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的探讨

2015-12-21 13:40毛建国陈毅华沈峘张伟程百顺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43期
关键词:引导教学精品课程网络资源

毛建国 陈毅华 沈峘 张伟 程百顺

摘要:研究生教育优秀工程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特别是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精品课程的建设是其中主要内容之一。结合“微机接口与应用技术”精品课程建设,通过对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资源以及创新性培养等方面的探讨,提出了若干措施,对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精品课程;引导教学;创新能力;网络资源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3-0164-02

研究生教育优秀工程是工信部直属高校实施的“一提三优”工程中的重要一环,旨在推动研究生教育质量特别是创新能力的提高,切实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1]。在此基础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启动了研究生教育优秀工程(二期)建设,“微机接口与应用技术”课程是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之一,该课程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车辆工程等专业中与控制相关方向研究生的一门专业选修课。上述专业的核心理论与技术都与控制有关,而上述专业的研究生大部分在本科时期就读的不是电子或自动控制专业,有的甚至没有学过类似课程。因此,对该课程进行精品课程建设与改革,以便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课时内掌握课程内容,并使研究生教学能够提高创新起点,培养创新能力,形成创新精神。本文结合学生专业特点,探索适合本学院特色的“微机接口与应用技术”精品课程教学模式,这对于如何提高现代研究生教育质量有着借鉴意义。

一、课程现状分析

(一)教学理念、教学模式陈旧

“微机接口与应用技术”是一门综合课程,涉及计算机硬件接口、软件编程、数字电路、模拟电路等相关知识。学生需要对软、硬件都有清晰的认识[2,3],这就使得本就刚入门的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产生了畏难情绪,不利于课程的进一步开展。同时,该课程具有很强的工程实践性,更注重如何将理论运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而不是单纯知识的理解记忆[4]。所以,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并不完全适用于该课程教学;考核方式上,已往参照其他理论课程,以结课考试的方式评定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这也严重忽视了该课程强调的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二)缺乏系统规范的教学资源

目前,课程选用了面向各高校通识性的国家“十一五”推荐教材,内容上缺乏针对性。因此在结合学生专业需要的基础上,以扩充内容、增设专题、动手实验、例程互动等形式增加了许多授课内容,而且在讲授历届课程时也积累了一些相关扩展学习的资料。这些资源缺少合适的呈现方式,影响了授课质量,同时学生也不便于对知识进行系统性地学习与交流。

(三)实践平台单一、不完善

实践是“微机接口与应用技术”课程学习必不可少的环节,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只有进行实际软、硬件的设计操作,才能真正对微机接口技术有所掌握,并进而解决面对的工程实际问题。而现阶段,仅在成型的学习板上进行验证性实验,束缚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二、课程改革的若干措施

遵循“研究生教育在本质上是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索和寻求学术真理的教育阶段”这一教育理念,以提高创新起点,形成创新精神,培养创新能力,实现培养更多创新人才为目标,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对“微机接口与应用技术”课程提出了一些改革想法和实施措施。

(一)开展引导讨论式立体化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知识讲授时,应对课程整体脉络有清晰的把握,在学习重点内容时适时提出一个开放性问题,课后让学生完成资料收集与整理,然后在课堂上进行演示及互动讨论,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吸收,形成“学生主体、教师引导”的教学方式[5]。

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网络也是辅助教学的重要途径[6]。利用学校提供的精品课程资源共享网站,建立“微机接口与应用技术”相关的课程资源整合网络平台,将课堂讲解讲稿、互动讨论内容、实验设计例程等学习资源上传到网络平台上,并进行系统性地整理归纳,同时开发开放管理、互动交流、创新园地等一系列有利于提高授课质量和激發学生学习兴趣的网络平台,最终将课堂讲授、引导讨论、网络学习有机结合到一起,形成立体化教学课堂。

(二)建立开放性仿真与实验平台

相比于本科生教学的系统性,研究生培养更注重开放性创新思维,这也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6]。对于“微机接口与应用技术”课程,实践平台是培养学生创新型的重要基础。在现有实验教学设备的基础上,结合授课内容并充分考虑实验开放性及可扩展性,研制适合“微机接口与应用技术”课程发展特色的实验学习开发板。同时,引入新的EDA仿真软件,与开发板形成互补,将两者结合建立“微机接口与应用技术”课程开放性仿真与实验平台。这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验环境,同时可以利用开放性平台进行创新设计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设计相结合的初衷。

在实验教学模式上采用分层次教学[2],即演示验证性实验、创新设计性实验和综合课程设计。演示验证性实验用于与理论课程相对应,便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吸收。创新设计性实验是演示验证性实验的进一步扩展,让学生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当中,转化为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综合课程设计是对学生微机接口技术掌握程度的一个全面考核,以此作为最终成绩评定的一部分,同时,进一步取消传统试卷形式的理论考试,注重学生微机接口技术实践应用能力的考核。

(三)鼓励研究生参加创新实践,提高创新能力

每年国家和学校都会开展“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研究生创新基地开放基金”等项目来提高在校研究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团队精神,提高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应对能力。在学生基本掌握课程知识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申报创新实践项目,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问题中,这样不仅使学生熟悉巩固了课程内容,更重要的是提高了研究生创新与研究能力。

三、结束语

本文从研究生课程现状分析,从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教学资源和实践平台三个方面分析了当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了开展引导讨论式立体化课堂、建立开放性仿真与实验平台、鼓励研究生参加创新实践,以提高创新能力等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对研究生精品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总之,研究生教育改革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还要进行长时间的探索,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推动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尽点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国防科工委关于所属高校“一提三优”工程的实施意见2006[Z].http://fz.nuaa.edu.cn/readnews.aspx?newsid=350.

[2]周鹏.《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与创新[J].塔里木大学学报,2009,21(3):98-101.

[3]苏春莉.微机原理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24):6922-6923.

[4]毋琳,秦勉,吕超.计算机应用专业“接口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0,(2):28-30.

[5]宋吾力,李琳娜,韩忠东,王昌元.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与探索[J].中国科技信息,2012,(5):136-136.

[6]张爱锋,苏琳芳.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科教文汇,2015,(3):45-46.

猜你喜欢
引导教学精品课程网络资源
善于运用“错误资源”,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放手教学,让孩子自由飞翔
网络资源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谈网络资源在大学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认识与思考
网络资源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运用
浅析《Photoshop》精品课程开发及网站建设
对等网络资源搜索模型研究
精品课程资源共享建设问题的探索与思考
高职高专医药卫生类国家精品课程的分析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