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专业人才需求对独立学院培养模式的启示

2015-12-21 08:48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王超
中国商论 2015年30期
关键词:人才需求人力资源管理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 王超

招商银行长春分行 朱校葳

人力资源专业人才需求对独立学院培养模式的启示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 王超

招商银行长春分行 朱校葳

虽然近年来,经济迅速发展,市场迫切需要人力资源管理人才,但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反而出现就业难的问题。调查发现,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更加看重,而大学毕业生往往缺乏的正是这方面能力。所以民办高校和拥有优秀母体高校资源的独立学院,对于人力资源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应该以就业需求为导向,采用灵活创新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独立学院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培养模式

1 引言

随着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长春的经济也得到了迅速发展,除了以东北老工业基地为代表的汽车产业之外,大量国际国内优秀的企业也落户长春。随着大量国际、国内资金的注入,长春企业数量迅速增加。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源管理,而且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作为我国高校学科建设中的新兴学科,虽然该学科的发展时间较短,但是增长速度很快。开设该专业的院校逐渐增多,学习该专业的学生也逐渐增多。这样的发展迎合了当前市场企业及各类组织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大量需求。但是由于该专业的学生多倾向于理论学习,缺少实践经验和不可替代的技术,导致企业虽然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较大,但更倾向于在企业内部提拔员工从事本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而不愿意接收应届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毕业生。

造成这一矛盾的原因是复杂的,但本质上和学科的性质有着密切的关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学科,任何一方面的缺失,都将会限制该专业的发展。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实践是理论的应用,两者密切相关,相辅相成。所以要想胜任人力资源管理岗位,必须兼具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尤其对于独立院校的专业设置,更应面向地方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要注重向应用型专业的转型发展,努力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为此,笔者对长春地区的企业进行了调查,通过研究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对独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2 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人才职业技能要求的调查研究

2.1调查的样本情况

本文通过网络取样和电话访问对长春10家企事业单位在招聘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的问题上进行了调查研究,目的是为了探明企业对于该专业毕业生的素质能力的具体要求和具体关注点。为了保证调查结果的有效性,采用了多种调查手段:首先,通过各大招聘网站,例如应届生求职网、智联招聘、前程无忧等,搜集有关招聘人力资源专业毕业生需求的企业信息,分析在其招聘公告当中所涉及的任职资格信息,以得到企业在选拔人才时看重的关键点;其次,针对部分企业采用访谈的形式,对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管理者进行访谈,以了解其单位对于人才的需求情况。本次调查企业样本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样本特征

2.2调查结果分析

所调查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岗位上的招聘具有以下特点。

(1)人力资源管理人才需求大。企业对于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总体呈扩大趋势。人才需求数量增加,同时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需求趋向于中高层次管理人才。

(2)重经验,轻学历。从调查中发现,企业在招聘人力资源管理岗位的员工时,更关注求职者的工作经验,对于应届毕业生则更关注其实习经历。如能在大型企业中有相关从业经验,则在招聘中更具优势。

(3)轻视专业对口性。调查发现,大多数企业在招聘人力资源相关岗位时,并不强调专业的对口性。所招聘的人才并不要求必须毕业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企业管理者更重视应聘者的解决问题能力、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对于具有相关理论知识的要求很少。

这种现象虽然削弱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在专业领域的优势地位,但是却也给独立学院的学生带来了更多的机会。

3 对独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设置的启示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当前高校的培养模式和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情况之间并不匹配。这也是造成虽然市场需求量大,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仍然面临毕业即是失业 的窘境。基于此,处于向应用型学校转型期的独立学院正处在市场机遇的浪潮中,对于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迫在眉睫。要有效帮助学生完成“学校-职场”的成功转换。所以,独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模式的努力方向有以下几点。

(1)正确定位培养目标。独立学院培养学生重在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求,顺利就业。所以在培养目标中应该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关的课程、进行实践教学。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设置也应该以应用型操作型为主,对就业领域的定位要准确,如果学生要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就业,还要辅修其他相关课程,提高操作能力。

课程设计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既要注重专业知识的基础性和理论性,同时要体现专业性,提高学生的竞争优势,比如工作分析、员工测评、员工关系管理等课程要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掌握相关技术,而不是空泛的学习理论。

(2)教学方法向多元化改革。独立学院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应更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堂上要注意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增加互动。多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案例讨论教学、操作技术学习等方式,将理论知识更好地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理论的趣味性,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同时要使学生掌握专业领域内的工作技能,比如绩效管理方法、员工测评方法和工作分析方法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师也要注意提高自身授课能力,增加授课方式,多吸收社会经验性知识,结合理论知识有针对性的传授学生各种技能,帮助学生适应市场的要求。

(3)重视实践教学。提高实践教学课程的比重,丰富实践教学的内容。如能在校内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专业训练室,使学生能多参加实训,在实训中体会系统全面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培养学生要学会制订工作说明书、劳动合同、招聘计划书、人事测评方案,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相关工作的相关流程方法,例如绩效管理流程、纪律管理流程、对社保医保等保险的管理等内容,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性质。

除此之外,加紧对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学校在校外选择体制健全、管理水平优秀的企业,在互惠互利的前提下进行校企合作。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为企业输送所需人才,为企业提供必要的理论和技术支持。这样,既可以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减少学生在就业市场中面临的巨大压力,同时企业通过学生实习,考察学生的能力水平,选择其中符合本企业要求的优秀学生,又有利于企业减少招聘所带来的成本。学校要经常与企业进行沟通,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及时调整相关课程的设置,提高对学生培养的实用性。

(4)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完善职业教育教师继续教育制度,推动职业院校教师和企业人员之间的交流,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全面提升职业教育教师的综合职业素养。尤其是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的教师,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重视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学校要为教师提供继续深造的机会,使专业教师及时更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保证教学内容的及时更新、与时俱进。促进专业教师和企业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中高层管理人员的交流沟通,甚至聘请优秀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到学校举办讲座或担任学生实习的导师,给学生在实践工作中提供指点。

[1] Weiguo Yang, Yanjun Guanb, Xin Lai, Zhuolin She & Andrew John Lockwood. C a r e e r a d a p t a b i l i t y a n d p e r c e i v e d overqualification:Testing a dual-path model among Chinese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rofessionals[J].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2015(90).

[2] 周志洪.地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湘南学院学报,2012(6).

[3] 陈冰冰.基于社会需求视角的人力资源专业人才就业能力体系研究[J].商业经济,2012(10).

[4] 刘伟.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性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人才,2011(7).

[5] 张宏如.基于提升就业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性教学创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10).

[6] 黄利梅.以就业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农业网络信息,2012(7).

[7] 李明霞.苏州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需求调查分析[J].问题探析,2010(1).

[8] 王阿娜.独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探讨[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10).

[9] 田红娜.浅议高等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6).

F204.4

A

2096-0298(2015)10(c)-185-03

猜你喜欢
人才需求人力资源管理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2022年冬奥会冰雪体育人才需求与培养路径研究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GIS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为健康中国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撑
呼伦贝尔地区蒙医专业人才需求与教学改革
中国海归人才需求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