结果出现矛盾的原因,早日矫正错误,才能确保后续实验的顺利进行。

坚持理性思维需要有良好的献身精神。研究生需要具备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追求真理、锲而不舍、具有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献身精神。努力向上,积极进取,淡薄各种贪图享乐、拜金和功利主义等错误思想,严格遵守实验规章,确保实验数据的真实。只有严守职业道德规范,秉承理性思维和献身精神,采取周密的实验、严格的操作、严谨的分析和科学的统计才能产生创新性的成果,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教育质量才能得到不断的提高。

医学研究生需要勇于承担对人民健康事业的高度使命感和责任感,献身医学,正确处理好科学研究工作,增强责任意识,为自己的工作、科研成果负责,为医学负责。也只有在此基础上,才可以进一步追求真理,获得应有荣誉,从而不断实现人生的价值。

3 培养研究生的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

团队精神已经成为2l世纪人才必须具备的核心素质之一[5]。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是当代医学发展的普遍需求。团队的力量和智慧远远大于个人。一个研究生如果不具备合作精神,不能在学习阶段就融入团队,就不会在未来的临床工作、科学研究中找到正确的位置,不再具有创新能力,也就不能最大程度实现应有的价值。

研究生毕业后无论是从事临床工作,还是从事科学研究工作,都必须具备良好的团队精神,否则将一事无成。学会合作、培养团队意识是当代研究生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目标,它应作为一种理念贯穿于研究生教育的全部过程。研究生的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并不是与生俱有的,这需要教师的指点、工作中的逐步学习和培养。医学研究生群体又具有其独特性,每个研究生的学习、工作背景各异,学科要求以及各自具备的知识结构不同,对同一问题的观点也肯定千差万别。因此帮助研究生保持谦虚包容的态度,以大局为重,以团体为重,坚持合作,努力实现人与人之间和谐,是一个重要环节。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促进和谐、发展型的团队建设,才能不断实现创新。

4 培养研究生的批判思维与探索精神

坚持批判思维,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实现创新。“学而不思则罔”,“吾日三省吾身”,这都是批判思维的真实写照。批判思维可以激发医学研究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从而启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教师在日常生活和教学工作中需要不断改变以往的交流形式和教学方法,积极开拓研究生的思路,引导兴趣、培养灵感、鼓励创造性思维、鼓励创新。批判思维有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有助于研究生摆脱陈旧的思维习惯,获得思想自由。培养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人才是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灵魂,是研究生综合素质提高的核心。研究生良好的批判思维有利于自身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在当今社会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在现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努力推进人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人的现代化并不是自发的,需要我们自觉地“推进”[6]。而批判思维对人的全面发展就有很大的推进作用,它不仅促进人的独立人格的形成,还提高了人的精神境界。

此外,树立研究生的雄心壮志,锻炼他们敢为天下先的魄力,努力培养研究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与综合的能力,都可以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为国家、为社会输送符合当代医学发展要求的高层次医学人才。

[1]杨建朝,马会梅.浅析科学精神及其对教育研究思维的引导价值[J].教育探索,2008,(11):22-24.

[2]邓世山,佘永华,李开华.人体解剖学教学过程中几种常用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J].四川解剖学杂志,2007,15(3):61-63.

[3]于振海,阚氏海,纪丕友,王志强,陈立东,张传森.人性化教育在解剖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解剖学杂志,2015,38(1):117-119.

[4]王希龙.议论文理性思维培养的两点有益尝试[J].教育艺术,2015,(1):75-76.

[5]何华宇.构建合作式互动机制培养研究生团队精神--基于广州高校研究生团队精神调查的分析与思考 [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4):28-34.

[6]陈倩.高校研究生学术批判思维的训练策略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5.

猜你喜欢
解剖学人文精神研究生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CBL结合微课在神经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解剖学教师培养模式的探索
正常人体解剖学知识竞赛的规划设计与组织开展
不同教学模式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探讨
寻找历史的缝隙——关于“人文精神讨论”的述评与思考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