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增强学生对高中音乐美的享受

2015-12-21 07:39黄琳琳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43期
关键词:享受欣赏高中音乐

黄琳琳

摘要:音乐是一门艺术,给生活带来了美的享受,音乐能唤起人的心灵震撼,提升人的艺术修养。高中音乐课程的学习,是提升高中学生的审美情趣的重要时期,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为目的,帮助学生感受、鉴赏、体验音乐美的享受,并通过音乐艺术的欣赏与对美的享受,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本文结合多年的高中音乐从教经验,总结了如何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对音乐美的享受。

关键词:学生;高中音乐;欣赏;享受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3-0275-02

一、引言

学生从初中升入高中,需要一段适应的过程,很多学生普遍反映高中的学习节奏明显的比初中的学习节奏加快不少,由于学习任务的繁重,很多学生受到精神和学习上的双重压力。音乐,可以陶冶人的心情,使人的精神振奋,从音乐中可以体会到美的享受。面对繁重的学习压力,学生可以多听听音乐来放松心情,缓解学习带来的压力。

二、音乐的内外在美

开发音乐美的内在价值,突出音乐美本身,使人们改变对音乐的片面观点,开发音乐潜能,完善人格和美化人生,提升人的素质,培养人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审美能力、欣赏能力,陶冶情操。音乐之美,可以发挥人们的审美能力提升对音乐的感受意识,从而使人更加傾向于美好事物,主动规避负能量的事物,引导人们可以向积极正能量的方向发展。

音乐美不只是乐符的跳动,而是在表演中凸显生命力,以外在的表演展示音乐美,通过变化音乐的节奏速度、律动、歌谣等方式,可以通过直观的声音变化,感受音乐节奏的魅力。音乐美在笛子的表现方面,不仅可以美化音色,控制音的强、弱、长、短,还可以展现出多种不同的音乐,笛子可以演奏出明亮清脆、婉转动听的音色,其展现的音乐美也独具特色。演奏者在竹笛演奏中,吹奏第一个音时舌尖适度地吐奏,这样可以提升音乐美,让曲子听起来干净利落,增加竹笛音乐的连贯性,例如在演奏《姑苏行》这首曲子中,就大量地运用了舌起音,不仅使曲子听起来清晰、流畅,还可以表达出游人沉醉在美景中流连忘返的情思。

音乐美的内在,是灵感的升华,也是提升人思想境界的开端,可以引领人向往美好,使人感受音乐之美,远离喧嚣,在音乐中感受生活的真挚与美好。同时,音乐美更是具有生命力、吸引力与感染力的,就是在观点音乐中,总是可以带给人无限的遐想,使音乐具备更加丰富的表达情感与浓厚的精神底蕴,凸显音乐的美学内涵。如古典音乐《玉树后庭花》中,在诗词与音乐的结合中,凸显音乐之美,音乐文化与社会文化相互融合,以服饰优美、动作极具韵律性的舞蹈,结合音乐美艺术,独具美感,以歌为主、乐器伴奏,音乐美的内在,更加注重个人对整体音乐情绪的带动;体现出浓浓的古典韵味,他将中国古诗词与外国音乐融合在一起,提升我国音乐美的高度,也创造出独具中国东方内涵的音乐之美,就在节奏缓和之处,让人内心充满希望,又在隐忍中潜藏着对美好的追求,使音乐的文化内涵更加深厚。

三、高中学生音乐美享受的增强途径

1.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要提升学生对美的享受,首先要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由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压力非常大,音乐课程又不属于高考考试的必考学科,很多高中学生把学习时间都安排在了文化课的学习上,而忽视了对音乐的学习。

每一门学科都有其独到的魅力和影响,音乐课程的学习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美妙,也可以感受声音的魅力,可以帮助学生劳逸结合,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操,在音乐中可以感受世界的和平与美好,陶冶情操,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对于音乐的教学,不能只局限于音乐教材上的知识,而要让学生清楚地了解音乐创作的时代背景,让学生在学音乐的时候能够对音乐知识有熟悉的认识,才能用心去体会感受。

在音乐课程的学习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自身素质,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突破狭隘的教学模式,转换教师的授课思维方式,发挥学生自身对学习音乐的能动性,积极引导学生在音乐欣赏方面,发挥自己主观的看法,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让每个学生在音乐欣赏课程中都能参与到教学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2.提高高中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提高高中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不能单纯地局限在学生表面的唱歌层面,而是发挥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每个人都能用心去感受。

高中学生有较强的理解力和感知力,能感受别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而音乐作品的艺术题材,都是源自于生活的提炼,使高中生在音乐欣赏能力方面,能很好地感受音乐作品的思想感情。例如,音乐课程中的音乐与生活的授课内容,用什么样的背景音乐来欢迎各国友人来我们国家旅游。首先把学生们分成若干个小组,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设计出各自小组的方案,小组讨论完之后,各组派出一个代表来讲解自己的方案。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方案就是,当外国游客来到我国的旅游景区时,旅游景区可以播放不同国家具有象征意义的歌曲,如奥地利的《蓝色的多瑙河》、意大利的《我心中的太阳》等,使外国游客远在千里之外有种宾至如归的感觉。这样的讲课方式,能让学生更多的用心去参与,用心去感受,提升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在长期的音乐积累过程中,提升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

3.巧妙运用教学方法。学生多音乐美的享受,在短时间内不是能培养出来的,需要学生在长期的音乐欣赏中,慢慢地积累沉淀,才能达到对音乐美的享受。(1)通过记忆优秀作品的主题旋律加深印象。优秀的音乐作品,往往主题旋律容易吸引人去演唱。学生在聆听主题旋律的时候,不仅能感受音乐的旋律、节奏,更能通过经典的作词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力,如在听《梁山伯与祝英台》这首经典的歌曲,学生在聆听歌曲主旋律的时候,就会不由自主地跟着唱。学生在反复的跟唱中能感受作品的表现力,通过积累大量的优秀作品,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进而提升学生对音乐美的享受。(2)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在音乐课程的日程教学中,尽量让学生学会欣赏艺术性,思想性较高的经典音乐作品,全面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欣赏能力,但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灵活掌握教学目标,只有对课堂内容提前进行精心地编排,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选择具有较强的民族民间风格的教学作品。民族民间风格的代表作有《春江花月夜》、《二泉映月》、《江水河》等,这些作品具有独特的民间演奏和民族特色,以其优美的旋律和鲜明的色调,能够在感知力上抓住学生对作品的学习兴趣。(4)以历史故事、民间传说为题材。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在日常的教学中都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学生们出于好奇,很愿意去学习、了解这类作品。如《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这样的以民间传说改编的爱情故事,学生通过对民间故事的了解,很快就能明白作曲家创作歌曲的意图,进而感受音乐的旋律、节奏,通过反复的背唱,产生情感体验。(5)以优美的自然风光为题材。为了赞美故乡的美,很多作曲家也创作了优美的歌曲借以表达家乡的美,如《我们新疆好地方》、《蓝色的多瑙河》等,这些以优美的自然风光为背景来表达感情,具有丰富的联想效果。

4.从音乐作品背景上吸引学生对音乐美的享受。学生在学习音乐作品时,首先要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曲家的意图,有些作品的旋律虽然学生比较熟悉,他们只是感官上的愉悦,但并没有达到一种理性的欣赏。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应该帮助学生认识音乐语言,掌握必要的音乐知识,从理性的角度来欣赏音乐。

如《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是,20世纪30年代,以抗日战争为主要内容,人民群众勇敢抗敌,保卫祖国的形象,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的爱国精神和坚定的革命胜利信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生演唱之前,先詳细地介绍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以黄河为背景,热情地歌颂了中国人民勇敢抗敌,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描述了抗战前后黄河两岸的劳动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揭露了敌人的残酷,痛诉了劳动人民所遭受的苦难。通过对音乐背景的深刻了解,学生在唱的时候就不再是单纯性地用声音大吼,而是用心去歌唱,表达自己心中的思想感情。

5.创造音乐美情境。在音乐课的教学中关键性的环节就是音乐课的课前引入,若是上课之前,学生能够伴随着美妙的乐曲声中进入课堂,那么学生很容易就会伴随着音乐的旋律沉浸在一种美的享受之中,这种美的享受就是一种美的体验,音乐教师应充分发掘教材的音乐意境因素,认真分析教材内歌曲的歌词、节奏、力度以及情感标记等,并运用它来作为意境教学。按照人的心理过程审美通常包含几个阶段,首先便是审美态度的形成,然后是审美感受的获得与体验,最后一个阶段便是实现审美超越,用比较明白的话说就是,审美过程分别要通过感知、感受、感动三个阶段来进行感受,这种情景意境教学能够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在教学中有时教师画龙点睛式的意境表述,这将有助于意境教学的深化,是一种比较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音乐不仅是一门艺术,它也融合了人们的思想感情,要想增强学生对音乐美的享受,音乐教师在讲课时要及时地与学生互动交流,多方位地让学生感受音乐给人们带来的魅力,不断开阔高中生学习音乐知识的视野,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感受音乐美的享受。

参考文献:

[1]隋鹏威.如何提高高中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J].考试周刊,2011,(29):219-220.

[2]任芳丽.提高高中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策略[J].音乐时空,2013,(7):98-98.

[3]李令荷.提高普通高中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策略[J].文学教育(下),2014,(4):155.

[4]李宝华.试论高中音乐欣赏中审美能力的培养[J].歌海,2009,(4):164-165.

[5]刘光洪.新课程标准下高中音乐课堂学生音乐美学素养的培养[J].音乐大观,2013,(1).

猜你喜欢
享受欣赏高中音乐
新课改下如何打造优质高效的高中音乐鉴赏课
情法共奏让写字插上隐形的翅膀
德媒:中印尚难以做到彼此“欣赏”