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中医干预对新生儿脑损伤预后的改善作用

2015-12-21 02:39葛书霞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4期
关键词:点穴脑损伤发育

葛书霞 陈 新

广东高州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 高州 525200

早期中医干预对新生儿脑损伤预后的改善作用

葛书霞 陈 新

广东高州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 高州 525200

目的 探讨早期中医干预措施在新生儿脑损伤中的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治疗的新生儿脑损伤患儿13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给予神经节苷脂营养神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早期中医干预治疗,观察2组治疗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社会适应DQ值、大动作DQ值、精细动作DQ值、语言DQ值、个人社交DQ值IgG、IgA、IgM等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中医干预能显著提高新生儿脑损伤的DQ值和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新生儿脑损伤;中医;预后

脑损伤指的是新生儿在出现高危的脑损伤后表现出脑瘫、智力低下、言语障碍、癫痫及行为异常等体征,一般发生在<6个月的婴儿,目前随着国内新生儿急救医学水平提高新生儿死亡和死胎发生情况逐渐减少,早产儿、极低体质量儿等情况增多,因此脑损伤的发病率呈现逐年提升趋势[1]。目前,临床上针对脑损伤的治疗方法由于康复医学的发展不同治疗方案不同,但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已成为共识,促进新生儿脑损伤患儿的运动发育、智力发育趋向正常是主要的治疗目的[2]。我院采用早期中医干预措施在新生儿脑损伤患儿中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础资料 选取2013-01—2014-03在我科治疗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新生儿脑损伤患儿132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治疗组各66例。观察组男46例,女20例;年龄3 ~8个月,平均(4.21±0.61)个月;出生体质量2 104~3 589 g,平均(3 058.31±568.21)g。对照组男48例,女18例;年龄3~9个月,平均(4.28±0.59)个月;出生体质量2 063~3 531 g,平均(3 062.84±571.33)g。2组患儿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患儿诊断符合上述西医诊断标准,均自愿接受临床治疗,家长签署知情同意书。

诊断标准:患儿一般具有脑损伤或高危病史,进行1~12个月神经运动检查的36项出现3项以上或出现癫痫发作、眼不追光以及对咯咯声音无定向反应中的1项明确存在;患儿总发育商<85%或其中1个单项<70%;36项中1项加上总发育商<90%或其中1个单项<80%;新生儿进行20项行为神经测定评分<35分[3]。

排除标准:除外脑进行性病变、遗传性代谢疾病、肌源性疾病以及一过性运动功能障碍等疾病;除外有过敏体质和对多种药物过敏患儿;除外伴严重的心、肝、肾脏等重要器官器质性病变的患儿;除外有严重的消化系统疾病或其他疾病不能服药患儿。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儿神经节苷脂注射液治疗,神经节苷脂20mg+5%葡萄糖注射液20mL静滴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患儿早期中医按摩、捏脊、点穴等治疗,按摩方案为患儿仰卧位,采用一手四指腹或用全掌着力在前腹壁,以患儿脐部为中心进行顺时针按摩1min;按摩中脘,患儿仰卧位,以指端或掌根部按揉中脘或用掌心、四指旋转按摩中脘,使用食指、中指由喉下直推到中脘,每次按揉50~100次,按摩1min,推50~100次。捏脊治疗患儿取俯卧,用双手食指紧紧贴着皮肤朝上推,拇指朝下按压,沿着督脉自下至上缓慢地推拿5次,推到脾俞、肾俞穴位时进行点压。采用中医点穴法对患儿足三里、背部俞穴进行点穴治疗,1次/d。

1.3 疗效标准 显效:患儿治疗后社会适应DQ值提高超过20%,肌张力同运动功能均恢复正常,异常表现或残留的原始反射均已消失;有效:经治疗后患儿社会适应DQ值提高10%~20%,运动功能有所改善,原始反射残留,肌张力仍有异常;无效:经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未见改变或加重[4]。记录2组患儿治疗后5个能区的DQ值情况。记录2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整理、归纳并录入计算机,形成数据库,采用SAS 1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疗效比较[n(%)]

2.2 2组治疗后5个能区的DQ值比较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2组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 见表3。

表2 2组患儿治疗后5个能区的DQ值比较(¯x±s)

表3 2组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情况比较(¯x±s)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临床上早产儿和低体质量儿的增多,新生儿脑损伤的发病率逐年提高,由脑损伤导致的神经发育后遗症改变较为突出,存活的患儿中10%~20%伴不同程度的伤残。婴儿期属于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段,具有极强的可塑性,研究发现早期的干预措施能够抑制异常的姿势反射与肌张力进展,可以促进正常的运动功能形成与发育,有效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减轻伤残的发生[5-6]。婴儿出生后的6个月内大脑处于迅速的生长和发育旺盛的时期,脑损伤处于病发的初级阶段,通过早期给予神经营养因子类的药物可促进神经细胞代谢类的药物修复损伤,同时配合良性的运动与感觉刺激可促进脑功能代偿适应,重点包括轴突绕行投射、树突寻常分叉及产生非常规神经突触。此外,研究还发现在婴儿出生后的6个月由于异常的姿势与运动尚未定化,早期的干预治疗运动障碍更易正常化,同时能够预防由于姿势和运动异常引发的继发性损伤,常见的有关节挛缩与肢体的变形[7]。中医学理论中无专门的病名,属于“五迟”、“五软”等疾病范畴,主要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脾胃气虚引起,小儿生长发育赖以肾气充足,先天的肾气需要后天之气不断的化生气血滋养,而且小儿脏腑功能较弱,娇嫩的胃肠道功能限制其精微摄入与吸收,因此,本病主要由于外因痰、火、瘀等造成,同时脾胃功能失常,无法维持正常的升降和气血津液失去平衡,使得各种病理因素产生,导致脑损伤。

我院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新生儿脑损伤患儿早期干预治疗,早期干预指的是对发育偏离正常或可能偏离正常高危儿有组织有目的开展的综合康复治疗活动。脑损伤易引发脑瘫、智力低下等后遗症,通过早期的干预能够减轻并修复脑组织的损伤,促进大脑发育,而良好的刺激可以对患儿脑功能与结构发育具有重要影响,持续的干预刺激可以为大脑提供良好的刺激效果,最大限度地发挥脑细胞可塑造性与代偿能力[8]。我院采用中医的按摩、捏脊、点穴等综合方式,通过按摩患儿腹部等穴位,增强胃肠蠕动,改善患儿消化功能,起到健脾和胃、理气消食的效果,通过对中脘按摩起到温阳补虚、消积泻下,通过按摩脾胃肾经促进了机体的气血流行,畅通经络,让患儿神气安定,具有补肾益脑、温养下元;捏脊的方法通过对患儿督脉与膀胱经捏拿手法起到调节阴阳、疏通经络、恢复脏腑功能的效果,重点对患儿脾俞、胃俞揉捏起到健脾和胃功效,促进胃蛋白酶分泌,促进胃肠的蠕动,加速血液循环,调节患儿免疫能力;点穴的方法不仅可以改善患儿周围循环功能和颅内的血液循环,促进患儿大脑皮质活动,缓解患儿肌张力,提高免疫功能,增强体质,点按的方法还具有精确与缓和的特点,将力量有效地作用在可能发生肌肉挛缩的部位,操作更为简便[9-10]。

综上所述,实施按摩、捏脊、点穴等早期中医干预措施在新生儿脑损伤患儿中可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新生儿脑损伤5个能区的早产儿发育商DQ值,提高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易爱文,李素萍.调理脾胃法对脑损伤综合征患儿30例康复作用的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09,1(4):339-340.

[2]李燕英.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57例早期护理干预[J].齐鲁护理杂志,2011,(3):59-30.

[3]岑丽婷,刘振寰.早期干预对早产儿脑损伤神经发育的新进展[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5 408-5 410.

[4]李琦,李俊华.新生儿神经管缺陷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3):61-62.

[5]刘湘峰.早期运用神经发育疗法治疗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0(7):825-826.

[6]张英.新生儿脑损伤早期诊治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杂志,2013,10(30):32-33.

[7]王华,母得志.PirB抑制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脑组织神经再生[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4,16(1):67-72.

[8]刘振寰,丁建英.通督健脑补肾运脾推拿法对预防高危儿脑损伤后遗症的临床观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25(2):130.

[9]胡岩.点穴推拿早期干预治疗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粗大运动发育的影响[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0,27(6):612-614.

[10]李盛强,刘巧玉,周守方,等.中西医结合早期干预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发生脑损伤的影响[J].中医儿科杂志,2011,7(3):23-25.

(收稿2014-05-26)

The curative effect of early interven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n treating the prognosis of neonatal brain injury

Ge Shuxia,Chen Xin
Department of Neonatology,the People's Hospital of Gaozhou,Gaozhou525200,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early interven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n treating the prognosis of neonatal brain injury.Methods 132neonatal brain injur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n=66,treated with ganglioside nerve nutrition therapy)and observation group(n=66,treated with ganglioside nerve nutrition plus early interven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he curative effects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social adaptation DQ value,movement DQ value,fine motor DQ value,language DQ value,personal social DQ value,IgG,IgA and IgM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ese of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 The early interven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DQ value and serum immunoglobulin levels of neonatal brain injury,which is worthy of application.

Neonatal brain injury;N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Prognosis

R722.1

A

1673-5110(2015)04-0028-02

猜你喜欢
点穴脑损伤发育
高清大脑皮层发育新图谱绘成
Quintero分期、CHOP分级与TTTS脑损伤的相关性对比分析
青春期乳房发育困惑咨询——做决定
脑损伤 与其逃避不如面对
宝宝的大动作发育正常吗?
葵花点穴手
看清“点穴减肥”的真相
冰川是发育而来的
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创伤性脑损伤后抑郁
侧脑室注射DIDS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大鼠神经元凋亡的拮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