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思路,不断创新,迎接智慧园林时代到来 智慧园林 创新发展

2015-12-17 07:01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信息专业委员会胡永
安徽园林 2015年2期
关键词:园林智慧信息化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信息专业委员会 胡永

转变思路,不断创新,迎接智慧园林时代到来智慧园林创新发展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信息专业委员会胡永

一、智慧园林的时代背景。

我们开始进入以互联网为显著特征的新时代。当今的信息社会,一是网络无处不在,二是终端随身携带,三是知识都在网上,四是芯片像颗尘埃。

第一网络无处不在。网络条件是我们实现信息化的基础条件,1994年4月20日,中国实现与因特网的全功能连接,成为全球接入互联网的第77个国家。今天,网络已经进入了千家万户,2013年8月17日,国务院又发布了“宽带中国”战略实施方案,提出到2015年,初步建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城市和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基本达到20兆比特每秒(Mbps)和4Mbps,部分发达城市达到100Mbps。2008年实现了3g的无线覆盖,2012年实现了4g的无线覆盖。2014年7月南方航空宣布部分航线可以无线上网,带宽达到50兆,网络无处不在。

第二句话叫做终端随身携带。2013年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4.23亿部,超过前5年的出货总和,同比增长64.1%:平板电脑出货量1.04亿台,同比增长60.7%。智能终端的性能也在不断增强,如今一台普通的手机,已经超越了NASA 1969年拥有的计算能力的总和。随着移动应用软件的发展,我们可以用手机实现过去要在电脑上才能实现的很多功能。我们可以用来购物、订机票、打车。可以用来审批文件、安排日程、查询合同等等,这将会为我们的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带来深刻的变革。

第三句话叫做知识或者说信息都在网上。2013年百度每天的搜索量达到了50亿次。从人类文明出现到2003年,所有存储下来的信息和总和仅仅相当于如今人类两天创造的数据量。

如果我们把地球想象成一棵脑,每个人是个神经元,人类和互联网的联合体就像地球表面的大脑皮层。将这个具有比人脑更高级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创造力的网络称之为“全球脑”。

第四句话叫做芯片像颗尘埃。智慧园林和数字园林很重要的一个区别就是可感知。要实现可感知,离不开传感器和智能芯片,也就是物联网。计算机也是一样的,智能将随处可见。

我们迎来了一个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的时代,我相信它一定也会给我们的园林行业带来巨大的变化。

二、智慧园林的五个领域。

行业的信息化分为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后期养护、绿地管理、园林材料五个领域。

一是在规划设计领域。虚拟现实是利用电脑模拟产生一个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让使用者如同身历其境一般,可以及时、没有限制地观察三度空间内的事物。这几年,从硬件到vr平台的发展都很快。采用法国的激光点云采集设备,能够在高达97.6万个测量点/秒的极快速度下,对实际物体创建精度达到毫米级的精确的虚拟拷贝。然后利用autocad的点云插件直接读取点云数据,快速建模,再利用3dmax进行渲染,随着这项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今后很快就能实现设计师的远程协同设计。

第二个技术是将建模与GIS结合,高效的进行规划设计。可以利用二维GIS数据快速创建三维场景,并可根据参数(道路宽度、房屋高度、房顶类型、贴图风格等参数)调整三维模型样式。目前,CityEngine已经与ArcGIS深度集成,可直接使用ArcGIS数据来批量生成三维模型,还可将三维模型导入ArcGIS系统中,使我们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从总规的层面可以深入到控规甚至修建性规划的深度。

信息化建设正在逐步改变企业的生存方式和运营模式,管理信息化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下一步发展主要是要考虑和物联网、虚拟现实、移动互联网等很好结合,使其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过去工业时代形成的公司这种组织形式正在悄悄的发生变化,人们为了完成一项任务,不在需要依靠一个提前组建好的组织,可以是临时组建的。现在网上很普遍大众筹模式,就是这种新的组织形式。

第三大领域是在绿地养护领域,养护管理领域是有潜力园林市场。我们设置的二维码标签信息是固定的不可修改的,将树木的编号生成一个网址链接放到二维码中,建立一个和这个编号相关联的数据库记录,从而实现了二维码信息的动态更新。可以随时将树木的养护信息记录到里面,也可以实现和游客的互动交流,从而实现精细化的管理。

第四大领域是绿地管理。如今传统的管理模式面临诸多新的挑战,更加民主、更加扁平、更加灵活的新一代管理模式正在崛起,市民可以通过平台参与城市管理,从而改变了过去单向的社会管理模式,变为政府搭台,市民来参与的管理新模式。

这几年建立的管理服务平台,利用语音呼叫系统可以实现数据的自动催报,数据的语音引导报送和自动汇总,使管理水平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门票、文物、绿化、安保管理等数据库系统、公园导览导游系统等,给游人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第五大领域是园林材料生产和供应。目前主要是电子商务的应用,以应用互联网、物联网和电子商务技术打造“苗联网”,给行业的苗木交易建立一种新的业态。

三、智慧园林的技术路线。

园林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从现有的技术条件看,主要也是要依靠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这三个核心技术。

第一物联网。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气体感应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物理设备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在接下来的5到10年一定会像过去5到10年的互联网一样深刻的影响我们的生活和工作。

第二个技术是云计算。对于信息化来说,就是提供的软件和硬件都是以云模式提供的,现在很多的软件使用都是这种模式,如果所有的桌面应用都可以在网页上运行,那么未来我们几乎可以不再需要应用桌面程序。每一个苗木企业,只要申请一个用户名和密码,就可以马上使用,不需要购置服务器,也不需要开发和安装部署软件。

第三个技术就是大数据。依靠这些技术,能知道,明年什么苗木会热销,明年会流行什么样的园林设计风格等等,做到先知先觉,这是多么了不起的能耐。

四、智慧园林的发展难题或存在的问题。

第一个难题就是目前从国家层面缺少对园林行业整体信息化发展战略的深入研究和顶层设计。

第二个难题就是信息安全亟待解决,这也是所有行业信息化面临的难题,主要表现在网络违法犯罪活动猖獗,信息系统潜在风险较大。

第三个难题就是缺少统一的园林行业的信息资源平台。

第四是对各地园林绿化行业主管部门的信息化工作缺少必要的指导和考核,国家林业局每年都要对各省开展信息化绩效考评,每年要召开信息办主任工作会,出版信息化年度发展报告,但建设部这一块基本上没有。

五、智慧园林的机制创新。

技术层面要创新,政策和机制层面也需要创新。要提高园林行业的信息化水平,必须在强化政府主导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等协会、学会社会团体的作用;充分发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研究机构的作用;充分发挥园林行业信息化龙头企业的引领示范作用。

当前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政府应该继续强化顶层设计理念,加强园林信息化有关的重大课题的研究。

二是尽快建立信息化考评机制,调动各级政府和园林行业各经营主体的积极性,利用“文件推动、调研推动、会议推动”,提高行业对信息化认识,引导加大信息化投入,积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管理水平和能力,降低生产成本。

三是利用新媒体积极开展国内外的学术交流活动,促进新技术、新方法的在园林行业上的推广和应用。

智慧园林等不来、盼不来,要靠我们园林人转变思路,不断创新,干出来,让我们共同努力,迎接智慧园林时代的到来。

猜你喜欢
园林智慧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清代园林初探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