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角色扮演病例教学法在护理综合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2015-12-17 07:29陈永玉
卫生职业教育 2015年1期
关键词:角色扮演病例实训

陈永玉

(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福建福州350101)

浅谈角色扮演病例教学法在护理综合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陈永玉

(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福建福州350101)

通过角色扮演病例教学法在护理综合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提高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综合能力。

角色扮演;病例教学法;护理综合实训

护理综合实训是护理学一门重要基础课程,集中了所有护理实训操作项目,是学校教育与临床实践沟通的桥梁。角色扮演病例教学法改变了学生被动受教的学习方式,建立开放的学习环节,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符合职教改革的需要,满足了新形势下培养新型护理人才的需要。

角色扮演病例教学法是师生共同参与的一项教学活动,是一种跨学科教学模式。教师根据学生所学知识与技能水平,结合实际教学需要设置模拟病例情境,让学生完成信息收集与方案设计。通过实施角色扮演病例教学,使学生了解、掌握病例中每一环节的基本要求和实践技能;以病例为导向,让学生通过完成某个具体的病例分析培养职业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能力。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我校2012级中职护理专业5个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共206人,其中女生203人,男生3人,年龄16~18岁。

1.2 方法

(1)教师课前要求学生掌握教材知识点,突出重点与难点,充分利用学生已有医学护理知识,注重病程的动态病例资料,以此来选择、编撰案例,案例问题的设置直接影响教学效果[1]。

(2)学生4~5人为一组,要求每名学生掌握案例中各项医嘱执行、各种角色扮演,考核时教师随机抽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3)要求学生根据病例中不同工作任务设置情境,分工、分角色完成各项任务。讨论如何组织完成各种角色任务,各小组认真学习相关教材,复习相关护理技能操作流程,并采集相关病例。

1.3 内容

(1)学生评估病人情况及所需执行的护理操作。学生首先评估病人身体状况、自理能力和合作能力,根据评估情况准备相应物品,采取合理的体位;其次评估所要执行的医嘱,合理安排护理操作,根据操作要求熟练准确地完成该项目的学习。

(2)展示人文关怀,主动与病人沟通。整个考试过程中,不但要求学生操作熟练、准确,而且要求学生与病人充分沟通,体现人文关怀,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及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能力。

1.4 教学评价

通过各小组自评、各组互评方式进行评价。教师根据各组学生的参与程度、查找资料情况、合作能力、创新能力、人文关怀表现、沟通能力及任务完成程度等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对每个角色都打分,将每组学生的平均分作为本组每个学生的成绩,并安排他组学生利用手机进行全程录像,考核结束后学生可利用录像找差距,纠正错误。

2 结果

2.1 学生对角色扮演病例教学效果评价良好(见表1)

表1 学生对角色扮演病例教学效果的评价[n(%)]

2.2 学生学习成绩提高,比赛取得好成绩

我校2012级护理专业5个班的学生在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护理综合实训期末考试中,成绩高于上学期且优于往届,岗前培训效果也优于往届。本届学生在临床实习中能够把基础护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受到实习医院的好评。在福建省中职技能比赛中我院学生取得了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的好成绩。

3 讨论

3.1 角色扮演病例教学法的优点

3.1.1 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以前教师上课演示各项护理技能操作,学生只能死记步骤、机械模仿、反复训练,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由于学生年龄小、基础知识较差,导致信心不足,只是“麻木”“被动”地学习。而角色扮演病例教学是将课堂搬到病房,让学生体验临床真实场景,当遇到问题无法解决时,促使其主动寻求答案,带着实际问题去学习、探索,有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实践的兴趣。通过带着问题学习,不但巩固和强化了理论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临床决策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求知欲,变被动学习者为自我设计者、主导者,长期坚持就会成为发展自我能力的源泉[2]。

3.1.2 增强学生团队精神成功离不开团队的共同努力。一个缺乏团队精神的人,很难与他人合作,与团队格格不入,有一技之长也难以施展。因此在角色扮演过程中,不断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完成各种角色任务,以增强团队精神。

3.1.3 增强学生服务意识服务意识淡薄是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护理工作者的职责就是帮助病人解除病痛,要始终把病人的利益放在首位,时刻为病人着想,急病人之所急,并且在操作过程中注意保护病人的隐私。

3.1.4 提高学生交流沟通技巧在以往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学生操作技能的训练,考核偏重操作准确度和熟练度,忽略了学生与病人的沟通能力,而临床工作中与病人沟通不畅极易引发医疗纠纷。

3.1.5 为学生临床实践奠定良好基础角色扮演模拟了临床护理情境,通过扮演护士与病人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体验到作为一名护士应有的责任心与爱心,从而增强爱护病人意识,为临床实践奠定良好基础。

3.1.6 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角色扮演病例教学法不同于传统病例讨论,它在模拟临床实际环境中进行,学生通过收集、查阅、分析资料来解决问题,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的多项能力得到提高,有利于实现“知识中心型”教育向“能力中心型”教育转变。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过去那种只注重灌输理论知识而忽略实践操作的教学方式已无法满足临床需求,护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对护理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3.2 角色扮演病例教学法存在的不足

因中职生大多数是中考落榜生,所以普遍文化基础和理解能力较差,学习主动性不高,习惯于被动学习,这就需要教师课前进行指导,在教学过程中参与讨论。

由于首次尝试角色扮演病例教学法,出现了教学课时、病例数量不够等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进一步完善。

[1]邬刚,张少林,黄光胜.病例教学中病例和问题设置的课堂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4):300-301.

[2]汪燕,马绣林,何世铭,等.康复医学教学中注重操作能力的培养模式[J].中国康复,2001,16(3):188,191.

G424.1

B

1671-1246(2015)01-0083-02

猜你喜欢
角色扮演病例实训
角色扮演游戏
“病例”和“病历”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角色扮演”拯救荷兰舰队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剖析角色扮演在初中英语会话教学中的应用
一例犬中毒急诊病例的诊治
会计专业税法课程教学中角色扮演法思考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