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劳动者

2015-12-17 05:42明哲
当代工人(B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明哲小薇乘务员

明哲

情绪劳动者

明哲

小薇是我的大学同学。上学时,她活泼可爱,特别开朗。毕业后再聚会,却发现她变得沉默了许多。原来,她在公司里负责电话销售,一天都要跟客户滔滔不绝地讲东讲西。下班后似乎精力全部耗尽了,不爱说不爱动,干啥都是无精打采的。她开玩笑说,自己现在是上班一条龙,下班一条虫。她该咋调整自己才好呀?

心理咨询师 韦学亮:

最省心且省力的表达莫过于发自内心地不加矫饰,喜则欢呼雀跃,愤则怒目圆睁。然而,有些岗位却需员工严格控制、管理情感。比如,飞机乘务员、促销人员、葬礼咨询师等。对他们来说,时刻保持微笑,用温和的态度、得体的言语服务陌生对象是最基本要求。这些需要通过情绪方面的努力才能完成工作的人,被称作情绪劳动者。很显然,明哲,你的同学小薇属于典型的情绪劳动者。

顾名思义,情绪劳动者需要时刻进行情感强化与情感置换。他们既要增强自己与服务对象间的亲密感,又要隐藏自己的真实情感。通俗来讲,情绪劳动者就好比一个演员,他们要根据剧本设计(组织规定)和导演意图(领导要求)完成情绪调节。依据个人努力程度,情绪调节可分为表层调节和深度调节。表层调节即表层扮演,指员工压制个人感觉到的真实情绪,假装表现出组织所要求的情绪,是一种戴上面具的伪装。深度调节指为了表现出恰当的情绪,调整自己的主观体验和内在表情,实现表里如一。两者的本质区别在于情绪表达是否反映了真实的情绪体验。

情绪劳动者运用情绪劳动策略,可以赢得客户赞誉,获得组织肯定与认同,进而增加自我成就感和自我效能感,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工作方式。然而,长时间的表层扮演也不可避免会影响员工身心健康。

表层扮演意味着内心感受与外部表情之间的分离,这极易导致情绪的不平衡。比如,面对无理取闹的乘客,飞机乘务员也要赔笑脸、好言相劝,这让她们自我感觉虚假,甚至认为这样做存在道德问题。此外,表面扮演需要进行伪装或虚假的情绪表达,这减弱了自我真实感,从而可能引起不一致性。这种不一致性会耗费情感资源,使个体产生冲突,从而陷入心理疲劳。

案例中,作为电话销售,小薇不仅要反应敏捷、妙语连珠,还要面对客户的疑问、刁难甚至是恶语相加,但岗位属性却特别要求她时刻保持态度温和,微笑服务。即使内心已经怒不可遏,仍要压抑自己的真实情感。长时间的感情压抑成为一种惯性,延续至家庭生活和社会交往。结果,本性活泼开朗的小薇不见了,代之以沉默寡言。

如果能及时从表层扮演过渡到深层扮演固然是好事,但这样的升华过渡不仅需要一个过程,也会因人而异。因此,对于大多表层扮演员工来说,要摆脱内心不协调的困扰,就要学会自我调整。首先,学会接收和释放压力,不要长时间使自己处于紧张状态。如果自己做不到,可以采用请求协助、适当抱怨等方法来释放压力。其次,还可通过培养工作兴趣来实现情绪平衡。兴趣的产生与大脑皮层上的兴奋点相联系,面对感兴趣的工作人们往往不易疲倦。

作为朋友和亲人,我们也要给情绪劳动者一点安静空间,让他们打坐回血。相信短暂调适后,他们定能满血复活,活泼如初。

猜你喜欢
明哲小薇乘务员
小薇,对不起!
小薇,对不起!
光影视界
那个夏天的女孩
逃票记
GPS定位精度研究
GPS定位精度研究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飞机的型号
可爱的小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