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 昕

2015-12-19 01:18
世界建筑 2015年5期
关键词:水土东南悉尼

阮 昕

RUAN Xing

1965年出生

1982年入学南京工学院建筑系(学士、硕士)

1991年入学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博士)

1995年任教澳大利亚科廷(Curtin)大学

2002年任教悉尼科技大学(UTS)

2004年任教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UNSW Australia)

2013–2016年上海交通大学访问讲席教授

2014年同济大学顾问教授

现任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城市建筑环境学院(Built Environment)建筑系主任、教授、博导

国际建筑评论家协会(CICA)会员

2011年国际建协建筑与都市设计论文国际竞赛奖

水土·学人

1 Topophila and Topophobia

2 New China Architecture

3 Allegorical Architecture

俗语“一方水土育一方人”,自然甚有道理。可是回想30年前在南工受的教育,竟然一时脑中空白,总结不出究竟是这水土中的哪些元素对我今天的“学人”生涯起了宿命之作用。同时疑惑:为何不出“杰出校友”建筑作品集,而竟以“东南学人”为主题,给校友创造机会以畅怀学问人生呢?

1982年,我从边陲昆明经沪,在李谷一一曲《希望的田野》的伴随下,坐火车风驰至宁。从未经历过江南夏末的燥暑,再加上东大校园里到处弥漫着挥之不去的桂花暗香,我已处于昏睡而陶醉的状态。是黄伟康先生寄语82届新生的铿锵之语令我如梦初醒:“南工建筑系是个染缸,经过4年的浸染,你们出来后会个个灵光!”

如果说我所接受的东大4年本科教育,加上后来5年的研究生及工作经历,是一个扎实而全面的建筑教育,以我个人而言这不免是精巧而不老实的浮夸之词。但这并非东南教案或教学质量的问题,而是我个人的心智与能力的局限所致。在读本科时就感到对西方近现代建筑理解不足;读研究生时更是觉得对西方近现代思想史与建筑演化的关系所知甚少;在建筑研究所齐康先生手下做工程时则直接体会到自己在建筑构造与材料方面的极端空缺……自1991年离开南京,到了遥远南方的对拓之乡学建筑、教建筑、亦做一点小建筑,一晃已是20多个春秋,深深体会到自己对风土建筑、传统、社会,以及中西方数千年的建筑历史认识浮浅,痛感不知古何以识今?

每每悟到自己在“知”与“识”方面的严重不足,耳边即会想起黄伟康先生当年的警语:南工这个染缸出来的会个个灵光!同时浮现在脑海里的还有杨廷宝、童寯与刘敦桢3位中国建筑泰斗慈祥而又威仪的目光。记得也是在入学东大的第一年,辅导员刘琪老师请杨廷宝先生到中大院309给我们一年级新生作报告。我因为午睡过头,匆匆来迟,急步跑到中大院台阶下时,见到刘琪老师搀扶着一位慈目长者缓步走下台阶。后来得知这位长者即是杨老,那天因略有不适,刘琪老师劝他回家休息。杨老于当年仙逝,而我们82班竟永远失去了聆听东南建筑精神支柱杨廷宝先生寄语的机会,已是后话。前些日子,有机会给东大的年轻学子谈一谈自己学习文艺复兴建筑师帕拉第奧的体会。上了中大院的台阶,在杨、童、刘三老铜像前躡足而过,心中忖度不安:接下来一个时辰里,在309这个我心目中的神圣讲堂上阔论古今杂感,是否有违东南脚踏实地的学风?

不过此刻亦恍然悟出,母校厚爱校友中“学人”,而非在职业界、政界和商界的成功人士(完全不同于西方大学普遍推崇的所谓distinguished alumni),竟是对东南学子(无论从业、施政、经商还是做学问)的一个最高“仁文”准则的期盼。在这里编凑新词,是想阐明,若无对孔夫子所谓“仁”之追求,哪里还谈得上“人”文呢?如今虽已近“知天命之年”,却更叹学海无涯,唯有不断勤补,方可当担“东南学人”之名。如此危机感,或许就是一方东南水土中某种元素在我身上作崇吧。

奇怪的是为什么远离这一方育人水土之后,依旧是东南学人?反言之,难道他乡的水土在“学人”身上竟再不会有作用?法国人称水土为“terroir”。外人往往将法国文化过于神秘化,误认为法国美酒完全由当地水和土中特有元素酿造而成。哲学家罗杰·斯库敦(Roger Scruton) 取笑道:“如果你以为可以单单从品味与香气来对葡萄酒下定论,就好像一个完全不懂中文的人指望可以通过一首中文诗吟颂出来的音调来判断其品质。”换言之,“terroir”若脱离了酿造之地的人文历史,也就成了看不见也摸不着的抽象泡影了。于是我理解到了冠名“东南学人”,并令校友畅抒人文情怀的大智所在:养育东南学人的这方水土,如同沙翁的戏剧,在后人不断地研读、呵护之下,会变得更加丰富而源远流长。(注:所有建筑作品均与建筑师赵东敏合作)

4 悉尼莱富史通宅

5 悉尼路易斯宅

6 悉尼阮宅

猜你喜欢
水土东南悉尼
第43届世界空间科学大会将在悉尼举行
第22届悉尼双年展:边缘
去悉尼!穿件T恤来过年
On the Cultural Implications of the Dietary Customs of the Naxi People
中原“水土”论
空山新雨后,自挂东南枝
支护结构上水土共同作用的微观机理研究
藏东南溜砂坡的发育特征与防治
峥嵘岁月东南行——回忆“十年动乱”中陪同粟裕的一次外出调研
东南沿海抗倭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