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清贡砖整体烧制工艺调查研究

2015-12-17 10:53刘昆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烧窑砖坯阴干

临清贡砖烧制工艺是一项古老的汉族手工技艺,最早始于明永乐初期。这种烧制技艺是山东临清汉族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下来的的独特经验。明初到清末,京城北京大量的营建宫殿、钟鼓楼、城墙和帝王寝陵都是靠临清贡砖来营建的。临清贡磚整体烧制工艺包括十四个步骤,内容繁杂,环环相扣。

一、选土

临清贡砖的取土是就地取材,就在窑址附近取土。临清地处鲁西平原,属于黄河冲积平原,历史上屡次黄河泛滥,每次都会留下一层细细的沙,覆盖在当地的黏土壤上,久而久之,层层覆盖,一层沙土一层黏土叠状结构,沙土色浅白,黏土色赤褐,层层相叠,如莲瓣一样均匀清晰,因此被当地人称为“莲花土”。这种多色沉积土,就是河水多次泛滥或古河改道形成的沉积。

二、熟土

取出土后就运到存土场堆成大土堆,窑工们叫上垛,让它经风吹日晒,这是一个由生土变成熟土的熟化过程。土上垛以后,除雨雪淋以外,还要水浸泡,因为这五种土原来的性能不一样。有的有黏性,有的没黏性,有的黏性大,有的黏性小,经过调和和熟化,它们的性能就均匀了。

三、过筛

莲花土经过三年的熟化后,接下来一个重要程序就是过土,也叫“过筛”。从大垛上取来熟化后的土,把大块的土用锤子尽量敲碎,越碎越好。过筛时,先用大的、网眼粗的筛子过一遍,大筛子筛完土之后,就换细筛。

四、暖水

经筛子过土后,要进入到澄浆练泥了,在水浸泡之前还需对水有个处理过程,叫“暖水”。

五、练泥

过完筛子的土在大水池子中水冲泡,轻的杂质会漂在上面,工匠们会利用水的流动把轻的杂质冲掉。而重的杂质就沉到最下边去了,这些杂质也是不要的。只取中间没有杂质的泥土,现在这个环节叫水练泥,目的就是把土中所有不良杂物都去掉,包括土中的酸、碱成分去溶解在水里,随水冲走了。

六、压泥

在池子中的土浸泡一年之后,再过滤出细泥膏,再经过人或牲畜的踩踏,去除泥内气泡。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也描述过,让牛进去反复乱踩,把泥踩得又致密又光滑。现在工艺是工匠们用木质杠子反复压,目的也是使泥无气孔,结合得更紧密。用杠子压两遍后,再用钢叉摔,就是用钢叉铲起一块泥,使劲摔下去,还是减少气孔,加大密度。

七、制坯

永祥贡砖厂的一位熟练工人给我们展示了这一过程,他仔细地把非常平整的地面又扫了一下,用铁锹很均匀地撒了一层薄薄干土,用四块木板围成长方形,这是按需要的尺寸做好的,用铁锨先在泥堆上扎了一下,取出一块泥,很准确地摔进横框内,柔软的泥占满了四边横框,连四个角都填得满满当当的,而且稍有点余量,随后用铁弓子一刮,整整齐齐的一块砖坯就做好了。俗话说熟能生巧,在熟练的工人那里,干得轻松自如,最让人惊讶的是在铲泥时掌握的量恰到好处。

八、阴干

制坯完成后,将砖坯整齐码放,每块砖坯之间都留一定缝隙,为的是通风,好尽快在遮荫棚下阴干,这道程序称为阴干,也叫晒坯、凉坯。北方干燥,阴干的时间短,一般在半个月左右。冬天温度低,相对阴干的时间也会长一点。北方春天风大,在阴干的时候会加盖草帘子,增加水分。夏天时间相对短一点。

九、装窑

现在由于窑室的空间较大,一窑可装砖坯三万块左右。先后从大窑门、二窑门、窑口运入砖坯,从火膛边缘开始逐层向外码垛砖坯。从装坯的纵剖面图上看,火膛南侧及封火台上的砖坯,侧放的一块块相依,平放的各块之间留有小空隙;火膛东侧的砖坯,侧放的两块相依,与左右邻近的砖坯之间留有大空隙,形成火路,平放的一块块相依。从封火台上的装坯平面图上看,平放的砖坯一块块相依排列成行,各行之间留有小空隙。

十、烧窑

待砖瓦坯装入窑中以后,就开始烧窑。烧窑时间的长短,火力的大小,是加薪还是减薪,都直接关系着砖瓦烧制的质量。《天工开物》中记载砖瓦坯烧制的时间及火候的把握,烧窑时间是以所烧砖瓦坯的重量为标准,有烧一昼夜至两昼夜的时间长度;砖坯烧制量若装“百钧(古代计量单位,1500斤)则火力一昼夜,二百钧则倍时而足”①。

十一、造烟

火基本烧足了以后,进行造烟。造烟是在缺氧的条件下,使充足的燃料不能充分燃烧,从而在窑炉里产生了大量黑色烟雾,黑色烟就沾附在砖瓦坯的表面,在窑温降到700摄氏度以下时,析出的碳黑就渗透到坯体内约三毫米的厚度。之前,在窑温降至900摄氏度时,因窑内呈还原气氛,红色高价氧化铁还原为青色低价铁,再加上后来的碳黑的渗入,砖瓦呈现出青灰色。

十二、闭窑

在炉膛燃料烧尽以后,从上面冲道口观察冲道底端的回火,如果冲道中有淡淡的、蓝蓝的火喷出来,就再继续烧一会,进行闭窑。闭窑的时候,把砖一块块从地面垒上去,将灶,炉膛一起封在里面,再将土、泥浆、柴、稻草混和在一起,一块块往上甩,用手搂平,搂光滑。

十三、窨水

窨水是青砖烧制的一项独特技术措施,实施时间是在闭窑以后,为了使窑内既保持无氧的状态,又能够使窑温快速降低到低价铁有可能发生二次氧化的温度之下(500-600摄氏度)②,《天工开物》中记述了“转锈之法”,在“窑颠作一平田样,四周稍弦起,灌水其上。”③今天土窑的青色砖瓦加工同样要浇水转锈,业内人称为浇水、窨水。其具体做法是:天脐用砖盖好以后,用湿的土粘住,再用松的土盖上去。

十四、开窑

开窑的顺序是先将池塘水放干,然后打开天脐,冲道的砖也拿开,将水蒸气放掉以后,再将底下窑门打开。待两天以后,窑内砖瓦完全冷却,再组织人力将里面的砖搬出。

“共计一坯之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其中微细节目,尚不能尽也。”④临清贡砖烧制品是凝上而成型,火炼而成器,能否最终成为美观的有用器物,烧窑是最后一道关键的环节,而火势走向、大小瞬息万变,窑户、把窑师傅、窑工们紧张、焦虑的心情可想而知,因为每一窑都是皇家专贡,各级督烧官的坐镇监控,州县胥吏的鞭答责骂,如若烧不成功,耽误京城的工期,就不仅仅是经济方面的损失,甚至是捕杀。

注释:

①(明)宋应星.天工开物[M].扬州:广陵书社,2002:89.

②杨维增.天工开物新注研究[M].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53.

③(明)宋应星.天工开物[M].扬州:广陵书社,2002:89.

④(明)宋应星.天工开物[M].扬州:广陵书社,2002:89.

作者简介:刘昆(1977-),男,山东聊城人,汉族,博士研究生,聊城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学学科带头人,讲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美术学、书法创作研究方向。

猜你喜欢
烧窑砖坯阴干
驼背伍烧窑
洗后干燥条件对防水效果的影响
不同干燥方式对连翘花主要成分的影响
不同干燥方法对布渣叶中牡荆苷含量的影响
最后的砖窑
最后的砖窑
砖坯
河南孟津新庄汉代烧窑遗址
菊花茶的加工
砖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