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高校教师体育参与意识与行为的调查分析①

2015-12-17 01:09詹筱蕾王华军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27期
关键词:频度性别差异高校教师

詹筱蕾 王华军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浙江绍兴 312030)

在杭高校教师体育参与意识与行为的调查分析①

詹筱蕾 王华军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浙江绍兴 312030)

在杭高校教师的体育参与情况不容乐观。在杭高校教师队伍中,体育人口比例较低;教师体育参与以自发组织为主,学校和社区层面缺乏力度;体育锻参与的动机首要的是健身、治病保健;影响因素包括时间、兴趣。在许多方面存在性别差异。政府、社会、高校、家庭、高校教师个人都应当重视这一问题,切实改变高校教师体育参与偏低现状。

杭州 高校教师 体育参与 调研

近几年有关健康报告显示高校教师群体的身体健康状况并不乐观:以前只在老年群体中出现的疾病,例如:脑血栓、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现在越来越多出现中青年教师身上。体育参与可以强身健体、推迟衰老、增强人体器官功能,能更好地应对外界不良环境,从而能更好地承担高压力工作。该文通过对杭州几所高校教师体育参与意识及行为的调研,为高校进一步搞好校园体育,提高高校教师体质提供决策参考。

1 样本构成状况

该文选择了杭州不同类别的高校,就高校教师体育参与的现状进行调查。共812个男女教师样本,构成见表1~表3。

2 相关指标分析

2.1 时间选择分析

2.1.1 一天之内时间选择情况分析

表1 样本采集及分布情况

表2 样本的性别构成

表3 符合体育人口标准的教师样本构成

表4 杭州市高校教师体育参与时间选择分布

表5 杭州高校教师体育参与频度分布比

表6 杭州高校教师体育参与频度性别差异对比

表7 杭州高校教师单次体育锻炼持续时间分布

表8 杭州高校教师单次体育参与持续时间性别差异对比

表9 杭州高校教师体育锻炼主观强度

表10 杭州高校教师体育锻炼主观强度性别差异对比

表11 杭州高校教师体育锻炼空间选择性别差异

表12 杭州高校教师体育锻炼的主要项目选择

表13 杭州高校教师体育锻炼的主要项目选择性别差异对比

表14 杭州高校教师体育参与组织形式

表15 杭州高校教师体育锻炼动机

表16 影响杭州高校教师体育参与的负面因素

在一天内时间选择上,教师人群性别差异不明显,时间不固定,多数教师还没有形成锻炼时间规律,多选择早晨和下午及节假日(如表4)。访谈表明,原因有二:高校教师工作时间不固定,课时安排较灵活;希望和亲友同时参与体育锻炼。

2.1.2 参与频度分析

在参与频度方面,参加体育锻炼的频度稳定达到1~2次及以上每周的超过了总样本数的一半,但也有近1/5的教师参与频度无规律。只有不到1/5的人达到了国家体育人口的标准。(如表5)

在参与频度上存在性别差异。男性体育参与频度达到体育人口标准的比例高于女性,且参与频度更有规律性。(如表6)

访谈得知总体体育参与频度不高的原因:客观方面课时和科研压力较大,也缺乏足够的设施;主观上在于持续坚持体育参与的动力不足。而女教师体育参与频度低于男教师,一是因为家务耗去了她们的大部分时间;二是因为适合女性的体育运动场所和设施更为缺乏。

2.1.3 单次体育参与持续时间分析

表7显示,样本中近一半以上单次体育参与的持续时间超过了30 min,在每单次参与持续时间上已达“良好锻炼效果”标准,但表7也显示还有10.34%的教师体育参与时间少于30分钟,多达35.71%的教师单次体育参与持续时间过低,几乎等于0,还有7.64%的人在时间上并没有形成规律。

从表8可以看出,在单次锻炼持续时间上,存在性别差异。男性明显高于女性。访谈表明,主要原因包括:男女教师在体育参与项目上有性别差异,男教师倾向于参加需持续较长时间的对抗性高的集体项目,比如:足球、篮球等,而女性多倾向于参加持续时间较短的对抗性较低的集体项目或个人项目,比如:羽毛球、棋牌类等,另外男性体力充沛,相比于女性,男性更容易适应长时间的体育锻炼。

2.2 体育参与强度分析

笔者在研究和统计样本个体运动强度时,选取了常用的RPE评价法(体力感觉等级量表)中的5个等级来测量运动强度。该文选择其中的5个等级,分别为很累、累、稍累、轻微、极轻微。

从表9中可以看出,杭州高校教师的体育锻炼人群中,锻炼强度达到了判定标准的中等或中等以上的教师占比达到了57.86%。

从表10可以看出,在锻炼强度方面也存在性别差异。对总体样本进行分析,可知,相比于女教师,杭州高校男教师在参加体育锻炼时的主观运动强度要更高。

以所列数据,对照有关标准,杭州高校男教师的体育人口比例高于女教师,即男教师作为一个群体计,杭州高校的男教师更愿意广泛地、深入地参加体育锻炼。

2.3 体育参与空间和项目选择分析

2.3.1 空间场所选择分析

从表11可以看出,在体育参与空间场所选择上性别差异并不明显。近一半的教师选择校内,可见学校的体育场地与设施对于高校教师的重要性。访谈表明由于部分学校体育场地有限和设施老化,社区居民占用,扩招等又加剧了校内体育场所、设施的紧张,自然影响了高校教师体育参与。

2.3.2 项目选择分析

一般来说,人们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体育参与项目选择。该研究选择了杭州高校常见的项目,如表12。

从表12可以看到,在这些项目中,选择跑步、散步、广场舞的总计占到近七成,访谈得知是因为相对来讲,跑步等体育运动方式对参与者身体素质要求比较简单,对参与者的运动技能要求也较低,也不要特别的指导。另外,这些运动项目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对运动场所也没有特别要求。而乒乓球、网球、游泳等这些运动项目对场地、设备、环境等要求比较高,因为这些运动项目对运动需要参与者要有较为专业的技能和装备,需要专业人士指导,种种限制,很多教师或自愿、或被迫都转而选择其他更为简单的运动项目。而太极拳项目选择少则是因为缺少专业指导人员。

如表13,在体育锻炼项目选择上存在性别差异。跑步和散步同时受到男女性欢迎。男教师倾向于选择大型球类如足球、篮球等具有较强对抗性和较大活动强度的运动项目,而女教师倾向于选择较少对抗性、柔和的项目,如广场舞,访谈得知:主要原因首先在于男女教师之间的兴趣爱好普遍存在差异,另外由于男女教师之间运动技能有差别,而非正式群体或家庭中领头人物的选择起了示范效应,也会影响体育参与者对运动项目的选择。

2.4 体育参与的组织分析

如表14,杭州高校教师倾向于与亲友一起进行的和独自进行体育活动占据了绝大多数,参与社区和所在学校组织的很少,这也说明,学校和社区对教师体育参与缺乏重视,很少对教师的体育参与进行积极地指导和组织。针对这个问题应当引起学校和社区足够的重视,切实加强和组织教师有规律的进行锻炼。

3 体育参与的动机和影响体育参与的因素分析

3.1 体育参与动机

人们对体育知识了解的广度和深度会影响体育动机。总体来讲,相对于其他群体,高校教师对于体育项目的规则和知识了解更多、更深,体育态度也应更加积极。但群体内成员间差异很大。在调查中了解到杭州高校教师体育参与动机依次是增强自身体质、促进身心健康,获得特别乐趣或刺激等,如表15所示。这方面性别差异性不显著。总的来看,动机方面,健身和治病保健因素占有较大比重。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就必须保持持续性的体育参与。部分人是为了减少焦虑和抑郁,提高整体心理健康水平,追求心理幸福感;部分人追求人群的归属感和自我存在感。体育参与能暂时甩开各种压力,结交朋友。亲朋们一起参加,是对自我存在价值的确认。

3.2 影响体育参与的负面因素

影响体育参与的负面因素外在主要是环境对于体育锻炼的行为的最终实施的影响。内因主要和参与者自身的个性有关,如表16。没有时间成为不参加体育活动的首要理由,但事后访谈表明,更多时候,没时间只是不参与的借口。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对体育参与重视不够。这应引起高校注意。

4 相关对策

4.1 社会需要扩大宣传,强化体育参与意识

充分利用公共媒体及各种新媒体渠道面向高校教师普及体育锻炼,指导体育活动,使之确立体育参与理念和体育参与习惯。高校教师与媒体有着相对较为密切的关系。首先要利用好现有的电视台体育频道、报纸体育专栏、主要门户网站的体育频道或板块,努力营造出多层次且浓郁的体育社会氛围。同时利用现有和新建平台,加强对高校教师有关如何进行科学的体能训练的方法、手段以及健康生活方式的指导。

4.2 群众体育主管部门要建立硬约束

强化群众体育软硬件建设切实保障包括高校教师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体育参与的权利首先社区要有体育活动场所和体育指导员。针对高校教师群体现状,建设适合的体育健身场所和设备,特别在高校校园内要确保教师们足够的体育参与机会。另外,要通过制度约束,引导高校教师体育参与,确保实效。

4.3 增强学校对高校教师体育参与的指导和组织作用

建议设立专门的有专业师生共同参与的学校体育指导机构,指导教师的体育参与活动,可以俱乐部等多种形式进行。针对教师身体状况,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出运动处方。

4.4 促进以家庭和非正式组织为单位的体育参与

增强高校教师亲朋家人对体育参与的共同认可和参与,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这一群体成员能够坚持下去。

4.5 高校教师自身要真正重视并实践体育参与

高校教师首先要积极学习体育运动及保健方面的相关知识,将体育参与纳入生活的一部分,在工作、生活中持续体育参与,从而形成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适合自己身心状况的体育参与方式和习惯。

高校教师还需要行动上培养和激发自己体育参与的兴趣。并善于将兴趣转化成身体活动的动力,以提高体育参与的效果。

鉴于个体间体质的不同,高校教师自身应设定个性化的体育健身目标,寻找适合的场和项目,自我强化,自我激励,同时善于寻求家人的支持,共同制定适合的体育参与计划,确定体育参与的强度、单次体育锻炼持续时间和体育参与频率,将体育健身变为自身的生活习惯。

[1]孙侠.湖南高校中年教师体育锻炼现状与对策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6.

[2]鲁晓璐.河南省高校体育教师体育锻炼现状调查与分析[D].郑州:河南大学,2010.

[3]温育,张凯.北京市高校教师体育锻炼行为分析[C].北京:第14届世界群众体育大会,2011.

[4]吴炜.杭州市高校青年教师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3):29-34.

[5]杨国顺.高校教师体育意识、体育行为与自身健康相关研究[J].体育科技,2012(4):115-120.

G623

A

2095-2813(2015)09(c)-0179-03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27.179

该文为浙江省教育厅课题(编号Y201225257)“在杭高校体育参与意识与行为”阶段性研究成果。

詹筱蕾(1977—),女,浙江杭州人,汉,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猜你喜欢
频度性别差异高校教师
不同任务类型中性别差异对外语效应影响的实证研究
综合指数法在高校教师教学水平评价中的应用
高校教师团队知识共享的保障机制研究——以南审国际贸易学专业团队为例
高校教师岗位聘任制改革问题与对策探讨
科学抵御“植物入侵者”
——入侵植物响应人为扰动的适应性进化方向探究
眨眼频度可判断烟瘾大小
角色刻板印象和性别角色对运动的影响
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性别差异
AdvancedTeachingStrategiesofCollegeEnglishVocabulary
频度副词问与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