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防雷工作体制机制研究

2015-12-17 20:51才硕李松涛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社会管理新形势

才硕 李松涛

摘要:新时期,人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防雷工作也呈现着许多新的特点。本文就新形势下防雷工作体制机制对防雷管理工作进行研究,以此提升防雷技术服务能力,推动防雷事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新形势;机制体制;防雷工作;社会管理

1、防雷管理体系

1.1 建立防雷社会管理模式。加强防雷监管工作,坚持依法行政工作常态化。由于防雷监管对象具有多样性和分散性的特点,防雷监管工作的实施需要大量人力和物力。目前,防雷监管工作所需的物力和人力难以得到保障,被监管单位必须加强对防雷安全员制度的建立,并对区域范围内的防雷协管员队伍进行组织和建设。针对新建项目,应当加强对有关项目的事前检查,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督办工作,借助可行的管理模式对竣工实地审查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1]。

1.2统一防雷工作的标准。目前,多数检测人员往往只重视对收费项目的检测,却忽略了对其它项目的检测。因此,要求有关部门必须制定统一的收费标准。检测部门应当明确检测工作人员的相关职责,加强对雷电情况及主要装置的检测,保护用户不受雷电的损害。同时端正工作者的工作态度,使他们能够对检测工作认真处理,及时发现防雷设备安全问题,并进行维修和更换。进一步提高检测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加强对人才队伍的组织和建设,系统性的开展防雷专业技术知识的培训工作,提高防雷服务能力及技术水平,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防雷减灾的要求。

2、管理与监督机制。加强监督检查和技术指导工作,以促使防雷检测工作质量的提升;进一步完善对相关工作规章制度的建立,依据质量方针目标、防雷检测工作实施方案,对年度质量管理工作计划进行制定,并将此纳入检测机构的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当中,同时对检测过程层层把关,推进质量管理的全面实施。建设质量监督机制,发挥检测机构质量监督作用,从各层面和环节入手对检测工作的质量实施监督,及时发现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2]。目前,质量监督工作形式化、表面化是计量认证的弱项。一方面,合理制订质量监督计划,严格对相关记录进行检查,同时将其作为考核对象进行科学审查,并制定质量监督报告作为管理评审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采取科学合理的校核方法监督检测报告的结果,定期评审检测报告的质量,以此作为整改依据对有关工作进行改进,促使其防雷检测管理质量的提高。

3、防雷检测及雷电灾害评价机制

3.1严重性雷灾的估量。之前,人们对雷灾引起的损失进行评定,主要集中在对雷电袭击物本身经济价值的估量上。然而,雷电灾害的变化非常复杂,仅仅估量受雷电袭击物本身的经济价值,是无法对其破坏性进行有效衡量的。如2012年某重大雷击事件中,气象中心计算机系统部件遭受重创,导致系统停止运行长达50多个小时。如果此时正处于防汛时期,急需这一信息的部门因缺乏信息造成重大损失要比计算机系统部件的经济价值高出许多倍。因此,必须充分意识到雷灾的严峻形势,引起对防雷工程技术价值的高度重视,重新慎重考虑防雷措施。

3.2防雷检测机构计量认证评审准则的建立。《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规定[3],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单位必须取得气象主管机构颁发的资质证,同时对法人资格、技术质量管理制度等方面做了简略要求。然而,气象主管机构并未出台防雷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办法。目前,仅有计量认证标准体系得以初步建立。正因为如此,防雷检测机构的技术水平及管理能力才参差不齐,加之防雷检测单位自身的特殊性,要求必须借鉴其它行业的管理经验,建立计量认证评审准则,从而防雷检测开展计量认证才能有章可循、有准可依。

4、防雷安全机制

4.1加强防雷风险的防控。气象中心定期对廉政教育活动进行组織和实施,与员工签订责任书促进倡廉反腐,同时对群众举报信箱和电话进行设立,实施第三方电话回访,内部建立减免审批制度、“一审一核”计费制度及财务收支制度。管理方面以无经济指标考核模式进行工作实施。增强防雷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树立其正确的职业观与荣辱观,做到能够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同时对工作中廉洁典型进行宣传,创建廉洁工作氛围[4]。采取多项措施,借助多种渠道,对多方面力量及资源进行整合,促使对腐败惩治的增强,并建立科学、系统的腐败预防体系,使中心队伍的政治思想更加纯洁,建造一支服务良好、技术高超、作风优良的防雷检测队伍。

4.2加强部门联动,从源头上把关防雷安全。在当地政府行政服务中心建设项目中纳入防雷行政许可工作,使防雷建设、消防及规划等行政审批同步实施,各项目建设及管理单位做好项目的立项论证、勘察设计等工作,同时对雷电灾害风险进行科学评估,依据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报告,各设计单位对防雷电装置进行合理设计,同时进行工程项目建设与防雷设施的设计、施工及竣工验收等工作。气象部门验收防雷设计不合格,工程项目的总体验收则不得通过。进一步促使防雷工程监管工作的加强,严禁无资质的专业设计单位承担防雷工程的施工设计,防雷产品未备案的、防雷工程未经核准的,防雷检测机构不予以接受检测的申请。

5、防雷机构体制机制的创新

5.1进一步调整组织机构及运行机制。国家依据单位承担的任务进行分类,推进单位改革,并在此基础上对收入与投资的分配制度进行确定[5]。依据这一原则,防雷行政管理机构具有非市场配置资源性质;防雷技术服务机构则面向社会,以满足人民群众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部分由市场对资源进行配置;防雷市场经营机构则全部由市场对资源进行配置。对此,防雷市场经营机构推行企业化管理模式;防雷技术服务机构、行政管理机构推行事业单位管理模式。

5.2进一步规范财务机制。目前,部分单位非经营性、经营性与支出和收入管理并不规范,而防雷服务财务机制的规范是确保气象事业多元化投入的必然条件。因此,必须纳入防雷收入至单位财务中进行统一的管理,收入分配方面遵照财经管理制度进行分配及管理。采取“收支两条线”模式对行政事业性收入进行管理,经营性收入则列入综合预算当中进行管理;同时按照国库集中支付等相关规定及流程对防雷支出进行办理。

参考文献:

[1]陈佩奇.城市气象灾害预警发布的标准化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

[2]胡淑娟,叶智.气象防雷工作的社会管理有关问题的研究[J].赤子,2014,(4):255.

[3]杨荣,赵敏,张朝斌等.搞好气象局防雷工作的具体途径及方法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1):300-300.

[4]景哲.防雷工作规范化管理的探索与思考[J].科技与创新,2015,(9):73-74.

[5]姬文佳.搞好气象局防雷工作的具体途径及方法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2,32(8):181.

猜你喜欢
社会管理新形势
教育管理的属性分析
探析行政法中怎样进行社会管理创新
用法治思维推动创新社会管理
行政法治视野中的社会管理创新
社会管理创新过程中基层政府责任建设问题探讨
马克思的管理思想对加强中国社会管理的启示
新形势下“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新形势下的外企财务管理建议分析及相关问题阐述
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